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規劃你的資源籌措方案
擴展閱讀
公司給員工的成本是什麼 2025-02-23 17:48:43
漁牧產品市場在哪裡 2025-02-23 17:38:08

如何規劃你的資源籌措方案

發布時間: 2025-02-19 21:09:14

A. 建設方案包括哪些內容

建設方案包括的內容如下:


一、項目概述


這是對整個項目的總體描述,包括項目的背景、目的、意義以及要達到的預期成果。此部分需要對項目進行簡明扼要的介紹,為後續詳細規劃打下基礎。


二、項目目標


此部分需要明確項目的具體目標,包括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明確目標有助於項目團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保持方向的一致性,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三、建設內容與規劃


這是建設方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建設內容:詳細列出建設的具體內容,如基礎設施建設、設備購置、系統搭建等。


2. 實施步驟:闡述項目實施的流程,包括前期准備、中期實施和後期驗收等階段的工作安排。這一階段需具備明確的時間線和責任人。


3. 資源需求:明確項目所需資源的估算,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配置計劃。


4. 技術選型與方案:針對項目的技術需求,選擇適當的技術方案,並闡述技術實施的策略和方法。


四、投資預算與資金籌措


此部分需要詳細說明項目的投資預算,包括建設成本、運營成本等,並提出資金籌措的方案,如自籌、政府補助、銀行貸款等。


五、風險評估與應對措施


分析項目可能面臨的風險,如市場風險、技術風險、政策風險等,並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六、組織結構與項目管理


明確項目的組織結構,包括項目團隊構成、職責劃分以及管理架構等。同時,還需闡述項目管理的策略和方法,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這部分是確保團隊能夠有效協作、項目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還需要詳細列舉如何通過有效溝通降低矛盾以提高執行效率等等。還包括通過數據分析評估團隊性能和工作進度的管理策略等等內容也必不可少。另外也會提及設立應對突發情況的預案方案來應對各種可能的挑戰等內容保障項目的順利推進和提高運營效率的關鍵策略及團隊的效能最大化相關的詳細內容需要您在實際工作中根據實際經驗進行詳細規劃與補充從而達到明確實施結果並為日後工作提供參考的目標。通過以上內容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並達到預期的建設目標。

B. 籌措是什麼意思

籌措的意思是:想辦法籌集或想辦法解決。


以下是


籌措一詞在漢語中常見,其基礎含義是對於某事物進行籌集或者想辦法解決。具體來說,這個詞通常用於描述在面臨困難或需要資源時,如何尋找途徑、方法或資金等問題的解決方式。


首先,籌措中的“籌”字,可以理解為謀劃、籌劃,是指在進行某種活動或項目之前,對所需資源、步驟等進行計劃和安排。而“措”字則含有實施、處置的意思,意味著將籌劃好的計劃付諸實踐。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籌集資金、物資或解決某些難題的情況時,就會用到“籌措”這個詞。例如,一個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時,可能需要籌措資金來購買設備、原材料等。這時,企業會通過各種途徑來籌集資金,如向銀行貸款、尋求投資者等。此外,個人在生活中也可能遇到需要籌措的情況,比如籌集旅行資金、解決突發事件等。


總的來說,籌措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因素和環節的過程。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籌集資金或資源,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合理的規劃和策略,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因此,在面臨各種挑戰和問題時,我們需要積極籌措,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


以上內容簡潔明了地解釋了“籌措”的含義和用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C. 工作開展計劃及方案

工作開展計劃及方案

工作開展計劃及方案,沒有計劃的生活是盲目的,凡事都必須有計劃,只有那樣事情才可以做得得心應手。工作上制定一個計劃方案是很有必要的,以下分享工作開展計劃及方案範文。

工作開展計劃及方案1

一、實施單位及幫建單位

實施單位:通化鄉人民政府通化鄉新莊村委會

幫建單位:平涼市科協、平涼市建築設計院

二、基本情況

通化鄉何岔村(已並入新莊村)位於庄浪縣東北部,北水洛河上遊河谷。處於關山林緣區,距鄉政府6公里,現有3個社146戶657人,耕地面積1974畝,人均3畝。現有勞動力322人,其中男174人,女148人。現有大家畜200頭,雞存欄1000多隻,豬存欄124頭,農民人均純收入1736元。有貧困戶59戶236人。

全村共有道路4條,總長11公里;人飲工程1處,全部通上了自來水;現有四年制初小一所。

三、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1、指導思想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線,認真貫徹縣委及全縣三級幹部會議精神,以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目標,以基本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和穩定解決低收入人口溫飽為重點,著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加大產業化扶持力度,拓寬農民收入渠道,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基礎。

2、規劃原則

(1)堅持綜合開發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並重,在抓好經濟發展項目的同時,統籌兼顧,搞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使該村的基礎條件、經濟結構、社會發展程度得到全面發展和提高。同時,要從實際出發,集中有限資金,優先解決群眾最需解決的困難,在產業開發上走多業並舉,一業突破,科技致富的路子。

(2)堅持整村脫貧與扶持低收入農戶相結合的原則。重點突出扶貧開發的特徵:在著眼於整村開發脫貧致富的基礎上,針對貧困戶特殊情況,因戶制宜,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扶持其盡快實現穩定解決溫飽。

(3)堅持國家扶持與自力更生相結合的原則。全面貫徹國家扶貧政策,把國家的投資、部門幫扶作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以群眾自籌、信貸資金、投工投勞為主,多渠道、多層次籌措建設資金,加大物資、資金投入力度。

3、建設目標

(1)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通過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產業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達到75%以上。

(2)基礎設施條件得到徹底改善。

(3)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00元,人均產糧達到340公斤,全村所有農戶實現穩定解決溫飽。

四、建設內容

1、計劃投資7、5萬元,治理防護河堤150米。

2、計劃投資6萬元,改擴建道路6公里,達到通村四級公路標准。

3、幫扶貧困戶30戶,年內解決溫飽。

4、發展養殖大戶(養牛戶)10戶,種植優質牧草100畝,種植洋芋500畝,輸出勞務人員200人,完成「三荒」造林300畝。

5、計劃投資9、6萬元建成沼氣戶60戶。

五、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分析

通過幫扶幫建,使農業產業結構布局合理,村民的整體素質得以提高,科學技術得到進一步普及推廣,增強「造血」功能。使廣大群眾的生活水平提升,人均純收入達到1900元,從而達到整體脫貧致富的目標。

2、社會效益分析

規劃的項目一次性啟動和全面實施,將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深層次挖掘村域資源潛力,有效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增強村民科技意識、市場競爭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群眾的經濟文化和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3、生態效益分析

本規劃的實施,進一步夯實了農業基礎,實現了資源的合理配置,既加快了農業生態環境向良性化方向發展,又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密切協作

成立由政府鄉長任組長,村支部書記和村主任任副組長,駐村幹部、貧困戶代表、婦女代表、致富帶頭人、小學校長、村民代表和社長為成員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其職責是:以群眾廣泛參與實施管理為目的和手段,編制實施計劃,組織項目實施,組織技術培訓,對村規劃實施進行全方位監測評價;規劃完成後,建立健全保障村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規章制度和具體措施。

2、科學規劃,規范建設

結合村上實際,因地制宜,把提高貧困戶經濟收入和提高整村經濟發展水平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各類項目建設綜合化、配套化。

3、加強服務,搞好培訓

要轉變職能,強化服務,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切實搞好技術服務和培訓。對村幹部和重點示範戶要採取舉辦培訓班等多種有效形式,進行培訓,使其掌握1—2門農村實用技術。

4、全面推進,重點突破

在全面落實扶貧項目的同時,要把現有貧困人口作為特殊人群進行重點扶持,按照全村的整體規劃,逐戶有針對性地制定詳細的扶持方案,對所開展的基礎建設、產業開發及其它項目以實物形式落實到戶,使每戶有一項穩定的增收產業,有一名懂經營會管理的人,對個別確因天災人禍出現返貧的戶,適當予以補助,增強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真正實現整村發展,共同致富。

工作開展計劃及方案2

一、工作目標

1、按照國家免疫程序,完成「五苗」及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全程接種。按時建立接種卡、接種證,使建卡率、建證率達到100%,卡證符合率達到100%。按時參加上級召開的免疫規劃工作例會,按時上報相關工作報表。

2、認真落實兒童入學、入托查驗預防接種證制度,及時補種、補證。加強流動兒童、超生兒童的登記管理、上報和接種工作。

3、嚴格執行「冷鏈」設備管理制度,認真做好冰箱溫度記錄。嚴格執行安全注射制度,認真做好消毒滅菌工作。

二、具體措施

1、組織領導 :成立預防接種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預防接種工作的實施、執行及協調工作。

2、強化疫苗管理,保障疫苗質量: 科室在疫苗采購、運輸、貯存過程中嚴格執行《生物製品管理辦法》,疫苗的運輸,貯存過程嚴格按照冷鏈要求進行,做到時時監測,及時記錄。按規定做好疫苗的出入庫登記,經常檢查疫苗有無過期,破損等情況,以確保疫苗的質量。

3、做好安全注射及接種場所消毒 :接種過程嚴格遵守「一人一針一筒一消毒」,真正做到安全注射。及時處理醫療廢物,每次接種完成後對一次性注射器進行毀形並送醫院回收站統一處理。每次接種前後半小時對接種門診進行紫外線消毒,以保證接種場所安全。

4、加強資料管理

接種卡、證 :進一步完善卡,證登記,做到卡證吻合,接種卡的填寫符合要求且干凈整潔,工作記錄本:進一步規范完善工作記錄本的填寫,要求各表冊填寫完整,真實。

檔案管理 :健全檔案管理制度,落實專人管理,檔案資料分年度,分類裝訂和存放,到本年末各村檔案管理均應符合要求。

報表 :不斷加強業務指導,各種報表要符合邏輯,並按時上報,做到不遲報,漏報和錯報。

20xx年12月25日

工作開展計劃及方案3

作為一個剛進入公司的新人,我對陌生的環境充滿著好奇,

員工個人發展計劃

和同事打打招呼,來個自我介紹,很想為以後的工作打下穩定的友誼基礎,開拓一個和諧的人文環境,更有幸者,能遇到知己,成為人生路上的夥伴。

懷著這樣那樣的憧憬,我為自已制定了一個短期的發展計劃。

一、了解我的本職工作並盡力做好。

我的責任如下:

1、負責網站的日常更新工作;每天網站更新文章30篇;每篇文章盡量帶上以上關鍵詞;文章盡量原創和偽原創;

2、負責策劃、製作、維護網站的相關專題;

3、負責網站相關的活動策劃和推廣;每月創作原創文章10篇以上;

4、負責新頻道或欄目的策劃、內容完善工作;

5、根據網站發展的總體方向,策劃、建設所負責的欄目;

6、每月制定發展計劃;做好總結工作。

這些職責既有用到我以前工作的經驗,也有新的學習方向的努力,比如:策劃和創作。我會汲汲地學習,盡我所能,把網站管理好。

二、建設友好的人際關系

結實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人生路上,朋友多了路好走。做人要開朗、開放、樂觀和陽光,我們需要結識人,認識人,相依相知,有個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環境。這是很有利於工作的。在此基礎上,大家多些關心,多些了解,多些溝通,可以進一步成為朋友,建立起友誼。在公,我們在工作上可以互相幫助;在私,業餘生活可以更加美好而充實。

三、實現自己的願望

工作的目的,說低了,是為了飯碗,說高了,是精神上的信仰。沒有工作,你靠什麼來生活,沒有經濟來源,你會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病了無錢醫治,餓了無飯糊口,根本養不活你自己!更別提孝敬父母親朋了。只有工作了,我們才能談獨立、自立和自主,

《員工個人發展計劃》但工作不能僅僅為錢,高層建築的設施更是你精神的食糧。我需要安穩,安穩的工作,安穩的生活。我討厭有太多的`空閑時間,這會讓人漸漸消磨了鬥志,變得消沉。工作就是一劑良葯,既豐富你的生活,也給你鍛煉的機會,能認識人,接觸事,見世面,長見識。我相信,但凡是有一丁點志氣的人,都想做好,哪怕是唯一的,僅有的一件事。無論任何目的,任何企圖,任何動機,無論志氣的長和短,大或小,那都值得贊揚的,鼓勵的,發展的。我想成為一個職業編輯人,有豐富的編輯經驗,通曉網編的工作流程,工作內容,也能掌握網站的發展方向。只為掌握更多的經驗,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的積少成多,不斷的追求,向責任編輯、主編邁進。

四、業余時間的安排

業余時間和工作無關嗎?錯了!業余時間是工作的充電時間。拳頭縮回去了,才能更有力地打回來。業余時間休息好了,既放鬆了身心,緩沖了壓力,也很快樂啊。有效地利用你的生物鍾,娛樂和工作兩不誤,做得勞逸結合。我一向認為,做什麼事都要全身心的投入,一心一意想著你正在進行的事情。工作的時侯不想玩樂,休息的時候盡量放鬆,享受娛樂的快感。

總之,本月工作計劃為試用期一個月的工作安排,希望轉正後,能規劃出更具體的工作計劃和發展方向。請你見證,也為我自己打氣和爭取!

D. 什麼是資源籌措

資金之取得,來自募股以及舉債兩方面,前者為自有資金,後者為外來資金,其取得方式、使用型態、成本負擔各不相同。台商在計畫投資案之始,宜從這兩方面審慎考量,做妥善之規劃。

長期資金之規劃與籌措要領

在募股方面,應衡量投資的行業特性、業務風險、投資人之偏好、出資能力、資金來源、經營權之配置、現金流量、法令及稅負等因素,決定適當的自有資本額,與各股東的出資比率。股東之來源可從下列方向加以考慮:

一、原台商發起人,以現金、技術、專利權或機器設備投資。

二、大陸境外之上、下游同業,或因私人關系而參加投資者。

三、大陸境外,以參與企業投資為專業之「創投公司」或「開發公司」。

四、大陸方面之合資夥伴。
舉債方面,應從債權人所徵求之授信條件、事業體本身所具備之舉債能力、將來還本付息之現金流量、對公司財務結構與債信所產生之影響,以及因舉債而產生之資金成本等因素,加以考量,再擬定適當之舉債金額,與確切可行之償還計畫。長期之舉債來源,約為以下三者:
一、長期借款:可借自金融機構(如銀行或信託公司)、股東(股東借款可視日後公司業務之發展,轉為增資款)、交易對手(包括預收之權利金或保證金)、大陸政府中之有關機構。
二、發行公司債:對特定對象或不特定對象發行公司債。
三、長期應付款:如應付工程營繕或機器租賃款。
對公司而言,募股所得者為自有資金,屬「股東權益」;舉債所得者為外來資金,屬「負債項目」,此二者對公司之財務結構、資金運用期限、還本付息之壓力、經營權之分配、公司形象等方面,皆有不同之影響,台商應審慎規劃。

台商一般皆偏好獨資經營,而不喜歡與人合夥,唯恐面臨將來可能衍生之經營管理問題。然而,獨資事業常受到發起人本身出資能力之限制,或缺少創業夥伴在信息、資金、公司債信、業務機會等方面之協助,而必須獨力應付公司業務發展上的種種需求,難以順利擴大其經營規模,或創造獲利空間。
除非是百分之百獨資,否則在邀集合資時,宜對股東成份及出資比率,妥為規劃。下列幾個建議頗值得參考:
一、外資比率大於中資,可避免公司經營權被當地股東掌控。

二、挑選大陸之合資夥伴,應重其能否提供公司所亟需之業務機會(原料或市場),並能提供對公司有利之交易條件,而非以合資公司供養當地夥伴。

三、避免與當地僅能提供土地廠房作價之對象進行合資,此類夥伴多半高估其土地廠房之價值,而完全仰賴台方之現金股本,對合資事業的貢獻度不大,且其土地多為「行政劃撥」方式取得,不能供合資企業向銀行抵押,以台方立場而言,害多於利。

四、中方股東之債信能力優良者,可藉其債信,協助合資公司在當地銀行,取得「無擔保授信額度」,減輕台方股東及合資公司之資金負擔。

五、避免與當地僅提供「特殊政商關系」之對象合資,此類股東對公司之貢獻,僅止於其特殊關系存在之時,所希冀者為台商之現金出資,常易藉其特權占盡公司之便宜,台方股東未蒙其利先受其制,一旦其特權發生變化,反成為公司之負擔。

與金融機構共同投資大陸事業體

金融股東的加入,對提升企業體的債信,有立竿見影之效。金融股東可來自境外銀行的投資部門、創業投資公司、投資開發公司等。
邀請金融股東參與共同投資,其先決條件,必須是前景看好的事業,而且經理人之經營能力受肯定。至於目前財務結構,則不一定要非常硬朗,只要一旦注入現金增資,立即可以改善財務的話,仍能邀得金融股東加入。

金融機構對參與投資的評估,著重「獲利率」與「如何撤出」。因必須與原事業主共同承擔經營風險,所以自然希望能有較好的投資報酬率。
金融機構的投資報酬,來自盈餘分配與股本增值。例如第一年介入,第七年年底撤出,總計七年間,分配到的股利(現金及配股),加上期末出售股份所得的溢價部分,除以七年,如果平均每年獲利率在20-25%或更多,則顯然比單純貸款的報酬率為佳。

獲利以後要如何了結,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能事先確知,一旦達成原來的獲利目標,可以順利地撤出,再把資金投入另一案子,那幺金融股東就會願意介入。要是原事業主願意與金融股東簽訂某種「買回契約」,或是該事業體有上市計畫,就更容易增加金融股東的介入意願。

各金融機構,雖依其投資方針與業務策略,而有不同的特殊偏好,但共同特點是不迷信於「已獲利」,而是指望「將來能否獲利」。基於這個觀點,籌劃中的新事業,若能讓金融股東確認將來的獲利性,仍為受歡迎的對象。

公司若遇經營困境,或遇到危機 >財務危機</A>,原參與投資之金融機構,多半不會立即抽腿,而使公司之危機加速惡化。金融股東在公司遭遇困境時,不能像債權人一樣地雨天收傘,而會以股東的身分,設法協助公司度過難關為第一考量。

通常,邀請金融機構入股,無須提供擔保品。因股東不是債權人,邀人入股自然不必提供擔保品。如果在邀請金融機構入股時,附有某些「保證」或「保障獲利率」,或約定將來以某預定價格買回股權,則屬其它契約行為,在此種情況下,以擔保品來確保其履約能力,也常見到。

在香港,有約三、四百家以「創業投資」或「開發投資」為主要業務的金融機構,其中大部分具銀行或財團背景。台灣也有約百餘家此類創投或開發公司,本國銀行及外商銀行,都設有專門從事直接投資的部門。

各金融機構參與投資的興趣各不相同,也各有其既定的投資策略,有的偏好某些國家或地區,有的偏好某些特定產業,有的偏好某種投資規模,有些偏好某種比率的資本組合。

一般而言,金融機構多不願意佔大股,必須原事業主或原發起人已承擔大部分股權,表示經營者具有相當的誠意與擔當時,金融機構才願介入。而且,如果是跨國投資案件,專業投資人經常會要求在「外股大於當地股權」時,才願介入。例如對大陸的總投資額一千萬美金,如果台方經營者佔40%,中方合夥人佔30%,香港的創投基金佔30%,算是個相當理想的組合。

爭取金融機構、創投公司或開發公司參與投資,其優點如下:
一、避免同業投資或私人投資所衍生之不愉快或後遺症。
二、提升企業形象,從而易於招募人才及提高員工士氣。
三、提高自有資金,強化財務結構,並有助於獲取銀行授信。
四、強化管理能力,改善企業體質。
五、穩定經營權。
六、借重金融股東之經驗,拓展跨業交流之機會,或覓得可靠之合作夥伴。
七、逐漸達成上櫃、上市之條件。
八、取得長期資金,與借款相較,無還本付息之財務壓力。

最容易吸引金融機構入股者,通常具備下列條件:
一、未來發展潛力大的產業,如計算機、信息、生化科技、自動化設備等。
二、經營團隊經驗豐富、信譽良好。
三、管理良善,產品及市場穩定。
四、自有資金不足,負債比率偏高,利息負擔重,但公司前景看好,只要注入新資,公司獲利立可大增者。
五、有上市計畫及上市可能性者。
邀請金融機構入股,主要在於讓投資人認識公司,尤其是公司的獨特之處,讓金融股東了解,該項投資為什幺會獲利,以及如何達成獲利的目標,進而願意把資金投入。

事業計畫書包涵之項目

通常,事業計畫書包含下列記述:
一、公司概況:公司成立年月、地點、實收資本額、營業項目、歷史沿革、關系企業、與其它同業相較之獨特性。

二、經營團隊:股東組成、董監事、主要經理人員、主要專業人員,特別著重後三者之學經歷、本業經驗、薪金或酬勞,以及其它相關職位。

三、過去及預估之營業狀況:主要營業內容變動、各年之營業額、盈虧額、重大變動事件。

四、固定資產:辦公處所、廠房、土地、生產設備、轉投資情況。

五、產銷量值:生產能力、各年之生產量、產值、銷售量、銷售值。

六、市場與行銷:行銷管道、行銷管理、主要客戶及其交易量值、交易條件、品牌、銷售合同、代理。

七、生產管理:原料來源、取得方式、主要供貨商及其交易量值、交易條件、生產流程、品管、勞動力、外包或代工。

八、特許事項:特許執照、商標、專利、優惠、保護、稅負、限制、抵制。

九、產業分析:國內外本業分析、公司在同業中之地位、競爭分析。

十、研究開發:策略、人員、經費、管理、合約、成效。

十一、財務分析: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往來銀行與授信關系、盈餘分配、增資計畫。

十二、重大計畫:對外投資、擴廠、變更公司型態、上櫃、上市、合並。

十三、潛在問題與應付困難能力分析:行業景氣問題、同業競爭問題、產品替代問題、經營管理問題、法令及政策變動問題、資源問題、勞資問題、對關鍵人員之依賴度問題。

十四、本次邀請投資之計畫:投資金額、型態、用途、新舊股之權益。長期資金之取得,來自募股以及舉債兩方面,前者為自有資金,後者為外來資金,其取得方式、使用型態、成本負擔各不相同。台商在計畫投資案之始,宜從這兩方面審慎考量,做妥善之規劃。

長期資金之規劃與籌措要領

在募股方面,應衡量投資的行業特性、業務風險、投資人之偏好、出資能力、資金來源、經營權之配置、現金流量、法令及稅負等因素,決定適當的自有資本額,與各股東的出資比率。股東之來源可從下列方向加以考慮:

一、原台商發起人,以現金、技術、專利權或機器設備投資。

二、大陸境外之上、下游同業,或因私人關系而參加投資者。

三、大陸境外,以參與企業投資為專業之「創投公司」或「開發公司」。

四、大陸方面之合資夥伴。
舉債方面,應從債權人所徵求之授信條件、事業體本身所具備之舉債能力、將來還本付息之現金流量、對公司財務結構與債信所產生之影響,以及因舉債而產生之資金成本等因素,加以考量,再擬定適當之舉債金額,與確切可行之償還計畫。長期之舉債來源,約為以下三者:
一、長期借款:可借自金融機構(如銀行或信託公司)、股東(股東借款可視日後公司業務之發展,轉為增資款)、交易對手(包括預收之權利金或保證金)、大陸政府中之有關機構。
二、發行公司債:對特定對象或不特定對象發行公司債。
三、長期應付款:如應付工程營繕或機器租賃款。
對公司而言,募股所得者為自有資金,屬「股東權益」;舉債所得者為外來資金,屬「負債項目」,此二者對公司之財務結構、資金運用期限、還本付息之壓力、經營權之分配、公司形象等方面,皆有不同之影響,台商應審慎規劃。

台商一般皆偏好獨資經營,而不喜歡與人合夥,唯恐面臨將來可能衍生之經營管理問題。然而,獨資事業常受到發起人本身出資能力之限制,或缺少創業夥伴在信息、資金、公司債信、業務機會等方面之協助,而必須獨力應付公司業務發展上的種種需求,難以順利擴大其經營規模,或創造獲利空間。
除非是百分之百獨資,否則在邀集合資時,宜對股東成份及出資比率,妥為規劃。下列幾個建議頗值得參考:
一、外資比率大於中資,可避免公司經營權被當地股東掌控。

二、挑選大陸之合資夥伴,應重其能否提供公司所亟需之業務機會(原料或市場),並能提供對公司有利之交易條件,而非以合資公司供養當地夥伴。

三、避免與當地僅能提供土地廠房作價之對象進行合資,此類夥伴多半高估其土地廠房之價值,而完全仰賴台方之現金股本,對合資事業的貢獻度不大,且其土地多為「行政劃撥」方式取得,不能供合資企業向銀行抵押,以台方立場而言,害多於利。

四、中方股東之債信能力優良者,可藉其債信,協助合資公司在當地銀行,取得「無擔保授信額度」,減輕台方股東及合資公司之資金負擔。

五、避免與當地僅提供「特殊政商關系」之對象合資,此類股東對公司之貢獻,僅止於其特殊關系存在之時,所希冀者為台商之現金出資,常易藉其特權占盡公司之便宜,台方股東未蒙其利先受其制,一旦其特權發生變化,反成為公司之負擔。

與金融機構共同投資大陸事業體

金融股東的加入,對提升企業體的債信,有立竿見影之效。金融股東可來自境外銀行的投資部門、創業投資公司、投資開發公司等。
邀請金融股東參與共同投資,其先決條件,必須是前景看好的事業,而且經理人之經營能力受肯定。至於目前財務結構,則不一定要非常硬朗,只要一旦注入現金增資,立即可以改善財務的話,仍能邀得金融股東加入。

金融機構對參與投資的評估,著重「獲利率」與「如何撤出」。因必須與原事業主共同承擔經營風險,所以自然希望能有較好的投資報酬率。
金融機構的投資報酬,來自盈餘分配與股本增值。例如第一年介入,第七年年底撤出,總計七年間,分配到的股利(現金及配股),加上期末出售股份所得的溢價部分,除以七年,如果平均每年獲利率在20-25%或更多,則顯然比單純貸款的報酬率為佳。

獲利以後要如何了結,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能事先確知,一旦達成原來的獲利目標,可以順利地撤出,再把資金投入另一案子,那幺金融股東就會願意介入。要是原事業主願意與金融股東簽訂某種「買回契約」,或是該事業體有上市計畫,就更容易增加金融股東的介入意願。

各金融機構,雖依其投資方針與業務策略,而有不同的特殊偏好,但共同特點是不迷信於「已獲利」,而是指望「將來能否獲利」。基於這個觀點,籌劃中的新事業,若能讓金融股東確認將來的獲利性,仍為受歡迎的對象。

公司若遇經營困境,或遇到危機 >財務危機</A>,原參與投資之金融機構,多半不會立即抽腿,而使公司之危機加速惡化。金融股東在公司遭遇困境時,不能像債權人一樣地雨天收傘,而會以股東的身分,設法協助公司度過難關為第一考量。

通常,邀請金融機構入股,無須提供擔保品。因股東不是債權人,邀人入股自然不必提供擔保品。如果在邀請金融機構入股時,附有某些「保證」或「保障獲利率」,或約定將來以某預定價格買回股權,則屬其它契約行為,在此種情況下,以擔保品來確保其履約能力,也常見到。

在香港,有約三、四百家以「創業投資」或「開發投資」為主要業務的金融機構,其中大部分具銀行或財團背景。台灣也有約百餘家此類創投或開發公司,本國銀行及外商銀行,都設有專門從事直接投資的部門。

各金融機構參與投資的興趣各不相同,也各有其既定的投資策略,有的偏好某些國家或地區,有的偏好某些特定產業,有的偏好某種投資規模,有些偏好某種比率的資本組合。

一般而言,金融機構多不願意佔大股,必須原事業主或原發起人已承擔大部分股權,表示經營者具有相當的誠意與擔當時,金融機構才願介入。而且,如果是跨國投資案件,專業投資人經常會要求在「外股大於當地股權」時,才願介入。例如對大陸的總投資額一千萬美金,如果台方經營者佔40%,中方合夥人佔30%,香港的創投基金佔30%,算是個相當理想的組合。

爭取金融機構、創投公司或開發公司參與投資,其優點如下:
一、避免同業投資或私人投資所衍生之不愉快或後遺症。
二、提升企業形象,從而易於招募人才及提高員工士氣。
三、提高自有資金,強化財務結構,並有助於獲取銀行授信。
四、強化管理能力,改善企業體質。
五、穩定經營權。
六、借重金融股東之經驗,拓展跨業交流之機會,或覓得可靠之合作夥伴。
七、逐漸達成上櫃、上市之條件。
八、取得長期資金,與借款相較,無還本付息之財務壓力。

最容易吸引金融機構入股者,通常具備下列條件:
一、未來發展潛力大的產業,如計算機、信息、生化科技、自動化設備等。
二、經營團隊經驗豐富、信譽良好。
三、管理良善,產品及市場穩定。
四、自有資金不足,負債比率偏高,利息負擔重,但公司前景看好,只要注入新資,公司獲利立可大增者。
五、有上市計畫及上市可能性者。
邀請金融機構入股,主要在於讓投資人認識公司,尤其是公司的獨特之處,讓金融股東了解,該項投資為什幺會獲利,以及如何達成獲利的目標,進而願意把資金投入。

事業計畫書包涵之項目

通常,事業計畫書包含下列記述:
一、公司概況:公司成立年月、地點、實收資本額、營業項目、歷史沿革、關系企業、與其它同業相較之獨特性。

二、經營團隊:股東組成、董監事、主要經理人員、主要專業人員,特別著重後三者之學經歷、本業經驗、薪金或酬勞,以及其它相關職位。

三、過去及預估之營業狀況:主要營業內容變動、各年之營業額、盈虧額、重大變動事件。

四、固定資產:辦公處所、廠房、土地、生產設備、轉投資情況。

五、產銷量值:生產能力、各年之生產量、產值、銷售量、銷售值。

六、市場與行銷:行銷管道、行銷管理、主要客戶及其交易量值、交易條件、品牌、銷售合同、代理。

七、生產管理:原料來源、取得方式、主要供貨商及其交易量值、交易條件、生產流程、品管、勞動力、外包或代工。

八、特許事項:特許執照、商標、專利、優惠、保護、稅負、限制、抵制。

九、產業分析:國內外本業分析、公司在同業中之地位、競爭分析。

十、研究開發:策略、人員、經費、管理、合約、成效。

十一、財務分析: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往來銀行與授信關系、盈餘分配、增資計畫。

十二、重大計畫:對外投資、擴廠、變更公司型態、上櫃、上市、合並。

十三、潛在問題與應付困難能力分析:行業景氣問題、同業競爭問題、產品替代問題、經營管理問題、法令及政策變動問題、資源問題、勞資問題、對關鍵人員之依賴度問題。

十四、本次邀請投資之計畫:投資金額、型態、用途、新舊股之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