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然旅遊資源有哪些
自然風景旅遊資源有地貌、水體、生物、自然地帶性、氣候、天氣氣象、其他。
1、地貌景觀旅遊資源。如山地景觀、喀斯特景觀、丹霞景觀、砂岩峰林景觀、風成地貌景觀、火山景觀、冰川景觀、海岸景觀等。
2、水體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瀑布和各類泉水。
3、生物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森林、草原和各種野生動植物、海洋生物。
4、自然地帶性景觀旅遊資源。如熱帶景觀等。
5、氣候旅遊資源。如避暑、避寒勝地和四季宜人的溫帶與副熱帶游覽地。
6、天氣氣象類。極光、雲海等。
7、其他自然旅遊資源。如特殊自然現象等。在眾多的自然風景旅遊資源中,分別以水光山色、奇石異洞、流泉飛瀑、陽光海灘、珍禽異獸、瓊花瑤草為特色的景象組合,往往形成不同風格的著名風景區,成為人們觀光攬勝、避暑消夏、度假療養和開展各種體育活動的旅遊勝地。
天氣氣象類資源的介紹
氣象是大氣層中發生的各種大氣物理現象和過程的總稱,包括雲、雨、風、雷、電、雪、霧、霜、光、干、濕、冷、熱等氣象。
氣象景觀是指大氣層中各種物理現象和過程,與其他景觀疊加在一起時,就會形成或美麗、或壯觀、或奇特的奇妙現象,產生獨具特色的美感。
天象與氣象景觀,包括變化不定的氣象景觀、天氣現象及不同區域的氣候資源。比如雲霧、冰雪、彩虹、霧凇 、塵龍卷 、海市蜃樓、雷電、霞光 、陰霾、雲海 、雨帶、雷區、風區、雪域、梅雨、雨汛等,並因氣象因素而引起的各種氣象災害、氣象遺跡等。
2. 氣候和氣象旅遊資源主要有哪些類型
常見的氣象旅遊資源類型很多,主要有雨景、雲霧景、冰雪景、霞景、日月景、幻景、極光景等等。
(一)雨景
雨景是旅遊中經常遇到的一種自然景觀。雨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往往給周圍旅遊資源增添無窮的韻味。首先,細雨蒙蒙,使山石林木、小橋流水若隱若現,別具一番朦朧美或意境美。自古以來,我國形成了許多雨景勝跡,如峨眉山十景之一的「洪椿曉雨」,蓬萊十景之一的「漏天銀雨」,還有江南煙雨、巴山夜雨等。其次,雨滴聲聲,雨打「芭蕉」,「雨滴殘荷」,也會增添一份寧靜和韻律美。
然而,雨景作為一種美景,離不開季節的配合,春雨最令人神往,江南的春雨更為迷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雨景還需地形的配合,在一些地形起伏較大的山區,雨景的朦朧美更是多姿多態。
(二)雲霧景
山區雲蒸霧聚,變幻翻騰,歷來就是極具吸引力的勝景,所謂「山無雲則不秀」。黃山雲海為四絕之一。廬山瀑布雲「或聽之有聲,或嗅之欲醉,團團然若絮,蓬蓬然若海」,奇妙萬狀。蒼山的玉帶雲,三清山的響雲,泰山的雲海玉盤,都是奇景。
雲霧景常給人一種身處神仙境地、飄飄欲仙的美妙感受,在山地最為常見,主要是由多變的山地氣候造成的。
(三)冰雪景
雪景配合其他的自然景觀可構成奇異的冰雪風光。雪是純潔的象徵,雪景常把人間裝扮成一個純真無私的世界。自古以來,冰雪景一直是人們樂此不疲的旅遊活動內容。旅遊資源區中以雪命名的景點俯拾皆是,如九華山的「平崗積雪」,嵩山的「少室晴雪」,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西湖十景之一的「斷橋殘雪」等都是著名的雪景,足見雪在構景中所佔地位。世界上許多冰雪資源豐富的地方,先後建設起滑雪運動場,寓觀景與運動於一體,愛好者日眾。我國哈爾濱的冰雪、冰雕盛會是該地最有號召力的旅遊節目。
(四)霞景
霞是日月斜射光,經空氣色散使雲層呈現紅橙黃等彩色,多出現在日出或日落時,常與山地水氣、雲霧相伴隨,主要形式有朝霞、晚霞、彩霞、霧霞等。這種景緻瞬息萬變,五彩繽紛,對遊人很有吸引力。以霞景命名的景點,如泰山岱頂的「晚霞夕照」,浙江東錢湖的「霞嶼鎖嵐」,江西彭澤的「觀客流霞」等。
(五)日月景
日月景從本質上說屬於天文旅遊資源的一種,但由於日月景的觀賞與氣候、氣象、季節和地理環境有很密切的關系,且其景觀與其他天文旅遊資源相比,規律性很強,周期很短,觀賞手段十分簡單,因此在氣象旅遊資源中描述更為恰當。
日月景包括旭日、夕陽、滿月和殘月。遊人到高山、海濱旅遊,都希望能看到日出和日落的景色。有些名山已經形成固定的觀日點,如泰山的觀日峰,廬山的含鄱口,黃山的翠屏樓,峨眉山的金頂。遊人常披星戴月,在日出或日落前趕到上述地點。「旭日東升」是泰山奇觀之一,知名度極高。廬山的旭日景和夕陽景也極盡瑰麗,因有鄱陽湖水光的襯托,更是與眾不同。觀日以晴天和少雲天氣最佳,故需掌握天氣狀況和觀景時間,否則會徒勞跋涉。
月到中秋分外明,滿月象徵著圓滿美好,是人人都喜愛的,如西湖十景之一的「乎湖秋月」等。此外,日月景常常與霞景相伴而生,後者的映襯,使日出、日落景緻更為豐富多彩。
(六)幻景
佛光與蜃景,因其形成機理及成像性質的相似性,我們可以通稱為幻景。二者均由於大氣分子或其中的水汽分子對太陽光線的折射或反射作用而形成。所形成的景觀均為虛像,虛無飄渺,給人一種神秘怪異的感受,但二者出現的區域有很大差別。佛光,是山嶽頂峰出現的一種特殊的光學現象。蜃景則常見於海灣、沙漠、江河及湖泊的上空,有時在山頂也可以發生。
1.佛光景觀
佛光又稱寶光,廬山、峨眉山、泰山、黃山都是有名的觀賞佛光的名山.。峨眉金頂佛光是峨眉十景之一,在無風的晴天下午,日光透過雲層,便會出現以金頂上觀賞者的頭像為中心的七色光環,「光環隨人動,人影在環中」,景色之神異絢麗,莫可名狀。廬山佛光與峨眉山類似,當小天池霧氣彌漫之際,在太陽對方向的雲屏霧牆之上,會出現道道彩色光環。佛光的出現是雲霧中小水滴對光線的折射和衍射作用造成的一種光學現象,但由於各山的環境條件不同,佛光的出現次數及美麗程度也不同。峨眉山雲霧天數最多,濕度最高,風速最小,所以出現次數最多,也最美麗。泰山每年出現佛光七八次,而峨眉山金頂每年可以看到七八十次。
2.蜃景
蜃景即海市蜃樓,是空氣密度在垂直方向的變化而產生折射和全反射,導致遠處地面景物出現在空中或海面上空的一種幻景。(夢溪筆談)雲:「登州海中,時有雲氣,如宮室、台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又傳說中龍所生九子之一的蜃能吐氣為樓,故曰海市蜃樓。山東海邊蓬萊閣是最有名的觀看海市蜃樓之地。遊人立於閣前,凝望霧氣蒸騰的海面,會看到(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種種幻景。它由隱達顯,由顯轉隱,持續幾分種到幾十分鍾。此外,廬山五老峰偶爾也可看到這種奇景。
(七)極光景
極光景指高緯度地區高空出現的一種輝煌瑰麗的彩色光像,一般呈帶狀、弧狀、幕狀或放射狀等,明亮時多為黃綠色,微弱時一般為白色,有時帶紅、藍、灰、紫色,或兼而有之。它是由太陽發出的高速帶電粒子使高層空氣分子或原子激發而致的發光現象。這些帶電微粒因受地球磁場作用折向南北兩極附近,分別形成「北極光」和「南極光」,北極光出現在距地球磁極22--27度的地帶,大體上是通過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冰島南部、挪威北部、新地島南部和新西伯利亞群島南部的一個環狀地帶,每年有2/3的天數(245天)可以看到極光,成為該地區吸引遊客的主要自然景觀之一。我國黑龍江的漠河地區、新疆阿爾泰地區也能看到極光。
(八)其他氣象旅遊資源
除上述氣象旅遊資源外,我國還有一些在特定區域條件下才能出現的氣象旅遊資源,如霧凇景、雨凇景和「下關風」等旅遊資源。
霧凇又名樹掛,是在寒冷的天氣里形成於樹枝、電線等物上的白色而松軟的水滴凝結物。這水滴比降下來的雨滴小得多,實際上就是構成雲霧的水滴,霧凇中這些小水滴凝結物之間的空隙很多,因此呈不透明的白色,我國霧凇分布特點是:高山多於平原,濕潤地區多於乾旱地區,北方多於南方。霧凇出現最多的地方在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湖下的濱江兩岸,由於氣溫低,多偏南風,空氣濕度大以及受水電站泄水增溫的影響,常在行道樹上結成潔白冰瑩的霧凇,在柳條上像白鏈銀絲,在松針上像朵朵白菊,姿態各異。吉林霧凇花色眾多,分布密集,出現日數多,有「江城樹掛」之稱。
雨凇是由小雨滴在物體上凍結起來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冰層。雨凇的產生必須是低層空氣有逆溫現象。從上層氣溫高於零度的空氣中下降的雨滴到下層氣溫低於零度的空氣中,便處於過冷卻狀態。過冷卻水滴附著到寒冷的物體表面便立刻凍結成雨凇。雨凇密度小時,為混濁無光澤的冰層;密度大時則成透明的冰層。雨凇的分布是高山區多於平原區,濕潤區多於乾旱區,但南方多於北方,這一點與霧凇相反。我國雨凇日數最多的地方是峨眉山,每年有135天(峨眉山的霧凇有142天)。廬山雨凇也很有名,一到冬季風和日暖時,碧綠的松柏竹杉都披上了銀裝,人稱玻璃世界。
「下關風」是我國雲南大理四景之一,每年的秋冬季節出現,這種景只能感受而不能觀賞,大多用以襯托其他旅遊資源。奇景的形成,是由於蒼山西側的氣壓大於東麓,冷氣流從蒼山橫谷或低緩處越脊而過往下沉,而東側洱海暖濕空氣上升所產生的一種定向風。這種風是大理自然景觀形成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