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力資源月報表有哪些
hr
工具箱
如何做人力資源月報表
如何給公司領導做月報?應該有哪些統計指標?
人力資源統計指標匯總
:
一、
人員數量指標
1
、按行政單位劃分(總部、區域、
)
-
與編制對照;
2
、按性質劃分(職能部門、
)
;
3
、按時間劃分(期初人數、期末人數、平均人數
-
例月平均人數
=
(月初人數
+
月末人數)
/2
)
;
4
、按職務劃分(經理級、主管級、文員及員工級)
二、
人員素質指標
1
、
學歷分布(本科以上、本科、大專、中專高中、初中及以下)
;平均教育年限;
2
、年齡分布(
20
歲以下、
20-29
歲、
30-39
歲、
40
歲以上)
;平均年齡;
3
、
通常統計人員素質指標時,與人員數量指標結合進行二元組合統計。
三、
勞動時間利用指標
1
、出勤率(
%
)
=
出勤工日(工時)÷制度工日(工時)×
100%
;
2
、加班加點強度指標(
%
)
=
加班加點工時數÷制度內實際工作工時數×
100%
。
四、
勞動生產率指標:實物勞動生產率
=
報告期銷售額
/
報告期平均人數
*100%
;
五、
勞動報酬指標
1
、工資總額與平均工資(一般按某個范圍統計
-
總部、區域、城市公司)
;
2
、薪金占人力資源成本、銷售額比重;
3
、固定與變動薪酬比,用於衡量激勵水平;
4
、薪金範圍分布(某一薪金級別人數分布)
。
六、
人員流動指標
1
、流失率
=
報告期流失人數
/
報告期平均人數
*100%
2
、同批雇員留存率及損失率(通常用於衡量核心員工的穩定性,
)
留存率
=
留下人數
/
初始人數
*100%
損失率
=
損失人數
/
初始人數
*100%
3
、流失人員工齡分布
4
、流失人員原因統計分布
5
、新進員工比率
=
報告期入職人數
/
報告期平均人數
*100%
(通常與流失率比較,用於衡量員工流動)
七、
其他人事業務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