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與環境包括哪些
擴展閱讀
成本和技術哪個重要 2025-01-11 11:41:49

資源與環境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1-29 10:41:23

㈠ 為什說環境是資源,可以分為哪幾類

環境既包括以大氣、水、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為內容的物質因素,也包括以觀念、制度、行為准則等為內容的非物質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會因素;既包括非生命體形式,也包括生命體形式。環境是相對於某個主體而言的,主體不同,環境的大小、內容等也就不同。

狹義的環境,指如環境問題中的「環境」一詞,大部分的環境往往指相對於人類這個主體而言的一切自然環境要素的總和數。那麼自然界所有的資源,也是環境資源。
地球環境需要人類珍惜的資源主要有以下四類:
1) 三大生命要素:空氣、水和土壤;
2) 六種自然資源:礦產、森林、淡水、土地、生物物種、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氣);
3) 兩類生態系統:陸地生態系統(如森林、草原、荒野、灌叢等)與水生生態系統(如濕地、湖泊、河流、海洋等);
4) 多樣景觀資源:如山勢、水流、本土動植物種類、自然與文化歷史遺跡等。

㈡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屬於經濟類專業還是屬於環境類專業

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城市和鄉村。環境作為一種資源,它包含有兩層涵義:一是指環境的單個要素(如土地、水、空氣、動植物、礦產等)以及它們的組合方式(環境狀態),可稱其為自然資源屬性。二是指與環境污染相對應的環境納污能力,即「環境自凈能力」,可稱其為環境資源屬性。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與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環境污染和生態資源破壞的程度也日趨嚴重,為了研究和解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例如環境污染、資源短缺、健康惡化、貧困、信用缺失等,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應運而生。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屬於國家控制布點的專業,設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經濟學相關課程外,還設有環境生態與自然資源概論、環境資源經濟學、環境資源法學、環境資源管理等課程。作為一門經濟科學與自然科學相交叉的新型學科,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主要是用經濟學的工具來分析環境、資源問題。該專業學生兼有經濟學、管理學和環境與資源技術科學的交叉優勢,能夠運用經濟學的方法進行環境資源管理,熟悉並掌握國家環境資源的相關政策和法規,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和網路資源。

㈢ 農業資源與環境是什麼

農業資源與環境是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經濟資源以及所在環境的總稱。農業自然資源含農業生產可以利用的自然環境要素,如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等。農業經濟資源是指直接或間接對農業生產發揮作用的社會經濟因素和社會生產成果,如農業人口和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農業技術裝備、包括交通運輸、通訊、文教和衛生等農業基礎設施等。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農業資源的管理及利用、農業環境保護、農業生態、資源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農業資源調查與規劃、土壤肥力和植物營養與施肥技術、環境監測與評價、生態效益分析、氣象觀測、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農業資源高效和可持續利用、對農業資源和環境進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培養具備農業資源與環境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農業、土地、環保、農資等部門或單位從事農業資源管理及利用、農業環境保護、生態農業、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的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㈣ 目前我國所面臨的資源與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哪些

目前我國所面臨的資源與環境問題主要包括水土流失與沙漠化、水資源、短缺與水污染、空氣質量惡化與大氣環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

在我國目前正面臨著十分嚴峻的環境問題,造成環境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來自人口的壓力,構成了對中國生態環境最大的威脅。加之中國的工業化起步晚、起點低,而且面臨快速發展的形勢容易使人們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注重經濟而忽視生態,以損害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

(4)資源與環境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因此需要根據我國環境的狀況,採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與破壞,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刻不容緩對這些生態環境問題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環境保護策略與措施。

也就是說,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把控制人口增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之中,實現經濟社會長期持續的發展。

㈤ 環境資源類專業包括哪些專業

先簡單說一下我個人背景。大學讀的是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當初填志願的時候,選擇服從調劑,最後錄取到的。這個專業主要學的是化學,上了大學你會接觸到一大堆化學領域的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分析化學,環境化學,土壤農化分析,會在實驗室里搗鼓一大堆的玻璃瓶,容量瓶,移液管什麼的。專業課主要有植物學,植物生理,環境化學,環境微生物,環境監測,土壤學,肥料學,農產品監測還有遙感技術,學的很廣泛但是很皮毛,深入不了。畢業一年了,現在好像沒幾個從事本專業了,沾邊的話就是做環評編寫員吧,實習的時候有十幾個賣肥料去了,畢業後卻全都走光了。當然也有同學考了公務員,也算是比較好一點的了,大部分都還在大城市裡苟且的活著。相比你提到的其他專業,就從就業角度出發我認為環科,環工是比較有出路的,畢竟讓我們去做環評那都是半桶水,肯定不如環境專業出身的,這是事實。去年剛畢業求職的時候,想找一份環保相關的工作,屢次被企業拒之門外,說我不是正宗學環境專業的。

㈥ 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有什麼區別

自然資源是可以被消耗的,如煤,石油
環境資源是那些價值來自於其本身的存在的,如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或者適合某種作物種植的氣候。

㈦ 資源與環境名詞解釋

資源環境的產生是由人們自然資源到環境資源對認識的一種深化,幾乎所有的自然資源都構成人類生存的環境因子,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可供人類利用的表現為各種相互獨立的靜態物質和能量。而環境資源則是靜與動的統一體。

㈧ 簡述資源與環境管理的內容與特點

資源環境管理是指依據國家資源政策,以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持續利用為目的,以實現可再生資源的恢復與擴大再生產、不可再生資源的節約使用和替代資源的開發為內容的環境管理。例如,流域環境管理就是一種典型的資源環境管理。這是因為,可以把一個流域的水環境容量根據發展的公平性原則看成是面對整個流域可以重新進行優化分配的一種「資源」。
同樣,污染物總量控制也是一種資源環境管理。這是由於一個區域的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可看成是一種「資源」——可以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企業的技術優勢在該區域內通過排污交易市場進行再分配的「資源」。對總量目標分解的實質就是對這種「資源」的再分配。

1.資源環境管理的性質
資源環境要素包括大氣、水體、土地、礦產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涉及整個社會的資源和環保問題的公益性事業,往往是市場作用有缺陷的領域。從經濟學角度看,市場通常對私人物品進行較為有效的配置,而公共物品則因為其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以及產權缺失特徵所致的外部性問題,使得市場在配置這些稀缺的但是具有公共物品特徵的資源方面存在市場失靈的現象。比如工廠排放污水而污染了河流,將有害氣體直接排放到空氣中,農葯與化肥污染了農作物與土地等,但這卻又很少體現在生產者的成本中。
市場本身不僅不具備保護環境的能力,而且經常是環境破壞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幹預是十分必要的,這決定了資源環境管理的主體是國家,具體指政府、立法機構和司法機構。通過公共干預可以為資源環境的管理提供製度框架,制定和執行有效的干預政策,推進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公共事業發展。狹義的環境管理一般指政府運用各種行政管理手段管理環境。因此,資源環境管理具有行政管理的權威性和強制性性質。
資源環境管理的權威性表現為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代表國家和政府開展資源環境管理工作,行使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權力和職能,政府其他部門要在國土資源部門與環保部門的統一監督管理之下履行國家法律所賦予的資源管理與環境保護責任和義務。環境管理的強制性表現為在國家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為實現環境保護目標所採取的強制性對策和措施。例如,關閉「小煤窯」、污染限期治理等,就是根據國家的資源與環保產業政策,為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所採取的強制性措施。
此外,資源環境管理過程中,公民個人和環境保護組織能發揮重要的輔助作用。公眾是環境管理的最終推動者和直接受益者。一些在環境保護領域做出突出成績的公眾個體,通過自己的行為可以起到監督企業行為和政府行為的作用,促進企業和政府資源環境管理的效果,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公眾通過自願組建各種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來參與資源環境管理工作。參與,是公眾進行環境管理的主要「管理」形式。

2、資源環境管理的特點
資源環境管理具有區別於一般行政管理的系統性、區域性、非程序性的特點。
(1)資源環境管理的系統性資源環境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是由資源環境問題的系統性、管理手段的多樣性、應用知識的綜合性等特點所決定的。因此,開展資源環境管理應具有系統觀念和大系統管理思想。要以系統理論為指導,正確處理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系。
資源環境管理必須從系統規劃、綜合決策入手,建立地方政府總負責、國土資源與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各部門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和「區域與行業管理相結合」為主要特徵的等級控制管理模式,同時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極大地調動社會各階層及政府各部門的環境保護積極性,實施分工合作、綜合協調、綜合管理,走區域環境綜合治理的道路。
(2)資源環境管理的區域性資源環境管理的區域性是由環境問題的區域性、經濟發展的區域性、資源配置的區域性、科技發展的區域性和產業結構的區域性等特點所決定的。區域環境是各種環境物質流的交流、匯通、融合、轉換的場所,對於自然資源環境管理,無論它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還是管理的目標、政策和行動,都必須落實到一定的區域上才能發揮作用,都必須關注人類行為對其作用到的區域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和所受到的制約。
資源環境管理的區域性特點告訴我們,開展資源環境管理要從國情、區情出發,既要強調區域的統一化管理,又要考慮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防止簡單化,不搞「一刀切」。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有針對性的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目標和資源環境管理的對策與措施。
(3)資源環境管理的雙重屬性資源環境管理具有自然和社會的兩重性。資源環境管理的自然屬性,是指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保護等活動,是一種以自然界為對象的社會化協作勞動,是人類與自然的相互結合。由於自然資源系統和生態系統是有機整體,按照其自身的發展變化規律而發展,因此任何開發利用都必須遵循這一自然規律,否則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懲罰和報復。資源環境管理的社會屬性,由社會生產關系所決定,也就是說在不同的社會制度、經濟發展狀況、科學技術水平和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資源環境管理的原則、具體政策、管理方式和內容是有所差異的。
(4)資源環境管理的沖突協同性沖突和協同是資源環境一社會經濟系統中同時存在的兩種現象,資源環境問題本身就是人類社會經濟系統與自然環境系統發生沖突的結果。在資源環境管理中,涉及影響資源環境的多種因素,包括技術、市場、戰略、文化、制度、組織以及區位條件、宏觀經濟、政府調控等,而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資源環境的,有人認為是多種因素分別獨立地起作用,又有人認為是多種因素共同起作用。
當我們用協同學中的非線性相互作用的觀點和方法,把各種因素看作是彼此相互作用的,並且研究它們的作用方式、對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等,最終找到決定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宏觀參量,建立資源環境一社會一經濟協同發展的動力模型,這樣便有助於揭示系統內部相互作用的內部機制以及規律性。從而使資源環境管理在環境治理、資源充分循環利用、綜合經濟效益提高等方面,在技術、人才、資源等領域互通有無,建立真正合作、高效的發展機制,促進資源環境一社會經濟協同發展。
在開展管理研究時,必須兼顧沖突和協同兩種客觀存在的作用,處理好資源環境管理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矛盾和各種關系是資源環境管理具有「科學性」的重要保障。

㈨ 海洋資源與環境包括哪些學習內容

內容介紹《全國高等院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統編教材:海洋資源與環境》內容簡介:海洋資源與環境包括海洋權益、海洋資源開發現狀、潮汐、風力資源、波浪力資源、鹽度梯度、礦產資源、生物資源、赤潮、天然氣水合物等內容。

㈩ 有關資源與環境的資料

整個社會都在忙碌地製造需求、發展需求和滿足需求。這些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嗎?它對我們而言,是增加了享受,還是增加了壓力?大家都在拚命追求發展,可發展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搭上一列通往死亡的列車,我們是希望它開得快些,還是慢些?

過激的發展是個轉化過程,將資源轉化為地球環境垃圾,破壞者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