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古代工具有哪些
擴展閱讀
不帶鎖的鑽石怎麼用 2024-11-02 02:01:35
固定籃筐需要用什麼工具 2024-11-02 01:46:08

古代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2-12 11:01:17

Ⅰ 古代生活中的常用工具有哪些

耕田的犁、挑東西的扁擔、美人化妝用的銅鏡、馬車、牛車、鍋、碗、瓢、盆、筷、鏟。

Ⅱ 中國古代器具有哪些

按結構特點分類,計量器具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量具。即用固定形式復現量值的計量器具,如量塊、破碼、標准電池、標准電阻、竹木直尺。線紋米尺等;

(2)計量儀器儀表。即將被測量的量轉換成可直接觀測的指標值等效信息的計量器具,如壓力表、流量計、溫度計、電流表。心腦電圖儀等;

(3)計量裝置。即為了確定被測量值所必須的計量器具和輔助設備的總體組合,如里程計價表檢定裝置、高頻微波功率計校準裝置等。
天晨漆畫屏風屏風在三千年前的周就以天子專用器具出現,作為名位和權力的象徵。經過不斷的演變,屏風作為防風、隔斷、遮隱的用途,並且起到點綴環境和美化空間的功效,所以經久不衰流傳至今,並衍生出多種表現形式。當今屏風主要分圍屏、座屏、掛屏、桌屏等形式,其中大型屏風能展示出那種高貴的氣勢,是客廳、大廳、會議室、辦公室的首選。它可以根據需要自由擺放移動,與室內環境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渾然一體,成為家居裝飾不可分割的整體,而呈現出一種和諧之美、寧靜之美。以往屏風主要起分隔空間的作用,而現在更強調屏風裝飾性的一面,既需要營造出「隔而不離」的效果,又強調其本身的藝術效果。它融實用性、欣賞性於一體,既有實用價值,又賦予屏風以新的美學內涵,絕對是極具民族傳統特色的手工藝精品。

Ⅲ 古代有什麼工具很有用

鋸子 捲尺 墨斗都是魯班發明的距今2400多年了 現在還是有很多地方要用到這些工具

Ⅳ 古代傳統器具有哪些

古代傳統器具的種類相當繁雜,具體有:

1、觥(gong):酒器,蓋作獸頭形。《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2、觥籌:酒杯和酒籌。酒籌用以計算飲酒的數量。歐陽修《醉翁亭記》中:「射者中,羿者勝,~~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3、�罍(lei):同「罍」盛酒的器皿,形狀像壺。《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維以不永怙。」《禮記•禮器》:「廟堂之上,~尊在阼。」(阼:古代東面的台階,迎客賓處)

4、尊:古代酒器(同樽)。《管子•中匡》:「公執爵,夫人執~,觴三行管子趨出。」元稹《有酒》詩:「有酒有酒香滿尊,居寧不飲開君顏?」

5、樽:酒杯。杜甫《客至》:「盤飧市遠無兼味,~酒家貧只舊醅(pei:沒過濾的酒)。」李白詩:「金樽清酒斗十千。」

6、觴(shang):酒杯。《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滿觴。」顏延之《陶徵士誄》:「念昔宴私,舉~相海。」

7、鍾:酒器。班固《東都賦》:「於是庭實千品,旨酒萬~。」

8、盅:飲酒、喝茶用的沒有把的杯子。

9、斗:盛酒器物,也叫羹斗,有柄。《詩經•大雅•行葦》:「酌以大斗,以祈黃�(黃�:gou長壽。指老人。」《史記•項羽本紀》:「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

10、酌(zhuo):酒杯,酒。《楚辭•招魂》:「華~既陳,有瓊漿些。」《始得西山宴遊記》:引觴滿酌,頹然就醉。

11、爵:古代酒器。《詩經•小雅•賓之初筵》:「酌彼康~,以奏爾時。」

12、白:古時罰酒用的酒杯。劉向《說苑•善說》:「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不�者,浮以為大白。」(�:jiao把杯中酒喝乾。浮:罰)

13、角(jue):酒器。形狀像爵,上口無兩柱。《禮記•禮器》:「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

14、觶():一種盛酒的器皿,似尊而小。《禮記•禮器》:「尊者舉~,卑者舉角。」

15、壺:古代一種盛糧食或酒漿的器皿。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16、杯杓(shao):飲酒用的器皿。也指飲酒。《史記•項羽本紀》:「張良人謝,曰:沛公不勝~~,不能辭。」

17、觚(gu):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長身細腰,口部呈大喇叭形,底部呈小喇叭形。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初期。《論語•雍也》:「~不~,~哉!~哉!」《論衡•語增》:「傳語曰:文王飲酒千鍾,孔子百~。」又如「一觚濁酒喜相逢」。

18、杯:現代仍然廣為使用的盛羹、水、酒、飲料等的器皿。杜甫《九日五首》詩之一:「重陽獨酌~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Ⅳ 古代工具的資料

司馬遷在《中記》中寫到大禹治水時有這樣一段話:「(禹)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攆,左准繩,右規矩,載四行,以開九州,通九道」。在這里,司馬遷給我們展現了禹帶領測量隊治水的生動畫卷。你看,禹帶著測量人員,肩扛測量儀器,准、繩、規、矩樣樣具備。他們有時在陸地坐車行進,有時在水上乘船破浪,有時在泥濘的沼澤地里坐著木橇,有時穿著帶鐵釘的鞋登山。由此可見,「准、規、矩」是古代使用的測量工具。

「准」是古代用的水準器。這在《漢書》上就有記載。「繩」是一種測量距離、引畫直線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長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禹治水時,「左准繩」就是用「准」和「繩」來測量地勢的高低,比較地勢之間高低的差別。「規」是校正圓形的用具。「矩」是古代畫方形的用具,也就是曲尺。古人總結了「矩」的多種測繪功能,既可以定水平、測高、測深、測遠,還可以畫圓畫方。一個結構簡單的「矩」,由於使用時安放的位置不同,便能測定物體的高低遠近及大小,它的廣泛用途,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的無窮智慧。

然而,「准、繩、規、矩」還不是最早的測量工具。1952年,人們在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村發現了一處距今約六七千年的氏族村落遺址。在這個遺址中,有完整的住宅區,其中有四十六座圓形的或方形的房子,門都是朝南開的。由此可以斷定,氏旅人是能准確地辨別方向的。他們用什麼辦法來辨認方向呢?據推測,他們是觀察太陽、星星來辨別方向的。

一般的物體,如樹木、房屋等,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都會投射出影子來,人們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常常觀察這些影子,慢慢地,人們發現這些影子不僅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著,而且還發現這些影子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立竿見影」便是我國古老的測量工作。古人們用「立竿見影」來確立方向,測定時刻,或者測定節氣乃至回歸年的長度等等。由此可以說,中國最古老、最簡單的測量工具是「表」,也就是普通的竹竿、木竿或者石柱等物。人們從遠古研究「竿影」不知有多少千萬年了。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人們通過「竿影」的丈量和推導,創造出一套「測量高遠術」來,「立竿見影」成了漢語中的一句成語。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准確到刻(15分鍾)。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Ⅵ 古時的記時工具有那些

水漏,沙漏,燒香,太陽高度

Ⅶ 中國古代紡織器具有哪些

隨著新石器時代農業的發展和手工技藝的提高,原始紡織技術得到了發展。經過提取、績、紡以後,纖維成為織造衣物的主要材料。早期紡織工具有紡輪、紡錘和紡墜。
(一)紡輪
紡輪主要是由陶質、石質製成的圓餅狀,直徑5厘米左右,厚1厘米,也叫「紡專」、「專盤」,中間有一個孔,可插一根桿。紡紗時,先把要紡的麻或其他纖維捻一段纏在專桿上,然後垂下,一手提桿,一手轉動圓盤,向左或向右旋轉,並不斷添加纖維,就可促使纖維牽伸和加拈。待紡到一定長度,就把已紡的紗纏繞到專桿上。

(二)紡錘
紡輪是紡錘的主要部件。在紡輪中心小孔插一根兩頭尖的木質直桿,即是紡錘。紡錘是紡輪與直桿結合後的產物。紡錘也稱「專桿」,將野生麻等剝出的一層層纖維連續不斷地添續到正在轉動的紡錘上,一根根植物纖維紗條便產生了,這種紗條合並捻製成的線可以編織漁網、套索、籃子、系罐、制衣乃至建房。紡錘是紡織手工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三)紡墜
紡墜是紡錘的發展形式。早期的紡錘比較厚重,適合紡粗的紗線,新石器時代晚期紡輪變得輕薄而精細,可以紡更纖細的紗。紡墜的形狀也由單一的圓形變為多種形狀,如圓形、齒輪形、球形、錐形、台形、蘑菇形和四邊形等。紡墜的出現不僅改變了原始社會的紡織生產,對後世紡紗工具的發展也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四)原始腰機
原始腰機是世界上最古老、構造最簡單的織機之一,早在新石器中晚期已出現。浙江河姆渡遺址、良渚文化遺址、江西貴溪春秋戰國墓群中都出土了一些腰機的零部件,如打緯刀、分經棍、綜桿等。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了許多紡線用的陶紡輪,用陶紡輪紡好一定量的線後即可織布。

Ⅷ 古代木匠的工具有哪些

1、鋸子

鋸子是傳統木工工具之一,用於木材的橫向切斷及縱向分解,手動鋸歷史久遠。條形鋸片又稱「鋸條」,鋸鑿角度一般呈帶傾斜的45°角,鋸牙逐個相隔向左右岔開,便於鋸條在鋸縫中往復運行。

其中框架鋸,鋸條裝於一側,另一側裝一繩框纏繞絞緊,插竹別子固定,可以調節鋸條松緊與角度,十分合理方便。

框架鋸按鋸條長度及齒距不同可分為粗、中、細三種。粗鋸鋸條長650—750mm,齒距4—5mm,主要用於鋸割較厚的木料;中鋸鋸條長550—650mm,齒距3—4mm,主要用於鋸割薄木料或開榫頭;細鋸鋸條長450—500mm,齒距2—3mm,主要用於鋸割較細的的木材和開榫拉肩。

2、刨子

刨子是傳統古典傢具製作的一種常用工具,由刨刃和刨床兩部分構成。刨刃是金屬鍛制而成的,刨床是木製的,即將一段鋼質刀刃斜向插入一隻帶方形孔的台座之中,上用壓鐵壓緊,台座長條形,左右有手柄,便於手持。

手工刨削的過程,就是刨刃在刨床的向前運動中不斷地切削木材的過程。把木材表面刨光或加工方正叫刨料。木料畫線、鑿榫、鋸榫後再進行刨削叫凈料。傢具結構組合後,全面刨削平整叫凈光。台刨歷史最少可上溯到明代。

3、斧子

斧頭是傳統的木工工具。利用杠桿原理和沖量等於動量的改變數原理來運作的分為兩個部分:斧頭和斧柄。斧頭為金屬所制,斧柄為木質。刀口形狀一般為弧形(有時也為直線形)或扁形。用斧子「砍削」是傳統木工的基本功,「一世斧頭三年刨。」要掌握刨子不容易,用斧比用刨更難。

斧子是鑿榫眼的最佳敲擊工具,比錘子好使的多,斧子橫過來,底面積比錘子大得多,不容易敲偏打到手,重量也比錘子重得多。 用斧子砍邊,木料紋理較直時,三兩下就可砍好,比鋸子快得多。斧子削木楔也很好用。 在沒有電動工具的時代,斧子是木工的利器,木匠是很看重自己的斧子的。

4、墨斗

墨斗是中國傳統木工行業中極為常見工具,古人有「設規矩、陳繩墨」之稱。民間墨斗木工自製,墨倉常被雕作桃形、魚形、龍形等,既為自娛,也是木工手藝的一種炫耀。

墨斗多用於木材下料,從事傢具製作的木工墨斗可做的較小些,從事建築木結構製作木工可做的大些。一方面可以用墨斗作圓木鋸材的彈線,或調直木板邊棱的彈線,還可以用於選材拼板的打號彈線等其他方面。如木板打號或彈線中,墨斗有時還用作吊垂線,衡量放線是否垂直與平整。

5、鑽子

鑽子是由握、鑽桿、拉桿和牽繩等組成的,內有圓孔,竹片與鑽桿相接,可以自由轉動,是用來鑽孔的。常用的鑽子有牽鑽和弓搖鑽兩種,弓搖鑽適用於鑽較大的孔。這兩種鑽子都可以通過更換鑽頭來改變鑽孔大小。

Ⅸ 中國古代制葯的工具有那些

你好,有葯碾子,杵,缽,切刀,葯碾子,等等,大葯房要制葯,加工葯的工具就多了去啦。謝謝採納。

Ⅹ 古代有哪些計時工具

圭表、刻漏、沙漏、水運儀象台、大明殿燈漏等。

1、圭表

圭表是古代漢族科學家發明的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圭表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桿和石柱,叫做表;

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當太陽照著表的時候,圭上出現了表的影子,根據影子的方向和長度,就能讀出時間。

2、刻漏

刻漏引又稱漏刻﹑漏壺,是中國古代的漏水計時器。漏壺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泄水型。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泄,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

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

為了獲得恆定的流量,首先應使漏壺的水位保持恆定。其次,向受水壺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積必須固定,水管採用「渴烏」(虹吸)原理,便於調整和修理。

3、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

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4、水運儀象台

水運儀象台是北宋時期蘇頌、韓公廉等人發明製造的以漏刻水力驅動的,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和報時系統為一體的大型自動化天文儀器。

標志著中國古代天文儀器製造史上的高峰,被譽為是世界上的最早的天文鍾。

水運儀象台的構思廣泛吸收了以前各家儀器的優點,尤其是吸取了北宋初年天文學家張思訓所改進的自動報時裝置的長處;

在機械結構方面,採用了民間使用的水車、筒車、桔槔、凸輪和天平秤桿等機械原理,把觀測、演示和報時設備集中起來,組成了一個整體,成為一部自動化的天文台。

5、大明殿燈漏

大明殿燈漏是中國鍾表史上最為著名的計時儀器之一,由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創制。

著名科技史專家英國李約瑟博士在研究了歐洲鍾表與中國宋代水運儀象台後,曾在他的《中國天文鍾》一文中斷言「中國天文鍾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鍾的直接祖先」。歐洲最早出現機械鍾是1320~1350年間。

它的工作原理屬漏水計時,而造型似宮燈,放置於皇宮的大明殿,所以稱之為大明殿燈漏。古文獻《元史 天文志》對它有專條記敘,試作今譯如下:

燈漏高一丈七尺(合今尺五米四),它的框架用金製作。上部有彎曲的梁,梁的中間是一顆雲珠,雲珠二側有象徵日月的球體,日在左,月在右,雲珠之下再懸有一顆珠子。這曲梁的兩端各裝有龍頭,龍的嘴能張合,龍的眼珠能轉動,用這樣的動作顯示燈漏內的水流是快了還是慢了。

曲梁的下面有一中梁,在中樑上,一左一右有兩條戲珠的龍,它們隨著珠子的下降或上升而俯仰,用這樣的姿態顯示燈漏內的水位是否適應運行的需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圭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刻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沙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運儀象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明殿燈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