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統計公有制企業報表怎麼填
簡單填寫內容包括:
單位管理 用戶對所要搜集統計資料單位信息維護,如人社部要搜集各個省、市、區縣等單位數據,則要將這些下級單位進行分層次錄入。
用戶可依據工作需要設置類別信息,方便對單位管理。
年度管理 用戶對所要操作年度信息維護,如要統計人力資源社保保障統計報表制度,則設置年度為「」。
接收結構 依據不一樣年份有不一樣報表制度作出相關年份報表結構,用戶需要將已經做好報表結構接收到系統中,繼而進行數據處理。
數據填報 用戶選擇要填報報表和單位進行數據填報、數據審核及保留。數據填報中用戶能夠對下一級數據進行編輯;用戶可經過對單位右
鍵操作,完成類別匯總、單位數據導入、單位數據導出、單表
查詢;對目前單位右鍵點擊,還可完成整包匯總和上報功效。
數據接收 用戶接收所要搜集統計資料單位數據,並監控這些單位上報情況及對數據進行審核。
數據匯總 用戶完成對同一張報表穿釘匯總,並將匯總數作為目前單位數據從而深入上報,或可選擇一些屬性單位進行分類匯總。
數據上報 用戶完成對目前單位數據(匯總數)、帶多級單位數據(匯總數+不一樣層級數)和選擇一些單位數據多個方法上報。
B. 人力資源部每月報表和年報表都有哪些
人力資源部每月報表和年報表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
人力資源數據分析看板,整合了當月關鍵指標,展示員工數量、招聘與離職情況、績效考核結果等,為決策者提供實時數據支持。
公司人力資源可視化看板,通過圖形化界面,直觀呈現員工結構、部門分布、人才流失率等數據,幫助管理層全面掌握人力資源狀態。
人力資源決策分析大屏,集成了員工滿意度調查、崗位匹配度分析、人才儲備情況等多維度數據,為公司戰略規劃提供數據依據。
人力資源季度員工分析數據圖表,基於當季度的員工表現、培訓成效、晉升與離職率等數據,形成圖表化報告,用於評估人力資源管理效果。
人力資源可視化信息化看板,集成各類人力資源數據,實時更新,便於管理者隨時隨地獲取關鍵信息,提高決策效率。
人力資源分析報表,詳細記錄每月人力資源活動情況,包括招聘、培訓、績效管理等,為公司管理層提供全面、深入的分析結果,支持持續優化人力資源策略。
C. 如何做人力資源月報表
HR
工具箱
如何做人力資源月報表
如何給公司領導做月報?應該有哪些統計指標?
人力資源統計指標匯總
:
一、
人員數量指標
1
、按行政單位劃分(總部、區域、
)
-
與編制對照;
2
、按性質劃分(職能部門、
)
;
3
、按時間劃分(期初人數、期末人數、平均人數
-
例月平均人數
=
(月初人數
+
月末人數)
/2
)
;
4
、按職務劃分(經理級、主管級、文員及員工級)
二、
人員素質指標
1
、
學歷分布(本科以上、本科、大專、中專高中、初中及以下)
;平均教育年限;
2
、年齡分布(
20
歲以下、
20-29
歲、
30-39
歲、
40
歲以上)
;平均年齡;
3
、
通常統計人員素質指標時,與人員數量指標結合進行二元組合統計。
三、
勞動時間利用指標
1
、出勤率(
%
)
=
出勤工日(工時)÷制度工日(工時)×
100%
;
2
、加班加點強度指標(
%
)
=
加班加點工時數÷制度內實際工作工時數×
100%
。
四、
勞動生產率指標:實物勞動生產率
=
報告期銷售額
/
報告期平均人數
*100%
;
五、
勞動報酬指標
1
、工資總額與平均工資(一般按某個范圍統計
-
總部、區域、城市公司)
;
2
、薪金占人力資源成本、銷售額比重;
3
、固定與變動薪酬比,用於衡量激勵水平;
4
、薪金範圍分布(某一薪金級別人數分布)
。
六、
人員流動指標
1
、流失率
=
報告期流失人數
/
報告期平均人數
*100%
2
、同批雇員留存率及損失率(通常用於衡量核心員工的穩定性,
)
留存率
=
留下人數
/
初始人數
*100%
損失率
=
損失人數
/
初始人數
*100%
3
、流失人員工齡分布
4
、流失人員原因統計分布
5
、新進員工比率
=
報告期入職人數
/
報告期平均人數
*100%
(通常與流失率比較,用於衡量員工流動)
七、
其他人事業務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