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大興安嶺被開采了多少資源
擴展閱讀
什麼工具比較牛 2025-02-10 22:20:19
什麼產品的成本大 2025-02-10 22:20:08

大興安嶺被開采了多少資源

發布時間: 2025-02-10 05:18:44

Ⅰ 區域礦產資源現狀及特點

二連浩特-東烏旗銅、銀、金多金屬成礦帶,是我國北部重要的銀、鉛、鋅、銅、鐵、鎢、錫等多金屬成礦集中區之一。成礦帶及其以東地區現已發現的有: 銅、鉬、鉛、鋅、錫、鎢、鉍、鈷等有色金屬,金、銀等貴金屬,稀土、鐵和煤等礦產資源地 400 余處。據不完全的初步統計探明金屬儲量: 銅500 萬 t、鉛鋅736 萬 t、錫 70 萬 t、鉬 37 萬 t、銀 1 萬 t、金 85 t,鐵礦石 1. 6 億 t。銅、鉛、鋅、銀是東烏旗-大興安嶺地區的優勢礦產資源。該礦帶是區域跨國境蒙古南戈壁-東烏旗成礦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戈壁-東烏旗銅多金屬成礦帶位於中蒙邊境東段,呈 NEE—NE 向展布 ( 圖3-1) ,處於古亞洲成礦域北部。直到 20 世紀 90 年代,雖發現了一些重要的礦床、礦 ( 化) 點,但本區的地質找礦工作總體上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近年來,該成礦帶西段蒙古南戈壁地區,相繼探明了察干蘇布爾加大型斑岩型銅鉬礦床,後來又發現了歐玉陶勒蓋大型斑岩型銅金礦床。取得了找礦新突破,預示了本成礦帶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引起國內外有關專家和學者的廣泛關注。在我國境內的東部地區,多寶山和烏努格吐山銅礦金屬儲量都超過百萬噸,白音諾爾和甲烏拉-查干布拉根鉛鋅礦區金屬儲量超過百萬噸,已探明大型銀礦有 3 個。另外,該地區伴 ( 共) 生資源豐富,鉬、錫、銀大多伴 ( 共) 生於銅、鉛、鋅礦床中。據有關專家預測,中蒙邊境及鄰區將有可能成為 21 世紀初全球銅礦找礦勘查的 「熱點」地區之一。相比而言,東段中國境內的二連浩特-東烏珠穆沁旗一帶,基礎地質工作及礦產勘查程度較低,除發現如小壩梁銅金、奧由特銅銀、吉林寶力格銀多金屬、沙麥鎢、包日汗鐵等小型礦床外,地質找礦工作尚未取得重大突破。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一系列國土資源地質大調查項目和內蒙古自治區地勘基金項目的實施,相繼在該區發現和確定一批具有進一步工作價值的礦床 ( 點) ,部分已有的老礦床點最近也獲得了一定的突破,同時在新的礦種方面也有諸多發現。

圖 3-1 工作區地質及主要礦床 ( 點) 分布略圖( 據王守光等,2004)

從目前的地質勘查成果看,研究區礦產資源及其分布具有以下特點。

( 1) 東西部不平衡,南北部差異大。區內礦產資源分布具有明顯的東西部不平衡,南北部差異大的特點。大致以阿巴嘎旗政府南北一線為界,主要的內生多金屬礦床大多集中於東部地區,尤以靠近大興安嶺地區更為集中,而西部相對較少,成型的礦床更為數不多。但這並不表明西部區找礦沒有潛力。這同東西部地區地質工作的程度高低有密切關系,同時也和地質地貌環境密切相關。同西部區相比,東部低緩丘陵具相對較好的地質露頭; 而西部則由於地形平緩,同時長期受風沙侵蝕和風成沙覆蓋,地質工作受到極大影響,特別是化探工作的准確性和有效性受到嚴峻挑戰。從南北部對比看,大致以蘇尼特左旗—阿巴嘎旗—東烏珠穆沁旗一線以北,銅、銀、鉛、鋅、鎢等礦產發育,而其南部主要為鐵、銅、金等。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成礦地質環境所決定的。

( 2) 基礎地質工作程度低,成型礦床少。二連浩特-東烏旗成礦帶的基礎地質工作起步較晚,程度較低。目前,1∶5 萬專項區域地質調查只完成 5% 左右,遠遠落後於全國。1∶20 萬區域重力測量,約有60%為空白區,化探工作尚有待精細與深化,而1∶5 萬化探普查工作則剛剛起步。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測用於找礦勘探和深部探測和殼、幔結構刻畫基本上處於 「空白」。由於該地域具有特殊的地貌景觀、地表廣為第四紀所覆蓋,找礦難度大,再加上前期國家地勘資金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了本區礦產資源勘查程度很低,國土資源部在對全國不同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度的調研報告( 2005) 中曾指出,包括本區在內的興蒙地區 「每平方千米產出的礦床數是全國平均數的 12. 5% ,遠遠低於全國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程度的平均水平」,成型金礦少。目前在已有工作中仍有 80% 以上的礦 ( 化) 點,物、化探異常等找礦線索未能得到有效證實,還有很多有希望的找礦信息 ( 包括中弱信息) 尚有待進行礦產資源的評價。

( 3) 單個礦床規模小,但聚集元素多。二連浩特-東烏旗作為極具有潛力多金屬成礦集中區,目前發現的礦床不僅數量上少,同時單位的礦床規模也都較小。除非金屬的煤、石油等礦床外,金屬礦床相對成熟的主要有吉林寶力格銀鉛鋅鎳多金屬礦、沙麥鎢礦、小壩梁銅金礦以及少量的鐵礦等,均為中小型礦床,其他如阿巴嘎旗莫若格欽 ( Cu-Mo) 、巴潤蘇格德日圖 ( Cu-Au) 、阿拉蓋烏拉 ( Cu) 、准蘇吉花敖包 ( Cu) 、阿太烏拉 ( Cu) ; 東烏旗奧由特 ( Cu-Ag) 、綏中查干 ( Cu) 、烏蘭陶勒蓋 ( Cu-Pb-Zn) 、查干敖包 ( Pb-Zn) 、達賽脫 ( Pb-Zn) 、阿爾哈達 ( Pb-Zn) 、狠溫陶勒蓋( Cu-Pb-Zn) 、蘇尼特左旗白音烏拉 ( Au) 、白音寶力道 ( Au-Cu) 、365 ( Au) 、必魯甘干 ( W-Cu) 、查干楚魯圖 ( Cu) 等均為近年發現的礦點。這些礦床絕大部分均為私有企業進行開采或處於混亂的民采狀態。另一方面,本區目前已發現並正在開采利用的礦床中,都具有富集元素種類較多的特點,大多都可以綜合利用。例如吉林寶力格礦床便具有多達 10 種元素都達工業品位的極少見現象。其他礦床也都富集了至少兩種以上的金屬元素,其中鉛-鋅-銀、鐵-銅-金、銅-鉍、鎢-錫、銅-銀是較常見的元素組合。鑒於目前本區礦業開發的整體形勢,這些礦床的多金屬元素並沒有形成綜合利用局面。

( 4) 成礦條件有利,成礦多樣性明顯,礦床類型復雜。在大地構造,深部殼、幔結構和周邊地域的動力學響應,確具有良好的成礦條件和找礦遠景。本區近 EW 向的古生代古亞洲洋成礦域和NNE 向的中生代濱太平洋成礦域疊置轉換-臨界過渡地區。從古亞洲洋、南蒙古洋、鄂霍茨克洋到太平洋演化期間,多洋盆興亡、多塊體拼貼、多邊界縫合並移置轉移、多期次碰撞造山、多方向側向增生,造就了異乎尋常的復雜構造格局。和多期次成礦過程的復合、疊加及轉換,故導致了優越的成礦條件、成礦強度大、礦床類型眾多、且錯綜復雜。總體上看,與上述構造演化相對應,包括如下幾個重要的成礦系列。古生代—早中生代與地塊俯沖—縫合—拼貼增生有關的火山-沉積盆地環境中的海底熱液噴流 ( 火山) -沉積岩型鉛鋅銀多元素成礦系列、島弧火山岩帶中的火山-次火山-斑岩型銅多金屬成礦系列、縫合帶環境中的與蛇綠混雜岩有關的鐵、銅、金成礦系列、板塊碰撞增生—後造山伸展構造-岩漿活動有關的熱液脈型、剪切帶型、斑岩型、矽卡岩型銅、鎢、鉬、鉍等多金屬成礦系列。晚中生代—新生代復雜大地構造環境 ( 多板塊擠壓、多應力轉換、岩石圈大規模拆沉和地殼大規模伸展) 中與板內中酸性火山-岩漿侵入作用有關的熱液成礦系列,包括熱液脈型、斑岩型、矽卡岩型、淺成低溫熱液型礦床。

Ⅱ 中國煤礦最多的省是哪個

煤礦最多的省份是內蒙古自治區。

全區煤炭累計勘查估算資源總量8518.80億噸,其中查明的資源儲量為4220.80億噸,預測的資源量為4298.00億噸。全區煤炭保有資源儲量為4110.65億噸,佔全國總量的26.24%,居全國第一位。

在中國北方的大興安嶺-太行山、賀蘭山之間的地區,地理范圍包括煤炭資源量大於1000億噸以上的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河南6省區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國煤炭資源集中分布的地區,其資源量佔全國煤炭資源量的50%左右,佔中國北方地區煤炭資源量的55%以上。


(2)大興安嶺被開采了多少資源擴展閱讀

採煤方法種類很多,世界主要產煤國家使用的採煤方法,總的劃分為壁式和柱式兩大類。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採煤方法,無論從採煤系統,還是回採工藝都有很大的區別。

1、壁式採煤

壁式採煤法的特點是煤壁較長、工作面的兩端巷道分別作為入風和回風、運煤和運料用,采出的煤炭平行於 煤壁方向運出工作面,我國多採用壁式採煤法開採煤層。

2、柱式採煤

柱式採煤法的特點是煤壁短呈方柱形,同時開採的工作面數較多,采出的煤炭垂直於工作面方向運出。

Ⅲ 小興安嶺的植物資源是什麼

小興安嶺的植物資源是紅松、落葉松、樟子松和「三大硬闊」(胡桃楸、水曲柳、黃菠蘿)等。

小興安嶺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全年平均氣溫-2℃—2℃,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無霜期100天左右。繁衍生長著紅松等許多珍貴樹木,成為國家重點用材林基地。

林區面積1206萬公頃,其中森林面積500多萬公頃,林木蓄積量約4.5億立方米,紅松蓄積量4300多萬立方米,佔全國紅松總蓄積量的一半以上,素有「紅松故鄉」之美稱。還生長落葉松、樟子松和「三大硬闊」(胡桃楸、水曲柳、黃菠蘿)。

在叢山密林中,棲息著許多珍禽異獸,野生植物資源豐富。許多山脈底下埋藏著銅、鐵、鉛、鋅、金等金屬礦產資源,已開採的有十多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對小興安嶺進行了全面開發,先後建立了24個林業局,40多年來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大量木材,並在小興安嶺腹地建立了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林業城市-伊春市。在五營一帶建立了以保護紅松為主要目的的國家級「豐林自然保護區」。

(3)大興安嶺被開采了多少資源擴展閱讀:

小興安嶺,亞洲東北部興安嶺山系西北-東南走向山脈之一。是東北地區東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總稱。位於中國黑龍江省伊春市湯旺縣中北部和嘉蔭縣的西南部交界處。

西與大興安嶺對峙,又稱「東興安嶺」,亦名「布倫山」。山脈西北接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里山,東南到松花江畔張廣才嶺北端,黑龍江與松花江的分水嶺。南北長約450公里,東西寬約210公里,面積7772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