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竹製品傢具加工需要那些設備
小型的竹製品需要以下的就基本可以了,如果是大型的竹製品則需要專業的機械設備。
1、竹托盤
2、竹板材包裝箱
3、竹木復合墊板(應用於集裝箱和車船運輸)
4、建築及裝璜用竹板材(應用於竹柱、竹梁、竹板、竹牆的竹房)
5、室外庭院用竹板材(應用於市民廣場、公共綠地、小區建設、社區出新、庭院綠化)
B. 中國古代人民把竹子做成哪些工具
1、竹筒
竹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也指寫了字的竹片。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稱木簡),牘比簡寬厚,竹製稱竹牘,木製稱木牘。
均用毛筆墨書。冊的長度,如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約67.5cm),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cm),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約23cm),因此人們又稱信為「尺牘」。
在湖南長沙、湖北荊州、山東臨沂和西北地區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過重要發現,其中居延出土過編綴成冊的東漢文書。
2、竹根雕
竹根雕是以竹根為材料雕刻而成的傳統工藝品,主要產地是江蘇南京以及上海嘉定,曾有「嘉定派」與「金陵派」之分。
中國用竹子做的藝術品有竹刻、竹根雕、竹子盆景、竹臂擱等。在南方地區,生長著茂密的竹林。
竹子作為一種植物,對於古代文人來說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句話雖是宋代文豪蘇東坡用來表達自我的精神世界,但同時也映襯出這位大詩人對竹的喜愛。
歷代喜愛竹的文人墨客並非只有蘇東坡一位,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山濤等七人「相與友善,游於竹林、號為七賢」七人共以竹自喻,世稱「竹林七賢」。
3、竹椅
在農業時代,因竹材取得容易,可塑性大,原料充足、低廉,且生長周期短,於是先人便利用竹來編製成竹椅,竹椅較現代的沙發更涼快且通風,為崇尚環保的人們視為時尚家居的新選擇。
竹椅就是竹材製成的椅子,一般挑選較為成熟的原竹為材,主要架構為不同粗細的竹管,應用竹傢具製作的烘彎、鑽孔、榫接、打竹釘等製作方法組合而成,其形式有方形、六角形、扶手靠背形等竹椅。常見的竹椅有餐椅、學士椅、太師椅及乳母椅等。
4、爆竹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古代沒有火葯和紙張時,人們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節日或喜慶日燃放,這種習俗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在現代的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幾乎都會燃放爆竹,特別是在春節期間,爆竹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5、竹簾
竹做的簾子,尤指掛在門口或窗戶的簾子,是漢族竹編工藝的一種。古代太後或皇後臨朝聽政,殿上用竹簾遮隔,則稱為垂簾聽政。
竹簾採用慈竹為原料,以手工技術為主,藉助簡單而巧妙的木結構機械,抽成細如毫發的竹絲,經過20多道工序手工製作,織成薄如蟬翼、形似錦帛的獨特竹簾工藝品,給人古樸典雅的感覺,讓空間充滿書香氣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根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爆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簾
C. 簡單的竹子工藝品的製作,需要那些器材哪位高手指點指點。
竹子筆筒就是比較簡單的竹子工藝品了。
製作竹子筆筒,需要准備:(長度15厘米左右,直徑10厘米左右的)竹筒、刨刀、小刀、粗砂紙、細砂紙、刻刀、油。
製作步驟:
1、先不忙刻,正式雕刻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要蒸煮。這個步驟主要是為了日後的防腐、防蟲、防裂。用大口徑的鍋,裝滿水,以水漫過竹筒為宜,加少許食用鹽。開大火燒開,然後中火煮至少1小時。
2、出鍋的時候要立即用干毛巾把竹筒擦乾,然後放到陰涼通風處涼干,大概放一周時間。
3、用刨刀去皮,如果是要做留青竹刻,竹皮是要留著的。然後,如果喜歡竹節,那就留著,如果不喜歡竹節,也可以用刨刀去掉。
4、如果有些潮濕,要繼續晾乾,干透後,用粗砂紙打磨一遍, 力度一定要大,所有凹凸不平的地方都要打磨掉,筆筒開口處還要打磨圓滑。然後換很細的砂紙,繼續細心打磨,這時打磨盡量順著竹子的肌理紋路。再過半小時到一小時,一個毛坯筆筒已經完成了。
5、再次確認竹筒是不是真的干透了,如果幹透了,那就可以考慮開刻了。首先要選定主題,這個過程會很漫長,屬於藝術創作的過程。選好主題,還要設計布局,還有字體大小。可以用word做好排版然後列印出來,然後把列印稿墊上一張復寫紙,貼到筆筒上,再用筆描紅一樣把字印到筆筒上,然後可以用刻刀一點一點的把字摳出來。
6、然後還是要繼續要用細砂紙再次整體打磨一遍,用刻刀小心修飾瑕疵。
7、最後一道工序是上油,如果可以,就用純橄欖油,直接塗滿整個筆筒,里外都要。幾個小時後,油會完全被吸收,整個筆筒看上去更有質感,並且可以防裂。
(3)竹傢具製作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竹刻平面雕刻:
1、 淺浮雕:
以平面雕刻為主,略作有立體感的層次,又名薄地陽文,如同印紐雕刻中的薄意雕。
2、 留青雕:
又名皮雕,是皮雕中的凸刻法,將圖文留於竹皮(青)上,其餘鏟去為底(地)。如果圖文再以淺刻法,分出層次,使具有深淡的墨色效果,為留青雕之上品。常用於筆筒、臂擱、扇骨上。以表現字畫的用筆,用墨為其特色。
3、 深刻:
刻痕較深,不必藉助高光即能看清刻痕的凹刻。宜於刻書法作品和勾勒法之畫,有碑刻的韻味,大都用於臂擱、扇骨、筆筒及翻簧製品。為一般竹製工藝品常用之法。
4、 淺刻:
刻痕很淺,往往需要在高光下才能看清刀痕的一種刻法,為凹刻之最淺者。大都用於臂擱及扇骨,以表現畫的筆墨意趣為主。
5、 皮雕:
即在留青竹上作凹刻,此種刻法很少見。以淺刻、深刻法相結合,刻字畫均宜,具有很強的書畫表現力。
6、 翻簧:
又名貼簧,是一種竹製品的名稱。可在竹簧上作浮雕、淺刻、深刻。竹簧大多製成器具,往往是一般商品,數量較多,罕有佳構。以深刻為主要刻法,刻痕中常嵌石青、石綠等色。
7、 細刻:
又名毛雕,以刻線條為主,大多一筆以一刀刻成,刻痕帶有毛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