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西藏地域有多少資源
擴展閱讀
支付寶提現怎麼不用費用 2024-11-10 14:37:54
石油化工類是什麼意思 2024-11-10 14:36:59

西藏地域有多少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1-29 10:41:34

① 西藏高原的資源

西藏地處地球上最大、最高的高原,年輕、奇特的地質構造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全國共發現礦產1891處,探明儲量的礦床132個。據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1999年統計,西藏礦產儲量在全國排序前九位的有17種:鉻、銅、硼、金、銻、高溫地熱、建材等為西藏優勢礦產;能源礦產為短缺礦產。
西藏礦產資源豐富,礦種齊全,潛力巨大(西藏礦產資源總量潛在價值6505億元,人均佔有26萬元,居全國首位),其優越的成礦條件和較低的開發度,將使西藏有望成為中國又一重要的礦產基地。在諸多的礦藏中,自治區政府又將「兩黃(黃金和銅)、一黑(鉻鐵)、一白(硼砂)」礦藏資源的開發置於優先考慮。 生物種類。西藏的植物種類豐富,高等植物有5000多種,占高等植物的1/6,其中木本植物約1700多種,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就有近50種,多組成高大粗壯、結構完整的森林群落。西藏的植物中,擁有一些古老、子遺、特有的珍稀的物種。西藏還有1000餘種具有珍貴葯用價值的植物,其種數佔全國野生葯用植物的2/3。
西藏的動物種類據資料看,脊椎動物有648種,其中鳥類有473種,98亞種。西藏的一些動物種群,由於長期生活在嚴酷的生物環境中,具備了適應性強、耐高寒的特性,如氂牛、犏牛以及野驢等。西藏的葯用動物亦有100種。

② 西藏地理環境

1、自然氣候

西藏的氣候,由於地形、地貌和大氣環流的影響,獨特而且復雜多樣。氣候總體上具有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特點。氣候類型也因此自東南向西北依次有:熱帶、亞熱帶、高原溫帶、高原亞寒帶,高原寒帶等各種類型。

2、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稱為「世界屋脊」,被視為南極、北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西藏高原位於青藏高原的主體區域。

3、民居

西藏的傳統民居多姿多彩,不僅有可隨處遷居的帳篷,也有固定的土木結構的房屋,還有以石為材的碉房,以竹或木為材的竹樓或木樓,甚至還有窯洞。

4、飲食

藏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為西藏飲食的「四寶」,此外,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製品。

(2)西藏地域有多少資源擴展閱讀:

西藏的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西藏自治區已發現101種礦產資源,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有41種,勘查礦床100餘處,發現礦點2,000餘處,已開發利用的礦種有22種。西藏優勢礦種有銅、鉻、硼、鋰、鉛、鋅、金、銻、鐵,以及地熱、礦泉水等,部分礦產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萬億元以上。

2、土地資源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

3、動物資源

西藏已發現野生哺乳動物142種,鳥類488種,爬行類動物56種,兩棲類動物45種,魚類68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共計799種,構成了西藏的動物資源優勢。在這些動物中,野驢、野氂牛、馬鹿、白唇鹿、黑頸鶴、小熊貓等123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佔全國重點保護動物的1/3以上。

4、能源資源

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質勘探部門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氣遠景資源量為1億至1.5億噸的中型油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藏

③ 西藏有哪些礦質資源

西藏已探明的礦產達70多種,已探明儲量的26種礦產中,有11種的儲量分別名列中國的前5位。鉻鐵礦質量好,品位高達50%左右,已經探明的遠景儲量居全國之冠,銅礦的遠景儲量僅次於江西省。藏東玉龍大型班岩銅礦儲量高達600多萬噸,世界罕見。鋰的遠景儲量居世界前列。非金屬礦中石膏居全國第二位;硼砂、菱鎂礦、重晶石居全國第三位;砷、白雲母、泥炭居全國第四位;陶瓷土居全國第五位。還有食鹽、天然鹼、芒硝、硫、磷、鉀、硅藻土、冰洲石、大理石、剛玉、水晶、瑪瑙等多種礦產。 。另外,西藏現有鹽湖2000多個,面積6萬平方公里,鹽湖中的礦產資源高達十幾種,僅日喀則地區的大扎布鹽湖,其潛在開發價值就高達數千億元。 這上邊相當的資料都是在網上找的,你如果需要更詳細點的,也可以再找找。至於你要的圖,只能去一些專業的地圖或者地圖書籍上找,希望可以幫到你!

④ 西藏有哪些主要礦產

  1. 據資料統計,西藏已發現礦產101種,礦產地2000餘處,銅礦、硼礦已具備建設大、中型礦山的資源基礎;鐵礦、鉛鋅礦、菱鎂礦等已展現出可大規模開發的資源前景。在這些礦產中,以鉻鐵礦、銅礦、硼礦和地熱資源尤為豐富,在全國名列前茅。砂金礦是西藏的優勢礦種,它的開發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 根據幾十年的地質勘查,在西藏已經發現了三江成礦帶、雅江成礦帶、班公-怒江成礦帶、岡底斯成礦帶,礦產資源礦種比較齊全、分布廣泛。

  3. 國家緊缺礦產鉻、銅在西藏不但儲量大,而且品位高,鉻鐵礦品位高達50%左右,已經探明的遠景儲量居中國之冠。

  4. 由中國地調局等完成的「青藏項目」新發現32個大型-超大型礦床,發現驅龍、甲瑪、雄村等7個超大型和25個大型礦床,新增資源儲量包括:銅3194萬噸、鉛鋅1519萬噸、金569噸、銀23015噸,潛在經濟價值2.7萬億元人民幣。

⑤ 西藏地區最豐富的能源資源有

西藏高原光能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太陽總輻射量大,年總輻射量呈自東向西遞增分布。
西藏土地資源豐富,土地總面積12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占總面積的53.79%;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3%。全區土地資源一大特點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總面積的30.71%,可利用潛力很大。
西藏是中國西南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資,全區有林地面積10754.93萬畝,木材積蓄量達17.03億立方米,是我國第二大林區。西藏珍稀植物很多,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39種。其中,西藏水葉松、西藏白皮鬆和喜馬拉雅長葉雲杉,是喜馬拉雅山南坡特有的樹種。

⑥ 西藏有什麼資源優勢

西藏的土地資源、動物資源、能源資源有很大優勢。

1、土地資源: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西藏土地資源的最大特點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總面積的30.71%,可利用潛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積超過內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國第一,是中國主要的牧區之一。

2、動物資源

西藏已發現野生哺乳動物142種,鳥類488種,爬行類動物56種,兩棲類動物45種,魚類68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共計799種,構成了西藏的動物資源優勢。

3、能源資源: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水能

西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億千瓦,約佔全國的30%,居中國首位,其中蘊藏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河流多達365條。西藏水能資源絕大部分集中於藏東南地區,主要來自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幹流天然水能蘊藏量為8000萬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總蘊藏量可達9000萬千瓦。

地熱能

西藏是中國地熱活動最強烈的地區。各種地熱顯示點有1000多處。初步估算,西藏地熱總熱流量為每秒55萬千卡,相當於一年燒240萬噸標准煤放出的熱量。西藏最著名的羊八井熱田是中國最大的高溫濕蒸汽熱田,熱水溫度為93~172℃之間,已開發為地熱電站和重要旅遊景點。

太陽能

西藏自治區太陽能資源居全國首位,是世界上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里陽光直射比例大,年際變化小,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間達3100~3400小時,平均每天9小時左右。

風能

西藏有兩條風帶,推測年風能儲量930億千瓦時,居全國第七位。除藏東地區風能資源較貧乏外,大部分地區屬風能較豐富區和可利用區。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風速時數在4000小時以上。

(6)西藏地域有多少資源擴展閱讀

飲食

藏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為西藏飲食的「四寶」,此外,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製品。

藏餐:藏餐是中國餐飲系列中的流派之一,歷史悠久,品種豐富。

藏餐分為主食、菜餚、湯三大類。藏餐的口味講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鹽巴和蔥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調料。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馬、驢、騾,尤忌吃狗肉。

酒文化:

西藏的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釀成的,度數較低。藏族飲酒的禮儀和習俗比較豐富,每釀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後依循「長幼有序」的古訓首先向家中的長輩敬酒,其後家人才能暢飲。

在節日婚慶或眾多人聚會場合,飲酒一般是先向德高望重的長者敬獻,然後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敬酒。敬酒者一般應用雙手捧酒杯舉過頭頂,敬獻給受酒者,特別對長者更是如此。而受酒者先雙手接過酒杯,然後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無名指輕輕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彈一下,如此反復三次,表示對天、地、神的敬奉和對佛法僧三寶的祈祝,有時口中還要輕聲念出吉祥的祝詞,然後再飲。

茶文化: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飲料,做酥油茶離不開酥油、鹽和茶,酥油是從牛羊奶里提煉的奶油。藏民族飲茶時講究長幼、主客之序。客人飲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為最吉利。

⑦ 西部地區有哪些資源

礦產方面:西部地區礦產資源優勢突出,成礦地質條件優越,已經 探明儲量礦產130種。在45種主要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的鉀鹽、天然氣等13種礦產資源保有儲量佔全國的50%以上,處於絕對優勢。鉛礦、銅礦等9種礦產資源具有比較優勢,儲量佔到全國的30--50%。煤、油等能源礦產豐富,將成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性能源接替基地。

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區內有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森林、草原廣泛分布,水能資源、旅遊資源等也異常豐富。但開發利用程度比較低,因此有人稱西部地區為「貧困的富饒」。
西部地區各種自然資源中尤以能源和礦產資源最為突出,是國內最富有的「兩源兼富」地區。西部地區的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氣、太陽能、風能等都比較豐富,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近幾年在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發現許多大中型整裝油氣田。據「八五」期間全國第二輪油氣資源評價,西部地區擁有全國陸地資源總量43.9%的石油和78.75%的天然氣,估計最終可采儲量達到110億噸當量。西南地區擁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全國規劃中的十大水電基地,有7個分布在西南部。西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一些稀有金屬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前茅。按45種主要礦產工業儲量潛在價值計算,截止1998年,西部地區礦產資源潛在價值44.9萬億元,佔全國的50%左右。在已探明的百餘種礦產中,保有儲量佔全國80%~90%以上的有30多種。尤其是國家急缺的磷、鉀鹽、鎳、石棉等重要資源尤其豐富,在國內佔有絕對優勢,個別礦種儲量佔全國的99%以上。
西部土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後備資源潛力較大。西部12個省(區、市)土地總面積675.464萬平方公里,人均102.8畝,為全國人均的2.5倍;耕地面積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38%,人均2.5畝;未利用土地佔32%,可供開發利用的後備資源潛力較大。西部地區農牧業優勢明顯,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和棉花調出區,農業宜用地資源開發潛力大。青海、新疆、西藏、內蒙古是我國四大牧區。西北地區光熱資源豐富,日照時數是中國最長的地區,有利於發展大農業。西南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少,但森林資源豐富,有全國木材蓄積量最大的西南林區,其面積雖僅佔全國的24.4%,但蓄積量卻佔全國的45%以上;草山、草坡面積廣闊,水熱條件較好,具有發展畜牧業的優越條件,復雜多樣的生態環境是形成西南地區畜產品豐富的重要基礎。西南地區水資源也非常豐富,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50%,土壤條件較好。
西部地區地域遼闊,氣候復雜多樣,光熱水土資源別具特色,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西南地區雨水充沛,林草繁茂,森林覆蓋率達17.28%;生物物種豐富,被譽為世界植物的基因庫。西南地區是我國發展橡膠、甘蔗等南亞熱帶經濟作物不可多得的寶貴地區。西北地區自然環境復雜,氣候條件多樣,為種類繁多的動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獨特條件。區內有數十種珍稀植物,如太白梅花草、獨葉草、冬蟲夏草、藏紅花、天山雪蓮等。同時,本區還有上百種珍禽異獸,如大熊貓、金絲猴、羚羊、野氂牛、白唇鹿等;青海湖的鳥島是我國西部內陸地區最大島類棲息地。新疆帕米爾高原地區和天山、阿爾泰山等地有馬鹿、棕熊、松雞等珍禽異獸。西部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保存較好,是我國以及世界生物資源的寶庫,我國已在西部地區建立了多處自然保護區。
西部地區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獨特,民族風情濃郁,形成了眾多獨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自然旅遊資源方面,有名冠天下的華山、峨嵋山、天山等奇峰峻嶺以及浩瀚的戈壁沙漠、廣闊的草原。人文旅遊資源方面,西部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僅在陝西就有古遺址10,378處,古墓葬4,011處,出土文物100餘萬件,有「人文始祖」黃帝陵、秦始皇陵等古跡,秦始皇兵馬俑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跡;甘肅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古「絲綢之路」等;四川有峨嵋山、長江三峽、黃龍寺—九寨溝等名勝古跡1,000餘處;雲南四季如春,自然景觀優美,有三塔寺、洱海公園等名勝,而且雲南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構成了獨特的旅遊資源;貴州黃果樹瀑布,西藏高原風光、布達拉宮、大昭寺等都是聞名遐邇的旅遊景點。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發展旅遊產業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極為有利的條件。
總體上看,西部地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但是西部的資源開發程度較低,巨大的發展潛力尚未得到發揮,很多資源的開發程度不足10%,有些甚至不到1%。資源產業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基礎

⑧ 西藏的地理環境

西藏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部,地跨北緯26°50'~36°53'、東經78°25'~99°06'之間,面積120.2189萬平方千米,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8,在中國各省區中,僅次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居第二,相當於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和盧森堡5國面積的總和。

北面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相鄰,東面和東南面同雲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與西部自東而西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以及克什米爾地區毗鄰,國境線長約3842公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稱為「世界屋脊」,被視為南極、北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西藏高原位於青藏高原的主體區域。

青藏高原總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復雜多樣、景象萬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脈,陡峭深切的溝峽以及冰川、裸石、戈壁等多種地貌類型;有分屬寒帶、溫帶、亞熱帶、熱帶的種類繁多的奇花異草和珍稀野生動物,還有垂直分布的「一山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觀等。地貌大致可分為喜馬拉雅山區,藏南谷地,藏北高原和藏東高山峽谷區。

1、喜馬拉雅高山區,位於藏南,由幾條大致東西走向的山脈組成,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其中位於中尼邊境、地處西藏定日縣境內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頂部長年覆蓋冰雪,其南北兩側的氣候與地貌有很大差別。

2、藏南谷地,位於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即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經的地域。這一帶有許多寬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和湖盆谷地,地形平坦,土質肥沃,是西藏主要的農業區。

3、藏北高原,位於昆侖山、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間,約佔全自治區面積的2/3。由一系列渾圓而平緩的山丘組成,其間夾著許多盆地,是西藏主要的牧業區。

4、藏東高山峽谷區,即著名的橫斷山地。大致位於那曲以東,為一系列東西走向逐漸轉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其間挾持著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三條大江。山頂終年不化的白雪、山腰茂密的森林與山麓四季常青的田園,構成了峽谷區三江並流的壯麗景觀。

(8)西藏地域有多少資源擴展閱讀: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西藏土地資源的最大特點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總面積的30.71%,可利用潛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積超過內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國第一,是中國主要的牧區之一。

西藏自治區擁有宜農耕地680.57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42%;凈耕地面積523.43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31%;牧草地96934.8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56.72%。林地10716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27%。

居民及工礦用地50.45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03%;交通用地32.92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02%;水域8291.96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4.85%;未利用土地54354.8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31.8%。

西藏自治區土地以牧草地和尚未利用的面積最大,合計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88.52%,再依次是林地、水域、耕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耕地、牧草地、林地等合計面積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3.3%。西藏現有的糧食作物、果樹、蔬菜、茶葉、青飼料等種植業用地均屬耕種土壤范疇。耕種土壤面積最大的是日喀則市,佔全區耕種土壤面積的37.79%。

其次是昌都市,佔19.86%。山南市和拉薩市的耕種土壤面積基本相近,分別佔15.65%和15.48%;林芝市佔全區耕種土壤的8.65%;那曲市和阿里地區耕種土壤面積較小,分別佔1.99%和0.58%。全區74個縣有耕種土壤分布的佔62個,為總數的84%。

⑨ 西藏有哪些科學資源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對西藏地區的地熱資源進行了普查,結果表明,西藏地區幾乎縣縣都有地熱顯示,全自治區的水熱活動區不下600處。在自治區南部獅泉河——雅魯藏布江一帶,地熱活動類型很多,是世界上少見的。有間歇噴泉、水熱爆炸泉,也有籠罩著騰騰熱氣的汽泉和沸泉。各種熱泉、溫泉、碳酸泉和鹽泉就更多了。在離拉薩市90公里的羊八井,發現了我國大陸上第一個地熱濕蒸汽田。在這個熱田裡有面積近8000平方米、最深達16米的熱水湖,也有同水熱活動密切相關的硫磺礦,還有很多沸泉和噴汽孔、冒汽地面等,泉眼星羅棋布,到處涌水冒汽,一片熱氣騰騰的景象。在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區,還發現了一處1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水熱型熱田。現在,羊八井熱田的開發工作已大規模展開,在地下熱庫旁邊建起了電站,用來為當地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

⑩ 西藏的自然資源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西藏土地資源的最大特點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總面積的30.71%,可利用潛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積超過內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國第一,是中國主要的牧區之一。
西藏自治區擁有宜農耕地680.57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42%;凈耕地面積523.43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31%;牧草地96934.8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56.72%。林地10716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27%。居民及工礦用地50.45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03%;交通用地32.92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02%;水域8291.96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4.85%;未利用土地54354.8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31.8%。
西藏自治區土地以牧草地和尚未利用的面積最大,合計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88.52%,再依次是林地、水域、耕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耕地、牧草地、林地等合計面積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3.3%。西藏現有的糧食作物、果樹、蔬菜、茶葉、青飼料等種植業用地均屬耕種土壤范疇。耕種土壤面積最大的是日喀則地區,佔全區耕種土壤面積的37.79%;其次是昌都地區,佔19.86%。山南地區和拉薩市的耕種土壤面積基本相近,分別佔15.65%和15.48%;林芝地區佔全區耕種土壤的8.65%;那曲和阿里地區耕種土壤面積較小,分別佔1.99%和0.58%。全區74個縣有耕種土壤分布的佔62個,為總數的84%。
全區耕種土壤歸屬於28個土類中的16個土類,有12個土類沒有耕種土壤。其中,耕種山地灌叢草原土壤面積最大,佔全區耕種土壤面積的33.81%,其次為潮土和耕種亞高山草原土,分別佔12.83%和12.38%。耕種草甸土佔9.1%。耕種亞高山草甸土佔9.47%。耕種褐土佔8.1%。耕種灰褐土佔7.99%。耕種棕壤佔2.86%。這8類耕種土壤合計佔全區耕種土壤面積的96.95%,其餘8個土類面積很小,合計僅佔3%左右。耕種土壤主要分布在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和三江流域河谷洪積扇、沖積台地、沖積階地以及湖盆階地上,其中,雅魯藏布江幹流台地及拉薩河、年楚河等支流谷地內的耕種土壤就佔了全區耕種土壤的55%,其地貌條件相對較為一致。
西藏耕種土壤的垂直分布區間為海拔610~4795米,其中海拔2500米以下的面積佔5.6%,2500~3500米之間的佔11.4%,3500~4100米的面積佔60.8%,4100米以上的面積佔22.2%。草地土壤中包括了尚未作為放牧草場利用的荒草地土壤。那曲和阿里地區的面積最大,分別佔全區草地土壤的40.25%和26.30%。其次是日喀則地區,佔15.44%;昌都地區佔8.39%;山南地區佔3.99%;林芝地區佔2.72%;拉薩市佔2.91%。草地土壤的垂直分布區間為海拔2800~5600米,其中,海拔4600米以上的草地土壤面積佔82%,海拔3500~4600米的面積佔14%,低於海拔3500米的面積佔4%。
西藏境內草地土壤歸屬於8個土類,高山草原上的面積最大,佔全區草地土壤面積的59.48%,其次為高山草甸土和亞高山草甸土,分別佔22.47%和9.88%。以下依次為亞高山草原土(2.98%)、草甸土(2.68%)、沼澤土(0.94%)、山地灌叢草原土(0.82%)和褐土(0.74%)。
全區林業土壤歸屬於10個大類,面積最大的是暗棕壤,佔全區林業土壤的28.5%;以下依次是黃壤,佔17,6%;黃棕壤、棕壤、赤紅壤、灰褐土和亞高山林灌草甸土(亞類)的面積基本相當,各佔10%左右;磚紅壤佔7.83%;褐土佔1.18%;紅壤佔0.21%。各種土壤類型的宜林性能不盡相同,主要表現在隨著地勢的升高,不同土壤類型有著不同的適生林型和樹種。海拔1100米以下,有適生熱帶雨林的磚紅壤、紅壤和赤紅壤,佔全區林業土壤面積的11.81%。海拔1100~2800米有適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常綠針闊葉混交林的黃壤、黃棕壤,佔全區林業土壤面積的28.18%。海拔2800~3500米有適生溫性針闊葉混交林的棕壤,佔9.94%。海拔3400~4600米有適生寒溫性針葉林的略棕壤、灰化土、酸性棕壤和少量灰褐土,佔28.69%。此外,還有適生楊、樺、柏等的疏林和灌木林的亞高山林灌草甸土、灰褐土、淋溶褐土和棕壤性土等,佔21.39%,廣泛分布在森林邊緣,海拔上限可達4700米,下限為3000~3800米的河谷地區。 西藏已發現野生哺乳動物142種,鳥類488種,爬行類動物56種,兩棲類動物45種,魚類68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共計799種,構成了西藏的動物資源優勢。在這些動物中,野驢、野氂牛、馬鹿、白唇鹿、黑頸鶴、小熊貓等123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佔全國重點保護動物的1/3以上。其中滇金絲猴、孟加拉虎、雪豹、西藏野驢、野氂牛、羚牛等45種野生脊椎動物是瀕危滅絕或西藏特有的珍稀保護動物。在海拔3000~4000米的喜馬拉雅山麓,偶爾可以見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喜馬拉亞塔爾羊」。
陸生無脊椎動物在西藏有2307種。其中,中華缺翅蟲、墨脫缺翅蟲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西藏有益昆蟲、蜜蜂有103種,其中絕大多數是農作物、牧草、果樹、花卉等有花植物的傳粉者。 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質勘探部門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氣遠景資源量為1億至1.5億噸的中型油田。
水能:西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億千瓦,約佔全國的30%,居中國首位,其中蘊藏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河流多達365條。西藏水能資源絕大部分集中於藏東南地區,主要來自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幹流天然水能蘊藏量為8000萬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總蘊藏量可達9000萬千瓦。
地熱能:西藏是中國地熱活動最強烈的地區。各種地熱顯示點有1000多處。初步估算,西藏地熱總熱流量為每秒55萬千卡,相當於一年燒240萬噸標准煤放出的熱量。西藏最著名的羊八井熱田是中國最大的高溫濕蒸汽熱田,熱水溫度為93~172℃之間,已開發為地熱電站和重要旅遊景點。
太陽能:西藏自治區太陽能資源居全國首位,是世界上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里陽光直射比例大,年際變化小,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間達3100~3400小時,平均每天9小時左右。
風能:西藏有兩條風帶,推測年風能儲量930億千瓦時,居全國第七位。除藏東地區風能資源較貧乏外,大部分地區屬風能較豐富區和可利用區。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風速時數在4000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