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城兩店資源如何共享
可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合理分配庫存等伏山。
1、可以創建一腔賀個內部信息共享平伍廳派台,將各個店鋪的商品信息、銷售數據等相關信息上傳至該平台,方便其他店鋪查詢和利用。
2、兩個店鋪都經營同一種商品,可以將庫存統一管理,這樣可以避免庫存過剩或缺貨的情況,也可以提高庫存周轉率。
Ⅱ 如何與供應商實現庫存信息化共享
一)強化存貨管理意識
首先,經營管理層要重視存貨管理。要克服口頭上、形式上的重視,將存貨管理提到企業經濟考核指標的完成、工作的順利開展、經費節約的高度來認識,從單位主管領導到職能部門、管理人員都要提高加強存貨管理的觀念,將存貨管理納入企業經營管理層的議事日程,重視存貨的控制、分析和管理。其次,全員參與存貨管理,將存貨管理的理念灌輸給每一個員工,使全體人員樹立起存貨的「實物與價值管理並重」、「形式與效果相統一」、「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的觀念,讓企業的采購、倉庫、財務、生產和銷售等各個部門均參與到存貨的管理中,共享存貨管理的相關信息,通過內部資源的整合來提高存貨的效率。
(二)建立科學高效的存貨管理制度
企業應建立起科學高效的存貨管理制度,並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完善。存貨的日常控制方法應採用存貨歸口分級管理責任制。制定指標部門應參照歷史數據,結合本期實際情況,分解存貨資金計劃指標給企業采購、生產、倉儲等職能部門進行管理。其次,制定明確的采購、銷售、結算、保管等崗位職責制度,加強對這些崗位職員的責任考核及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再次,嚴格商品的出、入庫制度,存貨的收發要通過出、入庫單來控制;最後在財務部門設立存貨明細賬,倉庫設立保管賬,保證賬賬相符;同時還應該建立存貨清查制度,定期進行財產清查,做到存貨實存數與賬存數相符。
(三)建立健全企業存貨內部控制制度
第一,建立存貨業務的崗位責任制,實行存貨的分級管理,明確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許可權,確保存貨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和監督。第二,建立存貨授權批准控制,明確審批人對存貨業務授權批准方式、程序和相關控制措施的許可權責任,不得越權審批。第三,制定存貨業務流程式控制制制度,明確存貨的取得、驗收與入庫、倉儲保管、領用發出與處置等環節的控制要求。第四,建立存庫分類管理制度,同時加強定期盤點制度。此外,企業應加大對存貨管理的監督與檢查力度,做到獎懲分明,使各項存貨管理制度落到實處。
(四)推進存貨管理信息化建設
首先,要推行電算化管理,完善規范基礎工作。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特點,選擇最佳的財務軟體,建立電算化存貨管理系統。通過配備合格的人員,設置電算化崗位,利用計算機對存貨進行管理。其次,要重視並完善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可以降低采購成本,減少庫存環節,實現與供應商、經銷商之間存貨信息共享,隨時掌握存貨狀況。企業無須維持較高的存貨持有成本,就既能生產出需要的產品,又不會形成存貨堆積,從而降低存貨持有成本、倉儲成本,還可以減少交易成本和獲取信息的成本。
Ⅲ 公司有多個倉庫,如何進行庫存管理,數據共享同步
1、實施供應商庫存管理的信息溝通
供應商
實施供應商庫存管理首先必須擁有一個良好的信息溝通平台,需要在原有企業擁有的EDI的基礎上,重新整合原有的EDI資源來夠建一個適合於供應商庫存管理的信息溝通系統。
2 、供應商庫存管理的工作流程設計
整個供應商庫存管理的實施都是透明化的,買方企業和供應商隨時都可以監控。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庫存管理部分:其實是由銷售預測和庫存管理以及和供應商生產系統共同組成的,因為實施了供應商庫存管理之後,這幾個部分的工作主要由供應商和買方企業共同相協調來完成,所以把歸為一種模塊來處理:首先由買方企業那裡獲得產品的銷售數據,然後和當時的庫存水平相結合及時傳送給供應商,然後由供應商的庫存管理系統做出決策:如果供應商現有的倉儲系統能夠滿足庫存管理系統做出決策所需要的產品數量,就直接由倉儲與運輸配送系統將產品直接及時配送給買方企業,如果供應商現有的倉儲系統能夠不滿足庫存管理系統做出決策,就必須通知生產系統生產產品後再通過運輸與配送系統及時將產品配送給買方企業。其中,在正式訂單生成前,還應該交由買方企業核對,調整後再得出最後訂單
。
倉儲與運輸配送系統:一方面負責產品的倉儲:產品的分檢入庫以及產品的保存;另一方面負責產品的運輸配送:產品按要求及時送達買方企業手中,同時負責編排盡量符合經濟效益的運輸配送計劃,如批量運輸和零擔運輸的選擇,運輸的線路和時間編排以及安排承載量等等;
供應商庫存管理
3、供應商庫存管理的組織結構調整
買方企業和供應商實施供應商庫存管理後,為了適應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根據供應商管理庫的工作流程來對組織機構進行相應的調整。
因為供應商庫存管理是對原由企業的管理策略的一種「否定」,在雙方企業之間肯定會有工作和職能上的合作和調整,所以為了保證供應商庫存管理能夠很好正常的運行,就有必要設立一個供應商庫存管理協調與評估部門,主要的作用在於:
(1)原有企業之間的人員在實施供應商庫存管理後,可能會因為工作上的合作而導致利益沖突,所以供應商庫存管理協調&評估部門就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工作標准來協調和解決這些問題,可以作為雙方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
(2)因為實施供應商庫存管理後,原有工作崗位就會適當合並和調整:如原有的買方企業庫存和倉儲人員的工作崗位再安排,他們可能會認為現有的供應商庫存管理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威脅到自己飯碗的威脅,所以供應商庫存管理協調&評估部門就應該做好他們的工作,對他們的工作做出適當的安排和調整。
(3)對供應商庫存管理的實施進行監控和評估,用以提供合理科學管理信息給企業高層,作為企業高層對企業調整的重要依據。
供應鏈中的不同成員存在著不同的相互沖突的目標,當系統沒有協調時,供應鏈各成員自身優化而行動,結果只是局部最優,這導致重復建立庫存,無法達到供應鏈整體的最優。為了實現全局最優,供應鏈成員應該認識到什麼是對整個系統最優,為協調供應鏈各成員的行為,必須獲得信息,而獲得信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戰略聯盟。這種雙贏的夥伴關系,為供應鏈的庫存管理提供了突破傳統的管理方法。下面介紹三種供應鏈庫存管理方法。
1.供應商管理庫存
供應商管理庫存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簡稱VMI)系統,有時也稱為「供應商補充庫存系統」,是指供應商在用戶的允許下,管理用戶的庫存,由供應商決定每一種產品的庫存水平和維持這些庫存水平的策略。在採用VMI情況下,雖然零售商的商品庫存決策主導權由供應商把握,但是,在店鋪的空間安排,商品貨架布置等店鋪空間管理決策方面仍然由零售商主導。VMI是建立在零售商———供應商夥伴關系基礎上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方法,它突破了傳統的「庫存是由庫存擁有者管理」的模式,不僅可以降低供應鏈的庫存水平,降低成本,還能為用戶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加速資金和物資周轉,使供需雙方能共享利益,實現雙贏。VMI的特點是:
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幫助供應商更有效地做出計劃,供應商從零售商處獲得銷售點數據並使用該數據來協調其生產、庫存活動與及零售商的實際銷售活動;
另一方面供應商完全管理和擁有庫存,直到零售商將其售出為止,但是零售商對庫存有看管義務,並對庫存物品的損傷或損壞負責。實施VMI有很多優點。首先,供應商擁有庫,對於零售商來說,可以省去多餘的定貨部門,使人工任務自動化,可以從過程中去除不必要的控制步驟,使庫存成本更低,服務水平更高其次,供應商擁有庫存,供應商會對庫存考慮更多,並盡可能進行更為有效的管理,通過協調對多個零售生產與配送,進一步降低總成本。
第三,供應商能按照銷售時點的數據,對需求做出預測,能更准確地確定客貨批量,減少預測的不確定性,從而減少安全庫存量,命名存儲與供貨成本更小,同時,供應商能更快響應用戶需求,提高服務水平,使得用戶的庫存水平也降低。此外,實施VMI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信任問題。這種合作需要一定的信任,否則就會失敗。零售商要信任供應商,不要干預供應商對發貨的監控,供應商也要多做工作,使零售商相信他們不僅能管好自己的庫存,也能管好零售商的庫存。只有相互信任,通過交流和合作才能解決存在的問題。
(2)技術問題。只有採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才能保證數據傳遞的及時性和准確性,而這些技術往往價格昂貴,利用 牛模杉
術將銷售點信息和配送信息分別傳輸給供應商和零售商,利用條碼技術和掃描技術來確保數據的准確性,並且庫存與產品的控制和計劃系統都必須是在線的,准確的。
(3)存貨所有權問題。確定由誰來進行補充庫存的決策以前,零售商收到貨物時,所有權也同時轉移了,變為寄售關系,供應商擁有庫存直到貨物被售出。同時,由於供應商管理責任增大,成本增加了,雙方要對條款進行洽談,使零售商與供應商共享系統整體庫存下降。
(4)資金支付問題。過去,零售商通常在收到貨物一至三個月以後才支付貨款,可能不得不在貨物售出後就要支付貨款,付款期限縮短了,零售商要適應這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