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攤上買把5元削麵刀,再告訴你幾個技巧,削
提起刀削麵,大家第一個會想到山西。對了,刀削麵絕對是山西最響亮的一張名片,和山西的老陳醋同樣出名。「世界麵食看中國,中國麵食看山西」,山西是中國的麵食王國,麵食花樣品種多達上百種,但那一個都沒有刀削麵有名。在「中國十大面條」排名中,刀削麵赫然在列。刀削麵製作簡單,削出的面條呈柳葉狀,爽滑筋道,非常利口,或湯食、或油潑、或炒食,吃法多樣,深受廣大人民喜愛!
正宗的刀削麵必須用瓦片狀的削刀來製作。不過現在人們研製出一種簡便的削麵刀,在地攤或網上,二三元就可買到。剛開始使用起來不太熟練,多加練習,很快便能掌握技巧,削出的面也是又長又筋道。本人也是用這種簡便削麵刀學會了刀削麵的技術,下來就和面、削麵的一些技巧分享給大家,僅供參考學習!
刀削麵的和面其實沒什麼秘密可言!選用普通的中筋粉或高筋粉都可以,麵粉里加入一勺食鹽,其它什麼都不用加。加鹽的目的就是為了削出的面更筋道!
分次加水,先將面和成面絮,再慢慢揉成面團。記住,面團一定和的要硬,面團硬了才好削,削出的面才更筋道。打個比方,用削皮刀給蘿卜和長茄子削皮,哪個更好削?肯定是蘿卜,因為蘿卜更硬,更好受力。這樣說大家就明白了吧!
和成面團後,蓋上蓋子餳30分鍾以上,讓面團里的水分充分和麵粉融合。這個時間不用著急把面團揉光滑。
面團餳夠時間後,這時候需要在面板上反復揉,充分揉光滑,這樣削麵的時候就不易斷條。下來,削麵神器出場!一個簡易削麵刀和一個木托板。都是在網上買的,買個削麵刀送個托板。
面團一定要揉成長條形,中間要鼓起來,這樣削麵刀才容易受力。把揉好的面團放在托板上。家裡如果沒有托板,可以將小擀麵杖墊在面團下面。
水開後,一手托面團,一手持削麵刀,從面團里側一下一下壓著削過去。熟練的話,和削蘿卜皮一樣,非常簡單。
加入西紅柿雞蛋鹵或其它鹵,吃上去筋道爽滑,非常美味!
Ⅱ 做麵食之類的,有必要買擀麵杖嗎
要是長期吃麵食的話,還是應該去買一根擀麵杖,有這個還是非常方便的,價格也很便宜。
Ⅲ 做麵包要用什麼工具揉面
揉面的話,可以用麵包機也可以用多功能食品加工機。
特別是多功能食品加工機
說起做麵包,揉面是第一個難點,最近做了不少次,先就揉面團說說心得體會。基本上現在大家在家裡揉面有這么幾種方法,一種是手工揉面,高級點的用到廚師機,還有就是比較普及的麵包機。
先說說手工揉面團,我呢真不像愛和自由那瘋子,只是偶爾會手工揉面,不是惜力,而是揉好一塊面團怎麼也得半小時,這期間占著雙手,連接個電話喝口水都不行,有時手頭有事再回來發現面團都起皮了。不過如果自己在家做麵包,一定要嘗試手工揉面,這也是種體驗,雖說費點力氣,但是,用雙手去感受麵粉、面團的每分鍾的變化,的確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情。重要的是,做過麵包,再做其他的麵食就覺得簡單啦。
手工揉面還有很多優點,省電環保不說,還沒有噪音啊(當然除了摔面團時的動靜)。另外可以鍛煉身體,真的,揉好一塊面團渾身發熱是一定的,因為揉面可不是只用雙手使勁的,手腕、胳膊、背部腰部,真的跟瑜伽差不多,運動全身的。提醒那些經常揉面的MM,一定要左右手都用力才行,要不你會發現,嘿嘿。。。手工揉面的缺點是,揉的份量比較小,通常麵粉在350克以下比較好操作。比較佔用時間,整個過程不能做其他事情。還有隨機性比較大,根據環境溫度和濕度增減水量,還有心情也決定揉面的力度和速度,是吧。
手工揉面的步驟
1
將麵粉、奶粉等粉類倒入操作台,然後在麵粉中間挖一個小洞,在洞中放入酵母,糖和鹽分別撒放在麵粉的左右兩邊,再從中間加入水、牛奶或雞蛋等濕性材料,水不要一次加足,留一杯底(大約5-15克)。
2
用手指將液體慢慢跟粉類混合,逐漸由中心混合至麵粉邊緣,可藉助刮板,將四周的麵粉不斷刮向中間,這時根據面團的軟硬決定要不要加剩餘的水分,或是額外再需要加一點。這個階段處於拾起階段也可以將材料裝入容器,藉助筷子、擀麵杖等工具用力攪拌和混合。
3
麵粉和液體能簡單成團後,用雙手用力揉搓3-5分鍾左右,一開始面團很粘手,處於捲起階段,需要用刮板將手上的面團刮下來,不要隨便加入乾麵粉。
4
在揉面過程中,可以用摔、搓、壓、疊等各種動作相交替,以促使麵筋盡快的形成,一旦麵筋開始形成,面團變得不那麼粘手了,大約需要10分鍾可以達到擴展階段。
5
將室溫軟化後的黃油,切成小塊加入到面團中,一開始面團很滑,在不斷的揉搓後,黃油會被面團完全吸收,面團也變得更軟更有光澤,7、8分鍾後可達到完成階段。整個揉面的參考時間大約為25-35分鍾,根據面團的份量、每個人力量和揉面的速度已及熟練程度時間也會減少或增加。
END
廚師機揉面的步驟
1
將麵粉、奶粉等粉類先放入攪拌缸內,然後在麵粉中間挖一個小洞,在洞中放入酵母,糖和鹽分別撒放在麵粉的左右兩邊,再從中間加入水、牛奶或雞蛋等濕性材料。
2
將攪拌缸裝入機器,插上電源,選擇低速(1-2速)攪拌約2分鍾,至乾性材料和濕性材料完全混合成團後,關閉電源,用刮刀或刮板將攪拌缸邊緣的麵粉和面團向中間歸攏。
3
調至中速(3-4速)攪拌面團5分鍾左右,至面團略有筋性,可拉出較厚的筋膜,中間要用刮刀刮缸一次,將黏在四周及底部的面團再次跟中間部分混合均勻。
4
加入切小塊的黃油,調至低速(1-2速)攪拌2分鍾左右,使黃油能充分的被面團吸收,中間刮缸一次。
5
調至中高速(4-5速),繼續攪拌面團約3分鍾左右,面團即可達到擴展階段。
6
在擴展階段的基礎上再繼續中高速(4-5速)攪拌2分鍾左右,面團即可達到完成階段。
END
麵包機揉面的步驟
將麵包桶從麵包機中取出,先放入麵粉、奶粉等粉類,然後在麵粉中間挖一個小洞,在洞中放入酵母,糖和鹽分別撒放在麵粉的左右兩邊,再從中間加入水、牛奶或雞蛋等濕性材料等。
將麵包桶裝入機器,蓋上蓋,插上電源,選擇單獨的揉面功能、或發面功能進行揉面。
麵包機攪拌一段時間後會自己停下來,這時應長按三秒鍾「啟動/停止鍵」讓程序停止,否則機器會開始加熱進入發酵狀態。
通常麵包的揉面程序是15-20分鍾,揉面停止後,應取出一小塊面團測試,一般麵包機的一個揉面程序都達不到面團的擴展階段,所以這時可以加入黃油,再重新啟動揉面程序攪拌一會,中間停下測試面團,達到需要狀態即可關閉電源。
5
一般的麵包機攪拌面團到擴展階段需要25-30分鍾,到完全階段需要30-40分鍾,根據不同的麵包機品牌、面團的不同配比、份量和季節等環境因素具體情況也會有所差異。
6
需要注意的是,麵包機在工作時機器會自動加熱,所以可以中途打開蓋子散熱。
Ⅳ 想自己動手做一些麵包,需要哪些工具
烤箱,是做麵包的靈魂。
電子秤:初學者一定一定要准備,所有的原料最好都要經過電子秤稱一下,嚴格按照方子里的用量執行哈。憑感覺這件事,在剛開始啥都不懂時,千萬不要輕易嘗試哦!
擀麵杖:這個不用說了,做麵食哪能少得了它呢。
鋼制刮刀:刮刀最好選鋼制的,你可以用它切割面團,給麵包整形或者清理檯面,總之,很有用。
鋸刀(麵包刀):切麵包的。
毛刷:刷蛋液or牛奶這種液體的。
噴水壺:加濕用的。如果麵包幹了,可以往噴壺里加點兒水,在麵包的表面噴兩下兒。
耐烤油布:防粘的。把麵包,餅幹啥的擺在上面,不用刷油,就能防粘哦。
隔熱手套:防燙的,這不用說了吧?一定要有哦,而且要買有一定厚度的,長度長一些的,因為有時候,胳膊也是會燙傷的。
錫紙:防止上色過深的。在烤麵包時,如果發現麵包表面顏色比較深了,但裡面還沒熟,可以先蓋一層錫紙哈。
高筋麵粉:蛋白質在13%以上的小麥粉,就是高筋麵粉,也叫麵包粉,大型超市或烘焙用品店都有賣,不要買自發粉或預拌粉這些哦。
初學麵包,一定要用高筋麵粉來做,這樣才能保證成功率。咱家裡包餃子,蒸饅頭用的一般都是中筋麵粉,不能代替高筋粉來做麵包哦!
乾酵母:酵母有很多種,對於初學者,選耐高糖型的即發乾酵母就可以了,烘焙用品店就有賣。
用完之後一定要密封保存在陰涼乾燥處,不要暴露在空氣中哦。
黃油:最好選動物性的無鹽黃油,大型超市或烘焙用品店都有賣。
黃油經過高溫烘烤會有特殊的香味兒,而且能讓麵包延展性和蓬鬆度都更好,就是烤出來松軟又好吃了啦。
有的麵包也可以用植物油,但是要根據配方來定。初學者一定不要想當然地,把30克黃油自行替換成30克植物油,這可就大錯特錯了哦!
糖:最好用細砂糖,不要用綿白糖。因為它倆的含水量和糖度都不太一樣,還是那句話,除非配方要求,否則不要用綿白糖代替細砂糖哦!
鹽:就用家裡用的普通的就行,這個終於沒有特殊要求啦。
Ⅳ 北方話叫擀麵杖的那個做麵食工具上海話叫啥
上海話應該叫桿麵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