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語文教學中怎樣處理好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系
語文教學中怎樣處理好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系
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但由於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還是側重強調"工具性",著重字、詞、句的訓練,將文章分析得
『貳』 在語文教學中怎樣處理好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系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就將語文課程的性質完整科學地表述出來了,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具有工具性;同時,語文又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人們往往過於強調語文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色彩的部分;新課標頒布後,很多學者則將研究的矛頭過多的指向了語文的人文性,去探索人文性的重要及如何在教學中彰顯語文的人文性,挖掘其人文底蘊。其實,筆者認為對於語文的這兩重性質,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既不能過分著重強調字、詞、句的練習,即強調其「工具性」;也不能片面強調「人文性」,忽略其工具作用,語文知識點不能落到實處,而應將這兩者和諧統一在一起。
『叄』 語文課如何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如題 謝謝了
語文的人文性,教師通常都把握得比較到位,而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則要求老師深入教材,挖掘教材獲補充教材的空白點, 才能更有深度。例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課中,醫生說了些什麼,就是文中的留白處,想像他們的對話,用不同的對話形式寫下來,就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融合點。
『肆』 語文教學中該如何落實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求解答
南康市實驗小學 劉玉玲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也是語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教學實踐證明,語文的工具性只有與人文性統一,它才能煥發強大的生命力;語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為基礎,它才能成為有源之水,源遠流長,發揮語文育人的作用。語文具有工具性,它是交流思想、溝通感情的工具,是人大腦思維的工具,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更是人類傳承文化、積累文化、傳達社會價值觀的工具。然而,語文又是具有人文性的,它承載著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豐富和陶冶著人的思想個性和感情的重大任務。一個交際,一個人類文化,兩個重要,表明了在課程性質上的傾向性--語文課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質。 工具性主要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主要著眼於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語文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特點。《語文課程標准》指明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於凸顯出這兩個方面的功能。我們應該能夠認識到,科學與人文的統一,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可以成為人們的共識,也反映了社會各界對語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提法符合當前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於課程目標的展開和實施。在語文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應該始終牢牢把握這兩個方面的任務。
簡言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的兩大屬性。工具性是基礎,人文性是核心。但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語文學習中又是和諧統一的。無論是工具性還是人文性都應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為本。
一、學習新課標,樹立正確的教學觀與學生觀,是處理好工具性與人文性關系的前提。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以來,新課程理念深入人心,也正是它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是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豐富了教學內容,實現了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在新課程觀念下,教師的教學策略由以學科為本位轉向以人的發展為本位,立足於學科要服從、服務於人的全面健康發展;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重認知向重情感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重教書向重育人轉變。
在新的教學觀陽光里,師生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這種解放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和觀念,能夠更好地促進知識轉化為個性的內在。
學生是不以老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教師要想使學生接受自己,就要把學生當做具有獨立性的人來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他們的情況、條件、要求和思想認識的發展規律。作為教師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性,給予學生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正如每個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質營養一樣,每個學生也只能用自己的頭腦吸收精神營養。這是別人所不能代替的,也是不能改變的。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感知,也不可能代替學生觀察、分析、思考,更不能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教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才能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才能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
總之,做為教師,只有充分認識並肯定學生是發展的、獨特的、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才能放下架子,彎下腰來,傾聽學生的聲音;才能根據語文教育的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要求滲透於教學過程中。
因此,學習新課標,樹立正確的教學觀與學生觀,是處理好工具性與人文性關系的前提。
二、把握三個維度,運用正確的教學法和學習法,是落實好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關鍵。
素質教育是一種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性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新課標更是凸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要求。從語文課程目標看,三維目標既包含了知識與能力維度的工具性目標,又包含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的目標;從語文教學內容看,文本難度降低了,強調了實效性,多了一些淺顯易懂的能反映時代精神、先進科學理念、關注社會、自然、生命等有價值的問題的內容;從語文的學習方式看,則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用獨立的意識、批判的思維和團結合作的精神與文本對話,在對話中探索語文教學的豐富底蘊;從語文的評價標准看,要求評價內容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積累,還要慎重考查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將過程性評價和終極性評價相結。
總之,語文的性質滲透在語文課程標準的方方面面,這有利於教師更好地進行語文的教學。因此,教師應該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把握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運用正確的教學法和學習法,彼此兼顧,落實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關系。
三 、 讓工具性與人文性在閱讀中同構共生。
首先,利用教材的範本閱讀,進行人文教育。語文教材是進行語文教學的範本,是我們實現閱讀教學的首要材料,我們教師要善於在重視字、詞、句、段、篇和講解的同時,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種子。
其次,從課外經典名著的閱讀中感受人文熏陶。腹有詩書氣自華!語文教材只是語文教學的範本,要想更多的感受閱讀的樂趣,更好的完成閱讀教學的目標,課外經典名著的拓展閱讀是必不可少的。
再次,在生活閱讀中明辨是非,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達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合理培養。
四、在綜合實踐教學中統一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
語文綜合實踐教學是新課改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我們的語文教材的編寫中就有社會實踐活動的要求。綜合性實踐是讓學生在做中學,鼓勵學生積極去收集生活資料、觀察生活,積極探究,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配合,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創新能力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深入實踐,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了解知識的生產與發展過程,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適應力。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中,只有一方面注重具體的字、詞、句、章等語文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積累,另一方面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將實踐與體會融為一體,將語文知識予以積累、消化、內化為自主的學識時,才能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從而真正提高語文素養,取得語文教育的成功。
『伍』 如何發揮本體性和工具性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作用
比如老鷹捉小雞,跳皮筋之類的游戲都是本體性游戲。本體性游戲是一種針對幼兒教育發展的游戲 具體:幼兒自發開展的、以游戲本身為目的、無游戲之外的目的的游戲,由教師組織的教學游戲,其活動的本體是教育活動,稱之為手段性游戲。
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領域的教育可以採用手段性游戲的方式.健康領域的教育盡可能地採用本體性游戲。
幼兒園(Kindergarten,別稱:幼稚園、蒙養園)是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的學前教育機構,通常接納三至六周歲的幼兒。
幼兒園可以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和智力得以健康發展。幼兒園教育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礎,由基礎教育課程(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等五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
『陸』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處理好工具性與人文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就把語文學科的性質完整地表述出來了,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具有工具性;語文又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統一的。語文教學的這兩重屬性,猶如人的雙目,缺一就會造成 「視覺」上的偏差;又如一張紙的兩面,它們本身就是一個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不可分割體。
『柒』 如何做好工具類APP的產品運營
產品自身運營
在品牌、用戶、渠道上運營人員可以下公布,包括策劃跟產品相關的事件營銷,在應用市場上做更新首發,在渠道上有一些媒體曝光咯,多參加移動互聯網交流活動,選擇好的產品進行互推。
產部外部運營
將冰冷的工具型app做成能夠交流的「活人」,組建一個用戶交流群,收集數據反饋。
入口+服務
好的工具型app可以是一個用戶進入互聯網的入口,當用戶進來之後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包括提供另外一個交流的平台,讓有對產品同一需求的用戶能夠交流起來,例如活動運營的工具有【活動盒子】,在產品線上豐富產品,精準定位的用戶數據,形成相關性強的矩陣。
『捌』 語文教學中如何突出其工具性
一、語文的人文性:簡單地說就是人與文化,它包含著情感、意志和思想觀念的內容,它是不同於自然之物的。語文課本身而言,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二者相輔相成,我們無法將其割裂開。道理很簡單,我們在使用語文工具性這一點若能注意方式方法,在方便生活的同時,也能美化生活,豐富生活。如「穿衣」這一概念恐怕早已由原來的蔽體、禦寒上升為一種裝飾了吧。如果說工具性是基礎,是求真,那麼人文性便是一種升華、求美。
它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
砥礪品德,完美人格。
2、
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二、作文教學中如何體現:
1、教師指導作文:教師不能只重視對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忽視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先學做人,後學作文,文如其人這是對作文與做人關系的很好闡述。做人講究一個「情」字,作文也講究一個「情」字。
2、教師評改作文:教師要站在理解、尊重學生的角度,與學生進行平等的、耐心的心靈交流,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針對學生的心理,教師要用一種清新、親切的語句,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自覺性、自信心,使每一位學生都喜歡寫作。
3、教師要耐心期待:教師不能用文學的標准去衡量學生,而應該懷著一顆期待的心,相信他們會進步,在評語中插入征詢意見式的語句暗示學生。老師幾句贊美的話,真摯的話,會溝通兩代人的心音,給學生帶來莫大的欣慰和歡喜。
『玖』 語文教學怎樣堅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一、正確認識工具性。語文的工具性是由語言的功能決定的,正如列寧所說:「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自然也是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語文如果脫離工具性,「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那就更談不上「受到文化、文學、思想、情感的熏陶」,「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也將成為一句華而不實的口號。可見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將是不變的教學內容與任務。也就是說語文教學應該以語文知識教學為本,以語文技能訓練為主,在教學的過程中兼顧人文精神,潛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二、正確認識人文性。語文雖具有工具性,但它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翻看教材中一篇篇題材不同,體裁各異的文章無一不具有自己的思想主題,即使是作為語言材料的詞彙、句子也無一不帶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語文課程所具有的人文教育優勢理所當然地要求它應發揮陶冶情操,培養高尚審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的積極作用。如教《最後一課》,不能只側重於語言的樸素自然,也應使學生體會文中高尚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教《皇帝的新裝》,不能只著眼於情節的曲折、離奇,也應使學生把握文中蘊含的生活哲理。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是什麼?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價值,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樣性。通過語文學習,學生將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豐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類文化的營養,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學生還將在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等方面獲得陶冶和培養,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三、正確認識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辨證統一關系盡管新課標一再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才是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但是關於兩者之間的關系,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操作上卻一直存在著爭議。出現了以下兩種爭議 1、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學習語言文字、寫法上,對於文本的人文性視而不見。因為這部分教師的認為語文的工具性是語文的主要內容,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掌握語言文字,教學就要為實現這個工具性而努力。 2、為了開掘文本的人文價值,強化人文的感悟,教師在教學一篇課文教學時,把大部分精力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上,而置文章的語言文字與不顧,還謂之曰:「這是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張揚其個性。」其實,這兩種做法都是片面的理解了語文的性質,它們將一個整體截然地分裂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載體,「皮之不附,毛將附焉」,沒有了工具性又哪來的人文性?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華。沒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會因失去了靈魂而黯然失色。語文的工具性昭示著語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融合著人文性的工具;語文的人文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文性,它是負載在語文的工具性之上的。因而,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恪守語文姓「語」不動搖,切不可丟掉語言文字這個本體,忽視對文本語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積累和運用;也不可置人文性的感悟於一邊,忽視對文本的豐富多彩的人文性的體驗。要讓學生在品味文本語言的過程中給學生以人文關照,讓學生在獲得言語智慧的同時,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養,從而把人文性落實在工具性上面,使兩者相得益彰,同生共構,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只有在人文情感的語境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與思維,獲得審美的情感熏陶,整體把握,不斷積累,螺旋式漸進,逐步沉澱,包括語言材料、結構樣式、人生體驗、情感態度緊緊結合在了一起,才可以說是真正的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同一! 因此,把語言學習作為本體的學習,讓學生在這種掌握和提高語言文字能力的過程中,使他們的精神世界、審美情趣、創造能力、道德情操等人文素養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滋生,從而使學生的人文關懷落到實處,又將工具掌握在手。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當前實踐課標的過程同樣也要我們要特別注意已經出現的人文性的泛化,用人文性涵蓋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而忽視工具性。人文性的泛化與工具性的泛化後果一樣,都會嚴重影響語文素養的形成,都會導致語文素養的「營養不良」。那麼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該如何落實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防止將二者人為地割裂開來呢?第一,把握尺度,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中超越語言文字訓練和個性化感悟好比語文天平的兩個托盤,重了一頭,天平必然要傾斜。不管鍾情語言文字訓練,還是痴迷文章感悟,偏重一個勢必會造成語文能力的失衡。新課程改革的指揮棒讓我們關注人文,重視感悟,於是我們的課堂開始虛了,學生得意卻忘言了。僅在詞語方面的掌握就出現了以下這樣的問題; 課標對低年級提出的是「了解」詞語的意思,「了解」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弄明白,懂得很清楚。真正做到明白、清楚就必須能夠用語言來表達,現在提倡感悟,老師們錯誤地認為,了解詞語的意思只要意會就可以了不必言傳,這不言傳,教師就不能把握學生了解的程度。有時學生甚至對課文中的個別詞語不知所雲。中年級要「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課堂教學中的感悟出現了得意妄言的現象,學生對課文只有一個整體感受,浮在表面。至於這種感受是從哪個詞中傳遞出來的,老師沒有引領學生捕捉這樣的詞語,也就談不上體會詞語對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了,對詞語的理解、揣摩不到位。正是因為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即便是學生將一些詞語記住背下來了也不能准確地應用。 其次,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造句的訓練,特別是關聯詞語的運用。雖然說造句有生拉硬拽之嫌,但是不經過大腦苦思冥想就不會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用時自然產生不了相應的了聯想,於是,學生在說話、寫話中就出現瞭然後…然後…,完了…完了…的連接,學生不清楚自己前言後語之間的關系。 因此,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以語言實踐活動為憑借,著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生成,在訓練語文能力的過程中滲透人文性,讓學生在感悟、理解、欣賞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的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第二,緊扣語文本體,關注言語形式的教學語文本體就是語言文字。學語文就是學習語言,能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組織、指導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培養學生的聽讀說寫能力。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就必須充分重視語言形式,從語言入手,去理解思想內容,以及領悟思想內容是如何表達的。語文教學,老師的責任就是引導學生完成從關注言語內容到關注言語形式的過渡,理解言語形式,才能深刻理解言語內容,才能真正學會閱讀。 四、正確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崔巒曾經說過: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表與里、皮與毛、血與肉的關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載體,人文性是靈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鮮活的生命。首先必須打破單一、沉悶的課堂,改革以往語文教學把內容分解成上百個知識點、能力點,圍繞知識點、能力點以老師講解代替學生問答,以老師分析代替學生思考的單一做法。本人認為改革這一教學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學習目標的改變,學習目標的制定既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情和運用,又要注重陶冶情操,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如在設計《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的教學時,我緊緊抓住「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又實在太容易破碎了」這句話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學習文章優美生動的語言和精彩的描寫,了解地球的浩瀚與美麗,這一學習目標通過生動朗讀,驚現場面再現(多媒體),精彩片斷仿寫等步驟實現;讓學生真正理解體會地球的可愛。二是發動和引導學生通過查資料、上網、收集有關地球的資料圖片以及調查整理人們對地球的破壞程度,從而使學生能從自己獲得的第一手資料中感受到地球將面臨的危機,這樣讓學生了解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的特點及地球上有限的資源。了解人類的開發對地球產生的危害,加強了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同時進一步使學生懂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要保護好地球。 第二,從生活中挖掘豐富多彩的語文課程資源,讓學生更廣泛地接觸到豐富、活潑的語言材料,受到更形象、直觀的思想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在闡述課程的基本理念時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應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從生活中學,在生活中運用、提高是語文工具性的直接體現,而人文教育在語文課程教學中也體現為追求語文教學的社會化、人格化、與個性化,所以語文課堂不僅是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場所,也是學生體驗人生的地方,語文課應實現知、情、意的統一。我們教師要恰當地把握新課標的精神,在指導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過程中,在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積累語言、積淀文化的過程中,吸收人文內涵,培植人文精神。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中,我們對語文性質要有更准確、更成熟的認識與把握,然而要在語文教學中真正貫徹落實新課標內容還需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的努力付出。我想只要我們堅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一指導思想,我們一定能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教育目的。
『拾』 語文教學中怎樣處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關系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交際",一個"人類文化",兩個"重要",表明了在課程性質上的傾向性——語文課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質.這里的"工具"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它具有"實用"和"中介"的含義."工具性"的基本內涵和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興起的科學主義思潮相通,這一思潮是以追求實用的唯功利主義科學觀為基礎的.關於語文課程的性質,當年提出"工具性"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在今天來看,仍然有它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