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讀古書用什麼工具
擴展閱讀
長春新大石油廠怎麼樣 2025-04-29 23:57:57
根據什麼進行石油分餾 2025-04-29 23:52:48

讀古書用什麼工具

發布時間: 2023-05-25 02:29:55

『壹』 「古書」要怎麼才能讀懂啊,需要哪些工具呢

您好,我就是中文系畢業的,我來回答你吧。要讀懂古文,語感很更要,就像我們學英語一樣。如何培養語感呢?當然是多讀古文,多背經典文章,這方面的書我首推《古文觀止》,你每天研讀一篇,最好熟讀成誦。但學習古文光有語感還不行,你還得理解古文語法、句式。這方面的書我推薦王力先生的《古漢語語法》。如果你的古文功底實在太差,我建議你先從淺文言入手,讀讀四大名著,這是最基礎的。
學習古文沒有工具書也不行,我遇到的最全的、收錄字數友手最多的古漢語字典應該改是王力先生的《王力古漢語字典》。

古文學習主要是字和句羨告態,也就是古人常說的「句讀」,是古人啟蒙教育的開始。我建議你平時多讀古文,不多讀這類的文章,你就是工具書再多也沒用。送你一句,師說裡面的「句讀兄源之不知,或師焉?或否焉?」。

『貳』 哪裡能夠找到古書籍或者古書軟體

書格網,世界數字圖書館網,國學大師網,搜韻詩詞門戶網(點擊左上角菜單古籍欄)。

『叄』 春秋時期文房內所使用的工具都有哪些

中國書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筆、墨、紙、硯來構成的,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文房四寶」,大致是說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因為中國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書,或能畫,或既能書又能畫的,是離不開筆墨紙硯這四件寶貝的。

文房之名,起於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公元 420-- 589年),專指文人書房而言,以筆、墨、紙、硯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文房用具除四寶以外,還有筆筒、筆架、墨床、墨盒、臂擱、筆洗、書鎮、水丞、水勺、硯滴、硯匣、印泥、印盒、裁刀、圖章、捲筒等等,也都是書房中的必備之品。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房四寶多為清代名師所作,皇家御用,其用料考究、工藝精美,代表了我國數千年來文房用具的發展水平和能工巧匠們的創造智慧與藝術才能,是文房用具中的瑰寶。

在林林總總的筆類製品中,毛筆可算是中國獨有的品類了。傳統的毛筆不但是古人必備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達中華書法、繪畫的特殊韻味上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不過由於毛筆易損,不好保存,故留傳至今的古筆實屬鳳毛麟角。

古筆的品種較多,從筆毫的原料上來分,就曾有兔毛、白羊毛、青羊毛、黃羊毛、羊須、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貂鼠毛、鼠須、鼠尾、虎毛、狼尾、狐毛、獺毛、猩猩毛、鵝毛、鴨毛、雞毛、雉毛、豬毛、胎發、人須、茅草等。從性能上分,則有硬毫、軟毫、兼毫。從筆管的質地來分,又有水竹、雞毛竹、斑竹、棕竹、紫擅木、雞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況香木、雕漆、綠沉漆、螺細、象牙、犀角、牛角、麟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銀、瓷等,不少屬珍貴的材料。

【筆】

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雖然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筆。其後,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筆,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出土的秦筆,及長沙馬王堆、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甘肅省武威市、敦煌市懸泉置和馬圈灣、內蒙古自治區古居延地區的漢筆,武威的西晉筆等都是上古時代遺存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墨】

給人的印象似稍嫌單一,但卻是古代書寫中必不可缺的用品。藉助於這種獨創的材料,中國書畫奇幻美妙的藝術意境才能得以實現。墨的世界並不乏味,而是內涵豐富。作為一種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現於今者,當十分珍貴。

在人工制墨發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來做為書寫材料。史前的彩陶紋飾、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簡牘、縑帛書畫等到處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遺痕。文獻記載,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繩(木工所用)、墨龜(占卜)也均曾用墨。經過這段漫長的歷程,至漢代,終於開始出現了人工墨品。這種墨原料取自松煙,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後來用模製,墨質堅實。據東漢應劭《漢官儀》記載:「尚書令、仆、丞、郎,月賜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陝西省千陽縣,靠近終南山,其山右松甚多,用來燒製成墨的煙料,極為有名。

從製成煙料到最後完成出品,其中還要經過入膠、和劑、蒸杵等多道工序,並有一個模壓成形的過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項重要的工序,也是一個藝術性的創造過程。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長方、圓、橢圓、不規則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塊組成,圓形或偶像形墨模則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內置墨劑,合緊錘砸成品。款識大多刻於側面,以便於重復使用墨模時,容易更換。墨的外表形式多樣,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邊墨。

【紙】

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經為歷史上的文化傳播立下了卓著功勛。即使在機制紙盛行的今天,某些傳統的手工紙依然體現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煥發著獨有的光彩。古紙在留傳下來的古書畫中尚能一窺其貌。

在紙張發明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是採用什麼來作為記事材料的呢?根據文獻和實物資料,最早的人們是採用結繩來記事的,遇事打個結,事畢解去。後來又在龜甲獸骨上刻辭,所謂「甲骨文」。在青銅產生以後,又在青銅器上鑄刻銘義,即「金文」或「鍾鼎文」。再後,將字寫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稱「竹木簡」,如較寬厚的竹木片則叫「牘」。同時,有的也寫於絲織製品的嫌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記事材料外,還發現了刻於石頭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石鼓文」。

一般人們皆知,紙是在東漢由蔡倫發明的。但近年的考古發掘,卻對此提出了疑問。隨著西北絲綢之路沿線考古工作的進展,許多西漢遺址和墓葬被發現,其中也不乏紙的遺物。這些右紙均據其出土的地點而被冠名。

從目前出土古紙自身的年代順序,可以分別排列為:西漢早期的放馬灘紙,西漢中期的灞橋紙、懸泉紙、馬圈灣紙、居延紙,西漢晚期的旱灘坡紙。這些紙不但都早於蔡倫紙,而且有些紙上還有墨跡字體,說明已用於文書的書寫。

【硯】

『肆』 讀古書遇到干支記日用什麼工具書轉換,哪種工具書方便快捷

《中國史歷日和中西歷日對照表》
http://ke..com/view/5919365.htm

『伍』 10.學習古代漢語有哪些工具書及電子網站,你是如何利用的,舉例說明有哪些幫助

1、《新華字典》
是目前最常見的字典。《新華字典》釋義用現代漢語,注音也准確,當然,《新華字典》畢竟是一部現代漢語字典,所收的古字和古義是很有限的,因此,還有必要查閱其他的字典。
2、《康熙字典》
成書於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共收字四萬七千多個,一般字典查不到的字,在它上面可以查到。這本字典按照部首排列,全書共分有二百一十四個部首。它釋字的典例,也是先注音,後釋義,再而引古書為證。
3、《漢語大字典》
是20世紀80年代才出版的一部大型字典,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在五萬六千個左右。在字形方面,它收列了能夠反映形體演變關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在字音方面,首先是用拼音字母表可能標注出所收字的現代讀音,然後收列它的中古反切,並標注它的音韻地位和和所屬的韻部。 它是查考漢字字形、字音和字義的大型工具書。略微不足是詞義的概括性不足,難免出現義項分合不當。
4、《王力古漢語字典》
是2000年才出版的一部中型古漢語字典。它特別重視詞意的概括性、系統性和時代性,並且設有同義詞辨析、同源詞探討和連綿詞闡釋等內容。
它對閱讀古籍和提高古書閱讀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查考漢字上古音、中古音的書還有郭錫良的《漢字古音手冊》。

『陸』 看古書用什麼工具書比較好

手機下載 快快查漢語字典
把所有功能包都下載
遇到不認識的漢字,有手寫功能
搜索到以後,查看解釋

如,山海經中生僻字 瘞


圖中下方有很多字典,可以一一查看解釋

『柒』 下面哪部詞典是閱讀古書用的工具書,收詞較廣,除古今詞語外,還收有百科名詞術語

最全的還是《古代漢語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