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煎餅的工具
配套工具是四件套:毛刷、鏟子、竹刮板、竹蜻蜓
毛刷:刷油、燒烤、刷醬
毛刷的是天然豬毛和部分棕毛做的,所以有時候裡面會有幾根黑色的毛,因為這樣的毛刷質地比較硬,用途比較廣可以當燒烤刷,刷油的刷子這樣相對於羊毛刷更耐得住高溫!
鐵鏟:鐵板燒、翻煎餅等
配套的鏟子是鐵制的,使用完需要保持清潔!鐵鏟的主要作用的話還是用來煎餅翻面的時候起下邊緣,還有做鐵板燒等的時候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
竹刮板:攤面餅,刮面
刮板是用天然楠竹做的,沒有油漆,啥都沒有,純天然的。刮板和竹蜻蜓的作用大致相同,刮板適合用於麵糊比較稠的時候,例如雜糧煎餅(脆),或者是春卷皮等,用刮板的時候,麵糊最好在鍋的邊緣上,按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畫圓就可以了。
竹蜻蜓:攤面餅
竹蜻蜓和竹刮板是一樣的都是天然楠竹做的,沒有油漆,純天然的。竹蜻蜓使用的話更偏向用於麵糊相對較稀的時候,例如煎餅果子、雞蛋餅等。將麵糊舀在鍋的中間,在從中間畫圓。
做煎餅不是說買一套工具買一個鍋就能立馬成功的,我們賣的是鍋,是工具,不是魔術,買來一變就成功,做什麼東西都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我自己也是做了很多次,才能把這個面餅攤圓,剛開始也是很醜。
⑵ 有木有人知道賣雞蛋餅或煎餅果子的小攤上用的那種把麵糊攤勻的工具叫什麼
煎餅時把麵糊攤勻的工具有幾種,最常用的一種叫耙子或竹蜻蜓,是用竹子做的,形狀類似竹蜻蜓,斜口設計,可用來攤開雞蛋、煎餅等,可拆卸安裝,清洗時較方便。
⑶ 做綠豆餅需要什麼設備和工具
1:電烤爐
作用:用於烤制綠豆餅。當然這個設備是多功能的,你除了烤綠豆餅外,還可以烤千層餅,土家醬香餅,南瓜餅,老婆餅等。
2:不銹鋼操作台
作用:用於操作包綠豆餅和操作其他配料的製作,例如:你可以在這個操作台上包綠豆餅。
3:塑料凳子
作用:用於坐下來在操作台包綠豆餅。
4:精準電子秤
作用:用於製作綠豆餅酥皮,油皮等配料的時候,稱精準重量用。
5:不銹鋼方盤
作用:用於裝綠豆餅餡料,以及綠豆餅的其他配料和調料,例如:酥皮和油皮等。
6:不銹鋼鏟子
作用:用於烤綠豆餅的時候翻餅用。當然這個鏟子也可以拿來鏟其他東西。
7:不銹鋼菜刀
作用:用於將綠豆餡,切成差不多大小的方塊。
8:不銹鋼鍋
作用:用於炒餡料。當然這個餡料不是指綠豆餡(此餡不需要炒),是其他餡料,例如:紅豆餡,香芋餡等,你如果不做這兩種餡料的餅,這個鍋都可以不用買。
9:不銹鋼鍋鏟
作用:用於翻炒各類餡料。當然這個鏟子要配合鍋子才能發揮作用,所以,買鍋的時候一定要記得購買鍋鏟哦。
10:不銹鋼蒸籠
作用:用於蒸綠豆。
11:小型圓形腸粉機
作用:用於燒水。此腸粉機下面的那一節是燒水用的,上面那一節是抽屜用來蒸腸粉的,但是這個抽屜可以拿掉,然後放上不銹鋼蒸籠,就可以拿來蒸綠豆了哦。
12:壓面機
作用:用於壓碎蒸熟的綠豆。
13:煤氣灶
作用:用於燒火,然後配合鍋子可以做很多事情。
寫在最後:
關於做綠豆餅時需要用到的機器設備和一些小工具,本文基本都已經介紹到了,不過小編估計還有那麼小個別的工具或許沒有介紹到,希望自己在做綠豆餅的時候能發現,並且把它給購買齊全吧。
⑷ 做煎餅有生鐵的還是熟鐵的鏊子好
做煎餅有生鐵的鏊子好。
鏊子是一種從遠古相傳的製作麵食的工具,生產餅類,史稱(鏊餅)煎餅,又稱烙餅、烙饃等。是河南,蘇北,山東地區用來做煎餅美食工具,煎餅是山東地區之主食,有「家家支鏊子,戶戶烙煎餅」的傳統習俗。
鏊子的史料記載:從原始的石鏊(遠古)、陶鏊(原始部落)、青銅鏊(夏商周)、鐵鏊(延續到近代)、煎餅機器,再到電磁鏊子(低碳環保)。
電磁煎餅鏊子
1、 高效節能: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透過鍋底鐵質分子配合磁力線振動生熱,加速省時。採用獨特的電路設計,熱效率高達98%以上。
2、 安全環保:當鏊子溫度過高或電壓變動導致電流過大,即進入保護狀態。無煤氣爐常見的泄漏、爆炸、明火等危險,杜絕意外事故發生,具有升溫快、熱效率高、無煙塵、無有害氣體、對周圍環境不產生熱輻射、安全性高等特點。
⑸ 做雜糧煎餅需要哪些工具
一、工具:
煎餅爐子、木頭刮板、面桶、脆餅箱子、調料小盆、煎餅爐架子、鐵勺子、鐵鏟子、鐵皮模子(製作脆餅用的)、油擦子(從毛巾上剪一小塊下來捲成小卷,用來蘸油擦平板鐵鍋的,此工具只使用蜂窩煤爐子)。 製作煎餅所需材料: 白麵粉、玉米麵粉、綠豆粉、黑豆粉、黃豆粉、蕎麥麵粉、小米粉、高梁粉、豆油、小蘇打粉、發面;以上材料根據當地的糧食資源特點選擇3-5種就可以,如果本著為消費者全心全意服務的真摯信念,那就多放幾種雜糧;即使不放雜糧煎餅也可以攤,只是經常吃煎餅的人也許能吃出來。
二、製作煎餅對材料的要求:
1、對玉米麵粉、綠豆粉等雜糧面的精細程度要求和白麵粉的精細程度一樣,因為雜糧麵粉如果太粗糙了影響口感(這個根據地方的口味來定,如果客戶喜歡吃粗糙的感覺就放粗加工的雜糧,)。
2、在和煎餅麵糊前要提前用 2斤白麵粉加1.2――2斤水和成白麵糊放置在溫暖的地方製作成發面待用。冬天製作發面可以到超市購買發酵粉(或叫乾酵母)使面發酵(發酵粉按照其說明書的用量來放)
三、 麵糊製作:
1、 材料比例:10斤白面、0.16斤山芋粉(俗稱紅薯粉)1斤雜糧(3到5種雜糧各加一點)、10克鹽、4斤發面、5個雞蛋、3小勺(就是我們做飯用的調料小勺,約5克)小蘇打粉(根據當地的麵粉質量,以做出煎餅聞不到蘇打味道為好)。
2、製作麵糊順序:先將白面和雜糧混合勻,然後將發面倒入,再將3小勺小蘇打粉加入水中溶解後倒入麵粉中用筷子攪拌成糊狀即可待用了(攪拌好後放置10分鍾再攪拌一次,然後再放置20--40分鍾,直到用筷子挑起麵糊有了象皮筋一樣很勁道的感覺就可以上鍋攤煎餅了)。夏天麵糊放3個小時以上容易發酵,做生意時帶點小蘇打,看到面發起來就加一點小蘇打攪勻後再用。加雞蛋和山芋澱粉的目的是為了比較好攤(只是為了好攤,可以不放)。冬天製作發面可以到超市購買發酵粉(或叫乾酵母)使面發酵(發酵粉按照其說明書的用量來放)
四、 脆餅製作:
2斤白面、0.3斤色拉油、1.6斤水、半勺鹽(就是我們做飯用的調料小勺)、一個雞蛋;每2斤面可以炸60個脆餅。製作順序:將0.3斤色拉油、半勺鹽加入水中使其融化,在將混合水倒入白面中和好(面的軟硬程度見VCD中的脆餅製作)放置30-50分鍾待用。 (具體製作過程請參考VCD錄像)
五、 辣醬製作:
買1斤小紅辣椒用刀切成碎末(或買已經加工好的)放入鍋中用油炒出香味,然後加1個胡蘿卜(用榨汁機榨成糊狀),為了使辣醬比較粘稠。辣醬的製作不一定按照此法製作,因為每個地方有不同的口味,可以因地制宜。
六、 甜面醬製作 :
到超市買1袋500克裝的甜面醬,將3小勺澱粉倒入5分之1杯水中攪勻,將白芝麻磨成粉待用。現將攪勻的澱粉水倒入鍋中緩慢燒熱,再將燒的變稠了的的澱粉芡汁和白芝麻粉倒入甜面醬中攪勻待用,再加入適量的糖即可,如果是北方的客戶可以適當的加一點――十三香,和雞精等來提高香味。
七、 爐溫控制 :
用爐子上的進風插板控制火的大小。如製作過程中鐵板溫度太高,可以用礦泉水瓶子裝好水,再在瓶蓋上打一個小孔,給鐵板上灑點水達到降溫的目的。(此法主要針對老式泥爐子)。
八、 攤煎餅 :
攤煎餅是整個程序中最關鍵的步驟,用書面文字不能表達清楚,請看VCD教學光碟實錄。剛開始練手法為了省麵糊,可以用乾麵粉倒到平面鍋上用木頭刮板練習,以把麵粉攤勻又不掉到地下為目的;因為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也許有左撇子的),為了把麵糊均勻攤開攤薄自己創立手法也可以,你可以轉圈的攤或者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從上向下都可以。製作煎餅的過程中攤煎餅的速度和手法是關鍵,所以我們建議你花3--5天時間(每天6小時)練手法和速度。速度慢了煎餅肯定會太厚而成本增加,手法不熟練攤出的煎餅會有的地方厚有點地方薄而不均勻。剛開始練手法很辛苦,但攤煎餅就是掙這份辛苦錢,只要邁出第一步一切就顯的那麼光明而有「錢」途!
煎餅果子里的薄脆也叫果別兒,
原料:麵粉500克, 礬12.5克, 面鹼14.5—15克 ,精鹽10—12克 ,溫水370克 。
製作方法:
1、將白礬、食鹼、精鹽放在器皿中,倒入溫水並將原料攪拌熔化以後,加入麵粉用調製成較軟的面團待用。
2、然後,每隔20分鍾用雙手將面團搗制5分鍾,共搗4-5次,使面團表面光滑、柔軟即可放置,進行發酵,將面團放在刷過油的面板上,上面刷油,蓋上塑料布。
3、發酵約10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再用180℃-200℃的油溫將其炸 製成表面金黃色,體積膨大,酥脆即成。
特點:表面金黃,體大酥鬆。
注意事項:
1、礬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