㈠ 如何進一步整合資源不斷提升農村環境長效管護成果
為了盡早改變農村環境衛生「臟、亂、差」的落後面貌,實現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幸福這個根本目標,針對當前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廣泛宣傳,提高認識。要改變農民長期形成的不良習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持久的宣傳、教育、引導和管理。一是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在早、中、晚時間反復宣傳,利用報刊、展板、宣傳標語等形式強化宣傳,使環衛知識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二是把農村環境衛生宣傳與開展「改陋習、樹新風」和健康教育活動結合起來,著力培養農民良好的衛生習慣,自覺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定期組織村民參加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自己動手美化生活環境,努力營造大家動手,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四是建立對環境衛生文明戶的獎勵機制,發揮榜樣的示範帶動作用;五是在中小學開設環保、健康教育課,加強對青少年環衛意識的培養,通過「小手牽大手」,帶動家長去改變落後的生活習慣。
二、結合實際,科學規劃。科學的村莊規劃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實際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規劃不合理,勢必影響農村的後序建設與發展,甚至還有可能破壞農村環境衛生。一是要高度重視鄉村規劃工作,將其納入政府工作的大盤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真正實現城鄉規劃管理一體化。二是規劃要充分結合當地實際和農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不僅要有可行性,而且要有操作性,同時還要有實用性。在新村建設規劃時要超前考慮排水、排污、綠化、雜物堆放、家畜飼養等農村實際問題,綜合考慮道路、水溝、公廁、公共場所、公益事業設施、綠化美化等多種因素,使村莊建設科學合理,整潔美觀。
三、加大投入,完善機制。資金問題是制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瓶頸,關繫到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長久和成敗,地方政府應該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政府拿一點,群眾集一點,集體補一點」的辦法,多渠道籌集整治資金。一是政府主導。積極爭取上級扶持政策,爭取農村環境保護與污染整治項目資金,落實好地方配套資金。逐年增加對農村環境保護的財政投入和技術扶持,重點支持飲用水源地保護、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等工程。二是財政傾斜。提高財政投入新農村建設、環境建設資金的傾斜比例,安排量化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以物代補等有效形式,確保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運轉。對經濟薄弱村,要增加村莊環境整治專項資金補助力度。三是部門幫建。市、區(縣)各部門要積極參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提供資金、項目、技術等方面的扶持,為所聯系村解決環境「臟亂差」問題。四是鄉村投資。重視鄉鎮和行政村在農村環境整治投資中的主體地位,全面整合農村各種資源,抓住新農村建設大好機遇,進一步加大項目的申報力度,整合資源,捆綁使用,集中實施,增加整治成效;並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大力發展鄉村經濟,壯大鄉(鎮)級財政和村集體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籌集建設資金,逐步改善農村環衛基礎設施。
四、加強領導,嚴格考核。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事關農民群眾的幸福指數的提高,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務必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為此,各地市黨委政府應成立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由市衛生局、發改委、財政局、城建委、規劃局、土地局、農業局、林業局、水務局等單位組成,下設辦公室,由市衛生局負責日常事務,安排部署各項工作,重大問題由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決定。區縣也要成立相應機構,為該項工作提供可靠的組織保障。在此基礎上,區縣應將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列入年度目標考評的主要內容,明確目標、分解任務、細化指標,使這項工作有安排、有檢查、有考核,切實把農村環境衛生工作落到實處。
㈡ 鄉村治理的重心是什麼
鄉村治理的重心是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和發展,提升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
鄉村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橋梁、水利、電力、通訊等方面。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不僅關乎村民的生活質量,也是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只有基礎設施健全,鄉村才能吸引更多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推進鄉村社會治理創新
鄉村社會治理是鄉村治理的重要內容。要建立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提高村級組織的服務能力和治理效能。同時,要推動鄉村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引入現代科技手段,提高治理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此外,還應注重村民自治和法治相結合,營造和諧穩定的鄉村社會環境。
三. 加強鄉村文化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
鄉村文化是鄉村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鄉村文化建設,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同時,還應關注村民的精神需求,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增強鄉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促進鄉村經濟發展與產業振興
經濟發展是鄉村治理的重要目標。要優化鄉村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要積極引導村民參與產業發展,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只有經濟發展了,鄉村的治理才能更有動力和支撐。通過提升基礎設施條件與綜合治理水平促進經濟增長帶動鄉村振興良性發展讓農民享受到更多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好處。同時加強環境保護和文化傳承讓鄉村發展更加全面協調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