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古董勞動工具有哪些
擴展閱讀
碧藍航線鑽石怎麼用 2025-02-07 18:16:42

古董勞動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7-04 05:56:36

① 造出了許多新奇實用的東西,古代木匠的工具有哪些

①古代木匠的工具:
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墨斗;刨子;鑽子;;鑿子;
②工具細述:
魯班尺:全稱「魯班營造尺」,亦作「魯班尺」,為建造房宅時所用的測量工具,類今工匠所用的曲尺。魯班尺長約42.9厘米,相傳為春秋魯國公輸班所作,後經風水界加入八字,以丈量房宅吉凶,並呼之為「門公尺」。又稱「角尺」,主要用來校驗刨削後的板、枋材以及結構之間是否垂直和邊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
墨斗:由墨倉、線輪、墨線(包括線錐)、墨簽四部分構成,是中國傳統木工行業中極為常見工具。
刨子:刨子傳說由中國古代工匠魯班所製造.用來刨平、刨光、刨直、削薄木材的一種木工工具。一般由刨身(刨堂、槽口)、刨刀片(也叫刨刃)、楔木等部分組成。按刨身長短、形狀、使用功能可分長刨、中刨、短刨、光刨(細刨)、彎刨、線刨,槽口刨、座刨、橫刨等。
鑽子:鑽的發明應在九千年以上。河南省的賈湖考古出土的骨笛,據碳——14測定骨笛距今天有一萬年到九千年的歷史,其笛孔就是鑽出來的。最小的孔徑只有3毫米。
鑿子:鑿子是一種雕刻工具,常用於木材雕刻。分為:平鑿、圓鑿、菱鑿、斜鑿。

② 古代的農具有哪些(附圖)

古代的農具有:耒耜、犁、鋤、石斧和耬(lóu)車:

1、耒耜(lěi sì)

最原始農具是木質的耒耜。耒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它是從採集經濟時期挖掘植物的尖木棍發展而來的。在尖木棍下端安一橫木便於腳踏,使之容易入土,這便是單尖耒。後來衍生出雙尖耒,提高了挖土的功效。

③ 你知道中國古老的加工糧食的工具有哪些

中國最早的糧食加工工具出現在舊石器時代,古人們用研磨的方法,加工糧食,工具可能就是石磨盤。
到了新右器前期,古人們發明了石磨和石磨棒這樣成套的穀物加工工具,取代石磨盤。新石器時代中期,石磨逐漸被石臼和石杵所取代,臼最初是在較硬的地面上掘一個槽臼,後來臼改用陶制的,後又改用鑿在較大石塊上的石臼。


秦漢時期,糧食加工工具有了很大進步,出現了踐礁碓、木扇車、磨、碾等。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水力機械,如水碓,水磨和水碾。

④ 古代北京人他們使用的勞動工具主要是什麼

北京人使用的勞動工具主要是石器和木棒。

1、石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發掘,清理出40多個男女老少的北京猿人化石,100多種動物化石,10萬余件各種石器。

2、樹枝。以及仍保存在洞穴內的幾個灰燼層,最厚的一層超過6米,灰燼層中保留有大量燒過的碎骨和木炭碎塊,可見「北京人」早已懂得撿樹枝獵捕動物和取暖防寒。

北京猿人的發現,還將用火的歷史提早了幾十萬年,他們居住過的洞穴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燼堆。「北京人」的發現為人類起源提供了大量的、富有說服力的證據。

(4)古董勞動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北京人」的發現揭開了人類歷史的序幕 。早在舊石器時代的初期,「北京人」已懂得選取岩石,製作石器,用它作為武器或原始的生產工具。

「北京人」把樹枝砍成木棒,憑著極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進行艱苦的斗爭,去獲取野生動物食物。

在與大自然進行斗爭中改造自己,表明「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原始的工具從事勞動,這是人和猿的根本區別所在。

在「北京人」居住過的洞穴里,發現厚度達4—6米、色彩鮮艷的灰燼,表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支配火、學會保存火種的方法,是人類由動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標志。

⑤ 中國古代勞動工具的發展史

農業生產工具自春秋戰國以來稱之為「田器」、「農器」和「農具」。製造農具的原料,最早是石、骨、蚌、角等。商、周時代出現了青銅農具,種類有錛、裴、斧.檳、鏟、耨、鐮、犁形器等。這是中國農具史上的一個重大進步。中國鐵的冶鑄技術發明至遲始於春秋。春秋戰國之際,冶鐵技術先後出現了生鐵冶鑄、煉鋼和生鐵柔化三項技術,使鐵器成為更富有廣闊前途的銳利工具,加快了鐵農具代替木、石、青銅制農具的歷史進程。鐵農具的使用是農業生產上的一個轉折點,它能清除大片森林,使之變為耕地、牧場,也使大面積的田野耕作成為可能;甚至使農業生產關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術等也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⑥ 古人使用的勞動工具

在舊石器時代(約170萬年~1萬年前)晚期用的是骨針

最早的勞動工具――石器
走向文明的關鍵一步――火的使用
弓箭的出現
陶器的發明與使用
魚鉤的發明
古老的建築材料――磚
動物的馴養
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文字的使用
水上機械運輸的先驅――木船
釀酒技術的出現
化妝品的使用
車的發明
生命之泉――水井
鈕扣的發明與使用

隨著人類的進步,我們祖先製造和使用勞動工具的技術不斷提高。在藍田人遺址中發現的石器種類,有刮削器、砍斫器、尖狀器和石球等,說明藍田人製造和使用勞動工具已有相當的分工。北京人製造和使用石器的技巧更是聞名於世,他們能對不同的原料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製做不同的石器,僅以刮削器為例,就有直刃、凸刃、凹刃、多邊刃和盤狀等等。

⑦ 古代有哪些生產工具

1.風車。吹去稻穀麥類糧食的草屑癟粒等雜質的工具。上方朝一邊的出口的出雜質,下方的朝下的出口的出糧食。
2.石磨。石制的磨乾粉、水糊的工具。下盤固定,上盤旋轉,上盤的圓洞添原料,下盤的周圍出乾粉、水糊。
3.木犁。耕地的農具。用畜力、人力或機器等牽引。因主部件為木材,故稱木犁或土犁,以別於後來鐵制的雙鏵犁等。
4.耙。有釘齒耙和圓盤耙等。用於碎土、平地和消滅雜草的整地農具。
5.蓑衣和連枷。蓑衣用竹葉或草、棕編成的雨披。連枷是農具,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條構成,用來拍打穀物,使子粒掉下來。也作槤枷。
6.紡車。手搖或腳踏的有輪子的紡紗或紡線工具。此圖是手搖的。
7.草鞋器。用稻稈或草莖等編制的鞋用的工具。
8.軋籽機。軋出棉花籽的工具。
9.碓。舂米的工具。用腳連續踏動木杠後端,前端石頭一起一落,舂砸下面石臼中的米糧(使谷成米或使米成粉)。此圖是簡單的碓。只是一個石臼,外加一根杵或木槌。
10.水車。利用帶刮板的鏈帶(條)或系汲筒的水輪,將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的一種提水工具。通常由人力、畜力、水力、風力或電力帶動旋轉。有龍骨水車、風力水車、管鏈水車等。此圖是龍骨水車的車槽、刮板部分。龍骨水車一種由車槽、刮板、木鏈、木齒輪等組成的水車。公元168-189年逐漸應用,流傳至今。用人力、畜力或風力帶動,能連續提水,提水高度一般為1~2米。
11.簞和籠。簞是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白居易《觀刈麥》詩「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槳」。籠是用竹片編成的盛物的器具。
12.油簍和木桶。油簍是盛東西的器具,用竹或荊條等編成。木桶是盛東西的器具,多為圓形,大多有提梁。
13.石臼和舂米杵。石臼用石鑿成的舂米穀等物的器具。舂米杵都在一米左右長,兩頭粗中間把手處較細,每個重約三公斤。把東西放在石臼或缽里搗去皮殼或搗碎壓米粉的動作叫舂。是黎族人特有的一種勞動方式。
14.打穀板。打穀子用的農具。
15.畚箕。用柳條、蒲草或竹篾編織的盛物器具。也可作簸箕用。盛糧食等上下顛動,揚去糠粃塵土等物的器具。

⑧ 我國遠古人類最早使用的勞動工具有哪些

骨器:骨耜。
磨製石器或打制石器:石鐮,石斧,燧刀。
木器:木棍,木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