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源稅計入什麼科目
資源稅計入「稅金及附加」科目。
詳細解釋如下:
一、資源稅的概念
資源稅是針對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所徵收的一種稅。我國自1984年開始對資源征稅,目的在於通過稅收手段調節資源的開采與利用,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對於資源稅的處理,應當納入企業的財務報表中的相應科目。
二、「稅金及附加」科目的含義
「稅金及附加」科目主要核算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各種稅費,包括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等。這些稅費都是與企業日常業務直接相關的稅種。
三、資源稅的具體處理
企業在計算應繳納的資源稅時,需要將資源稅金額計入「稅金及附加」科目。在會計分錄中,一般會表現為借「稅金及附加」科目,貸「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科目。當企業實際繳納資源稅時,再借「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科目,貸「銀行存款」科目。通過這樣的處理,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企業資源稅的繳納情況及其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
綜上所述,資源稅的會計處理是納入「稅金及附加」科目,通過相應的會計分錄進行記錄、核算與反映。這有助於企業了解自身的稅收負擔,做出合理的財務規劃。
B. 資源稅什麼時候計入成本,什麼時候計入製造費用,可以舉例說明么
企業交納的資源稅,通過「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科目進行核算。該科目貸方反映企業應交納的資源稅稅額;借方反映企業已經交納或允許抵扣的資源稅稅額;余額在貸方表示企業應交而未交的資源稅稅額。
會計處理方法
1.企業銷售應稅產品的會計處理
月底,企業計提外銷售應納資源稅產品應納的資源稅時,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
企業按規定實際繳納資源稅稅款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
貸:銀行存款
2.企業自產自用應稅產品的會計處理
對企業自產自用應稅產品,其應納資源稅的會計處理與銷售應稅產品會計處理有所不同,即其應交納的稅金不計入產品銷售稅金,而是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即:
借:生產成本
或製造費用
貸: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
企業按規定實際繳納資源稅應納稅款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
貸:銀行存款
3.收購未稅礦產品代扣代繳資源稅的會計處理
為加強資源稅的征管,稅法對稅源小、零散、不定期開采、易漏稅等情況,由收購未稅礦產品的單位在收購時代扣代繳資源稅。企業在收購未稅礦產品時,按實際支付的收購款,記:
借:材料采購
貸:現金
或銀行存款
按代扣代繳的資源稅稅額,記:
借:材料采購
貸: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
企業按規定繳納代扣的資源稅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
貸:銀行存款
4.收購液體鹽加工固體鹽的會計處理
按照稅法規定,納稅人以外購的液體鹽加工固體鹽,其加工固體鹽所耗用的液體鹽的已納稅額准予扣除。
企業在購入液體鹽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
材料采購
貸:銀行存款
企業將液體鹽加工成固體鹽出售時,按計算出的固體鹽應交繳的資源稅,記:
借: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
企業按規定繳納稅金時,應按銷售固體鹽應納資源稅稅額抵扣液體鹽已納資源稅稅額後的余額,記:
借: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
貸:銀行存款
5.納稅人與稅務機關結算稅款時補繳或退稅的會計處理
按照規定,納稅人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並結算上月稅款。納稅人與稅務機關結算上月稅款時,對於少繳的稅款,應於補繳時作如下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
貸:銀行存款
對於多繳的稅款,按規定可於下月退回或者抵繳。
實際退回稅款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
C. 資源稅計入成本還是稅金及附加
資源稅屬於稅收范疇,應當計入企業成本費用,納入所得稅的預扣預繳范圍。
資源稅是對采礦、資源開發等行為向國家收取的稅收,它屬於一種特殊的稅種,是對資源開發者進行徵收的一項稅收制度,其中包括煤炭、稀土、油氣、金屬等資源的開發。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資源稅屬於稅收范疇,應當計入企業成本費用,並納入所得稅的預扣預繳范圍。具體來說,企業在繳納資源稅時,應將其作為企業的成本費用計入到企業的總成本中去,並在所得稅申報時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扣減,從而達到稅收的目的。此外,資源稅還需要定期向稅務部門申報和納稅,如果企業未按時申報和納稅,則會面臨一系列罰款和處罰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中,企業需要詳細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具體的稅收政策和行業標准,遵守相關規定,確保資源稅的正確繳納和申報。
資源稅的稅率如何確定? 資源稅的稅率是由國家根據資源屬性、市場供需關系、環境保護要求等因素綜合考慮制定的。不同類型的資源開發徵收的資源稅的稅率也不同。目前,我國資源稅的稅率為0.2%~30%,並且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資源稅作為一項特殊的稅種,屬於稅收范疇,並應當計入企業成本費用,納入所得稅的預扣預繳范圍。企業在操作過程中要遵守相關法律規定,詳細了解稅收政策和行業標准,確保資源稅的正確繳納和申報。同時,對於資源稅的稅率、稅收方式等方面的變化,企業也應及時進行調整和適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第十五條 納稅人按照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應當在申報所得稅時,在計算所得稅應納稅額時扣除;納稅人的預繳稅額中含有資源稅的,應當與其他稅費分開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