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拔火罐工具有哪些
擴展閱讀
古董修復工具有哪些 2025-02-06 08:39:42
南京仙朵靈芝是什麼價格 2025-02-06 08:38:45
為什麼土地成本高 2025-02-06 08:34:29

拔火罐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7-21 08:09:09

㈠ 自己在家怎麼拔火罐需要什麼道具怎麼操作

首先要注意選材,中醫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傷及皮肉,底部最好寬大呈半圓形。
在拔火罐前,應該先將罐洗凈擦乾,再讓病人舒適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後點火入罐。點火時一般用一隻手持罐,另一隻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後撤出,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 火還在燃燒時就要將罐口捂緊在患處,不能等火熄,否則太松,不利於吸出濕氣,要有罐口緊緊吸在身上的感覺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邊緣燒熱以防燙傷。
一般拔15到20分鍾就可將罐取下,取時不要強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轉動,動作要領是一手將罐向一面傾斜,另一手按壓皮膚,使空氣經縫隙進入罐內,罐子自然就會與皮膚脫開。
還可以採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後,用一隻手或兩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體在患者的皮膚上移動。可以向一個方向移動,也可以來回移動。這樣就治療了數個部位。走罐時應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塗抹一些潤滑劑,如甘油、石蠟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時拉傷皮膚

㈡ 拔罐使用的工具有什麼講究嗎罐體的材質會影響養生效果嗎

首先對拔罐做一個界定,是以罐為專用工具,運用燃火,抽真空等方式造成負壓力,使之吸咐於表皮,導致部分淤血,以做到舒筋活血,益氣活血,快速消腫,袪風祛寒等功效治療法。現階段較常用的罐具類型較多,有竹罐,玻璃瓶,抽汽罐等。拔火罐有刺激性身體肌膚,經筋,經穴以做到清除內毒素,經絡疏通,益氣活血,扶正固本,推動基礎代謝,激發五臟六腑功用的功效,因其應用方便快捷,實際效果便捷,故在日常的運用極為普遍。

無論選用那類罐型均特別注意實際操作忌諱,謹記火烤灌口鎮,會灼傷肌膚,留罐時長不能高於20min,會損害肌膚。過敏,潰爛,浮腫及心血管,大毛細血管位置,下腹,均不適合拔火罐。不均勻選用那類罐型,如只是做為日常健康保健,不建議每天拔火罐,健康保健拔火罐的目的性是為了更好地血氣順暢,提議一周拔火罐一次就可以,拔火罐頻次過更多就是會損害浩然正氣和耗費氣血。

㈢ 拔氣罐的工具在哪裡可以買的到啊

1、抽氣式拔罐器到各地要店都有出售,價格不貴,使用方便。值得家庭作為保健用品使用。
2、抽氣拔罐器屬於醫療用具,最好事先了解一下人體的穴點陣圖,並且大概知道人體的主要穴位都有哪些循環功能,可以用在拔罐的穴位。當然拔罐也不是全都在穴位上,但是必須知道相關原理才會對治療和改善身體現狀有很大益處。
3、拔罐只是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千萬不要依賴這種手段和過於迷信這種方式。健康在於心態平衡。這才是最重要的。

㈣ 拔火罐的做法

首先說一下,拔罐時所用罐的幾種常見類型,如竹罐、玻璃罐、陶罐、油罐,抽氣罐等。

火罐指的是用火來拔罐的方法,常用玻璃罐來拔。可以採用投火、閃火、帖棉花、貼紙等方法進行治療,拔罐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燃燒的熱力排除罐中風空氣,產生的負壓吸附與皮膚上,造成局部皮膚的充血瘀紫,達到疏通經絡,調暢氣血,散寒除濕的目的。

下面介紹兩種最常用的拔火罐方法。

投火法,把報紙做成有1/4一角錢大小的片,點著後,待火燒旺,看紙燃燒的剩下多一半時,迅速把紙扔到火罐裡面,將火罐立即扣到原來選擇好的地方,這個方法適合初學者,但是要注意紙片不能太大,且剛開始操作的時候,建議採用水平方向去拔罐,避免罐內燃燒的紙片掉落到皮膚上,對患者造成燒灼。

閃火法,這種方法是專業理療人員或者醫師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有一定的技術難度,普通人經過一段的反復的練習,也可以掌握這種拔罐方法。在拔罐之前,首先要准備兩樣東西,一個是95%的酒精。另一個是用8層的紗布,包裹一塊小石頭,將紗布的四周捏到一起,用繩子扎緊,用止血鉗,夾住紮緊的繩頭。使用時用紗布去蘸好酒精,用火點燃,在玻璃罐里繞一圈,迅速撤出,馬上將火罐拔到指定位置。這個動作要求穩、快,火罐不能距離皮膚太遠,否則由於火罐移動的距離較長,火罐內重新填滿了空氣,導致火罐吸附力差,吸不住。還要注意,蘸的酒精不能太多,避免掉到皮膚上,燒傷患者。

㈤ 拔火罐的常用工具

目前常用的罐具種類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氣罐等。
1.竹罐
(1)材料與製作竹罐是採用直徑3~5厘米堅固無損的竹子,製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長的竹管,一端留節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颳去青皮及內膜,製成形如腰鼓的圓筒,用砂紙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整即可。
(2)優點取材方便、製作簡單、輕便耐用、便於攜帶、經濟實惠、不易破碎;竹罐吸附力大,不僅可以用於肩背等肌肉豐滿之處,而且應用於腕、踝、足背、手背、肩頸等皮薄肉少的部位,與小口徑玻璃罐比較,吸附力具有明顯優勢;另外,竹罐療法在應用時可放於煮沸的葯液中煎煮後吸拔於腧穴或體表,即可通過負壓改善局部血液循化,又可藉助葯液的滲透起到局部熏蒸作用,形成雙重功效,加強治療作用。
(3)缺點易燥裂漏氣;且不透明,難以觀察罐內皮膚反應,故不宜用於刺血拔罐。
2.玻璃罐
(1)材料與製作玻璃罐由耐熱玻璃加工製成,形如球狀,下端開口,小口大肚,按罐口直徑及腔大小,分為不同型號。
(2)優點其優點是罐口光滑,質地透明,便於觀察拔罐部位皮膚充血、瘀血程度,從而掌握留罐時間;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罐具,特別適用於走罐、閃罐、刺絡拔罐及留針拔罐。
(3)缺點導熱快,易燙傷,容易破損。
3.抽氣罐
(1)材料與製作抽氣罐為一種用有機玻璃或透明的工程樹脂材料製成,採用罐頂的活塞來控制抽排空氣,
利用機械抽氣原理使罐體內形成負壓,使罐體吸附於選定的部位。
(2)優點抽氣罐不用火、電,排除了不安全隱患且不會燙傷皮膚;操作簡便,可普遍用於個人和家庭的自我醫療保健,是目前較普及的新型拔罐器。
(3)缺點無火罐的溫熱刺激效應。

㈥ 自己可以給自己刮痧、拔罐么,該怎麼做呢 ,用什麼工具最安全,溫灸的好處有哪些呢~~

可以自己操作。刮痧可用砭石刮痧板,拔罐有火罐和氣罐,溫灸又有溫灸罐、溫灸盒和溫灸儀,器具較多,且大部分都比較安全,購買時選性價比高的即可。刮痧、拔罐與溫灸都屬於中醫傳統療法,以刮痧為例,刮拭的部位不同,對手法和力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具體操作手法還需根據病症、操作部位、個人體質情況而定。

㈦ 拔罐療法有哪些

拔罐療法是一種藉助熱力和外力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罐子在皮膚上面,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以達到通暢氣血,泄熱除毒的一種治療方法。有行氣消腫、活血祛寒的作用。拔罐應根據病情選擇經絡上的穴位或病區,如治療感冒頭痛、結膜炎,可拔太陽穴;治療支氣管炎可拔背部肺俞穴或肩胛間區。而治療腹痛、腹瀉、胃痛,可拔天樞、中脘、氣海、脾俞、胃俞或足三里。

拔罐所使用的工具非常簡單,竹罐、陶罐、玻璃罐、杯子、葯瓶,只要其口光滑,邊緣平整即可以,操作方法只要用鑷子或手捏住燃燒著的一塊或一團酒精棉,點燃後迅速丟入罐內,將罐扣在應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火立即熄滅。

拔罐療法看來溫和,也有所禁忌:全身枯瘦,身體失去彈力者,不宜拔罐;血管多的部位及心尖搏動處不宜拔罐;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拔罐;水腫患者宜慎用;月經期或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作刺血拔罐。

以下介紹幾種腸胃病常見病症的拔罐療法:

慢性胃炎

[取穴]大椎、上脘、脾俞、身柱、胃、俞、中脘。

[做法]取大椎、上脘、脾俞及身柱、胃俞、中脘兩組穴位三個為一組,每穴施行閃罐15~20下,然後留罐15分鍾,隔日治療1次。本法適於各種慢性胃炎。

十二指腸炎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關元、天樞、足三里。

[做法]以閃火法拔罐,留罐10~15分鍾,隔日1次。7次為1療程。

胃、十二指腸潰瘍

[取穴]脾俞、中脘、氣海、足三里。

[配穴]胃中有振水聲者配陽陵泉;兼食滯腹脹、腹瀉者配天樞。

[做法]採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0~15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胃下垂

[取穴]脾俞、中脘、氣海、足三里、陽陵泉、天樞。

[做法]患者側卧,採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5分鍾,2~3日為1次,10次為1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