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掠奪戰爭有哪些
擴展閱讀
長春哪裡能買到韓國產品 2025-04-16 16:18:49
pvz鑽石用來干什麼好 2025-04-16 16:17:59

資源掠奪戰爭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5-04-16 12:30:44

『壹』 非洲有哪些戰爭

非洲的戰爭有:


殖民戰爭和種族沖突。其中包括阿爾及利亞的民族獨立戰爭,在殖民主義國家對於殖民地資源掠奪過程中引發的武裝沖突,以及部落之間由於宗教文化差異產生的沖突等。另外還有一些國家在冷戰時期發生的局部戰爭和內戰。隨著時代的變化,戰爭的形式和起因也在不斷變化。盡管有些戰爭已過去多年,但對當地的人民仍有深遠影響。還有資源競爭的問題也會帶來潛在的不穩定性,這些都構成了非洲當前戰爭的主題內容。以下為各點展開說明:


非洲過去因多國聯合而引發的一些局部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殖民主義時代遺留的問題使得非洲國家之間存在領土爭端,這也引發了戰爭沖突。盡管聯合國在努力調解沖突和協助和平談判,但在一些地方仍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此外,非洲的種族沖突也是戰爭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部落、種族和宗教之間的分歧,這些沖突往往難以解決,並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這些沖突不僅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也阻礙了這些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再者,近年來一些地區的資源爭奪也是戰爭的一個潛在起因。水資源的短缺、石油等礦產資源的問題都可能引發戰爭。特別是在石油和天然氣豐富的地區,沖突的可能性更大。此外,一些非洲國家也存在內戰問題。內戰往往與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有關,導致社會動盪和大規模的人員傷亡。這些內戰不僅威脅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還可能導致人道主義危機的出現。因此,非洲的戰爭復雜多樣,涉及的議題也眾多。盡管有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在和平與穩定方面取得進展,但仍有許多地方需要繼續努力來維護和平並解決遺留問題。


以上是非洲的部分戰爭情況,因復雜的歷史和現實因素,可能還有其他類型和規模的戰爭存在。

『貳』 被忽略的剛果內戰:9個非洲南部國家大混戰,造成五百多萬人死亡,大量的稀有資源被掠奪。

剛果(金),非洲中部的廣闊國家,與眾多鄰國接壤,自然資源豐富。其領土面積僅次於奈及利亞、埃及和衣索比亞,擁有非洲森林面積近半的森林覆蓋率,以及全球水能蘊藏量之首的剛果河。

然而,這幅壯麗的自然畫卷下,是貧窮與動盪的交織。剛果(金)是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之一,盡管自然資源豐富,卻並未能轉化為國民福祉。

殖民時期,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等國先後入侵,劃分殖民地。最終,剛果河南部成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領地,建立「剛果自由邦」,北部則歸屬法國殖民地。

利奧波德二世的統治手段殘酷,對當地民眾實施勞役與鎮壓,造成巨大傷亡。其殘暴行為引發國內外強烈抗議,導致剛果自由邦交由比利時政府接管,更名為「比屬剛果」。二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比屬剛果在1960年宣布獨立,定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金)經歷了數十年動盪,1960-1965年間內戰不斷,導致50餘萬人死亡,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蒙博托獨裁統治時期,通過控制經濟、強化獨裁,導致經濟秩序混亂,商品短缺,失業率激增,稅收驟減,國民經濟持續衰退。

1996年,蒙博托政權被推翻,剛果(金)進入第一次內戰,烏干達、盧安達、安哥拉等鄰國支持反對派,戰爭導致23.2萬人死亡。1998年,第二次內戰爆發,反對派獲得更大支持,戰爭升級為9個國家的大混戰。

卡比拉成為總統後,內戰繼續,反對派認為戰爭是內部問題,要求對話與權力重新分配。戰爭持續多年,直至2003年達成一致,成立過渡政府,宣告內戰結束。

盡管內戰結束,剛果(金)依然面臨眾多挑戰,包括戰後恢復、基礎設施建設、經濟重建以及政治穩定。70餘年的殖民掠奪、內戰與獨裁統治,以及科技水平低、教育水平不足等問題,使得剛果(金)長期陷入貧困。

戰爭中,資源掠奪、暴力犯罪、性暴力等問題嚴重,艾滋病感染率居高不下。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強征兒童入伍,參與暴行。剛果(金)獨立60年後,人均GDP僅為562美元,依然處於世界最貧窮國家之列。

『叄』 南美三國持續4年的「鳥糞戰爭」,歸根結底是三國的資源爭奪戰

十九世紀末期, 南美洲曾爆發過一場長達四年的三國戰爭。 戰爭爆發的原因竟然是 智利、秘魯和玻利維亞為爭奪鳥糞和硝石。 因此這場南美太平洋戰爭也被稱為「硝石戰爭」或「鳥糞戰爭」。這場戰爭最終以智利大獲全勝而告終,秘魯和玻利維亞 不得不向智利割地賠款。

這場戰爭改寫了南美洲的政治結局,作為勝利方的智利獲得大量資源和土地,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而作為 戰敗方的秘魯和玻利維亞則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國家的發展在很長時間內受到嚴重阻礙。鳥糞戰爭歸根結底是三國為了爭奪資源而展開的, 而「鳥糞」之所以會成為戰爭的焦點,是因為它也是一種特殊的資源。

1.三國之間存在邊界不明確的矛盾

19世紀初的歐洲雖然已經 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但作為生存根本的農業一直也是歐洲和美洲的主流產業。而在南美的阿塔卡馬沙漠 發現的鳥糞因富含糧食生長所需要的的氮和磷 ,因此可以作為 天然的肥料直接使用, 這就使鳥糞資源一下子成為國際上熱衷進口的肥料。當地含有的硝石資源也相當豐富,具有很高的軍事價值,該地區出產的 硝石資源超過佔全世界總產量的一半。

最先因鳥糞收益的國家是秘魯,秘魯是位於南美洲西岸的國家, 位置因緊靠太平洋而漁產豐 富。天然漁場吸引大量的海鳥常年在此棲息,因而在數百年時間的積累之下,沿海岸和海島上有大量的鳥糞堆積。

秘魯就借著鳥糞這種 天然資源大量開采後出口到其他國家 ,這使秘魯在幾十年裡僅靠鳥糞就收獲相當豐厚的利益。

但資源是有限的,在秘魯政府無節制的開采之下終究會慢慢枯竭。再加上 秘魯政府肆意擴充軍隊、舉債國際金融市場, 導致了秘魯經濟的迅速下滑。

此時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瑪沙漠發現了豐富的鳥糞和硝石資源,而 阿塔卡瑪沙漠位於秘魯、智利 和玻利維亞三國的交界處, 此地最初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三國獨立後因此地的貧瘠土地又沒有明確國界,這就導致阿塔卡瑪沙漠一下子成為了三國爭奪的核心。

因此鳥糞戰爭最直接的原因是三國對資源的爭奪 ,對於本來處於秘魯境內已經由秘魯開採的鳥糞資源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但對於沒有明確歸屬的土地資源,三國並不能通過和談、商討的方式解決爭端,而是迫切的希望通過武力獨占資源。

2.智利贏在國內軍民一心,秘魯和玻利維亞輸在內亂不斷

1877年2月,玻利維亞為恢復因暴風雨災害襲擊的安托法加斯塔港口而增加稅收, 這件事成為了「鳥糞戰爭」的導火索。

由於盛產硝石的礦區之一安托法加斯塔港口歸玻利維亞所有,但是當地的主要財富卻由智利與英國合資的公司控制, 增加稅收意味著智利兩國的利益會減少 ,因此智利嚴厲抗議玻利維亞的此項決議。

此後便沖突不斷,1779年, 玻利維亞強行收回了智利的硝石公司 ,沒收了公司財產。接著智利便發動了戰爭企圖佔領整個阿塔卡瑪地區,兩個月後, 早在1873年就秘密與玻利維亞結盟的秘魯參戰,鳥糞戰爭爆發。

鳥糞戰爭的結局為智利大獲全場,1883年10月20日,秘魯和智利簽訂《安孔條約》。隨後的1884年4月,玻利維亞與智利簽訂《停戰協定》, 秘魯和玻利維亞都對戰敗結果付出了割地的代價。

從軍事力量對比方面, 秘魯和玻利維亞參戰士兵人數遠遠多於智利 ,在軍備方面雙方實力並未相差太多。但對於內因來說,智利的勝利是肯定的,因為戰爭期間,其整個國家的凝聚力是遠遠高於兩國聯盟的。

由此可見雙方士兵的戰爭信仰是不同的,在秘魯和玻利維亞戰爭失利時, 國內民眾把各自的總統趕下台,反動派趁機上位。

因此無論是國內政治形勢上,還是國家凝聚力以及政治制度上,智利都是領先於兩國聯軍的。如果短期內結束戰爭的話, 兩國聯軍還有可能取勝, 長時間之下,兩國必敗的結局已經註定。

1.鳥糞戰爭改變了南美洲的國際格局

這場歷時4年的戰爭對南美洲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 戰爭導致了一萬四千多人死亡 。作為戰爭的勝利方,智利完全控制了盛產硝石的塔卡帕卡省,進而幾乎壟斷了世界上的硝石資源,此後的幾十年裡 智利依靠硝石出口得到了快速的經濟發展

智利也從與兩國簽訂的停戰條約中獲得了大量土地,領土面積直接擴大了三分之一。在此後幾十年時間的發展下, 智利成為與巴西和阿根廷並立的南美洲強國。

而作為戰敗方的秘魯和玻利維亞從此一蹶不振。 秘魯在簽訂《安孔條約》後,國內陷入內戰,直至1886年6月才終結了內亂完成統一。 經濟方面,這場戰爭對秘魯更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硝石資源被掠奪、鳥糞資源在戰爭期間被抵押給了銀行, 工業被嚴重破壞。

原歸屬玻利維亞的阿塔卡馬沙漠部分被智利侵佔, 從此玻利維亞淪為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國家 ,這嚴重製約了玻利維亞經濟的發展。此後的一百多年時間里,玻利維亞因出海口問題在國際場合與智利摩擦不斷,玻利維亞甚至因此問題把智利告上了國際法庭。

鳥糞戰爭是南美洲西岸的形勢大大改變 ,三國的命運從此改變。戰爭帶來的影響更是長期性的,三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拉開了差距。

在2013年玻利維亞向國際法庭起訴智利的時候,智利就拒絕由國際法庭處理該問題。這就是因為智利的國際地位增強的表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用強硬的姿態處理國際糾紛。

2.鳥糞戰爭實際上也是被殖民影響的延續

同時這場戰爭也是南美洲被殖民地之後的一系列後續。 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 ,美洲就陷入到了混亂之中。 西班牙、英國、葡萄牙等歐洲國家幾乎把美洲瓜分,除巴西之外的南美洲由西班牙占據。 西班牙為了方便統治, 簡單地用幾個總督區和總督轄區劃分區域,區域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

在各個國家獨立以後,南美洲各國家之間大多都確立了邊界, 但阿塔卡馬沙漠在西班牙殖民時期就未曾明確其轄區歸屬。 到了南美洲獨立運動之後,各國最初對於貧瘠的阿塔卡馬沙漠也並不在乎,因此沒有明確具體國界。當鳥糞資源和硝石資源被發掘後, 阿塔卡瑪沙漠就成為三國的必爭之地了。

無論是從資源角度、還是 從政治、領土、戰略的角度, 阿塔卡瑪都是重要的區域。得之者既可以開采豐富的鳥糞、硝石資源,又可以在沿海建立港口用於出口,還可以遏制周邊國家的發展。這些赤裸裸的利益很難通過談判解決, 戰爭就幾乎成為了解決爭端的唯一方式。

其次,因為在殖民時代, 英國的殖民地在北美洲,南美洲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 。所以雖然英國覬覦南美洲的資源,但是在當時並不能與同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成為強國的葡萄牙、西班牙搶奪。南美洲獨立後,英國立即把觸手滲透了過來, 依靠與智利成立的聯合公司賺了個盆滿缽滿。

三國之間的戰爭的原因之一也在於英國在背後的推波助瀾。 英國向智利提供武器裝備的行徑 ,使智利在取得戰果後的很長時間內也並沒有通過談判解決爭端,而是攻佔兩國國土,扶植傀儡政府,榨取兩國的資源和財產。 因此鳥糞戰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殖民後的一系列影響後續。

雖然智利贏得了鳥糞戰爭, 並依此獲得了快速的經濟發展 。但隨著20世紀初哈伯制氮法的發明和推廣,鳥糞不再是作為肥料的最佳選擇,從此智利的鳥糞出口量直線下降。 雖然硝石資源仍舊豐富, 但智利也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的長遠發展道路。

從非洲的奈及利亞到南美的委內瑞拉,再到歐洲的荷蘭、挪威,三國都曾因為境內 突然被發現的石油資源而獲得短期內的經濟迅速增長 ,但都曇花一現。荷蘭和挪威還好一些,奈及利亞和委內瑞拉直接陷入嚴重的經濟困境中,直到今天都沒能發展起來。

早期的秘魯也依靠鳥糞發了一筆橫財,但政府把大部分的資源都流向了 對官僚和軍隊體系的擴充上, 而非用於投資和發展國內經濟,從而失去了良好的發展時機。

因此,再好的資源,如果不能合理的運用, 也無異於「資源詛咒」。 在長期的影響下,反而可能造成負面的效果,使國家陷入更深的危機。

1、《秘魯史》

2、《 安孔 條約》

3、《智利史》

『肆』 近現代以來,某國發動戰爭,侵佔某地方,是為了為掠奪其資源。請試列舉。

伊拉克侵佔科威特為了石油。
美國侵佔伊拉克為了石油。

『伍』 在世界近代史里,有哪些戰爭是為了掠奪資源而發動的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和日本!1909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德國,奧地利,荷蘭,美國,法國,英國。比利時,日本,俄國,義大利,等英國侵略印度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