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雕刻葫蘆用什麼工具
擴展閱讀

雕刻葫蘆用什麼工具

發布時間: 2022-02-16 18:19:34

1. 葫蘆雕刻用什麼刻刀好啊,什麼品牌的好

葫蘆,拉丁學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屬葫蘆科、葫蘆屬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軟毛,夏秋開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蘆的藤可達15米長,果子可以從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達一千克。
葫蘆喜歡溫暖、避風的環境,種植時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凍。新鮮的葫蘆皮嫩綠,果肉白色,果實也被稱為葫蘆,可以在未成熟的時候收割作為蔬菜食用。
葫蘆各栽培類型藤蔓的長短,葉片、花朵的大小,果實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果有棒狀、瓢狀、海豚狀、壺狀等,類型的名稱亦視果形而定。另外古時候人們把葫蘆曬干,掏空其內,做盛放東西的物件。

2. 怎樣雕刻葫蘆

聊城 東昌那裡 專門雕刻葫蘆,有很多網站上也有關於東昌雕刻的,那裡應該有很多葫蘆的雕刻圖案吧,你可以查一下。 http://www.hudong.com/wiki/%E8%81%8A%E5%9F%8E%E9%9B%95%E5%88%BB%E8%91%AB%E8%8A%A6 http://www.lcxw.cn/Html/lcwt/0612209354341270.html這是其中的網站,你可以先上去看看。。哪裡都是歷史悠久的雕刻工藝了。很漂亮很具有藝術價值。下面這個網站上有很多葫蘆雕刻的圖案,你可以參考一下。 http://www.378.cn/wz_shows.asp?id=506這個網站上的圖案相對於東昌的來說很簡單,應該比較適合初學者。 希望能幫助到你。。

3. 用什麼工具可以鏤空葫蘆呀……好著急呀 ……嗚嗚

嘻嘻小妞21 :你好。
用細木工雕刻刀,(成套賣)。
首先將亞腰葫蘆用細砂紙,把葫蘆外表皮磨去。然後用鉛筆打底,勾勒出你所需要的圖案,細心雕刻。雕刻好了,再用細砂紙磨光,罩上清漆(薄薄的一層),待干透,再刷一遍清漆。
至於底座,古玩商店有賣的。等你功夫到了,也可自己雕刻。不過要會一點木工手藝。

4. 一般的葫蘆雕刻需要哪些工具刀

買一套啄木鳥的手工刀即可,

5. 葫蘆用刻刀雕刻太硬啦!用什麼方法能處理一下又不傷葫蘆呢

葫蘆·一般都是用電烙鐵烙的,如果要雕刻也可以買電批子

6. 手工怎麼雕刻葫蘆形狀掛件

根據材料選工具。木刻刀,銼,砂紙,手磨,小台鉗,小型電鑽,工筆刀。是一般的木質類用的。石類的必須機器了。
1、首先將小葫蘆清洗干凈是表面的臟東西和外表皮軟化。
2、用細砂紙打磨直至表面光滑,然後用水清洗干凈。
3、首先,用鉛筆描繪出所要刻的字和圖案。
4、依照字跡,用工筆刀刻寫出字跡和圖案,刻寫的字跡要有凹凸感。
5、依照上兩步刻完所有的字後,用黑色簽字筆仔細描好,在等待字跡干好。
6、在葫蘆的肚子上,用小型電鑽刻出不規則的祥雲紋,刻完後,在合適的空白處進行鏤空, 使得葫蘆顯得更加的玲瓏。

7. 如何雕刻葫蘆

從雕刻技法的角度去品鑒蘭州刻葫蘆

邱臨俊作於二OO九年十二月(此文乃本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蘭州葫蘆藝術區別於我國其它地域葫蘆藝術的最主要一點,就是重於雕刻,用雕刻技法來體現傳統書畫。這門技藝自清代萌芽至今已過百年。起初,工匠們在沒去皮的葫蘆上用針刻花草,以供自己玩賞。到民國初年,有幾位藝人開始雕刻人物和戲劇臉譜,作為兒童玩具售於街市,此時的作品已經是將葫蘆去皮後雕刻的。時過境遷,目前全甘肅省內葫蘆雕刻者人數約300左右,多集中在我省蘭州市和臨夏州兩地,其中農民占總人數的95%以上。隨著藝人們不斷地摸索創新,其工藝水平在不斷提高,就創作用的工具而言,以最初的只用針刻,發展為現在的用針、刀、針刀並用、甚至使用烙鐵等等,他們雕刻用的工具還是以針為主,也有較少數人只用刻刀雕刻,但由於只用刻刀刻不出很精細的圖案,故至今使用的人少,未成氣候。除了針和刀以外,還有一種是針刀並用刻法,本文主要談談針、刀、針刀並用三種刻法的利弊,以使廣大愛好者從技法的角度深入了解蘭州刻葫蘆藝術。

我們在葫蘆上雕刻美妙絕倫的傳統書畫,是件不容易的事,作畫有畫法,寫字有書法,刻金石有刻法,這么多「法」就是處理細節問題的方法,精湛的刻功能體現無盡變化的細節,有了到位的細節處理才能構築美的整體,才能產生美感,才能有「韻」,如同寫一個漢字,點畫細節的精到是寫好一個字的前提。我們判斷一件刻葫蘆作品的優劣,就要看是刻者是否抓主傳統文化的根本,對細節的問題處理的如何,而不是被外在的華麗、工多、內容繁雜、雕刻內容等所迷惑,這也是欣賞葫蘆藝術作品的唯一標准。

先說說針,舊時刻葫蘆用的針就是平常縫紉、做針線活時用的針,這種針做為最常見的工具,在刻葫蘆上一直使用了很多年,到現在也有很多人在用,但縫紉用的針硬度小,刻沒幾下就容易斷尖,很費事,老一代的藝人在雕刻前要事先磨好若干個針,以備雕刻時用。現在用的針都是從五金店買來小麻花鑽頭,把鑽頭的平端磨成針的形狀,然後進行在葫蘆上進行刻劃,鑽頭的材質硬度比縫紉針高,軟硬合適,刻劃時不易斷尖,使用很方便,一個作品下來就磨兩三次就行了。針刻的技法簡單,刻者幾乎不用專業雕刻的底子,加以時日就能掌握,而且刻的速度快,能出產量,目前市場上很多中底檔的葫蘆都是用針雕刻的,這也是蘭州刻葫蘆為什麼被叫做「針劃葫蘆」的原因。

針刻出的線條纖細,可以做到「細如絲」的地步。但針的表現手法單一,針尖的形狀決定了其在線條變化的表現能力有限,比如書法線條要達到古人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印印泥」的效果,針的刻劃是很難辦到這點的。目前針只適合雕刻某些白描(亦稱線描)圖案和線條變化較少的動物毛發、裝飾紋案等,例如,就拿一幅用白描技法畫的佛像繪畫作品來講,其畫面對線條的走向和弧度要求嚴格,但單個線條的粗細、枯濕、濃淡等的變化較小,這類圖案單用針雕刻是可行的。但在中國藝術中,白描作品在詮釋傳統文化元素方面有很大局限性。在用針雕刻對線條變化有相當復雜要求的傳統國畫線條時,針刻出的線條就顯的十分死板,沒有變化,很「匠氣」。如果要刻一幅水墨畫,人物或者是山水等等,就先要把原畫簡化為白描,把很多富有變化的東西轉化為單一的線,把構成美的元素「簡化」掉了,的這種做法在藝術上是很不可取的,還有,尤其在雕刻中國書法這類極盡變化的線條時,單一用針更是不行,即使用直徑不同的鋼針刻,只能在線條粗細上有些變化,在刻點畫時卻不能准確體現筆畫的細節,沒有細節也就更沒有韻味可言了。所以針刻的缺點就充分的暴露了。

再說說刀,除了用針雕刻葫蘆外,還有少數雕刻者們用刻刀雕刻葫蘆,作品內容也是以傳統國畫為主,刻出的線條粗大,水墨意味濃厚。本地商人們把這類作品叫做「寫意風格」,刻刀的雕刻技法就比鋼針復雜的多,挑、拉、皴等技法能夠表現中國水墨畫和書法的韻味,其表現線條變化、畫面墨色濃淡等細節的能力基本上和毛筆接近,其技法就和「木雕」中的「刀法」類似。但這種刻法用在葫蘆上也暴露了其弱點:因為在葫蘆的表面,一層極薄的硬皮在刻破後露出白色海綿狀物質,這個物質很柔軟,刻刀無法在這里體現木刻的效果,刻出的總體效果感覺不如在木板上雕刻的好,容易把葫蘆搞的比較「臟」。

甘肅刻葫蘆的最大特點,就是刻出圖案的效果要細膩精緻。然刀刻葫蘆的線條粗大,毛糙感強,就失去細的特點,若用刀刻細小的線條就很難,搞微雕基本不可能。可是,針的細節表現力卻有限,雕刻的畫面僅限於一些白描作品,針在表現書法、金石印章等的韻味時更顯得力不從心。針的細節處理能力有限,刀刻線條又太粗,如何讓針和刀取長補短呢?

針刀並用刻法將針和刀的優點進行了互補,仔細觀察一下,在蘭州老一輩名家的傳世葫蘆作品中,比如王德山刻的葫蘆上可以看到:他試圖努力的用針和刀並用的方法來達到毛筆的效果,王德山大師的師傅李文齋先生在創作過程想盡辦法,甚至不惜使用一些化學葯品來進行刻制。這些動機在葫蘆雕刻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前人由於當時社會種種環境的因素,未能全面吸收正宗木刻、板畫、金石等等藝術門類的經驗和知識,作品中還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針和刀並用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先用鋼針打「底稿」,然後用小刻刀(類似木刻刀)進行細節的修飾,以表現「韻味」,這種方法刻出的文字圖案線條圓潤又不失細節之美,而且可以用運於微雕。其實 「刀法」古以有之,在刻者具備了書法、金石等藝術的良好素質後,會自然而然的想辦法把這些流傳了千年的精妙技法用到葫蘆上來。 這種刻法比前面所講的單一用針或刀來的復雜,且難掌握。但藝術的復雜性決定了製作技法的復雜性,復雜的技巧並不是多此一舉,畫蛇添足。這點復雜還是必要的!要創造好的藝術品,掌握嫻熟的、高超的、多變的製作技巧是必須的,正如王羲之書論所雲: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每作一口,常隱鋒而為之,每作一橫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弩發;每作一點如高峰墜石;如折鋼鉤;每作一牽,如萬歲枯藤;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趣驟。我們雕刻的線條唯有如此才能給作品以生命,才能在作品中准確充分的表現自己的能力,使作品分格獨具,讓人百看不厭。

針刀並用刻法能表現所有的傳統繪畫題材,包括書法、水墨、白描、印章等等,同時且不失甘肅葫蘆「細發」的特點。這將是目前製作「高檔」葫蘆工藝品所採用的主要方法,也是我們這一代葫蘆雕刻者門必須要繼承並發揚的重要方法。

(完)

8. 雕刻葫蘆用什麼工具

懷中揣四種手段各不同

一把冬蟲葫蘆,可手中把玩、懷揣的寵物,在它大體功能性的造型之外,還有諸多錦上添花的美化手段,計有印、刻、砑、燙等各種裝飾形式與手段。

「印模屬於印的范圍。待葫蘆長成印上花紋,形成浮雕,一般設計在葫蘆通體,四周布滿花紋,八卦圖、五福捧壽、雲龍、太師少保、三陽開泰、合和如意、四季花開、人物故事等。印花工藝多用於蟈蟈葫蘆,因其身長便於印模,黑蟲與金鍾印花葫蘆較少。」

「刻,用牛角或瑪瑙刻成器具,按葫蘆圓體隨勢刻畫,線條流利,形體簡練,多為花草、魚類及戲曲人物故事。秋後,很多山東聊城等地的農民帶著自種自刻的扁圓葫蘆來津出售,物美價廉,多用於晚秋蟈蟈飼養之用。」

「砑,砑花是匏葫的特殊製作工藝,創制於北京。在清道光年間,北京有徐某獨善其藝,所作如天生成。天津近代有陳錦堂老藝人,為砑花工藝高手,他構思高雅,布局疏密有致,手法精細,每件作品如同浮雕國畫,題材為山水、花鳥等,還有的用畫師劉奎齡的稿子,更加絕妙名貴。砑花的製法是將葫蘆表層硬皮輕度軟化,之後用不同角度的瑪瑙砑子為工具,在已定稿葫蘆身上砑制出點、線、面,凸於平面,力輕則砑不凸出,力重則劃破表面面線,完全靠手感力度進行創制。」

「燙,燙面也稱火筆,老法以自製火香,製成如手指粗的燃香,中心插入鋼針以為筆頭,點燃之後導熱至銅針,用以燙畫圖案。現代以電烙鐵代替,但燙染效果,遠不及舊法理想。陳錦堂擅長這種藝法,所燙雲龍後人無人可比。現代有姓曹的和王殿華所燙山水、人物也為藏家珍藏。」

「漆,舊時天津大漆葫蘆,顏色絳紅,晶瑩可愛,匏體經漆之後,堅固耐用,它也同於古樂器,在美化音色方面,也會起到良好效果,也有雕與描金工藝,更為罕見。」

「以上是葫蘆『身兒』的各種裝飾形式與手段。此外還有一個關鍵部件即起到音孔作用的蒙心。蒙心在口蓋之上,蟈蟈類葫蘆口上加瓢蓋,上有五孔或者七孔,是為音孔,個別也是平蒙心者。蒙心的規格有高、平之分,全依個人愛好來決定。蒙心的製作,不拘何種材質,都要求精細而堅固,線面排列勻稱細密,一隻優質細工的蒙心,也是一種高級的微雕特種工藝品。我曾經見過一套八種類別蒙心,材質有牙、玉、翠、椰殼等,題材分別為西遊記等全系人物故事,都是高體微雕,而且每件作品帶動,堪稱巧奪天工的絕妙作品。」

「天津刻制蒙心高手,為八十高齡的李如柏老藝人,他所刻制蒙心,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精,雖然是傳統題材,時創新意。常見刻制內容二龍戲珠、龍鳳呈祥、五福捧壽、海八怪、暗八仙、番八寶等吉祥圖案。帶動是他的拿手特色,所謂帶動是方寸之間的小天地,把立體物以套刻方法,可以在蒙心中間活動,更顯構思巧妙,手法精確,絕不能掉出蒙心。帶動主體物的數目,要依題材與規格而定,通常由一動至二十動。如九動松鶴延年蒙心,在圓徑三厘米,高二厘米的蒙心上,以九隻動態仙鶴飛翔蒼松之間,生趣盎然,絕妙至極。其他還有絲瓜蝴蝶、游龍戲水等諸多樣式。此外還有高圓雕,多用透雕方法,題材有纏枝牡丹、八仙祝壽、教五子等。教五子為牙透雕雞籠,內雕一隻公雞五隻小雞,形狀如同米粒,其規格為底圓徑三厘米,高四厘米,可謂絕妙構思。」

冬蟲葫蘆歷史由來已久

天津距離北京比較近,又是近代商業城市,市井文化發達,葫蘆種植與形成都有獨特的地方特色。天津種植冬蟲葫蘆,起於清末民初,集中近郊西梁咀子一帶,此地土質肥沃,又有運河之水的灌溉,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比較著名的種植戶有宣家、李六、王庚、蕭扯子等數家,還有非專業以自娛性質的長春堂張家、振德黃家。各家之中都有獨到的種植方法與造型特點,至今仍影響與啟發當代的種植專業戶。宣家葫蘆瓦模精細,造型俏麗,李六瓦模拙樸,比較而言,有文武之別,這兩家通力合作,取長補短,其中有一形制為「兩大堆」的,音韻鏗鏘,迴音悠揚,頗受玩家青睞,究其原因乃是兩家的合種。李六種植中小有走模變形,收獲的季節,兩家按成品各分一堆,「兩大堆」名由此而來,此並非指形制而言。長春堂的葫蘆以瓦模凸花見長,多系蟈蟈葫蘆,是仿北京官模的繼承和發展。

一片一片綠心葉一個一個小葫蘆

一片碧綠的葉,一棵彎彎的藤,藤上星星點點出現幾個小葫蘆,當夏天到來的時候,從遠處一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望不到邊。不要小看這些不起眼的葫蘆,它裡面古老的歷史和故事就像葫蘆籽一樣多得數也數不完。

這里就是天津市工藝葫蘆協會會長張才日種植葫蘆的地方,他向記者更細致地講述了自己種植葫蘆和收藏葫蘆的故事。

種植葫蘆的開始

「我從十來歲開始種植葫蘆,那時候,我住在天津市河北區王串場22段,平房前面有一大片空地,我開始在上面灑籽種葫蘆。最初我只是單純地種普通的瓢葫蘆,每天為他們施肥、澆水,經過一番辛苦的栽種後,看著藤子上一個接一個的小葫蘆,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

工藝葫蘆搞創新

「當時養蟈蟈的葫蘆價格很昂貴,是一般平民家庭難以承受的,所以我突發奇想,自己種葫蘆。我很喜歡形狀另類的工藝葫蘆,這種絕活是讓葫蘆在特殊模具里生長出來。我嘗試著找一塊木頭,銼成「棒子」形狀。開始,我發明用紙做模具,先用紙將刻好的木頭包裹好,一層摞一層,共有幾十層厚,將裡面的木頭從上面抽出來,把剛剛成型的小葫蘆放在紙模里,每天看著它慢慢成長,每當這個時候心裡有一種成就感。不久,我發現紙模的弊端,葫蘆裡面會往外面滲水,一點一點將紙模洇濕、炸開。於是,我改進工藝,在模具外面用三層布包裹,最終成功種植出第一代工藝葫蘆。後來我研究在葫蘆上雕刻精美的花紋,模具材質更新為石膏,這種石膏模很結實、耐用,而且成本很低,經濟劃算。」

「據我了解,從清朝開始宮廷有人做工藝葫蘆,樣子很漂亮,因為模具是木頭手工雕刻而成,所以造價很高,我想把古代的這種傳統工藝延續下來,所以我開始摸索仿製清代的工藝葫蘆。」

「鼻煙壺是工藝葫蘆的一種,小巧的葫蘆為上乘。鼻煙壺的模子需要用石頭來雕刻,我選好石頭後,用小刀在上面一點一點雕刻花紋。時而雕刻一朵朵小花,時而雕刻精美的文字,這很考驗一個人的耐力和耐心。包裝後的石頭上面帶有精美的圖案,然後用兩個半圓的石膏包裹在外面,石膏晾乾後,石膏內壁會出現精美的花紋。將這兩半石膏合上,裡面倒上膠,膠干後,膠的外層就出現和石膏內壁相同的花紋。最後,外壁帶花紋的膠模外面再裹上一層石膏,精美的圖案神奇般復制到這層石膏的內壁上,這個石膏就是葫蘆的模子。將小葫蘆放在模子里,克隆出形狀、圖案和模子一樣的葫蘆。」

9. 在葫蘆上刻畫用什麼工具

刻刀!

10. 怎樣雕刻葫蘆

「雕刻葫蘆」的製作過程

(一)製作工具與材料。
鋼刷、小鋸、口罩、眼罩、錐子、木槌、砂紙、美工刀、膠棒、膠條、鉛筆、丙烯顏料、橄欖油、裝飾材料、葫蘆托和葫蘆等。

(二)打皮。
給葫蘆打皮要經過十一個步驟方能完成。
第一步:選擇皮色發白的葫蘆去皮,如果皮色是綠色的葫蘆最好暫不去皮。
第二步:從葫蘆頂端開始刮皮,用竹板輕輕的颳去外皮。
第三步:要注意保護好葫蘆頂端的葫蘆柄即龍頭部分,切不可在給葫蘆打皮的過程中將其折斷損毀而降低其使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第四步:先把葫蘆上半部的外皮去除,去除外皮後葫蘆程現綠色,而後將葫蘆倒置。
第五步:再次將餘下的葫蘆外皮全部颳去。
第六步:將整個刮完外皮的葫蘆放入清水中泡上2分鍾。
第七步:將整個葫蘆在水中輕輕旋轉使得已經刮完的葫蘆每一部分都潤上清水。要反復檢查確保沒有遺漏的部分。
第八步:將水中泡好的葫蘆取出用鐵刨花輕輕的打磨葫蘆外皮,把未打到的外皮及膜部分去除。
第九步:將去好皮的葫蘆在鹼水中沾一下,要求表皮沾均勻。
第十步:將處理好的葫蘆掛在陰涼處,不可著地。
第十一步:等葫蘆干透後,再放在太陽下晾曬,而晾曬的時間要看葫蘆表皮顏色變化程度來決定。
另外,如果未打皮的葫蘆已經干透,若要打皮須將葫蘆在清水中泡上六個小時以上,然後用鐵刨花將外皮去除。
干透的葫蘆經暴曬後,其表皮色澤千変萬化,有金黃色。淡黃色,茶色等等,不同的色澤用於不同的作品創作,
在創作作品前,必須檢查葫蘆是否干透了。檢驗葫蘆是否干透其辦法是:用手掌輕拍葫蘆,內部種子瓤塊就會脫落,如果種子瓤塊未能脫落就說明葫蘆沒有干透,需要繼續晾曬,直至葫蘆干透方可使用。

(三)畫稿,也稱「打小樣」。
根據葫蘆的品種要想做什麼樣的作品須先在紙上畫出,畫稿滿意後,再在葫蘆上上畫稿,即把滿意的畫稿上的圖案轉畫到葫蘆上,畫好後即可進行雕刻。

(四)雕刻。
1、雕刻工具:初學者,可准備圓刀、平刀、斜刀、玉婉刀和三角刀等5種工具。我在雕刻過程中只使用特製專用刻刀進行雕刻,不但能完成圓雕,浮雕而且還可以進行線刻。

2、「雕刻葫蘆」的雕刻技法
(1)圓雕:所謂圓雕是指適用於多角度欣賞的完全的立體的雕刻作品。圓雕中還包括一種半圓雕,即雕刻出需要表現的主要部分,舍棄次要的部分,形成一半圓雕,而另一半則隱蔽成原物,也有的是用其它圖案景物,平面等不同手段作襯底的一種雕刻形式。
圓雕的製作,首先要有一個准確的設計方案。把葫蘆的各部分都盡可能地利用起來,設計要合理准確,也就是說,在紙上打的「小樣」本身就必須是藝術精品。
初學者運用圓雕雕刻技法,用力要適當、准確。正確的姿勢是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刀鋌,保持刀鋌的穩定性,防止跑刀,劃傷別的部位及劃傷手指。在雕刻精細的鏤空雕件時,應首先將外部紋飾雕刻好,再用手鑽把內部鑽通,最後用平鑿修整。
(2)浮雕:按照雕刻的深度可分為高浮雕、淺浮雕、薄意三種。
高浮雕又稱三面看,高浮雕內容多見花卉、人物和動物。是葫蘆雕刻的經常採用的技巧之一,在學習雕刻的過程中,要首先學習構思設計,前後左右都要照應到,循序漸進,不可逞強,圖一時痛快,大量地刻掉葫蘆皮肉。
淺浮雕就是相對高浮雕比較而言,所刻內容一般比較淺。
薄意是一種極薄的浮雕,因為它的雕刻對葫蘆造成極少的破壞,而又飽含詩情畫意,所以在一些質地好而透明度高的葫蘆上經常使用的一種裝飾的技法,其中主要有歷史人物、山水、花鳥,甚至書法手跡,具有吉祥如意的題材更是經常採用。
製作「雕刻葫蘆」作品時,經常把高浮雕、淺浮雕和薄意等多種技法結合起來使用,用以表現作品內容。
(3)線刻,顧名思義,線刻就像國畫中的白描一樣,是用單線條的雕刻來表現作品的內容。

另外,在「雕刻葫蘆」的雕刻過程中,還有微刻、鏤雕青雕和素雕等多種雕刻技法。這些雕刻技法只有一些老技師才能掌握,一般初學者只掌握圓雕,浮雕,線刻三種雕刻技法即可。

(五)著色。
「雕刻葫蘆」的著色是區別於任何一種工藝葫蘆的最顯著的特點,著色的水平高低,質量的優劣,決定著「雕刻葫蘆」的生命,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雕刻葫蘆」著色前要對已經雕刻好的葫蘆進行細致地研磨,研磨的材料有水砂紙、磨石、人造磨石和木炭等。水砂紙的粗細有多種型號,號越大越細。磨石分為青理石,紅理石,這些是天然磨石,質堅而細,無沙質,可作細磨之用。人造磨石,又稱油石,可用於葫蘆推光之用。經過研磨之後再用脫脂棉揩凈研磨所產生的細末。研磨後葫蘆雕刻部分光滑無劃痕平整不粗糙,之後方可著色。

給「雕刻葫蘆」著色,要嚴格按照「小樣」的設計進行,如果不會畫國畫,寫書法的工匠,則需要技藝純熟後方可作這一部工藝,也就是說最好用有繪畫基礎的人做這一步工藝,以保證「雕刻葫蘆」的質量。
著色完畢之後,再用橄欖油把整個葫蘆作品罩上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