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人力資源如何來說
擴展閱讀
濕豆皮曬干價格怎麼計算 2025-04-09 14:43:57
為什麼沒人強挪威的石油 2025-04-09 14:43:24

人力資源如何來說

發布時間: 2025-04-07 07:45:57

① 什麼是人力資源如何理解人力資源的含義

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 ,簡稱HR)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中,處於勞動年齡、未到勞動年齡和超過勞動年齡但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之和。或者表述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人口中減去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之後的人口。人力資源也指一定時期內組織中的人所擁有的能夠被企業所用,且對價值創造起貢獻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經驗、體力等的總稱。狹義講就是企事業單位獨立的經營團體所需人員具備的能力(資源)。
人力資源的定義:
廣義:一個社會具有智力勞動能力和體力勞動能力的人的總和,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
狹義:組織所擁有的用以製造產品和提供服務的人力。
人力資源,又稱勞動力資源或勞動力,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總和。經濟學把為了創造物質財富而投入於生產活動中的一切要素通稱為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信息資源、時間資源等,其中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寶貴的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人力資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體力和智力,從現實應用的狀態,包括體質、智力、知識、技能四個方面。人力資源與其他資源一樣也具有特質性、可用性、有限性。
通常來說,人力資源的數量為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數量,其質量指經濟活動人口具有的體質、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水平。一定數量的人力資源是社會生產的必要的先決條件。一般說來,充足的人力資源有利於生產的發展,但其數量要與物質資料的生產相適應,若超過物質資料的生產,不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產品,且多餘的人力也無法就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反而產生不利影響。經濟發展主要靠經濟活動人口素質的提高,隨著生產中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人力資源的質量在經濟發展中將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基本方麵包括體力和智力。如果從現實的應用形態來看,則包括體質、智力、知識和技能四個方面。具有勞動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腦力和體力的人,而是指能獨立參加社會勞動、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所以,人力資源既包括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勞動年齡外參加社會勞動的人口。
在勞動年齡,由於各國的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勞動年齡的規定不盡相同。一般國家把勞動年齡的下限規定為15歲,上限規定為64歲。我國招收員工規定一般要年滿16周歲,員工退休年齡規定男性為60周歲(到60歲退休,不包括60歲),女性為55周歲(不包括55歲),所以我國勞動年齡區間應該為男性16—59歲,女性16—54歲。

② 什麼是人力資源如何理解人力資源的含義

經濟學把為了創造物質財富而投入於生產活動中的一切要素通稱為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信息資源、時間資源等,其中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寶貴的資源,是第一資源。

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能力的人們的總和,它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人力資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體力和智力,從現實應用的狀態,包括體質、智力、知識、技能四個方面。人力資源與其他資源一樣也具有特質性、可用性、有限性。

1)人力資源的物質性是指,有一定的人口,才有一定的人力;一定的人力資源必然表現為一定的人口數量。

2)人力資源的可用性是指,通過對體能、知識、能力、個性行為特徵與傾向(如人格、價值觀)的使用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

3)人力資源的有限性是指,人力資源有質和量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形成,只能以一定的規模加以利用。

為了准確地理解和把握人力資源的內涵,有必要了解人力資源的相關概念人口資源、勞動力資源和人才資源。下圖是人口資源、人力資源、勞動力資源和人才資源之間的關系。

[編輯]人力資源的特徵
人力資源是一種特殊而又重要的資源,是各種生產力要素中最具有活力和彈性的部分,它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徵:

1、生物性。

與其他任何資源不同,人力資源屬於人類自身所有,存在於人體之中是一種「活」的資源,與人的生理特徵、基因遺傳等密切相關,具有生物性。

2、時代性。

人力資源的數量、質量以及人力資源素質的提高,即人力資源的形成受時代條件的制約,具有時代性。

3、能動性。

人力資源的能動性是指人力資源是體力與智力的結合,具有主觀能動性,具有不斷開發的潛力。

4、兩重性。

兩重性(雙重性)是指人力資源既具有生產性,又有消費性,

5、時效性。

人力資源的時效性是指人力資源如果長期不用,就會荒廢和退化。

6、連續性。

人力資源開發的連續性(持續性)是指,人力資源是可以不斷開發的資源,不僅人力資源的使用過程是開發的過程,培訓、積累、創造過程也是開發的過程。

7、再生性。

人力資源是可再生資源,通過人口總體內各個個體的不斷替換更新和勞動力的「消耗——生產——再消耗——再生產」的過程實現其再生。人力資源的再生性除受生物規律支配外,還受到人類自身意識、意志的支配,人類文明發展活動的影響,新技術革命的制約。

③ 淺析如何讓人力資源成為人力資本

如何讓人力資源成為人力資本,首先是要認清什麼是人力資源,什麼是人力資本。
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有著本質的區別。人力資本可以看做所投入的物質資本在人身上所凝結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本存在於人力資源中。對於「資源」,人們多考慮尋求與擁有;而提到「資本」,人們會更多地考慮如何使其增值生利。
一、人力資源的含義
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又稱勞動力資源。一詞是由當代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於1954年在其著名的《管理實踐》一書中提出來的。在該著作中,德魯克引入了「人力資源」的概念,並且指出,和其他所有資源相比較而言,唯一的區別就是它是人,並且是經理們必須考慮的具有「特殊資產」的資源。人力資源通俗地說就是勞動力,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自然是人力資源大國,但卻不是人力資源強國,因為這些「資源」中的大部分「資本」的價值很低。眾所周知,一架機器可以取代50個普通工人的工作,但是任何機器都無法取代專家的工作(哈巴德定理)。這個定理告訴領導者要注意區分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的概念,同時充分重視人力資本的重要性。
二、人力資本理念的提出
在經濟學家眼中,有兩類資本:一是物質資本; 二是人力資本。所謂人力資本,是對人力進行投資,包括學習、上學及在職培訓等所形成的資本。人力資本是存在於人體之中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能和體力(健康狀況)等質量因素之和。馬克思早在《資本論》里就提到:「少量的復雜勞動等於多量的簡單勞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於勞動者身體內部的勞動力是商品。它具有使用價值也具有價值。勞動力商品的價值也和其他商品的價值一樣,是由生產和再生產這種商品所必必要的勞動時間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