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野營專用工具有哪些
擴展閱讀
柏氏產品是哪裡的 2025-02-09 08:15:37
養魚月底怎麼結轉成本 2025-02-09 08:00:12

野營專用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6-12 21:42:45

㈠ 野營需要准備的物品

1、帳篷

選購帳篷一般要注意通風度、防水度、防曬系數、大小、高度、重量,以至外觀等等,詳情暫且按下不表,我們會另文再詳述。新手較需要注意的是大小,帳篷是露營必備但未必雖然自己有的裝備,要買的話也有不少平價選擇,但不建議那些自動營,因為既重且不耐用。

2、營釘、營柱、營繩

負責固定帳篷的營釘、營鎚和營繩,主要因應不同營地的狀況,而有不同規格的差異,一般來說營釘、營柱和營繩都是隨營帳附贈的。建議是,一定要多帶些,反正重量輕而且佔位不多,有備無患。

3、睡袋

睡袋一般分為信封型與木乃伊型兩種。木乃伊型睡袋上寬下窄,緊密服貼且保暖力佳;信封型睡袋可完全攤開,能當成被使用。物料一般是棉、人造纖維或羽絨,另外每款睡袋都會有標明適用溫度。睡袋因每人怕冷程度不同,難有標准。

4、枕頭

並非必需,晚上睡覺都是用背包或者衣物代替的。一定要的話也有不少高性價比的選擇,幾十元人民幣就有質素不錯的充氣枕頭,充氣和放氣都很方便的。

5、地席

地席十分重要,因寒氣是從地上來的。初次露營可以用瑜伽墊代替,天氣許可的話甚至可以用睡袋當成地席用。

6、照明工具

一般包括電筒、頭燈和營燈,如果營地的設備好,自己需要帶的燈就不用這么多,建議一開始買那種可以吊掛在帳篷內,也可以手提的營燈。營燈可分為電燈或汽燈,現在市面上也有些太陽能的,不過個人認為有點廢。新手使用普通的LED營燈就夠了。

7、折疊桌椅

必備裝備之一,最基本吃飯、放置物品、聊天都能用到。折疊桌椅一般是帆布制或鋁制。帆布枱重量較輕,部份亦有可放置飲品的設計,鋁制則比較耐用,亦較適用於處理食材。

折疊桌椅除了露營用,也可以用於野餐、沙灘、燒烤或是釣魚,所以絕對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套。

8、天幕

非必要裝備,能遮擋太陽及小驟雨,又能通風。不過組裝天幕須稍具技巧,新手未必能駕馭,初次露營的話可免則免了。

9、餐具

包括碗、筷子、刀叉、水杯等等,餐具基本上選用不易跌爛、易清洗、不易生銹的就可以。一開始直接由家裡帶來即可,不需要特別去買。

10、煮食用具及爐頭

新手露營煮食大多數是晚上火鍋,早上煮麵,又或者是燒烤,如果是兩至三人,帶一個爐頭就夠,想再炒下蛋煎下午餐肉就帶多一個平底鍋。如果是燒烤更不用特別帶煮食用具了。

11、爐具及燃料

爐具可以為直立式和分體式。直立式是爐頭直接置於燃料罐上,因構造簡單所以較便宜,但由於整體架構比較高,在使用較大的用具時會因重心高而使用具易於倒下。分體式設計是將爐頭與燃料罐分開,由喉管連接,故使用時整體架構不會太高,即使在較崎嶇地面使用亦無妨。因構造略為復雜,故價錢相對亦較高。

燃料則可分為使用高山氣罐或普通氣罐兩種。高山氣,適合高山等氣溫較低地方使用,由於燃燒效能高,故價錢亦相對較高。

另外亦有人喜歡用酒精爐,貪其簡單易用,不易壞,燃料(酒精)便宜,亦較安全。不過酒精爐火力較弱,故未必適合烹煮復雜的食物。

12、調味料

一般鹽、油等調味料可到家品店買一些小瓶罐分裝,又或者直接從快餐店拿。

13、清潔工具

洗潔精照樣可以買些小瓶罐分裝,或者用旅行用可以上飛機的那些小容器都可以。

14、刀具

依舊是從家中直接帶去就可以了,一開始不用太講究,帶有刀套的比較好,另外也可以帶備剪刀。

15、水桶/水袋

由於部份營地可能距離水源比較遠,故可購買一個有小水龍頭開關的露營水桶或水桶,自行裝水使用。

16、垃圾塑料袋

為秉承山野不留痕的大原則,所有露營垃圾都應該自行帶到市區扔棄,所以垃圾塑料袋是必須的,除非你能夠做到零垃圾。

(1)野營專用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食物要妥善保存,最好放在密封容器內。(特別是在叢林里,小心食物的香味引來肉食動物。)

2、刀不離身,手電筒不離身。晚上露營的時候,一定要把刀和手電筒放在帳篷內觸手可及的地方,如遇緊急情況,可以割開帳篷逃生。如遇野獸,至少也有個工具可以抵擋。

3、不管人在帳篷內和帳篷外,一定要關上帳篷門,防止蚊子、毒蟲、毒蛇進入帳篷。

4、晚上睡覺的時候,個人衣物,包括鞋子都放在帳篷里。

5、早上起床的時候,要先拉開帳篷門,觀察一下,不要直接把腳伸出去,防止毒蛇毒蟲。

6、帳篷內禁止煮東西,盡量不要抽煙,非要那麼做,請一定要小心。

㈡ 野外露營設備有哪些

野外露營相信是很多人想嘗試的一個活動,而更多的人已經在嘗試了。那麼大家知道多少野外露營有關的裝備知識呢?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野外露營設備有哪些。

野外露營設備
必需品

1.頭燈或者手電筒(蓄電池燈)(晚上扎營走路沒那東西危險)。

2.帳篷、塑料布(防潮)。

3.花露水。

4.雲南白葯噴劑、紅花油、創可貼。

5.繩索。

6.小刀。

7、火種(火柴和打火機二者都要),但在高原地帶,火柴和打火遇高海拔很難打著,困此在高原地域最好是攜帶鎂棒取火。

8.潔凈的水(適量)。

9.充足的食品。

10.濕巾、紙巾。

11.保暖用衣物。

12.防身器具:如噴劑、高壓電棍等。

13.綳帶。

14.太陽鏡。

15.望遠鏡。

16.顏色醒目的衣物或飄帶,最好為大紅色。

17.強力驅蟲劑。

輔助品

1.帽子,頭巾,太陽眼鏡,手套(個人決定帶與不帶)。

2.腰包(如果你有需要裝的小東西的話多少有點用)。

3.指南針(或者GPS)(如果你只是跟著走又不掉隊的話就沒必要帶了)。

4.照相器材(如果你怕麻煩就站在那裡等人給你照行)。

5.通信工具(野人一般不用,但是我們不是,特別在遇險的時候更是很重要)。

7.工具鏟(刀具)(吃飯防身幹活離不開的)。

8.身份證(帶比不帶好)。

9.鈔票(帶少了有點麻煩)。

10.電池卡充電器等配件(不要帶個武器去沒法使用那是很頭疼的事)。

11.塑料袋(帶些質量好的大塑料袋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12.美容美發(我不用不能保證你也不用,但是最好少帶)。

13.筆和本子(如果你喜歡寫點什麼感想一類的話最好帶個)。

14.細繩子(帶些直徑3MM左右的繩子10來M很有用的)。

15.登山杖(多少有點用,在不算艱苦的環境棍子和竹竿也是很好的選擇)。
野外露營裝備
帳篷

一般分三季帳、四季帳和高山帳。按使用人數可分單人、雙人、三人、多人帳。一般戶外店普遍銷售的是三季雙人帳,即春夏秋普通休閑露營活動常用,結構分雙層、單層帳。雙層帳外賬防雨,內帳透氣,在夏季天晴可不加外賬,因此雙層帳越來越普遍。帳桿分玻璃纖維桿和鋁合金桿以及碳纖維。

四季帳較少見,可在冬天使用,但也較為厚重,價格較高。

登高山特別是雪山,應用高山帳篷,通風、保暖、透氣且非常結實,能防12級大風,一般旅遊帳篷不適合高山地區。

背包

根據容量分小型背包30升以下,中型背包30-45升、大型背包45-80或更高。根據目的地攜帶的裝備選擇背包。一般周末兩到三天的野外露營活動,45-60升的背包合適(帳篷、防潮墊可未掛置頂)。戶外中大型背包一般都有良好設計的背負系統,使背負重量均勻分散到背上和腰上,並可調節。背負系統好壞是衡量背包好壞的重要因素。

睡袋

普通氣候條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根據溫標(睡袋保暖溫度的指標)選擇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羽絨睡袋因容易壓縮,體積、重量都小,越來越受歡迎,但價格也較貴。

防潮墊或氣墊

物理防潮墊或充氣睡墊,用於與地面潮氣隔離,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沖鋒衣和沖鋒褲

沖鋒衣泛指防水透氣的功能性外套,區別與雨衣是其透氣性,讓身體汗蒸汽容易揮發,保持身體的乾爽與舒適。著名的防水透氣材料品牌是Gore-Tex。

炊具與餐具

野外炊具一般指爐頭和燃料(氣罐)用於野外煮食燒水,攜帶非常方便。爐頭分油爐和氣爐,氣爐搭配氣罐較為常用。油爐又稱萬用爐,配合煤油、白汽油等使用,但價格貴,並且需要經常清理維護。餐具包括適用不同人數的套鍋、碗、刀叉筷子。

登山鞋

登山與野外行走,全方位對腳部提供良好的保護與緩沖,大大減緩疲勞。分登山鞋、徒步鞋,還有根據目的地型的其他功能鞋。

頭燈

戴在頭上的燈具,用於夜間活動,走夜路或營地活動,解放雙手。

水瓶/水袋

著名的SIGG水瓶和太空杯等。而水袋是專業水具,用於在行走中直接飲水。

另外,常見戶外裝備還有望遠鏡、防水袋、登山杖、各種刀具(瑞士軍刀)、指南針、功能手錶、GPS等等。

看過野外露營設備有哪些的人會看:

1. 野外露營需要什麼設備

2. 露營需要哪些裝備

3. 戶外野營必備的道具

4. 野外露營需要准備什麼

5. 野外露營營地的選擇

㈢ 野外生存必備工具

1、瑞士軍刀(SWISS ARMY KNIFE)

徒步戶外,一把小刀、一副剪刀往往能幫到大忙,很多背包客偏愛小巧輕便的瑞士軍刀,尤其是維氏經典款,僅21g,小刀、剪刀、改錐、鑷子、牙簽、指甲銼,應有的功能盡有,至於罐頭刀、開瓶器、瓶塞鑽之類,野外根本用不到,就更不用說其他花胡哨工具了。輕量化的宗旨是簡單為王,不要為了耍酷背一個幾十種功能的多功能鉗,又大又沉還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