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喝茶工具介紹圖片大全都叫什麼
擴展閱讀
陝西博大石油設備怎麼樣 2025-02-06 23:43:34
鑽石公主號工作人員多少 2025-02-06 23:20:55
收蒜苔的工具有哪些 2025-02-06 23:19:19

喝茶工具介紹圖片大全都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7-12 14:25:10

Ⅰ 茶道工具有哪些

茶具就是喝茶、泡茶時使用的工具,我們國家是茶的發源地,喝茶也是很有講究的,茶具也有許多,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工具,一起來看看。

茶道工具

1、瓷器茶具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瓷器茶具,瓷器在我們國家已經有多年的發展歷史了,始於隋代,盛於唐代,質地細膩。瓷器茶具的品種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彩瓷茶具和紅瓷茶具。

2、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是人們十分喜歡的茶道用具,紫砂茶具,由陶器發展而來,是一種新質陶器,始於宋代,盛於明清,坯質緻密堅硬。其中宜興紫砂茶具最受茶人的青睞,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三大特點。

3、木魚石茶具

木魚石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空心的石頭,俗稱還魂石、鳳凰蛋。木魚石茶具是用整塊木魚石做出來的,分別包括茶壺、酒壺、竹節杯、套筒杯、冷水杯、茶葉筒等。木魚石茶具的防腐性、通透性極好,常用此茶具喝茶,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益處。

4、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起源於清代,產自福建福州一帶。福州所生產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品種包括有:寶砂閃光、金絲瑪瑙、釉變金絲、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銀等。

5、竹木茶具

竹木茶具,用竹木製作而成,製作非常方便,對茶沒有污染,一直深受茶人的喜愛,但不能長時間使用,也無法長久保存。如今,人們購買竹木茶具,主要為了擺設和收藏。

6、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外觀透明,晶瑩剔透且用途非常廣泛。用玻璃杯泡茶,欣賞價值極高,令人賞心悅目,別有一番風趣,價格便宜,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但是使用玻璃茶具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它容易破碎,比陶瓷茶具要燙手哦。

7、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起源於古代埃及,具有堅固耐用、圖案清新、輕便耐腐蝕三大特點,但搪瓷茶具傳熱快,易燙手,放在茶幾上,會燙壞桌面喔,因此一般不作為居家待客之用。

8、冰裂茶具

冰裂茶具因茶杯杯身有似冰裂的痕跡而得名,主要選用天然的陶瓷泥料,運用獨特的加工技術精製而成。冰裂茶具外形光亮、細膩、美觀,杯壁厚,不燙手,散熱快,立體感強,非常富有藝術魅力。

正確的喝茶姿勢

坐姿

喝茶的時候,飲茶者應該端坐在凳子或者椅子中部,不能僅僅坐在凳子的邊緣;身體的重心保持穩定,同時兩腿膝蓋並攏,正面看兩腿為合攏狀,女性可以將雙手都放置於腿上,或者可以將左手放在右手上;男性的雙手應該放於兩腿之上。

無論男女在喝茶的時候,都不可以將兩腿分開、蹺二郎腿、兩手在胸前交叉、含胸或趴在茶桌上。跪坐飲茶,女性最好不著裙裝。坐下後,需要坐在自己的腳後跟上,身體挺立,不能挪動。

奉茶的姿態

我們在給客人奉茶的時候需要單腿跪下,左膝彎曲,與左腿成直角。右腿的膝蓋著地,腳尖輕輕點在地面上,腰部挺直,雙肩放鬆。奉茶也可以單腿彎曲,左膝彎曲後靠在右邊的腿肚上,呈現出半蹲的姿態。女性的裙底不能露出來。

候茶的姿勢

跪坐時,雙膝需跪在在坐墊上,雙膝靠攏,腳背點地。腰部以上保持挺直,同時雙手交叉,放於腿上。可盤腿坐下,雙手分別放於膝蓋之上,此種姿勢男性使用較多,女性使用的時候需要身穿褲裝,不能穿裙子。

跪坐時,雙膝需跪在在坐墊上,雙膝靠攏

站姿

雙腿並攏,身體挺立,眼睛平靜地盯著前方,肩部放鬆,雙手自然下垂,女性可以將手自然地放在腹部前方(雙手虎口交叉相疊,左手在下)。男性雙腿稍微分開,身體挺拔向上。男性站立後,十分挺直;女性站立後,側面有明顯的曲線。

行姿

男女行走都需要輕聲前進,腳在一條線上,手不晃盪,端著茶杯前進的手與地面平行,不能抖動。女性行走的時候,不能聽見鞋底的響聲,男女行走時動作都不能太大。如果側身面對客人,就需要將身體轉正。如果兩個人面對面地相遇,就需要讓客人先走。

Ⅱ 現代茶藝所備飲茶時所需的各種器具包括哪些內容

(1)桌布;鋪在桌面並向四周下垂的飾物,可用各種纖維織物製成。

(2)泡茶巾:鋪於個人泡茶席上的織物,亦可用於覆蓋潔具、乾燥後的壺杯等。

(3)茶盤:擺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

(4)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織物;或用於抹乾泡茶分茶時濺出的水滴、托墊壺底、吸干壺底和杯底的殘水等。

(5)茶巾盤:放置茶巾的用具。

(6)奉茶盤: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的器具,用它恭敬端送給品茶者,顯得潔凈而高雅。

(7)茶匙:從貯茶器中取干茶的工具,或在飲用添加茶葉時作攪拌用。

(8)茶針:由壺嘴伸入流中防止茶葉阻塞從而使出水流暢的工具。

(9)茶箸:泡頭一道茶時,颳去壺口泡沫之具,形同筷子,也用於夾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時亦可用於攪拌茶湯。

(10)渣匙:從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與茶針相連,即一端為茶針,另一端為渣匙。

(11)計時器:用以計算泡茶時間的工具,如定時鍾和電子秒錶,但以可計秒者為佳。

Ⅲ 一套茶具包括哪些工具 基本茶具介紹

喝茶是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到朋友家拜訪或洽公,經常被親切詢問喝茶嗎?是禮貌也是一種問候。要泡好茶,茶具的使用、茶葉的選擇和泡法都有關聯!
喝茶哪些道具缺一不可
生活中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一定會有工具相輔相成,選擇器具也是一門學問。茶具是品茶悟道的媒介,看似多樣繁雜,但在茶道文化中,主人為來客泡茶是一種禮儀,場合、人數、茶葉都是需考量的因素,除藉由茶具的使用、體現茶道文化外,用對茶具也能在泡茶、品茗時更加順手!

1.匙置:跟筷架的功能相同,茶匙和茶夾直接散落在桌上不好看,而以匙置放置較整齊美觀,匙置材質變化大,陶瓷、竹木、石置或塑膠的都有,單看個人預算和喜好來挑選。

2.茶匙:

茶匙又稱「茶扒」,因其形狀像湯匙,所以叫茶匙,主要是用來挖取茶壺內泡過的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所以使用茶匙,茶匙後方尖處亦可清理茶壺出水孔。挑選時建議選擇比茶盤短些的長度,收納方便也較美觀。

茶匙尖端可清除茶壺的出水孔。也能挖取泡過的茶葉。

3.茶夾:

茶夾又稱茶筷,是溫杯、洗杯時用的小茶具。

一開始是因為傳統泡茶時會將杯子置入熱水中殺菌,而燙手的杯子無法拿取,便利用茶夾夾取,也可用來夾出泡過的茶葉。

4.茶海:

又名「茶盅」,也稱為「公道杯」,因茶壺內的茶湯和茶葉接觸充分與否會造成濃淡不均的差異,如果從茶壺直接倒入茶杯內,可能會有某杯濃些、某杯淡些的情況,而公道杯即解決了這個問題。茶海挑選時建議開口要大,這樣倒茶比較方便,出水順暢,拿起來也順手,而容量需比茶壺大,這樣才不會有茶水太多、裝不下的問題。

5.茶葉:

良好的茶葉需乾燥完全、葉形完整、不能有太多茶角、茶梗、粗老的黃片及其他雜物。龍井茶呈劍片狀、文山包種茶呈條形、凍頂茶呈半球形。條形茶需緊細、勻稱整齊;半球形挑圓滿結實者;劍片狀茶葉如龍井,則以葉片平尖細小為主。

選擇茶葉可以從「看色澤」、「辨外形」、「聞香氣」、「品茶味」、「看茶渣」來辨別,購買時,可以請店家將茶葉沖泡幾回,經過4~5次的沖泡,如果還有甘甜、芬芳的茶味,可算是真正的好茶;在沖泡數回後,質量好的茶葉茶渣外形應均勻一致,所含碎茶和雜質少。

6.茶盤:

茶盤材質廣泛、款式多樣,專家建議挑選時注意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邊要淺、色要白,因深色茶盤易藏污,茶垢較不易被看見、清理。較受歡迎的多屬竹、木材質,售價平易近人、大多千元有找,造型上古樸典雅,但缺點是其材質因天然屬性所以較容易開裂,建議每天清潔時將多餘水分擦拭乾凈,並保持陰干狀態,否則中國天氣潮濕易發霉、損壞,茶盤壽命也會減少。

7.茶壺:

常見材料有陶、瓷、紫砂、玻璃或石制,較多人使用的屬紫砂或陶瓷類,陶壺質地細密、透氣性佳,導熱緩、保溫性佳。

茶壺建議可選購圓形壺身,因為圓形有助茶葉舒展,較能呈現出茶葉的完美味道,也適合新手使用,此外,選購時需檢查茶壺的壺蓋是否貼合壺身,精密度良好的茶壺,蓋上壺蓋後搖動,壺蓋不會與壺身撞擊,如果精密度不足,熱氣容易跑出導致茶湯沖泡不均,影響茶的整體風味。

8.茶則:

功用為取茶葉入壺沖泡,常見的茶則為竹製,將竹子剖半,再將前緣斜切、磨成易盛茶的形狀,如此一來,取用茶葉更方便,也較衛生。

中國的茶葉多以半球型烏龍茶為主,適合用茶則取用,因此在中國茶界很常見,是方便又有茶趣的喝茶小工具。目前坊間推出不少圖案設計的茶則,會在竹製茶則上做出變化,選購時端看個人喜好。

9.燒水壺:

傳統燒水壺還是有特別的魅力存在,保溫與蓄熱性強,例如日本鐵器或中國陶制等,但重量較重且價格稍高,傳統水壺大多採用不銹鋼製作,而不銹鋼的等級好壞差異大,質量太差的壺,在加熱、遇酸、鹼等情況下,容易變成金屬離子析出。現在多半使用改良的電水壺或快煮壺,價位便宜且能縮短燒水時間,是近年來比較常見的現代化泡茶壺具。

10.杯托:

放在桌上,專放杯子用的小淺盤,有杯墊效果,也可避免在桌上留下茶漬。

11.品茗杯:

用來品茶及觀賞茶的湯色,品茗杯多為白瓷、紫砂或玻璃制,大多為單獨一人使用,一杯一口剛剛好。

12.聞香杯:顧名思義就是聞茶湯香氣所用,比品茗杯細長,高度較一般品茗杯杯身高、杯口窄,以利香氣留存,是專為品茗中國茶獨特香氣而開發的茶具,常見與品茗杯配成一套販售。  
品茗聞香好茶這樣泡

泡茶步驟:

1.拿出茶則,挖取適量茶葉放入茶壺,本次示範使用茶葉為球狀烏龍茶,藍玉婷提醒,球狀或半球狀茶的置茶量不可太多,大約是壺中空間的1/ 4量,如果喜歡喝濃茶茶葉可多放一些,約至壺中一半。

2.熱水沖入壺中,溫度大約在攝氏85度~攝氏90度之間,太熱的水易讓茶葉產生燒焦的味道,但也有例外,例如重烘焙的老茶就適合以滾燙的熱水沖泡,為了保持茶壺內外一致的溫度,亦可順勢於壺身淋上熱水。

3.蓋上壺蓋浸泡,待陶壺外層熱水收干後即可倒出,浸泡時間約1分鍾。許多人認為第1泡茶不能飲用,但好的茶葉其實第1泡是精華,不過若是太便宜的茶或是散裝無標示產地的茶葉,盡量不要購買、不要喝。

4.將沖泡完成的茶湯倒入茶海內。

5.再由茶海倒入聞香杯中。

6.續將聞香杯內的茶湯倒入品茗杯內,先欣賞聞香杯內留存的茶湯色澤變化,並聞聞香杯中茶湯的淡雅清香,而後即可品茗。

技巧:通常第1泡才有此步驟,因為第1泡是茶葉精華釋出的時候,所以這時的茶葉氣味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