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我國平原比重較小什麼資源不足
擴展閱讀
固原中國石油柴油多少錢 2025-01-04 12:21:08

我國平原比重較小什麼資源不足

發布時間: 2025-01-01 17:27:06

Ⅰ 鎴戝浗姘磋祫婧

鎴戝浗姘磋祫婧愮幇鐘訛細

1銆佹按璧勬簮鎬婚噺涓板瘜浣嗕漢鍧囦笉瓚籌細鎴戝浗姘磋祫婧愭婚噺綰︿負2.8涓囦嚎絝嬫柟綾籌紝灞呬笘鐣岀鍏浣嶏紝浣嗕漢鍧囨按璧勬簮閲忎笉瓚2300絝嬫柟綾籌紝浠呬負涓栫晫騫沖潎姘村鉤鐨1/4錛屾槸鍏ㄧ悆浜哄潎姘磋祫婧愭渶璐涔忕殑鍥藉朵箣涓銆傝繖鎰忓懗鐫鎴戝浗姘磋祫婧愮浉瀵圭煭緙猴紝闇瑕佹洿鍔犲悎鐞嗗湴鍒╃敤鍜屼繚鎶ゃ

2銆佹按璧勬簮鍒嗗竷涓嶅潎錛氭垜鍥芥按璧勬簮鍒嗗竷鏋佷笉鍧囧寑錛屽崡鏂瑰氥佸寳鏂瑰皯錛屼笢閮ㄥ氥佽タ閮ㄥ皯錛屽北鍖哄氥佸鉤鍘熷皯銆傝繖縐嶅垎甯冧笉鍧囩殑鎯呭喌涔熺粰姘磋祫婧愮殑鍒╃敤甯︽潵浜嗗緢澶х殑鎸戞垬銆

3銆佹按璧勬簮嫻璐逛弗閲嶏細鐢變簬綆$悊涓嶅杽銆佹妧鏈钀藉悗絳夊師鍥狅紝鍔犱笂浜轟滑鑺傛按鎰忚瘑涓嶅己錛屽艱嚧姘磋祫婧愭氮璐圭幇璞″嶮鍒嗕弗閲嶃傚挨鍏舵槸鍦ㄥ啘涓氱亴婧夈佸伐涓氱敓浜х瓑棰嗗煙錛屾按璧勬簮鐨勬氮璐歸棶棰樺嶮鍒嗙獊鍑恆

4銆佹按璧勬簮奼℃煋涓ラ噸錛氳繎騫存潵錛屾垜鍥芥按奼℃煋闂棰樻棩鐩婁弗閲嶏紝璁稿氭睙娌蟲箹娉婇兘閬鍙椾簡涓嶅悓紼嬪害鐨勬薄鏌撱傝繖涓嶄粎褰卞搷浜嗘按璧勬簮鐨勬e父浣跨敤錛屼篃瀵圭敓鎬佺幆澧冮犳垚浜嗗緢澶х殑濞佽儊銆

5銆佹皵鍊欏彉鍖栧獎鍝嶏細姘斿欏彉鍖栦篃瀵規垜鍥界殑姘磋祫婧愮姸鍐典駭鐢熶簡褰卞搷銆傛瀬絝姘斿欎簨浠跺傚共鏃便佹椽娑濈瓑棰戠箒鍙戠敓錛屽艱嚧閮ㄥ垎鍦板尯鐨勬按璧勬簮渚涚粰鍑虹幇涓嶇ǔ瀹氭儏鍐碉紝榪涗竴姝ュ姞鍓т簡姘磋祫婧愮煭緙虹殑闂棰樸

Ⅱ 不屬於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什麼

不屬於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後備土地資源不足。中國土地遼闊,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概括來看,中國土地資源具有如下特點:(1)土地類型多樣。其中濕潤、半濕潤區土地面積佔52.6%。乾旱、半乾旱區土地面積佔47.4%。從地形高度看,從平均海拔50米以下的東部平原,逐級上升到西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2)山地面積大。山地(包括丘陵、高原)面積約633.7萬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66%。全國1/3的人口,2/5的耕地和9/10的有林地分布在山地。(3)農用土地資源比重小。中國土地總面積很大,按現有技術經濟條件,可以被農林牧漁各業和城鄉建設利用的土地資源僅627萬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65%。其他約1/3的土地,是難以被農業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高寒荒漠等。在可被農業利用的土地中,耕地和林地所佔比重相對較小。耕地約1.35億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4%。林地約1.67億公頃,佔17%。(4)後備耕地資源不足。據統計,在天然草地、蔬林地、灌木林地和海塗中,尚有適宜於開墾種植農作物、發展人工牧草和經濟林木的土地約3530萬公頃,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3.7%。

Ⅲ 我國土地資源優劣的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分別是什麼

現在,總結本章關於我國土地資源的狀況如下:
我國土地資源總面積為144億畝,具有如下主要特點:其一,山地多(含丘陵,占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平地少(佔三分之一);其二,較難利用的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和冰川以及永久積雪地的面積較廣,約占土地總面積的18%;其三,在可供農用的土地中,草地比重最大(占土地面積的41.58%,約60億畝),林地次之(佔17.95%,約26億畝),耕地最少(僅佔14.21%,約20億畝);其四,耕地質量不高(高產田不及三分之一),退化嚴重,可耕地的後備資源少。
近二三十年來,由於人口大量增長和粗放的增長方式,使我國土地資源的退化狀況愈趨嚴重。土地資源退化是指由於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所造成的土地生產力衰減,主要類型包括:水土流失(或稱土壤侵蝕)、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次生鹽鹼化和沼澤化以及土壤污染等。
水土流失
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水力侵蝕)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粗略估計,1949年前後,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約為116萬平方公里,到90年代擴展到180萬平方公里,約占我國土地總面積的19%。目前每年新增流失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50多億噸,其中入海泥沙量約20億噸,年均損失糧食30億公斤左右。
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是黃土高原和長江中上游,其次是北方石山區(如太行山區)、華南紅壤丘陵山區和東北黑土區以及川、滇、藏接壤的橫斷山區。其中,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43萬平方公里,占高原面積的70%,年土壤流失量23億噸,入黃河泥沙16億噸。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在50年代為36萬平方公里,到90年代初已擴展到74萬平方公里,佔全流域總面積的41%,年流失土壤達22億多噸,通過三峽下泄泥沙近6億噸。僅黃河、長江兩流域一年流:失氮、磷、鉀4400萬噸,超過中國化肥一年的施用量。
我國耕地的土壤流失面積達6億畝,佔耕地總面積的30%,年約流失土壤10億噸,這部分耕地的土壤流失量每畝達1.66噸,已超過臨界標准。土壤侵蝕造成表土流失,使其肥力減退、乃至喪失殆盡,完全失去生產力。如此將難以恢復和更新。僅1957—1987年,我國就因水土流失而減少800多萬畝耕地,加重了耕地資源的危機。
目前,我國所有貧困縣中,近90%處於水土流失嚴重的區域。水土流失還造成下遊河道、湖泊、水庫、渠道的淤積,影響水利工程發揮作眉,增加洪澇災害對下游地區的威脅。1949年以來,我國湖泊減少500多個。因水土流失而損失的水庫庫容累計達200億立方米以上。水土流失已經成為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最嚴重問題。
水土流失的成因,除了地質和水文等自然影響因素外,人口增長過快,耕地不足,導致毀林和陡坡開荒、森林過伐和草場過牧以及開礦、修路等大型基本建設缺乏水土保護措施,這些人為作用乃是中國近二三十年水土流失加劇的主要原因。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指乾旱、半乾旱及部分半濕潤地區,由於人為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如過度墾殖,破壞了原本比較脆弱的生態平衡,使得原來並非荒漠的地區出現了類似荒漠景觀的環境退化過程。
土地荒漠化是當前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生態危機之一。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資料,全球受到荒漠和土地荒漠化影響的地區有32億公頃,佔全球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其中55%分布在非洲,:i5%分布在亞洲,並以每年600萬公頃的速度增長。預計到下世紀初,全球將要損失的土地相當於現有耕地的三分之一。
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及荒漠化土地分布較廣的國家,已經荒漠化的土地面積17.6萬平方公里,其中約5萬平方公里為近50年形成,另有潛在荒漠化危險的土地面積15.8萬平方公里。據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的資料,我國50—70年代,土地荒漠化速度為每年增加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每年增加2100平方公里;目前擴展到每年增加2460平方公里。速度之快,令人震驚。目前,我國約有6000萬畝農田處在荒漠化威脅之中。雖然有些局部地區的土地荒漠化得到遏制,但從總體土看,土地荒漠化仍在加速擴展和蔓延。若將其與沙漠和戈壁合計,則有153.3萬平方公里,幾乎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6%。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與人為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乾旱多風與疏鬆沙質的地表是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人類的強度開發與不合理利用土地,是近期土地荒漠化過程的直接原因。嚴重的荒漠化可以使土地生產力全部喪失,生態環境惡化,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土壤鹽鹼化
鹽鹼化通常是由於灌溉不當、用水過量等原因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中的鹽分積聚。主要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半濕潤氣候區及受海水侵灌的海濱低地。我國鹽漬土地總面積14.87億畝,其中現代鹽漬土壤5.54億畝,潛在鹽漬化土壤2.6億畝;全國受鹽鹼化危害的耕地1.4億畝,主要分布在新疆、河西走廊、柴達木盆地、河套平原、銀川平原、黃淮海平原、東北平原西部以及濱海地區,其中西北內陸地區鹽鹼化耕地面積占當地耕地總面積的15%。
在我國的鹽鹼耕地中,73%屬輕度鹽鹼化,對農業生產影響不嚴重;其餘27%為中強度鹽鹼化,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在耕地次生鹽鹼化的過程中,灌溉用水過多是主要成因之一。由於管理水平低,不少農區灌溉定額偏高,如新疆農區毛灌定額每畝1000立方米,既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又容易帶來耕地次生鹽鹼化,不僅造成農作物減產,也會提高作為農區飲用水源的地下水礦化度,危及居民與牲畜的健康。
草地退化
粗放經營和放牧超過草地資源的承載力,加上鼠蟲等自然災害,會破壞草地的再生能力,產草量節節下降,這種退化現象在我國呈增長趨勢,極大影響牧業生產。80年代,中國草地嚴重退化面積占草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還有30%的草場遭受鼠蟲害:破壞。目前,全國草地以每年2000萬畝(1.33萬平方公里)的速度退化。近20年來,我國務類草地產草量下降30—50%。牧草質量也明顯降低。
由於植被受到破壞,草地沙漠化與鹽鹼化隨之增加,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全國草地不同程度沙化的面積占草地總面積的50%,全國牧區至少有4500萬畝草地發生次生鹽鹼化。近些年,鼠蟲危害嚴重的草地面積已近5億畝。草地退化加重了鼠蟲危害,後者的發展又加劇草地的沙化,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對我國草地危害甚大。
我國草地退化或半退化面積的上限為37.8億畝,佔全國草地總面積的66%。為穩健起見,可取50%為適中的退化率估計值,則草地退化面積在30億畝左右。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由工業「三廢」和農葯、化肥等造成。目前,中國約有20—30%的地表水不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准。污染導致農用水質下降,所涉及的農田面積約5000萬畝。另外,城鎮、工礦區附近農田上空二氧化硫及酸雨污染相當嚴重。受這兩種污染影響,廣東、廣西兩省農作物減產面積分別佔耕地面積的:10%和12.6%。鄉鎮建材工業是主要的氟污染源,特別是鄉鎮企業大發展的浙江省,成為我國主要的氟污染區。
由於大氣粉塵、灌溉超標污水、施用污泥與垃圾、工業廢渣堆放以及不合理施用農葯、化肥等影響,我國農田污染十分嚴重。目前,因工業「三廢」污染的農田約1.5億畝,較80年代初期增長了2.5倍。受農葯和劣質化肥嚴重污染的農田有2.4億畝。兩者合計已近4億畝。
包括農田土壤在內的農業環境污染,不僅降低了土地資源的質量,使農業生產遭受損失,並且通過污染農副產品而損害人體健康。
綜上所述,我國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方式與自然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土地資源退化的面積高達80.88億畝,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56.2%。其中:水土流失面積27億畝(180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積5.01億畝(33.4萬千方公里),土壤鹽鹼化面積14.87億畝,草場退化面積30億畝,土壤污染面積4億畝。這些退化過程所涉及的耕地10多億畝,佔耕地總面積的一半。
考慮到對上述分類加總時,可能存在一定的重復計算,以10%扣除後,則我國土地資源退化面積為73億畝,佔全國土地總面積50.7%。
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從土地資源退化面積(80.88億畝)中減去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面積之和(31億畝),再加上沙漠和戈壁的面積(約18億畝),得數為67.88億畝(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47.14%);再減荒漠化、土壤鹽鹼化和草場退化面積之和的10%(其理同上),得數為63億畝,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4%,已經接近全國土地總面積的一半。這意味著風沙已君臨乾旱缺水的北方大地。
目前全國300個貧困縣的1.7億人口,在風沙地區艱難地生存。沙漠化(或荒漠化)年擴展速度由50年代的1560平方公里增長到目前的2460平方公里,年均擴展近370萬畝。自50年代以來,全國造成重大損失的沙塵暴就有70多次。目前,我國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損失達540多億元,相當於西北5省區1996年財政收入的3倍。全國有2.4萬個村莊和城鎮受到沙漠化的直接危害。
從全國看,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土地資源退化,大體上南北方各佔一半。風沙侵蝕(包括沙漠和戈壁)和其他各類侵蝕所造成的土地資源退化,主要禍及北方。這又直接、間接地與北方乾旱缺水緊密相關。
由此可見,我國國土資源整治與水資源調配、使用的關系,是何等的密切。

Ⅳ 中國地形的基本特點是

(1)中國地形復雜且多樣化,山區占據了全國總面積的2/3,其中包括山地、丘陵以及崎嶇的高原。平原面積相對較小,不足總面積的10%。此外,還有廣闊的高原、盆地等。這種多樣的地形為中國的農業、林業、牧業和副業提供了因地制宜的發展機會。然而,山區眾多、平原稀少也給大規模的商品化生產和生產管理帶來了挑戰。山區地形崎嶇,交通不便,經濟和文化發展常常相對滯後,導致耕地資源不足。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大約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
(2)中國的地勢呈現西高東低的階梯狀分布,分為三個級別。第一級階梯是位於中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被譽為「世界屋脊」。第二級階梯從青藏高原向東延伸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主要由盆地和高原組成,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間。第三級階梯位於中國東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構成,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上。向東延伸的大陸架屬於中國的近海部分,包括渤海、黃海全部、東海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陸架富含礦產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海洋生物資源和化學資源。中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對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有利於海洋濕潤水汽深入大陸內部形成降水,並使眾多大河向東流動,促進了東西方的交通聯系。這些大河在階梯交界處形成大的落差,水流湍急,因此水力資源非常豐富,中國是世界上水能資源蘊藏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