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類對海洋的開發和利用 人類是怎樣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的
海底礦產資源開發海底礦產資源種類繁多,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產值占首位,其次是煤礦,另外還有砂、礫石和重砂礦等. ① 石油和天然氣.海底有5000萬平方公里(約占海洋面積的14%)潛在的含油沉積盆地,其中石油的可采儲量估計為1350億噸.近期勘探表明,水深大於200米的大陸坡、大陸隆和小洋盆很可能是未來油氣生產的遠景區. 20世紀80年代初從事海上油氣勘探的國家已達 100多個.1983年鑽井水深已達1965米.到1984年5月,全世界共有活動式鑽井平台715座,其中自升式436座,半潛式 164座,坐底式29座,鑽井浮船和駁船86艘.世界海洋石油產量從1950年的 0.3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5.5%,增長到1983年的6.9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26%.其中以英國、沙烏地阿拉伯、墨西哥、美國和委內瑞拉等國產量最多.海洋天然氣1983年的產量為2960億立方米,佔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19%.其中美國、英國和挪威的產量占總產量的71.8%.海洋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的產值已佔海洋開發總產值的70%左右. 中國1959年開始在渤海勘探,以後逐漸擴大到南黃海、東海和南海北部大陸架,包括台灣方面在內,已發現了7個大型含油氣沉積盆地. ② 煤礦.目前開采海底煤礦的國家有日本、英國、加拿大、土耳其、智利、中國等.日本海底煤礦的開采量占其全國煤總產量的50%左右.智利海底煤礦的開采量達全國煤總產量的84%.英國的位於諾森伯蘭離岸14公裏海底的煤礦是世界最大的海底煤礦. ③ 重砂礦和砂礫.海濱砂礦的開采方法很多.目前世界80%的鋯石、90%的金紅石都是由澳大利亞海濱砂礦開採的.世界90%的錫石來自海濱砂礦,泰國是最大的產錫國.美國在阿拉斯加的好消息灣開採的鉑砂礦佔美國鉑總產量的90%以上.中國開採的海濱砂礦有鈦鐵礦、鋯石、獨居石和磷釔礦等.世界上正在開采海洋砂礫的國家有日本、英國、美國、丹麥、荷蘭、中國和瑞典等. ④ 錳結核和熱液礦床.這兩種礦目前尚未正式開采.海底錳結核的試驗性開采已經開始,1978年3月「塞德科 445」號采礦船在夏威夷東南1700公里、水深5000米處試采,日產錳結核300噸;1980年6月和1981年 3月「格洛瑪·勘探者」號船兩次進行試采,日產錳結核500噸.聯邦德國的普羅伊薩克公司1979年已從紅海2200米深的海底采出 15000立方米的礦泥.目前一些國家正在研究提煉軟泥中的金屬的技術. 海水化學資源開發 海水中存在著豐富的資源.人類直接從海水中大量提取或利用的物質目前只有食鹽、溴、鎂和淡水等.食鹽是提取量最大的海水化學物質,世界年產量已超過5000萬噸.中國的產量一直居首位,1983年的生產量為1194萬噸.海水提溴和提鎂發展都較快,世界溴產量的70%、鎂產量的34%都來源於海水.海水淡化的方法很多,發展很快.1975年世界日產95噸以上的海水淡化裝置有1036個,日產淡水量約 200萬噸;到1980年規模同等的淡水裝置已達2204個,日產淡水量達727萬噸. 海洋生物資源開發 包括捕撈和養殖兩個方面.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海產捕獲量直線上升,但70年代以後,雖然捕漁船隊和噸位數比過去成倍增加,產量卻徘徊在6000萬噸左右.1982年世界海洋漁獲量6820萬噸,其中日本居首位,蘇聯次之,中國居第三位.由於捕撈量的90%以上集中在大陸架水域,造成捕撈過度.近十多年來,水產資源遭到破壞,不少國家的捕撈區已向深海遠洋發展,並尋找新的海洋生物資源.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初步估計,南極磷蝦蘊藏量約10~50億噸.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前提下,每年可捕撈5000~7000萬噸,幾乎相當於目前世界的總漁獲量,受到世界各國重視. 海水增養殖發展很快,日本1960年海水養殖產量為30萬噸,到1982年已達118萬噸;美國的海水牡蠣養殖產量居世界首位,1982年產 24590噸牡蠣(凈肉);中國海水養殖的產量1983年已達54.5萬噸,比1954年增加了5倍多,養殖品種有海帶、紫菜、貽貝、鮑魚、牡蠣、蛤、海參、對蝦、梭魚、尼羅羅非魚等.
『貳』 人類有哪些利用海洋資源的技術
1. 海洋勘探:利用先進技術對海洋資源進行調查和勘探,包括油氣、礦產、生物等資源。例如,挪威在海洋油氣與工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成為該領域的龍頭企業。
2. 海濱旅遊:開發海洋公園、海濱度假村等旅遊項目,吸引遊客體驗海洋文化和度假休閑。例如,福州海昌海洋公園簽約落地,成為海濱旅遊度假勝地的亮點。
3. 遠洋運輸:利用船舶進行國際貿易,運輸商品和原材料。挪威在造船領域轉向生產高技術含量的專業船舶,滿足了遠洋運輸的需求。
4. 海洋生物的捕撈及海水養殖:對海洋生物進行捕撈和養殖,提供食物和原材料。例如,挪威在水產業領域以水產捕撈和人工養殖為主,供應全球150多個國家的水產市場。
5. 溫差發電:利用海洋表層和深層之間的溫差,驅動熱機發電。這種可再生能源技術有助於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6. 潮汐發電:利用海洋潮汐運動驅動渦輪發電,提供可再生的能源。例如,挪威在潮汐發電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為全球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模式。
7. 波浪發電:利用海洋波浪能量驅動發電設備,產生電力。這種技術有助於開發新的可再生能源,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8. 海風發電:利用海洋風力驅動風力發電機,產生電力。這種技術有助於開發新的可再生能源,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