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菜園里的工具名字是什麼
擴展閱讀
養小孩子需要什麼費用 2024-11-17 08:22:49
鑽石榮耀水晶哪個值得 2024-11-17 08:20:46

菜園里的工具名字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10-13 12:02:11

❶ 搗蒜的工具叫什麼名字

蒜臼子,是中國民間搗蒜泥的專用器具。流行於華北、東北一帶。形如中葯店之「臼杵」。分臼窩和蒜錘兩物。臼窩多為釉陶製品。由一個缽子和一個蒜錘組成,用的時候,握蒜錘,用力敲擊容器里的蒜瓣等物體,直到成泥或碎沫。

蒜臼子還可以製作花生、大豆等等。

(1)菜園里的工具名字是什麼擴展閱讀

蒜錘子,長細把、短粗頭,石頭或木頭的蒜錘子像是個老式的小手榴彈。蒜錘子配蒜臼子。蒜臼子的材質有大理石、瓷、高製品塑料等等,其中大理石的比較好用一些,握在手裡很好用。

蒜錘子與蒜臼子配套,是中國廚房廣泛流行的工具。主要用來搗蒜泥,因此而得名,還主要用作搗爛其他調料等。

❷ 從前農民種田最常用的是什麼工具

一、耕地整地工具

1、漢代畜力犁成為最重要的耕作農具。

2、魏晉時期北方已經使用犁、耙、耱進行旱地配套耕作。

3、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體系。

二、灌溉工具

1、商代發明桔槔。

2、周初使用轆轤。

3、漢代創造並製作人力翻車。

4、唐代出現筒車。

三、收獲工具

1、春秋時出現的脫粒工具槤枷在我國南北方通用。

2、清選工具以簸箕、木揚杴、風扇車為主,風扇車的使用領先西方近千年。

四、加工工具

1、漢代出現了杵臼的變化形式踏碓,石磨盤則改進為磨,礱。

2、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碾。

3、元代棉花成為我國重要紡織原料,逐步發明了棉攪車、紡車、彈弓、棉織機等棉花加工工具。

五、運輸工具

擔、筐、馱具、車是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擔筐主要在山區或運輸量較小時使用,車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區,其運載量較大。

六、播種工具

1、耬車是我國最早使用的播種工具,發明於東漢武帝劉秀時期。

2、宋元時期北方普遍使用。

3、北魏時期出現了單行播種的手工下種工具瓠種器。

4、水稻移栽工具――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它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減輕了彎腰曲背的勞作強度。

七、中耕除草工具

1、鐵鋤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

2、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時期開始使用。

(2)菜園里的工具名字是什麼擴展閱讀:

農具的發展史:

中國古代的工具大致經歷了三種類型:原始社會主要是石器,所以我們稱之為石器時代,奴隸社會主要是青銅器,故我們稱之為青銅器時代,而封建社會主要是鐵器(戰國出現鐵)。

而自古以來我國都是一個農業社會,這些材質體現到我國漫長而燦爛的農具發展史上,表現為一系列重要的農業工具的創新和傳承。而這些農具的演變也印證了我國農業歷史的沿革。

1.耒耜:傳說中最古老的工具,是一種翻土農具,大至出現在炎帝時期。其發明開創新漢族的農耕文化,木製品。

2.銅鏟:鏟土除草用的農具,出現於商代,青銅製品。

3.牛耕:一種(腳踏耕具)播種工具,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標志著農耕社會達到新的高度。

4.鋤:一種翻土農具,出現於西周時期。

5.鐵犁:耕翻農具,始於戰國,標志著人類發展的新時期,人類改造自然斗爭進去新階段。另外,漢初使用犁壁,鐵犁牛耕得到推廣。

6.耬車:播種工具,漢初最先產生。公元前89年,漢武帝下令全國推廣,促進農業發展。

7.耦犁:二牛三人一組耕地農具,出現於西漢。

8.鐵鍬:一種耕地、鏟土的農具。出現於西漢。

9.東漢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

10.翻車:一種農業灌溉工具,東漢造出雛形,完善於曹魏。

11.曲轅犁:一種翻土農具,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江東地區。它是耕作農具成熟的標志。

12.水轉筒車:亦為農業灌溉工具,出現於隋朝,興盛於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具

❸ 工具都有什麼


電動工具:手電筒鑽、電錘、電動角磨機、沖擊鑽、砂磨機、電動拉鉚槍、電剪刀、熱風槍等。
手工工具:扳手、鉗子、螺釘旋具、錘、鑿、斧、刀剪、捲尺等。
修車專用工具:火花塞套筒、活塞環裝卸鉗、氣門彈簧裝卸鉗、黃油槍、千斤項等。
繪畫工具:鉛筆、彩色鉛筆、橡皮擦、紙等。
做飯工具:電磁爐、炒鍋、煤氣罐、碗筷、菜板、菜刀、電飯鍋等。
農具:鐮刀,簸箕,犁,風扇車,碾,扁擔、鋤頭等。
簡單工具介紹
1、鉛筆。素描最常用的工具為鉛筆,鉛筆安裝筆芯的軟硬分為H-B,其中H-6H的鉛筆筆芯較硬適合刻畫細節,而B的筆芯較軟大多用來鋪色調,而其中最為常用的鉛筆主要有HB、2B、4B、6B、8B。
2、紙。素描主要使用素描紙,一般大多選擇4K和8K大小的素描紙來用作練習,素描紙與一般紙張稍有區別,克數越重,紙張越厚,更易於刻畫細節。
3、橡皮。橡皮主要分為橡皮和可塑橡皮兩種,一般使用的多為橡皮,在選用橡皮時,注意是美術專用橡皮,更易擦除並且不會破壞紙張;可塑橡皮一般是用於細節刻畫,因為質地較軟,可以捏成任意形狀,擦拭一些細節的地方。
4、畫板。畫板分為單面和雙面的,在選用雙面畫板時,選擇畫板紋路平整,厚實的畫板,畫板大小選擇4K,具體為60*45大小。
5、鉛筆刀。雖然市場上也有生產鉛筆卷,但是美術用筆不適宜削太尖,選擇美工刀最為合適,切記不要使用水果刀、菜刀等。
6、擦紙筆。在繪畫時,遇到過渡和轉折的明暗關系變化,需要藉助擦紙筆或者紙巾來柔和畫面使用,一般文具店都有出售。

❹ 農村打麥子的工具叫什麼

槤枷。

拼音:lián jiā。

脫粒用的農具。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板構成,用來拍打穀物,使子粒掉下來。

槤枷起源於我國,歷史悠久。據《國語·齊語》記載,早在公元前七世紀,當時的齊國(在今山東半島),首先使用槤枷打麥。槤枷,那時稱「枷」或稱「拂」。從唐朝算起,這種打場的農具定名為「槤枷」,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所著《農政全書》,對「槤枷」作了專門記述。現在,各地油菜、麥子等穀物脫粒主要使用脫粒機,但在偏遠鄉村,槤枷依舊是脫粒的主要工具。

(4)菜園里的工具名字是什麼擴展閱讀: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很多以前用的農具也慢慢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1、鐮刀

最主要的收麥工具。用鐮刀割麥子,分「走鐮子」割和「圍鐮子」割。

「走鐮子」就是彎著腰,左手摟麥,右手握鐮,向右後方割拉。男人們一般都採取這種姿勢,速度快,但麥茬較高。「圍鐮子」是婦女們常常採用的姿勢,半下蹲,雖然效率較慢,但割出的麥茬比較低,累了還可以就勢座下歇歇。

2、架子車

一種交通、運輸工具。具有悠久的歷史,繫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農村主要運輸及交通工具,是農民的重要生產資料。因其製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在農村發展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3、轆軸

打場是用碌碡將曬乾的穀物反復滾壓輾打,使糧食與秸稈和糧糠分開。打場結束後,用木叉將秸稈挑出後,剩下的是糧食與糧糠,便可以開始揚場了。

❺ 削土豆絲的工具叫什麼

削土豆絲的工具叫刨絲器,形狀一般以長方形為主,兩邊都有扶手,以不銹鋼材質為主。刨絲器的發明節省了切菜的時間,不僅好用而且方便,將土豆放在刨絲器上來回摩擦就會有絲出來了,不過使用完畢之後,一定要及時清洗刨絲器。
削土豆絲的工具叫刨絲器

使用刨絲器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正反面,以免進行刨絲的時候刮到手。將土豆皮削干凈之後,慢慢放在刨絲器上來回摩擦就可以了,用完刨絲器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清洗,以免上面的水腐蝕不銹鋼材質,時間久了可能就會生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