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開發推廣民俗資源
擴展閱讀
電影工具有哪些 2025-01-10 11:08:00

如何開發推廣民俗資源

發布時間: 2024-12-03 05:03:11

A. 如何利用新媒體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

將新媒體運用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索:

1、加大資金投入,組織人力物力,研究和開發包括視頻收集處理、文檔加工、數字化圖書館等技術手段,根據不同性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別,開展科學詳細地的數字化整理和歸檔工作。這里的整理不只是簡單的信息復制,還包括信息的再加工和再創造,並盡最大限度地保持信息的原始性和准確性。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數字化平台的建設,讓遺產找到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構建由多種形式和載體組成的「活的記憶」。

2、數字化平台除了具備基本的信息查閱功能和圖像視頻展示功能外,還要具有和公眾之間良好的互動功能。非遺數字化平台的建設一方面是為了實現數字化保護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平台的多媒體功能,讓非遺資源得到更好地傳播和傳承。因此數字平台的建設要兼顧普通公眾的接受程度,做到專業化和大眾化兼顧。平台不僅可以免費查閱、下載非遺資源,還鼓勵公眾提供上傳散落在民間沒有得到統一保護的非遺資源,由政府機構進行適當的獎勵。

3、利用各種新媒體對活動進行報道,讓非遺資源第一時間近距離地走進公眾。可以通過數字化平台、微信公眾號、微博、博客以及QQ空間等媒介開展一些視頻展演、有獎競猜、「我與非遺的故事」為主題的徵文等線上活動,激發公眾參與活動的熱情。在發布信息或者開展線上活動的時候,要圖文並茂地設計好相關模塊,只有文字或者單純的圖片堆積,不會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4、以傳統手工技藝為切入點,通過文化藝術地包裝,將其衍生品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集中展示出非遺文化元素,與旅遊文化相結合投入市場。同時,在非遺創意產品投放市場前要樹立品牌保護意識,特別是知識產權的保護。產品成形後,就要有針對性地開拓非遺創意產品的市場銷售渠道。重點培育一批市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並爭取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5、此外,非遺創意體驗是非常有效地開發市場的途徑,通過各種新媒介的宣傳推廣,開發「非遺旅遊專線」,讓遊客體驗傳統影子戲、剪紙、雕刻等非遺項目,親身體會非遺資源的魅力所在。充分地結合新媒體開展以上工作,可以使非遺資源的保護形成一個生態的循環系統工程。不僅為非遺資源的保護開辟了新的路徑,還為旅遊市場的開發進一步提升了空間。

B. 試述游藝民俗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

游藝民俗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是指將具有地方特色的游藝民俗活動轉化為旅遊資源,通過科學規劃和創意設計,使其成為吸引遊客的旅遊產品,進而推動地方旅遊業的發展。

游藝民俗,通常包括各種傳統游戲、競技活動、民間歌舞等,它們蘊含了豐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在旅遊開發中,這些資源可以被挖掘並整合,形成具有市場吸引力的旅遊產品。例如,廣西的龍勝各族自治縣,利用其豐富的民族游藝民俗資源,如侗族的鼓樓對歌、苗族的爬坡節等,通過定期舉辦民族節慶活動,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體驗。

在進行游藝民俗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時,需要注重保持其原真性和活態性。原真性是指要尊重遊藝民俗的原始形態和內涵,避免過度商業化和同質化。活態性則是指要讓游藝民俗在旅遊開發中“活”起來,讓遊客能夠親身參與和體驗。例如,在雲南的麗江古城,遊客可以參與到納西族的打跳活動中,與當地居民一起載歌載舞,深刻感受納西文化的魅力。

此外,游藝民俗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還需要注重創新和可持續性。創新是指在保持傳統游藝民俗特色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旅遊需求和技術手段,進行創意設計和產品開發。可持續性則是指要在保護游藝民俗文化資源的前提下進行開發,確保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地方文化的傳承發展。例如,福建的土樓景區,在保護傳統土樓建築和客家文化的同時,引入了VR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讓遊客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土樓的歷史和建築特色,增強了旅遊體驗的深度和廣度。

總的來說,游藝民俗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社區等多方共同參與和努力。通過科學規劃、創意設計、原真性保護、活態性展現、創新發展和可持續性保障等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地將游藝民俗文化資源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旅遊產品,推動地方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C. 可以從哪些方面考慮開發赤峰市的民俗旅遊資源

(1)在旅遊開發的過程中,民族的服飾、建築、飲食、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往往是與民族地區的現代化交織在一起的。

(2)民族文化作為一種旅遊資源,應加以開發並組織出售給旅遊者。在開發中可以加入民俗文化的內容,如民族歌舞、禮俗、手工藝品等,這些文化內容就被商品化了。

(3)防止赤峰市民俗文化流失的保護措施:豐富民族地區的文化內涵,強調民族文化的氛圍,採用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展現當地人的現代風貌,同時提倡保持傳統,重視鄉土教育。加強民族文化的保護,增強人們的民族意識,使他們在外來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之間做出理性的選擇,實現民族傳統文化的延續和發展。

(4)加強對赤峰地區民俗旅遊資源的開發管理:在有些旅遊景點,在進行民俗旅遊的開發過程中,存在著社會治安情況惡化、拉客宰客、傳統工藝品粗製濫造等情況,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開發不當、管理不善。在旅遊開發的過程中忽視了當地居民的利益,沒把他們當作主人,只是把他們當成了開發的對象,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引起當地居民和外來開發者發生經濟利益上的沖突,產生急功近利的行為。這些問題可以通過積極引導、合理規劃和管理加以避免,讓旅遊區的居民參與到旅遊的開發過程中來,這樣既能使旅遊區的居民獲得經濟利益,又能實現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5)充分利用赤峰民俗旅遊資源各個方面的優越條件來開拓旅遊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