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教師是如何利用網路教學資源的
擴展閱讀
撫州自然資源有哪些 2025-04-04 18:12:22
吳孟達偷鑽石是哪個電影 2025-04-04 18:12:11
樹脂瓦切斷用什麼工具 2025-04-04 18:10:26

教師是如何利用網路教學資源的

發布時間: 2025-04-03 23:44:36

❶ 如何利用網路資源,高效優質備課

隨著網路的發展,如何讓網路教育資源更好的用於教學,如何利用這些資源,將其整合成適合自己的教學,發揮網路資源的最大作用,是我們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在備課時,教師可以在網路中查找、獲取大量豐富有效的信息來源,彌補自己原有知識的不足,應用於課堂教學中去。經過不斷運用和摸索,我覺得在應用網路教育資源時,要做到三備。一、備教材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學目標,合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實現用教材而不是學教材。有的教師沒有好好把握教材,備課只是看看資源中的課件和教學設計,這是遠遠不夠的。那備教材豈不是就看看自己的教材和教師用書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利用網路資源來備課了嗎?我們認真研究教材和教師用書,整體把握教學目標這是必須的;另外教師用書上的一些建議也是很好的,但除此之外,如果你再到網路上尋求一些專家的、同行的理論和建議,經過對比,挑選出適合自己和自己學生的好方法,將會給你帶來不同尋常的收獲。在備課時,我們可以在網路中查找、獲取大量豐富有效的信息來源,彌補自己原有知識的不足,應用於課堂教學中去。我們還可以將網上備課資源的這些資源與課標、教材、學生實際相結合加以修改、完善,變為個人教案,改變我們教學眼界受限、圍著自己小圈子做的孤立做法,廣開教學思路,轉變教學觀念,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求。比如,我們搜索課堂設計、課件,從中借鑒他們的優點,找到適合自己的特點。二、備學生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有時發現網路資源中的教師提出的問題,設計的較好,而到了我們的班上,學生對許多問題不能理解或達不到教學目的,還弄得學生一頭霧水,這是為什麼呀?我們的課完全是按照網上高級教師的示範課設計,怎麼感覺收效甚微呢?原因出在自己對學生缺乏分析,忽略了他們的已知。這其實是我們沒有充分考慮自已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指的備學生應該是自己的學生,了解他們的差別。因為地域不同,城鄉不同,學生的素質不同,我們要充分考慮自己學生的特點和能力,合理的利用資源中的素材,達到最優的效果。因此利用網路資源不是讓自己照搬的,必須結合自己的情況擇優求取,選擇適合自己和自己學生的方法再加以整合才能出效果。我們應從中選擇出適合自己的再加工整合成自己的教學設計。在利用課件時,我們不能照搬一個人的課件,而是篩選出一部分適合自己課的,自己再對其中不如意的地方修改。

❷ 如何將網路資源運用到教學中

隨著社會地不斷發展,遠程教育迅速發展,

它在人們的生活中日益重要。作為一名教師,

面對眾多的遠程教育資源,如何深刻認識遠程教育資源,正確把握遠程教育資源特點、整合使用遠程教育資源,更好地提高課堂地教學效率呢?
21世紀人類社會更加趨於全球一體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態勢。信息技術的支持、互聯網平台的建立、多媒體的綜合運用都為藝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了新天地。而藝術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於新課程標準的實現,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學方式的改變至關重要。實際上,網際網路上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資源。今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室配置了多媒體教學系統。電腦和網路也進入了辦公室。internet資源及其豐富,是人類社會寶貴的共享財富。應用網路資源,對共享資源去粗取精,用以提高教學效果不再是紙上談兵。越來越多的老師們都在利用網路進行各種各樣教學實踐探索。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網路應用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網路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把知識與思維、理論與實際、感性與理性辯證統一起來,共同完成課程學習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與學方式。網路海量的學習信息資源和多樣化的呈現形式,不僅對是學生受益,也使老師受益。
網路資源對老師來說:網路使我們有條件採用全新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用信息技術提供集成化的學習環境,通過學校數學專題學習網站,培訓網站如江西教師網,在這里教師可以利用網路充分表達教學意圖,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集成工具或網頁開發工具將需要呈現的學習內容以多媒體、友好互動界面,為學生提供數字化資源所創設的虛擬環境,讓學生作為創造者在真實的體驗中探索和發現,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數學規律。學生可以通過下載學習軟體、網上查尋資料,通過實時交流系統、電子郵件等與教師、同學交互聯系等方式來探索問題、討論問題和完成學業,這種教學模式不同於傳統的教學方式。在網路資源豐富多彩環境下,學生既可以向教師學習,也可以通過網路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既可以在數學課堂進行學習,又可以利用課外時間進行二次學習,在這種環境下,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際上是經歷前人的發現過程,經歷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是 「再創造」的過程,從而促進了學習方式的變革。
網路資源對學生來說:使學生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豐富了學生的數學知識,把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使教與學發生了本質性的變革。利用網路資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這一網路資源,發揮網路特有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苦學變為樂學。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通過完成作業,使學生認識並學會一種現代的學習方法——網路查詢法。
總之,網路數學教學就是以現代網路技術為依託,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數學教學與學習環境,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網路數學教學利用豐富的網上資源和網路技術,在教學實施上充分顯示了其靈活性、針對性、實時性和自主性的個性化教學特徵,利用網路輔助數學教學確實有著傳統教學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所以將網路資源應用到教學中十分有必要,而且在運用上頗具挑戰性。

❸ 教師如何利用網路資源

一、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認識到:遠程教育設備閑置在那兒,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城鄉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縮小差距,彌補農村師資力量的不足,提高農村教學質量,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加快推進遠程教育資源應用步伐。於是,我們樹立了「用壞設備」的思想,「砸開」緊閉的「門鎖」,讓師生進出自由。我們以遠程教育工程應用為載體,結合學校的實際,制定了遠程教育應用工作計劃,定期培訓,加強教育技術學習,明確教師運用遠程教育資源進行教學任務。我們建立了實施遠程教育應用獎懲制度,通過以學促教、以教促學,逐步地把遠程教育資源應用到教學實際中來。通過近年來的努力,學校中青年教師基本掌握了遠程教育資源獲取、整合和應用方法,學校能夠真正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增加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趣味性,增大了課堂的容量,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隨著教師的不斷學習,現代教育手段不斷得到普及,越來越發揮著它應有的作用。
二、敞開圖書室的大門,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更是人們的重要學習手段和途徑。只有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並會學習、善於學習,才能迎接未來的挑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學校一線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義務,也是學校圖書室的重要任務之一。圖書室應該著力於發揮自身的優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每學年開始,班主任要為各班學生上好一節「利用圖書室」課,向學生介紹本校圖書室的基本情況及變化,如藏書規模、分類設置、借書還書手續和閱覽室規章制度等,並組織學生實地參觀,教會學生如何利用圖書室,使他們能在書庫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讀物,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書籍。要教給學生科學的讀書方法。
老師可以利用一些課余時間,指導學生的讀書方法,交流閱讀收獲,提高讀書興趣;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育教學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怎樣選書、怎樣讀書、怎樣做讀書筆記、怎樣記憶等方法。講解讀書方法時,要求具體指導讀一本書或一類書,根據不同體裁的讀物教給不同的讀書方法。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在借閱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文明現象,主要表現在對圖書亂丟亂放、亂塗亂劃、久借不還以及大聲喧嘩、不講衛生等。針對這種情況,圖書管理員應耐心做好教育工作,及時制止,用制度去規范學生的借閱行為。每學期,圖書室可根據借閱情況記載,評比優秀小讀者和優秀讀書集體,樹立榜樣,從而在讀者群體中逐步形成以文明閱覽為榮、不講閱讀道德為恥的讀書風氣。

❹ 如何將網路資源運用到教學中

一、網路資源輔助教學改變傳統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是由教師主宰整個教學活動進程,而把學生置於被動地位.因此,在當前的教育改革中,更多地強調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題。而教師應當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先確立學習目標,其中包括閱讀課本內容,學習數學定義和定理;然後布置學習任務,其中包括理解掌握所學的定理和性質,完成課堂練習;最後讓學生自主學習,告訴學生可以到某些網站上去搜索和閱讀相關的資料。學生可以通過個體學習或者小組討論來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生自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網上搜索資料自主的完成學習任務,也可以在網上來討論學習。此種學習方法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利用網路資源,實現教學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但也是具體的;是靜止的,但也是動態的;教師所授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有限的知識所反映的內涵卻是無限的。
而體會數學知識的具體與抽象,靜態與動態,有限與無限往往是數學課的重點和難點。我們可以藉助網路信息資源來突破難點,突出重點。

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數學知識是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來的,這導致了它往往難以想像和理解。利用網路信息技術資源可以使知識,學生的思維過程具體化、形象化,從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學習「指數函數的增長」時,為了使學生易於體會指數函數的爆炸式增長,可以利用幾何畫板作出幾個指數函數的圖像,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指數函數的增長速度。通過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可以達到使學生容易理解和記憶的目的。

把靜態的知識動態化。在一個屏幕上,文字、動畫、音樂同時出現,可以充分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將靜態的知識「動」起來,更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學習「橢圓的離心率」時,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離心率的幾何意義,我們可以在幾何畫板上可以作出一個橢圓,保持它的長軸長一定,通過改變橢圓的焦距,橢圓會在屏幕上「動」起來,學生可以通過橢圓形狀的改變,深刻地體會到離心率對於橢圓形狀改變的重要性,從而對橢圓離心率的幾何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把有限的知識進行無限的延伸。網路信息技術資源可以將課堂教學進行延伸,無論是在時間還是空間上都為我們留下了廣闊的發展餘地。善於利用,定能使傳統的課堂教學產生質的飛躍。比如,在進行研究行課題的學習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到互聯網上去搜索,搜集資料,然後自己探究和互助討論。通過網上搜集資料學習,可以將課堂內容進行無限的延伸。
三、增大課堂信息量,增加教學密度

網路教學有著傳統教學媒體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這種教學方式採用多種信息載體,如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可以傳遞大量的信息,提供多種訓練方法,有利於理解和運用能力的提高。運用網路開展輔助教學可以使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從期望得到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出發,將教學內容重新編排,認真選擇,事先編制好教學內容和程序,能節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加快教學節奏,使教學密度增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
四、注重因材施教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很難兼顧每一個學生,無法做到針對所有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興趣在教學實施中做到面面俱到,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但網路的優勢使得因材施教成為可能。網路上有可供學生共享的網路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學習目標,按照自己的需要從網路上獲得有用的信息。教師可以幫助有疑問的學生,盡量做到因材施教。從而可以滿足不同學生多方面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學習興趣,自主高效地學習。
五、收集網路資源,豐富教學資源

數學課本的知識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已經不能滿足教師和學生學習的需要。網路上的資源非常豐富,獲取各種信息最有效和經濟的方法就是應用互聯網上的資源。我們可以根據需要從網上下載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素材。分門別類地放在校園網上實現資源共享。為了節省網站的空間資源,也可以在學校的網頁中提供資料下載的地址,建立網路鏈接,使用也是很方便的。對於需要經常訪問的網站,常常把網址添加到收藏夾中便於經常的使用。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