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財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哪些,如何運用
政府通過財政政策的工具:稅收、政府購買、轉移支付、公債,來調節社會總需求,使之社會總供給相均衡,從而使社會與經濟既不發生經濟蕭條又無通貨膨脹的穩定增長。財政政策有三種類型:擴張型、緊縮型、平衡型。
貨幣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即商業銀行每吸收一筆存款上繳到央行的那部分,占該筆存款的比例
2、再貼現率:即持票人將一張未到期的票據向商業銀行請求變現,稱為貼現;支付給銀行的利息稱為貼現率;商業銀行將未到期的票據,向其他商業銀行或央行請求變現,稱為再貼現,所支付給他們的利息稱為再貼現率
3、公開市場業務:即央行在證券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的行為,這是央行最常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
希望採納
希望採納
⑵ 財政政策有哪些主要工具它們是如何調節經濟的
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
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
政策工具:政府支出是指整個國家中各級政府支出的總和,由具體的支出項目構成,主要可以分為政府購買和政府轉移支付兩類。
政府購買是指政府對商品和勞務的購買,如購買軍需品、機關公用品、政府雇員報酬、公共項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屬於政府購買。政府購買支出是決定國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規模直接關繫到社會總需求的增減。購買支出對整個社會總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調節作用。
政府轉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會福利保險、貧困救濟和補助等方面的支出。轉移支付不能算作國民收入的組成部分,它所做的僅僅是通過政府將收入在不同社會成員之間進行轉移和重新分配。
再看政府的收入
稅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准,強制的、無償的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與政府購買支出、轉移支付一樣,稅收同樣具有乘數效應,即稅收的變動對國民收入的變動具有倍增作用。
當政府稅收不足以彌補政府支出時,就會發行公債,使公債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又一組成部分。公債是政府對公眾的債務,或公眾對政府的債務。它不同於稅收,是政府運用信用形式籌集財政資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債務和地方政府的債務。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