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買回來的崖柏先用什麼工具處理
剛買回來的崖柏如果是成品則不用處理。如果是半成品則需將崖柏泡在水中兩個小時以上;用砂紙輪打磨;用羊毛輪拋光。
一級崖柏:一定是樹頭或根部,自然狀態下表皮有灰白色無光澤包漿。清洗干凈後其木質淺紅棕色帶油性,用竹絲刷來回擦拭,有光澤性包漿。
紋理成流水狀或櫻樹團狀,質地堅硬,有菩薩雲氣,人物鳥獸形狀的全天然藝術品。
通常此類崖柏樹枯死的時間在50年以上,纖維如牛肉絲;顯微鏡下可見樹齡間淺黃棕色纖維,帶深紅棕色油點,樹齡間油點為15~25層,截面形狀如蠶。此類崖柏油分最好,如煲水做茶,湯色略黃,清香怡人,回甘甜美;如置於家中,身安神穩,造型優美,鬼斧神工。是收藏家和一些養生人士的最愛,且價格不菲。
二級崖柏:枯死時間略黃,有舍利干帶白皮,心材淺黃紅色,切面由於氧化作用而由黃色轉變為深黃紅色,且明顯帶油性。顯微鏡可見樹齡間纖維承乳白色,排列細密;截面類似竹子纖維,帶黃色油質孔,氧化後變成深黃色。
通常此類崖柏揮發性油量大,聞起來有一股濃烈松節油的味道,長時間與空氣接觸後,香味因氧化變為清香。
崖柏香氣可凈化空氣,舒緩神經,改善皮膚血液循環,抗腫消炎,延緩衰老。可做熏香、浴足、美容。
三級崖柏:又叫地柏,生長於土地里的崖柏樹。由於土裡水分營養豐富,生長環境寬松,樹木生長快,水分大,油性少。樹根生長成自然狀;白皮完整或帶少許舍利;心材紅棕色,帶濕,水分重,易開裂;心邊材區別明顯,但邊界不明顯;顯微鏡下可見樹齡間纖維乳白色,排列明顯稀疏並夾雜有氣孔;截面像漂白過的竹子纖維,略帶黃色油質孔;油質孔內有少量黃白色油質,氧化後
四級崖柏:崖柏枯死時間在500年以上,而且已經離開崖壁石縫,經風吹日曬油分全失。或是其它無油性柏木。此類崖柏五香味或有木香味。顯微鏡下可見樹纖維蒼白,纖維孔大而空,比重小可浮於水面。
B. 如何打磨崖柏
崖柏打磨操作說明書
步驟一,粗磨外形
開始狀態:崖柏原料一枚 工具:手鋸,木銼 完工狀態:形狀規整料
具體操作:用手鋸將原料鋸成合適的形狀,並將多餘部分鋸掉。用木銼將原料的稜角邊緣銼成平滑過渡,將表面風化層去除(陳化料表皮去掉即可)。用木銼修外形直至滿意為止。
(溫馨提示:建議佩戴手套、口罩操作)
步驟二,精磨表面
開始狀態:形狀規整料 工具:粗砂紙,細砂紙 完工狀態:光滑表面把件(陰干)
具體操作:由於崖柏油性太大,用粗沙紙在水裡打磨。順著手型打磨直至將所有稜角打磨平整,並將表面的木銼印打磨掉,粗砂紙打磨直至表面和外形都被打磨到位為止。換細砂紙將之前粗砂紙打磨的痕跡去除即可完成表面光滑的手把件半成品。注意由於手把件所有表面都要打磨到位,所以粗細砂紙可能要交替使用。打磨到位後,將手把件放於塑料袋中並留出小氣孔慢慢陰干即可。
(溫馨提示:這個步驟不可著急,一定要打磨到位。濕著的所有木頭都會裂,所以要放在塑料袋裡陰干,各位老闆不要著急哦。剛剛乾的手把件表面會發白無光澤,這是因為木頭泡水了的緣故,不要緊的~)
步驟三,精修表面
開始狀態:光滑表面把件(陰干) 工具:細砂紙,細棉布 完工狀態:手把件成品
具體操作:表面基本已經光滑,對個別砂紙印修光,並將表面泡水層磨掉。此時,手把件表面已經有光澤了,但是虎皮紋還不是很明顯。最後用細棉布擦拭表面(盤玩)。一周之後正宗陳化崖柏把件的表面透亮,虎皮紋理日漸明顯,香味愈發醇厚。由於是自己的親手打磨的,使其表面更貼合自己的手型,盤起來得心應手。自己動手製作更有效地避免了層出不窮的造假手把件的風險。勞逸結合,打磨時的那一縷縷幽香沁人心脾,相信您也會愛上DIY(自己動手做)的。
C. 請教一下,崖柏擺件具體的去皮和拋光的做法
崖柏陳化瘤料的打磨是一個很需要耐心和細致的過程:
第一步:將崖柏泡在水中兩個小時以上;
第二步:用絲花頭打磨,一定要盡量順著紋理打磨;
第三步:用砂紙輪打磨,一定要盡量順著紋理打磨;
第四步:用羊毛輪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