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土壤資源簡介
土壤資源,作為農業、林業、畜牧業生產和再生產的基石,涵蓋各類土壤,是固態的自然資源,也是國家土地的重要構成部分,無可替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生產資料角色。
土壤的生產力並非天然恆定,它的高低程度不僅取決於其自身的自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受到人類生產科學技術水平的深刻影響。不同類型的土壤,如砂質土、粘土或壤土,對農業、林業和畜牧業的適應性各有差異。人類通過先進的生產技術,能夠有效地調控土壤的適宜性,挖掘和提升土壤的潛在生產力,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策略。
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壤資源是推動農業發展和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的基石。它關乎到農業生產的效率,生態系統的穩定,以及人類社會的長期繁榮。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土壤資源的管理,通過科學的方法,實現土壤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支持未來的生產和生活需求。
(1)關於畜牧業的資源叫什麼擴展閱讀
土壤資源承擔農業、林業、畜牧業生產和再生產的各類土壤的總稱。屬固定性自然資源,國土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不可代替的生產資料。 土壤資源具有一定的生產力。土壤生產力的高低,除了與其自然屬性有關外,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人類生產科學技術水平。不同種類和性質的土壤,對農、林、牧具有不同的適宜性,人類生產技術是合理利用和調控土壤適宜性的有效手段,即挖掘和提高土壤生產潛力的問題。土壤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是發展農業和保持良性生態循環的基礎和前提。
⑵ 動物資源的畜禽資源
畜禽包括牲畜與家禽等。畜禽按馴化時間和程度分為三類,即較早期馴化物種(24種)、較晚期馴化物種(16種)、近緣野生種(14種)。物種內具有豐富遺傳變異和不同經濟性狀的品種或類群,構成畜禽種質資源。畜禽種質資源是生物種質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生存、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所需食物的最直接來源。畜禽為人類提供必需的肉、蛋、奶、蜜、毛、皮、絲等優質產品。據測算,在畜禽生產過程中,種質資源貢獻佔40%以上的份額。
中國畜牧業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畜禽品種和產品已成為人們必需的生產和生活資料。由於中國多樣化的地理、生態、氣候條件、眾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活習慣,加之長期以來經過廣大勞動者的馴養和精心選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畜禽品種資源。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國家就著手畜禽品種資源調查。1976年農業部組織全國農、科、教部門開展了一次較大規模的畜禽品種資源調查,歷時九載,基本摸清了全國大部地區的品種資源狀況。編纂出版了《中國豬品種志》、《中國牛品種志》、《中國羊品種志》、《中國家禽品種志》、《中國馬驢品種志》。1995年又對中國西南、西北部的偏遠地區進行了一次為期4年的畜禽資源補充調查,發現了79個新遺傳資源群體。根據品種資源調查及2001年「中國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核,中國畜禽遺傳資源主要有豬、雞、鴨、鵝、特禽、黃牛、水牛、氂牛、獨龍牛、綿羊、山羊、馬、驢、駱駝等20個物種,共計574個品種,其中地方品種437個(佔76.13%),培育品種62個(佔10.80%),引進品種有75個(佔13.06%)。畜禽資源調查為制定有關保護、合理開發利用政策及畜牧業整體發展規劃,開展國際畜牧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了必要的科學依據。近20年來,中國加強了對畜禽品種資源的基礎研究,開展了部分畜禽品種的種質特性和遺傳距離測定等方面的系統研究,並在畜禽系統保種理論和保種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為中國開展畜禽品種資源的保存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撐。
1983年已確認滅絕的資源有九斤黃雞、塘腳牛、陽壩牛、深縣豬、高台牛、棗北大尾羊、項城豬、太平雞、臨桃雞、武威斗雞等。
1999年瀕臨滅絕的資源為:豪桿嘴型內江豬、大普吉豬、草海鵝、文山鵝、思茅鵝、蕭山雞、舟山火雞、五指山豬、龍游烏豬、潘郎豬、通城豬、八眉豬、樟木黃牛、蘭州大尾羊、鄂倫春馬、鐵嶺挽馬、金州馬、北京油雞、浦東雞、靈昆雞、寧靜雞、樟木雞等。
1994年國務院頒布了《種畜禽管理條例》,隨後農業部出台了實施細則,不少省(直轄市、自治區)也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辦法。為貫徹落實《條例》的有關要求,加強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農業部成立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管理委員會,公布了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並為這些品種確認了一批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場(區)。
在收集的456個畜禽品種(類群)中,有191個群體數量處於不同程度下降,滅絕的有9個。在數量下降品種(類群)中,受到嚴重威脅的有47個,需採取緊急保護措施。受到較大威脅的有36個,受到威脅有14個;58個受到潛在威脅。 對國家級畜禽保護名錄的品種,以保護場或保護區的方式進行活體保護。對《中國豬品種志》記載的地方品種進行了遺傳距離評估。建立了中國畜禽網路信息系統。
⑶ 什麼是農林牧漁
農業是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發育的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產業,通常指栽培農作物以取得產品的生產部門。那麼什麼是農林牧漁呢?
1、農林牧副漁是人們的習慣稱法,在農村,人們一直沿用「農林牧副漁「,即所謂「五業」的提法。因襲相傳,習以為常。
2、其實它是農業的統稱,利用土地資源進行種植生產的部門是種植業,利用土地上水域空間進行水產養殖的是水產業,又叫漁業,利用土地資源培育採伐林木的部門,是林業,利用土地資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發展畜牧的是畜牧業。對這些產品進行小規模加工或者製作的是副業。
3、林業是指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培育和保護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以發揮防護作用。
4、指養殖和野生動物,人為的處理他們的自身的價值,和非自然環境的生物鏈。
5、副業一般是主業以外的生產事業,是主業以外的生產或服務活動,或是農業生產單位及其成員所從事的為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服務的附屬生產。比如:運輸、採集、捕撈、狩獵、農副產品加工、手工業以及其他不屬於農業的附屬生產。
6、人類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質轉化功能,通過捕撈、養殖和加工,以取得水產品的社會產業。
⑷ 畜牧業生產資料和畜牧業生產要素有何區別
畜牧業生產資料和畜牧業生產要素的區別如下:
定義不同:畜牧業生產資料指的是進行畜牧業生產所需要的物質基礎,如土地、草原、飼料、養殖設施等。而畜牧業生產要素則指的是進行畜牧業生產所必需的各種社會資源,包括勞動力、資金、技術、信息等。
范圍不同:畜牧業生產資料是生產要素的一個子集,因此其范圍相對較小。生產要素不僅包括物質資料,還包括非物質資料,如技術、信息等。
作用不同:畜牧業生產資料是畜牧業生產的物質基礎,是提供動物生長和繁殖的場所和必要的生存條件,如食物、水、空氣等。而畜牧業生產要素則涉及到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社會資源和人類勞動,這些要素的投入和配置決定了畜牧業生產的效率和效益。
與生產過程的關系不同:畜牧業生產資料是生產過程的物質基礎,是不可或缺的。而畜牧業生產要素則是在生產過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其作用和重要性會隨著生產條件和環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畜牧業生產資料和畜牧業生產要素雖然都是畜牧業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們的定義、范圍、作用以及與生產過程的關系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