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築固廢小知識——工程渣土和廢棄泥漿
工程渣土和廢棄泥漿在城市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雖常被忽視,卻是見證城市發展的關鍵元素。工程渣土,作為建築固廢的一種,由各類建(構)築物、管網、道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棄土構成。在建築拔地而起的過程中,大量土石被挖出,這些即為工程渣土。它們的處置和利用對城市環境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我國在工程渣土的處置方面,南方沿海地區多採用機制砂和地基固化土資源化方案,北方地區則以破碎篩分、堆山造景、填埋消納為主。而江蘇、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則有利用渣土燒制陶粒、製作非燒結磚和輕型牆材的項目案例。然而,當前工程渣土資源化利用水平整體較低。
廢棄泥漿,作為建築固廢的另一種形式,產生於建築基礎施工、管網布設過程。它們粘稠、濕滑,如處理不當,將導致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目前,廢棄泥漿主要以現場脫水、固化處理、就地生產地基回填土和綠化土為主。集中處置深加工、再利用較少,主要受限於高含水率、高運輸成本和經濟性問題。
廢棄泥漿資源化利用產品可包括再生骨料、砂漿、再生磚,改良後作為園林種植土、路基水穩材料和基層固化土,亦可與渣土及其他污泥協同燒制陶粒。我國沿海地區,由於軟土地基和黏土資源的缺乏,廢棄泥漿常被用作路基土回填和制磚,燒制陶粒則相對較少。
工程渣土和廢棄泥漿通過科技加持,實現了變廢為寶的可能。它們被轉化為建築材料、園林土壤,甚至藝術品原料,為城市的綠色發展做出貢獻。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這兩個角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國各地項目不斷探索高效、環保的處理與利用方法,旨在推動城市向著更美好方向發展。作為城市一員,了解和認識這些建築廢棄物的處置與利用,共同促進綠色城市建設,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