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理解土地資源
擴展閱讀
馬石油4s店質量怎麼樣 2025-04-22 15:15:28

如何理解土地資源

發布時間: 2025-03-08 15:30:02

國土資源的定義

從廣義角度看,國土資源是一個國家領土主權范圍內所有自然資源、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的總稱。
1、對自然資源有多種定義,一般可以這樣理解,即認為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的、提高人類當前和將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的總稱,如:土地資源、礦藏資源、水利資源、生物資源、海洋資源等。應該認識到,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對自然資源的理解范圍會不斷擴大,過去被認為不能利用的自然環境因素,也會變為有一定經濟利用價值的自然資源;
2.經濟資源是指在一定生產條件下形成的具有經濟意義的各種固定資產,如:工業資源、農業資源、建築資源等;
3.社會資源主要指人力資源以及為人力資源服務的教育、文化、科技等基礎設施。 狹義的國土資源是一個主權國家管轄范圍內的全部疆域的總稱,包括領土、領海和領空。國土資源是一個國家人民生活的場所和生產基地,是國家和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也可以認為國土資源是指一個國家主權管理地域內一切自然資源的總稱,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水、氣候、生物和礦產資源。國土資源與自然資源最大區別之處在於國土資源有一定的空間地域的限定,也就是主權范圍內的自然資源即為狹義的國土資源。
在中國,國土資源一般取狹義的定義,即Land and resources,主要包括土地、礦產、海洋及測繪地理信息資源。 ①土地資源(農地、林地、牧地、城市用地和自然土地等);
②水資源(地表水、地下水等);
③礦物資源(固體礦物、液體礦物等);
④生物資源(作為勞動對象和科學研究對象的生物資源);
⑤海洋資源(灘塗、海岸帶、大陸架、海洋經濟區以及區域中的生物與礦物等);
⑥氣候資源(日光能、平均氣溫、積溫,以及自然降水等);
⑦其他基礎設施(道路、港灣、水庫等)和風景勝地、重要古跡等。 ①根據當前的技術和經濟條件,在可預見的將來不可再生的資源,如礦藏;
②可再生的資源,如日光能和各種用途的土地;
③可循環使用的資源,如水和空氣中的氮、氧、碳等。 ①作為勞動對象的各種礦產和動植物等物料資源;②作為勞動手段的耕地、道路、水庫等和人類生活空間的環境資源。
國土資源的各類之間及其各個層次之間,互相依存、互相制約,從而成為一個整體。 善用土地
一、耕地保護戰略。有效保護耕地,特別是優質耕地,提高耕地的持續生產能力,最大限度地滿足未來中國人口增長和戰略發展對耕地的需要,實現糧食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目標,是我們未來土地資源優化利用必須首先考慮的戰略問題。
二、土地整理戰略。土地整理是補充耕地的重要途徑,可以有效緩解用地矛盾,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土地利用戰略的必然選擇。
三、「三個集中」戰略。農民居住向城鎮集中,工業向工業園區集中,農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
「三個集中」有利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促進集約高效用地。
四、生態保護和建設戰略。土地既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又是自然環境的主體,保護和改善土地生態環境是我們土地資源優化利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土地市場建設戰略。在國家宏觀調控引導下,充分發揮市場對土地資源的配置作用,是土地資源優化利用的基礎。 一、實行鼓勵節約和集約用地政策。
二、推進土地資源的市場化配置。
三、制定和實施新的土地使用標准。
四、嚴禁閑置土地。
五、完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