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稀土產業的現狀如何
我國稀土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我國稀土產業成績令人矚目。然而,我國稀土產業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否則,將會嚴重製約我國稀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近幾年來,我國絕大多數稀土企業生產經營舉步維艱,經濟效益下滑,產品價格持續低迷;一些新上馬的稀土企業,其發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高能耗、資源的過量消耗和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代價的。據資料顯示,由於多年來超市場需求的大量盲目開采,造成稀土市場嚴重供過於求。個體礦點亂采濫挖屢禁不止,棄貧采富、用土壓礦的現象時有發生,致使資源開採的回收率低,國營礦山一般在60%,個體礦山僅達到40%。統計資料表明,全世界稀土市場每年需求摺合成100%稀土氧化物約8萬噸,而目前我國稀土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18萬噸,實際生產量超過10萬噸,有80%以上的過剩量。
中國稀土學會考察團在調查南方稀土資源開發利用情況時發現,由於南方稀土礦含量特別低,多是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幾,因此提取稀土時用的土地量非常多,翻過來倒過去,象是搞「翻山運動」。
據測算,每生產1噸南方稀土離子礦,產生尾礦2000到3000噸,年產1000噸稀土原料的礦山,尾礦超過20到30萬噸,佔地約20多畝。采礦點的不斷增加,遇到雨水,造成水土大面積流失。據報道,江西稀土礦的開采冶煉使贛南地區約有1500萬畝土地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壞,4000多萬立方米尾沙廢土未得到妥善處理,水土流失嚴重;贛江水系河床升高,據有關部門報告,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鄱陽湖湖底每年升高15厘米,造成生態環境惡化,四川礦也存在類似的情況。稀土「熱」時,縣、鄉、村、個體和私營業主紛紛開礦。包頭的白雲鄂博礦也不例外,由於該礦是以輕稀土和鐵混合的共生礦,包頭鋼鐵�集團公司每年從鐵礦石中分離出的稀土礦高達四五十萬噸,國內企業和出口合計需求只有十幾萬噸,每年三四十萬噸的剩餘原料堆積如山,加上一些私營礦點象打〃游擊戰〃一樣亂采濫挖,造成包頭大量的稀土資源閑置,同時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據報載,1998年,包頭市5家稀土冶煉廠使該市2萬多頭只牲畜受污染生病,草場受污染面積達658平方公里。由於稀土原料的供過於求,造成我國稀土冶煉分離生產規模的盲目擴大,低水平重復建設增長過快,加劇了市場供需失衡,企業間的不規范競爭、競爭降價、壓價傾銷現象十分突出。一些企業為了保護市場或搶占市場的一席之地,不惜血本地犧牲企業的長遠發展利益,有的甚至慷國家之慨,進行自相殘殺。目前,不少稀土產品價格已接近成本,有些產品開始虧本傾銷,贏利產品已是屈指可數。如此自相殘殺的結果,只能是企業受害,國家受損。20世紀90年代初「稀土熱」的深刻教訓,相信稀土界同行們還記憶猶新。首先是礦山資源的浪費。當時南方礦山一些采礦點置國家有關的稀土開發、開採的規定而不顧,使經多年整頓保留的近100多個生產礦點,一夜之間增加了400多個,到1996年底,這些礦山由於效益不好絕大部分都關閉了,僅礦山建設一項損失就達上億元。稀土資源的損失以多開采1萬噸離子氧化物資源損失量約為5萬噸計算,實際資源損失量達2~3萬噸,當以10億元計,而這些資源損失是無法再回收和再利用的。其次是稀土分離廠重復建設使供求關系失去平衡,造成許多廠建成又關閉,這項損失估計在3億元以上。再次是低價競銷的「內耗戰」愈演愈烈,致使產品價格到了無利可圖的地步,甚至虧本的境地,最明顯的是氧化釔、氧化銪等中重稀土產品下降了2~3倍,其他稀土產品也下降了20~50%,僅此一項損失至少在3億美元。最後是企業虧損造成的巨額損失估計也達億元以上。以上這些惡性循環競爭已嚴重地擾亂了正常的稀土市場秩序。
❷ 2024年稀土前景
2024年稀土前景非常樂觀。隨著全球綠色能源和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稀土元素在這些領域中的關鍵作用日益凸顯,預計將推動稀土市場的持續增長。
首先,稀土元素在綠色能源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例如,風力發電、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等清潔能源技術都大量使用稀土元素。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稀土元素的需求量也將隨之上升。特別是在電動汽車領域,稀土元素如鏑、銪等是電池關鍵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未來幾年內電動汽車的快速增長將帶動稀土市場的繁榮。
其次,高科技產業也是稀土元素需求的重要驅動力。智能手機、平板電腦、LED顯示屏等電子產品中都含有稀土元素。隨著5G技術的普及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未來對高科技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進而推動稀土市場的擴大。此外,稀土元素還在航空航天、國防科技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高端領域的發展也將對稀土市場產生積極影響。
最後,全球稀土供應格局的變化也將對市場前景產生影響。近年來,一些國家開始加強稀土資源的勘探和開發,試圖打破稀土供應的壟斷局面。這種多元化的供應格局有助於降低稀土價格波動的風險,提高市場的穩定性。同時,隨著稀土回收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稀土資源的循環利用也將成為市場供應的重要來源之一。
綜上所述,2024年稀土前景非常樂觀。在綠色能源和高科技產業的推動下,稀土市場有望實現持續增長。同時,全球稀土供應格局的變化也將為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