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的農忙時候,農村耕地常用的是哪些工具呢
鐮刀,在農村一直離不開的農具,兒時每逢糧食收獲季節,家家戶戶都在地里,農民們排成隊手拿鐮刀搶收麥子,那種場面非常壯觀。
木犁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但是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們,絕大部分全是見過的,即使自身沒有使用過,也見過別人用過。每一年春季的情況下,大家本地的牛就陸續派出,自然,也離不了木犁這類專用工具,全部犁身除開耙地的那個地方是鐵,別的地區全是木材製做的,但是還有一些犁是全鐵製做的,這類犁較為重,並且也貴,在農村,用得較多的便是木犁。
② 農村有些農具已漸漸消失了,你記憶中的農具都有哪些
01、土犁
土犁其實主要就是用來犁地的,在以前,很多農作物在播種之前是需要先把土地翻犁一次二,但如果全部都是人工來操作的話,那整體的幹活效率是非常低的,所以早期的農民就發明了這樣的一種工具。可以直接使用牛或者是驢等牲畜拉著這些工具去翻犁,這樣整體的效率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不過後來使用這種工具的農村人越來越少了,因為慢慢的拖拉機已經代替了這種工具了,特別是在70年代後期這種工具慢慢的也就消失了。
04、鐮刀
可能在農村,部分人家裡現在還是有鐮刀,但是鐮刀的使用確實是不多了,在過去鐮刀算是比較普遍的一種農具。以前農村人收割小麥或者是收割水稻的時候,都是使用鐮刀來進行收割的。只不過現在在收割小賣或者是收割水稻的時候,都是使用大型的機械來進行收割,這樣效率更高一些,所以鐮刀也是慢慢的被取代了。
③ 農用工具有哪些各有什麼作用
一、犁
犁是一種耕地的農具,是由在一根橫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構成。其通常系在一組牽引它的牲畜或機動車上,也有用人力來驅動的,用來破碎土塊並耕出槽溝從而為播種做好准備。
二、耙
耙(bà)是農業生產中傳統的翻地農具,曾經是農家必備的農具之一。耙在中國已有1500年以上的歷史。稱為耙的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用來平整土地的,一種是用來歸攏或散開穀物、柴草。耙的材料有竹子,木頭或鐵。
三、鐮刀
鐮刀是農村收割莊稼和割草的農具,由刀片和木把構成,有的刀片上帶有小鋸齒,一般用來收割小麥、稻穀等,在農村還有廣泛的使用。
四、磨
磨通常是用來粉碎糧食、食物及其他物品的石質或其他材質的傳統器具,通常是採用反復碾壓、擠壓摩擦來使顆粒狀的物品變成粉末狀。是電器化出現之前常用的粉碎工具,曾遍布世界各地。
五、風車
風車在一些地方又叫谷風機,我國農業種植中用來去除水稻等農作物子實中雜質、癟粒、秸稈屑等的木質傳統農具。現在經過改良,除了手搖式而外還有一種為電動的風車。
④ 農民常用的勞動工具有什麼
鋤頭
掃帚是掃地除塵的工具,多用竹枝紮成,比笤帚大,源於中國。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個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見一隻受傷的野雞拖著身子向前爬,爬過之處的灰塵少了許多。他想,這一定是雞毛的作用,於是抓來幾只野雞拔下毛來製成了第一把掃帚。
這亦是雞毛撣子的由來。由於使用的雞毛太軟,同時又不耐磨損,少康即換上竹條、草等為原料,把撣子改製成了耐用的掃帚。另也指蔾科植物地膚的別名。
⑤ 農民在耕地的時候都用到了哪些器具
按照過去傳統的使用工具,一般有牛拉的用於翻地的鐵犁、用於碎泥土、平整田地的耙;用來挑運秧苗的秧架子;除草用的杵頭、鋤頭;開溝阻缺用的鐵鍬;灌溉用的水車、治蟲用的噴霧器、運送人與動物糞便的簸箕、糞瓢和糞桶;撈河泥用的泥夾子;收割用的鐮刀、脫粒用的木製谷桶、甩耙、人力踩動的脫粒機、柴油機帶動的脫粒機;運送穀物的稻籮、扁擔、獨輪車、板車;平整場地的石磙;叉秸稈、耙秸稈用的叉子、耙子;翻曬和收攏穀物用的木扦、木耙;篩選穀物的風車、揚谷扦;用來存放穀物的圍席;還有農民來遮陽擋雨的草帽、斗笠、蓑衣。
⑥ 傳統農具有哪些
擔、耒耜、耬車、磨、礱。
1、擔
擔子,用扁擔挑的一挑東西。是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擔筐主要在山區或運輸量較小時使用,車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區,其運載量較大。
2、耒耜
耒耜 (lěi sì) 是我國古代神農發明的農具, 用於農業生產中的翻整土地、播種莊稼。後來,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 人們又將耒耜發展成犁。「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耒耜的發明證明我國古代對於農業生產工具的重視, 也反映了當時農學水平的提高。
耒耜耒是耒耜的柄, 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頭木棍加上一段短橫梁。使用時把尖頭插入土壤, 然後用腳踩橫梁使木棍深入, 然後翻出。
3、耬車
耬(lóu)也叫「耬車、「耬犁」、「耙耬」。舊時中國農具名。是一種畜力條播機。西漢趙過作耬,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由耬架、耬斗、耬腿、耬鏟等構成。有一腿耬至七腿耬多種,以兩腿耬播種較均勻。可播大麥、小麥、大豆、高粱等。
4、磨
一種粉碎糧食、食物及其他物品的石質或其他材質的傳統器具,通常是採用反復碾壓、擠壓摩擦來使顆粒狀的物品變成粉末狀。是電器化出現之前常用的粉碎工具,曾遍布世界各地。
5、礱
礱,壯族敲擊體鳴樂器。壯族稱榔。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右江流域的天等、平果、田陽等地。去掉稻殼的農具,形狀略像磨,多以竹、泥製成的。
⑦ 傳統農具有哪些
農村常用的傳統農具、舊式農具主要有:
犁 廣大農村主要翻耕水田、旱土的農具。歷代農民種田主要依靠耕牛牽拉舊式農具,進行翻耕作業。犁的品種有板田犁、抄田犁、坡地犁、人拉犁。按用途分,有大犁、小犁之分,大犁用於翻耕旱土、板田,小犁用於耕爛泥或耕第二道。一頭牛拖拉一天,可翻板田或旱土2畝左右,或抄水田或墊土約4畝。
耙 有豎齒耙、伐耙(耕耙)、浪耙、站耙、踏耙、釘耙幾種。耙是農戶用於碎土、整地的工具,多為長方形雙排順齒耙。豎齒耙由耙架、鐵齒裝配而成,耙齒分2排,前排8顆、後排9顆,上尖下大,耙架前端橫樑上安有2個鐵環,作耕牛牽引用,後樑上裝一鐵環,安裝拉手,農民站在耙架上加壓,正常牛力一天可耙水田或旱土12畝左右(2遍);耕耙分木架、鐵架鐵齒2種,使用效果一樣,只是成本鐵架略高一點,用於水旱田碎土整地之用,一般一頭牛日工效12畝(2遍);浪耙構造與耕耙相似,專用於水田整田後的最後一道工序,重量較輕,役牛和人日工效達30畝;釘耙又叫耙頭,用途不同而形狀各異,一般為4齒,用於挖田角、翻糞便、搭潮泥。
滾 又稱蒲滾,是軋草、爛泥工具,排列滾齒有木質、鐵質2種。木蒲滾由長110厘米、寬60厘米的木架框和有蒲葉的滾筒裝配而成。框架上裝有四腳凳,人坐在凳上加壓,正常牛力拉,橫直兩遍,日蒲水田14畝多。
鋤 有薅鋤、挖鋤、鎬、羊角鋤幾種。中耕鬆土的為薅鋤,挖土用的為挖鋤,有寬口、窄口2種。前者多為垸區使用,後者多為山丘區使用。特別是挖鋤,幾千年前就已出現,沿用至今仍為農村挖土整地、栽培、挖樹蔸、造林、興修水利等農事生產活動必不可少的工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民間流行過不少名牌農具,比如汨羅的銅盆鋤,在省內外享有盛名,創始於百年以前,清光緒年間即有專店製造,以鐵匠陳保明一家數代祖傳的手藝最好。銅盆鋤的鋤板長0.5米、口寬0.16米,鋤褲處厚12毫米、凈重2~3公斤,鋤板光滑,入土性能好,水田作業不濺水,且鋤板大,載土多,一鋤多用,可代替或省去多項工具。
泥劃子 用於平整水田拖泥、運送農家肥。它用木板裝配,形若船狀,長120厘米、寬70厘米、鑲邊高2厘米、兩端翹起6厘米高。牛力每天運肥5立方米,人力則3立方米(往復行程10公里)。
龍骨水車 古稱翻車,為木製,用於車水灌田。老的灌溉提水工具有戽斗、手搖車、腳踏水車、畜力車等4類。戽斗是一種原始的提水工具,由竹蔑製成,呈三棱體狀,底部為球面,長40厘米,寬與深分別為30厘米和20厘米,鬥上裝一木柄,一人操作,適於低落差、小丘塊或秧田灌水用,一天可灌田1~2畝。還有的戽斗無柄,斗兩旁系雙繩,兩人協同操作;手搖車是龍骨水車中結構最簡單、體積最小的一種,作業時1~2人往復推拉手柄,轉動車軲轆帶動龍骨上的葉片循環往復提水,適用田間短距離、低揚程、小面積提水,2人一天可灌田2~3畝;腳踏水車又分二人車、三人車、四人車,腳踏車由車架、車頭、車箱、龍骨和車葉組成,在車頭上貫以橫梁,裝上腳踏板,由2~4人操作。除人力水車外,還有筒車、牛拉水車、孔明車、刮水輪、吊桶、水桶、木盤牛車等。
扮桶 人力水稻脫粒工具,其配套使用有扮摺、打板(扮刷)。扮桶是四方形,用杉木板製造,高54厘米,寬120厘米,上寬下窄,篾制扮摺圍其三方,經扮刷拍打脫粒。扮禾時,一般4人配合作業,2人割禾2人扮,一天可獲毛谷12擔,約合800公斤。
手推車 又叫「雞公車」、土車子。由車架、把手、扁擔和大小輪各1個組成。1人操作,肩負45厘米長的短扁擔,雙手牢牢操作把手,所載貨物重量由人肩負和大小木輪支撐。車的小輪安在前端,距大輪40厘米左右,遇有小溝坎時讓小輪落地支撐重量滾動前進,使大木輪順利跨過。此車載重可達200公斤,但因大小輪是同車中心線方向,因此完全靠人手把握平衡,又因輪子一般為木質,磨擦損失大,推車人勞動強度大。隨著膠輪車和滾珠軸承的出現,舊式手推車基本被淘汰。
人力膠輪板車 50年代,城鎮搬運工人運貨開始使用。1958年被推廣到水利建設工地拖土。隨著農村鄉鎮公路的修建及田間道路的拓寬,70年代開始進入廣大農村,80年代後土地承包到農戶,農村普遍應用,成為農家短途運輸工具之一。這種車一般承載力達800公斤,加強型可承載1噸,由1人或2人拖拉或推動,是農村中比較理想的非機動車。
人力腳踏三輪車 70~80年代,農村相繼使用人力腳踏三輪車,其主要構造和駕駛方法與騎自行車相似。貨廂有前置和後置2種,駕駛輕便省力,載重量一般不超過300公斤,但成本費是膠輪板車的2倍。
木劃子 又叫小木船,為農村湖汊、溝港水上的短途運輸工具。湖區農戶多數備有木劃子形狀大同小異,均由優質杉木製成。駕駛分單槳、雙槳和篙撐幾種。隨著堤垸加固,公路暢通,又因溝港上多有橋梁涵閘,木劃子逐步淘汰,僅在湖區農村放湖鴨、采蓮籽、運肥料時還能見到。
石碓 (碓臼)一種古老原始的舂米工具,後改手舂為腳踏,由石臼、踏板、大木體及裝在木體上的帶鐵齒的舂頭,還有扶手架、撥米棍組成,一人或二人腳踏踏板,使舂頭上下起落舂軋,撥米棍不時翻動臼內穀物。隨著各種打米機的出現,日趨自然淘汰。
礱子 (谷推子)分竹、木兩種,是稻穀去殼的專用工具。竹礱子是用竹篾編織嵌成,內築三合土,鑲木齒片;木礱子用木料製成,雜木片作齒。操作人用推扒子順時針方向推轉,稻穀經上、下齒盤搓擦去殼而出齊米(又叫糙米)。隨著打米機的問世,礱子被淘汰。
石磨 是加工糧食乾粉或水漿類的傳統工具。用岩石鑿成上、下兩片帶齒的圓盤,直徑35~40厘米左右,上片磨片厚約10厘米,中心鑲一鐵套,下片稍薄,中心嵌入木芯為軸,磨盤裝在木製的磨架上,上片磨片外沿裝一木柄,操作人以推扒子插入木柄孔內,逆時針方向推轉,顆粒狀糧食在上下磨齒搓擦下,磨成乾粉或水漿。在沒有磨粉機、磨漿機的地方,部分農戶仍保存這種工具,用於家庭粉、漿加工。
木油榨 傳統榨油工具。木榨的榨筒採用直徑80厘米以上,長3米的優質雜木,中間挖成圓柱孔,用以裝油料餅。用木楔加壓,即以人工推動撞桿撞擊在木楔上,使榨筒內油餅受到擠壓而出油。每榨油需6小時以上,每次榨油必須3~5人配合才能完成,一天可加工原籽150公斤左右。隨著內燃機、電動機帶動機械液壓油榨的廣泛推廣,此類木榨到60年代後期被立式、卧式機械榨油設備所取代,其附屬輔助設備仍沿用至今。
麥鐮刀 其刀片長13厘米、寬30~45毫米,刀刃口呈半月形,刃口磨得很鋒利,使用起來輕便,是農家割麥及秸桿作物的必備工具。
拌鐮刀 又稱打草刀,專用於打湖草,刀片長18厘米、寬6厘米,刃口呈直線,裝有1.6~2米的長把,平地橫掃,猶如理發剃頭刀,使用起來省力且工效高。
茅鐮刀 山區常用的鐮刀,可以用來砍毛竹和灌木野草,又可用於收割硬秸作物,用途較廣。刀片長14厘米、寬6厘米,背呈半圓形,比麥鐮刀重些。還有山區常用於砍柴的刀,刀尖呈鷹咀,其鷹咀用來將樹枝鉤下。
此外,農產品加工工具還有篩子、風車、碾、鍘刀、創絲板、創片板、棉花彈弓等;運輸工具還有木製板車、牛車、馬車、漁船、農用船、籮筐、扁擔、糞桶。還有砍柴伐木用的斧頭、鋸子等傳統農具。
⑧ 在如今還在種地的農村人家,每家都用的農具都有哪些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所以將鋤頭排在農具的第一位並不為過。鋤頭不僅能鬆土、挖土,還能挖很多堅硬的東西,可當刀具來用,如如今常見的挖冬筍,就缺小不了一把好鋤頭。犁是農村最常用的工具。雖說現在很多的地方都用機械代替了犁,但在夢幻君的印象中犁是最常用的農具之一。小時候父母犁地的時候,自己在旁邊看著,感覺犁的設計很神奇。
⑨ 農村十大神器
農村十大神器:犁、耙、打穀桶、風谷車、石磨、連枷、粑粑槽、擂缽、簸箕、織布機。
犁:貴州農村一種常見的耕田工具,用來翻地或在土塊上耕出槽溝為播種做好准備。通常通過牛軛把它安置在牛的脖頸上,由牛牽引前行。
耙:同樣也是常見的貴州耕田工具,主體是木頭,下面的齒耙則由鐵製成。用犁翻過田後,需要用這種工具把土塊打碎變小,也是非常勞心勞力的活。
打穀桶:打穀桶是傳統的脫料工具,咱們貴州叫福桶、福斗等。這種神器呈四方形,木製,上口大底板小,底下有兩根大小一致的拖泥木條,方便在泥田裡拖動稻桶。
風谷車:我們貴州農村用來去除水稻、麥子等農作物中癟粒、空殼等較輕雜質的木製農具,又稱風包、風簸、揚谷器等,通過手搖轉動風葉以風揚穀物,轉動速度越快產生的風也越大,反之亦然。
石磨:石磨,用人力推動把糧食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由兩塊短圓柱形石塊和磨盤構成。以前我們吃的豆腐、豆漿、白面、玉米面等都是用這個磨出來的。盟妹子以前還推過這個,沒點力氣還真推不動。
連枷:這個神器在咱們貴州有的地方叫梁蓋,有的叫梁該,其實學名叫「連枷」,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條構成,為農村手工脫粒農具。
粑粑槽:這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咱們貴州打糍粑專用。有些是石制的有些是木製的,都是經過石匠和木匠一下一下鑿出來的。而且這個東西不是每家都有,一般都是每個寨子里有幾個,然後大家需要用的時候就去借。
擂缽:貴州人家中必備的神器,用來搗碎辣椒、花椒、蒜、姜等東西。這種神器有木製的、鐵制的、還有石制的,而且都很重,不管用了多少年都不會有一點損壞。
簸箕:用藤條、去皮的柳條、竹篾等編成的,主要是用來揚米去糠,當然也可以用來晾曬東西。
織布機:這種木製的老式織布機,全部由木條連接,沒有一顆鐵釘,而且相當結實耐用。那時候咱們穿的粗布衣服、床單被套等都是這種織布機織出來的,估計現在很多小朋友都沒見過。
⑩ 這些農耕工具,你還認識幾個
在農村的傳統生產生活中,人們為了滿足生活生產的需要,通常會就地取材,製作一些簡單實用的工具。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工藝,雖然沒有過大的藝術價值,但是在早期的農村,卻是非常實用,特別是現在機械化進入農村以後, 這些工具將逐漸被取代,這項手工藝也會慢慢失傳,它們將慢慢退出這個歷史舞台。
那麼,就讓我給大家盤點一下我們這代人曾見過的農村工具,可惜我們無法傳承,在以後也用不到了,能保留至今的也不多了。
1、籮筐
用竹篾編制的圓形篾製品,中間是空的,主要用於從地里收糧食回家或用來盛裝所需晾曬的糧食。籮筐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使用,尤其以西南地區為盛。形狀大小也都不一樣,有的可以用來背,有的可以用手提,有的也能用扁擔來跳,這是農村生活中的必備工具,背東西, 記得小時候我們還坐在裡面讓爸媽背著去山上。如今部分地區還保留著,只是用的人越來越少了。
2、竹籃
顧名思義,竹籃就是用竹子編成的籃子,叫做竹籃或竹籃子。是多種用途的籃子的總稱。
竹籃的應用相當廣泛,可用來裝菜,洗衣,盛物件。在古裝電視裡面我們是不是經常看見有人用這個竹籃裝著飯菜送去給別人吃,這是比較常見的了,而且也是從很早以前就流傳下來了, 如今竹籃的應用更加廣泛,除了傳統的用途外還可以作為各種產品的外包裝。只不過製作工藝已經不同於手工了,以此替代傳統的紙盒包裝,即環保又時尚 ,產品使用完畢後還可作為家居裝飾物品和收納盒,可以說是包裝的一次革命。如今越來越多的商家選擇竹籃作為產品的外包裝以此吸引消費者眼球,效果明顯。
3、簸箕
有兩種物品被稱作簸箕,一是一種鏟狀器具,用來搬運稻穀等雜糧。二是用藤條或去皮的柳條,竹篾編成的大撮子,揚米去糠的器具。編織簸箕用料極其考究,做工十分精細。簸箕種類繁多,用途廣泛。 它的優點是窩深、掌平,簸箕不撒糧食和簸物。掌平利於播出雜物,不留殘渣,好使換。 在農家,簸箕是家庭生活的必備之物,一張簸箕用得愛惜點可以用人老幾輩子,最少也可用十幾年。
4、蓑衣,斗笠
最早的時候,農村沒有雨傘之類的東西,下雨了怎麼辦,那麼這個蓑衣斗笠就是必須品了,這個歷史沿革也比較久,斗笠是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沿,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棕絲等編織而成。在江南農村一帶,幾乎每家每戶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們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頭上。成了自己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唐·柳宗元《江雪》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小時候在農村,經常看到村子裡的老人穿著這套裝備上山下地,當時看了覺得非常帥氣,有種世外高人的感覺。自己也親自嘗試的穿了一下,蓑衣很沉,蓑草有些扎人,戴上斗笠,有種威風凜凜的氣派,可惜這個東西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穿了~
5、稻桶
稻桶 是一種用來脫粒的傳統農具,半個世紀以前,在早稻、晚稻收割時節,總能看到有農民輪流用稻桶甩打稻穀,身居農村孩提時的我也曾經體驗過用稻桶甩打稻穀的農活。在我記憶中,稻桶,呈圓形,齊腰高,桶口略大於底。有的底部裝有H型的很粗的平行竹檔,稱「稻桶拔」或稱「泥拖」,目的是方便在水稻田裡拖行;如果稻田乾枯,就不需要「稻桶拔」,用手一拉,稻桶拖行也較輕松。
由於稻桶體積較大,顯得笨重,要搬運也不易。農民就把稻桶倒扣過來,往桶內斜撐一條扁擔或木棍、竹棍,這樣稻桶就穩穩當當地扛在人的肩上了。人被罩在桶里,遠遠看去就像一隻碩大的蘑菇在移動。 到了田頭把稻桶安放停當,裡面放上稻桶梯。
6、扇車
扇車主要用於清除穀物顆粒中的糠秕,由車架、外殼、風扇、喂料斗及調節門等構成。工作時將糧食放進上邊的喂料斗,手搖風扇,喂料斗下邊就有風吹過,開啟調節門,穀物在重力作用下會緩緩落下,密度小的谷殼及輕雜物被風力吹出機外,而密度大飽滿的穀物,直接流出在下邊出料口。這樣,就把糠秕與穀物分開。
小時候非常喜歡搖風扇,忽快忽慢,看著谷殼從出風口被吹出,興奮的不得了。那種歡喜是現在這種小孩子所不能理解的。
7、木犁
以牛牽引用於翻土,犁鏵、犁壁為鐵制,余皆木製。80年代後,平原多以機耕,山區尚有少量使用。用於農田或旱地的耕作。2000多年以前西漢的農具圖譜,便有的犁的記載。那時中國農民製造的木犁,已經達到了相當完善的高水平。 一張犁鏵,由犁尖、犁鏡、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組成,再配上一個橫8形的犁轅,無論是入土角度,還是翻土曲線的牽引點的選擇,完全符合力學原則。 當今,世界各國製造了幾百種機引犁,而它們的主要結構、基本設計,也跳不出西漢木犁的基本原理。
8、竹耙
用竹子做的耙子,前面的耙齒用火烤使之尖部彎曲,冷卻就會固定。過去農村家家種稻穀,大家會挑一個好天氣,在村子的寬闊地上用竹耙把稻穀攤平,讓稻穀充分曬干。場面非常龐大,稻穀攤在地上,黃燦燦一片,十分壯觀。
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這些傳統的農用工具已經伴隨著人類走過幾千年,但是如今社會的飛速發展,新的工具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工具, 這些流傳了幾千年的工具,也將慢慢的淡出我們的視線,這是人類文明的進步,也是傳統文化的消亡,如今能用這些東西的地方已經不多,一些少數民族的部落,還依然流傳著, 只是大多數人已經忘記了,甚至連它們的名字都叫不出來了。而新一代的人們更是對這些東西覺得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