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夫茶具,茶鏟,茶針,茶鉗等,分別是干什麼用的
1、茶鏟
茶鏟用來量茶,裝茶入蓋碗的東西。
2、茶鉗
茶鉗燙杯是用來洗杯,送茶湯是用來夾住茶杯,端給客人品茶的用具。
3、茶針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另外也可用作普洱茶或者茶磚用來翹茶取茶的物件。
4、茶罐
專用於儲藏茶葉的罐子。
5、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沖罐的。
6、茶壺
茶壺是一種泡茶和斟茶用的帶嘴器皿。它是茶具的一種,主要用來泡茶。茶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圈足四部分組成。
7、茶盤
茶盤是用來放置茶壺、茶杯等等的其他的泡茶所用到的像是一個托盤一樣的東西,它可以裝著泡茶之後流出來的或者是洗茶杯所需要倒掉的水。茶盤要定時清洗,不然的話污垢等等的累積到一定的時間便是很是很難清洗了。
8、茶荷
是一種置茶的工具,並且還具備著觀賞性,主要的用途就是把茶罐中的茶葉轉移到茶荷上,不僅是可以當做藝術品使用,而且還是可以具備一定的實用性,茶荷主要是竹製品製作的。
9、茶匙
茶匙又被稱為茶扒,是用來挖取茶葉的工具,泡開的茶葉會緊緊塞住了茶壺,再加上是茶壺的口又是很小的,這時候用手挖茶葉是不方便的,也不幹凈,這時候可使用茶匙。
2. 沏茶用的工具都叫什麼名字 詳細的來
1、茶壺
潮人土語叫做「沖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的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准有四字訣,曰:「小,淺,齊,老。」
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
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
壺的色澤也有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為大就不「工夫」了。
2、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為珍貴,
3、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沖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4、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
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Kung Fu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杯;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為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5、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沖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為便於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里還要墊上一層「墊氈」。
6、水瓶水缽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
水缽,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魚二尾在缽底,舀水時水動,好像金魚也動,這是很少見的珍品。
7、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密蓋,下托以木幾,放在書齋一角,古色古香。龍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難見到。
8、紅泥火爐
紅泥火爐,潮安,潮陽,特點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語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小爐門邊往往還有一副很文雅的對聯,益發增添茶興。
9、砂銚
「砂銚」,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出一陣陣的聲響。
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至於用鋼鍋,鋁鍋來煮水沖共茶的,雖然也無不可,可是金屬的東西,用以煮水沖茶畢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10、羽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時既須用勁,又不可煽過爐門左右,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3. 功夫茶各種用具的名字
1、茶針,用於茶餅的分解。說白了,茶餅用手掰,不衛生。用茶針戳開分解茶,茶餅的分解除了茶針,還需用到茶刀,茶盤。
2、茶匙,這個形狀各異,但大都像個小湯匙。也是用於分茶的工具。
3、茶鏟,用於鏟茶。適應於大袋裝的茶葉分茶。
4、茶夾,用於夾茶杯。方便不燙,又衛生。
5、茶剪,用於剪茶包。
6、茶筒,用於裝以上五種茶道用品。
7、茶碗,有三個部分組成。分為茶蓋、茶碗、茶托。茶蓋和茶托自是不用說明使用方法,茶托用來放茶蓋的。現在很多人家都是直接舍棄茶托,那是因為有茶盤的原因。但是呢,功夫茶道要求我們做到茶桌上滴水不漏,所以,是不會有茶盤的。因此,從前,茶蓋是需要茶托才能放下的。
8、茶盂,不要的茶湯和少量的茶渣就放於茶盂。茶盂為了美觀,配著有洞的蓋子。
9、茶碟,茶碟的用處,除了美觀,更為重要的是有利於我們茶主端茶給客人,一來防燙,二來手沒有接觸茶杯更顯衛生。
10、公道杯,公道杯顧名思義,就是為了平均分茶給客人用的,公道杯使得每個客人杯中的茶,色香味都是一樣的。
11、茶杯,用來乘茶水的杯子。
4. 宜興紫砂的製作工具
紫砂成型工具可分兩大類,一是常用工具,即每茗壺都必須用的工具。二是製作某一造型配置的專用器具。這些工具,經壺藝家自己加工、修整而成。其材質有:鐵、木、銅、竹、牛角、皮革、梁侍塑料等。物盡其用,它是無數紫砂藝人智慧的結晶,亦是獨特紫砂工藝產生的製作語言。
(1)搭子:用檀樹、棗木、紅木等硬質木製成,為打泥條、泥片、捶泥用途。
(2)竹拍子:以竹為材料,依用途需要,大小形制各異。用於方器拍身筒,壺內細部處理,是常備的工具之一。(3)鰟鮍刀、牙子、挖嘴刀、開口刀:此類用具均以鋼鐵為材質製成,刀刃鋒利、用於切削泥片。形似小魚和柳葉狀,用途極廣,每個角度皆有其功能。
(4)木拍子:用柏樹、棗木、紅木等硬質木製成,用棗卜來拍圓壺身筒、方器等口面的平整,可以依據壺體的大小決定木拍子的尺度。
(5)尖刀、滴棒:以金屬、竹木、塑料為材質製作,按制壺的用途修飾壺平面,轉折打光和壺的局部、細部。
(6)各種凳渣穗矩車:有規車、牆車及特殊規格用途的矩車,具圓規功能的工具,主要用於裁製泥片。由竹、木、鐵釘製成、調整固定件高低,可取得特殊功能。
(6)線梗:俗稱絲尺。由牛角、竹、木等材質製成。可按型制要求,作其專用工具,用於清理壺上各種凹凸裝飾線,使線面挺括、均正、光潔。
(7)復只、勒只:以竹、牛角製成.復只、勒只配套使用,用於泥片間脂泥交接,交合線轉折,使其光挺。
(8)明針:俗稱牛角片。由牛角製成,刮削成不同厚薄,且有彈性。用於加工打光壺身、壺嘴、壺把、壺蓋、壺鈕、筋紋等光滑細膩的表面,是製作紫砂壺中必不可少的工具。(9)虛坨、瓤只:虛坨俗稱凸型秤,用石膏、紫砂泥製作,為輔助模具,用於壺凸面的輔助模工具。瓤只俗稱凹型秤,用於制壺凹面的輔助模具。
(10)木轉盤、轆轤:用於制壺時打身筒及制壺的全過程的輔助工具。
(11)篾只:以竹製成,用以規整壺身、壺蓋的弧度。
(12)獨果、毛皮布等其它工具:除上述介紹的製作工具之外,還有配套小工具,頂柱和木榔頭,配合使用鈐底部印章;木雞子,用於規整圓壺口部;.獨果,用於圓整壺嘴;滴眼,用於花塑器壺的樁頭;挖嘴刀,用於挖嘴孔內壁;銅管,用於鑽眼孔;刮底石,用於規整壺底;各種壺口蓋樣板,紫砂壺口、壺蓋的規范,靠精密的樣板加工校正;各種蓋座,紫砂壺口、壺蓋配合的平整,靠蓋座製作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