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搶劫工具古代怎麼說
擴展閱讀
如何10分鍾獲得大量鑽石 2025-01-24 20:54:21
中東石油10公斤多少錢 2025-01-24 20:29:19

搶劫工具古代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3-10-21 04:54:06

A. 工具——從甲骨文說起

工字,本義為古代匠人使用的一種功能較多的器具,如下圖,可量可畫,可撬可錘,可劈可削。後來引申出「工匠」的意思,指代使用這種器具的人。

具字,本義為拿出高貴的飲食器皿銅鼎來宴請佳賓,意即准備齊全,招待貴賓。甲骨文字形像是雙手捧著一個類似於鼎的容器。後引申為高級飲食器皿的意思。隨著社會語言的發展,詞義發生擴大,泛指一切「作為手段的用品」。

首先,「工」一開始便指明,那些巧妙的多功能的東西為「工」。如果某一工具不能提高效率,反倒拖了後腿,那麼它根本就沒有資格被賦予「工具」的稱號。「具」更直接,是指拿出高貴的器皿供客人使用,可見,「具」最起碼在質地構造上不是破爛普通之物。而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不趁手的物件完完全全稱不上「工具」二字。如果有人抱怨某一「工具」不趁手,我想,要麼他根本就沒有使用「工具」,要麼是他自己不會使用。

這就引出了我要說的下一個問題:從古人造字便知工和具本身就指能幫助人們達成目的的手段。因此我們現在有些時候去探討「工具」是否趁手,是否好用,並無意義。因為工具本身並無對錯,關鍵在於用工具的人。

某一「工具」,被賦予工具的名稱被發明出來,就說明它是被需要的,是有其特殊的巧妙之處的,是相對高級的。而我們某些人的抱怨和不屑,恰恰說明我們的無用。一個「工具」,從不會用,到接觸使用,到能夠熟練應用,到開發出新功能,是身為人自我認知和思維的進步。

每一個工具當它成形出現在我們面前,它的作用和功能就擺在那裡了,你用或不用都不能改變它的屬性。作為人類,我們不僅應該可以使用工具,而且應該能夠賦予工具新的功能,新的意義。因為大多工具沒有自主意識,而人類之所以可以使用(控制)工具,正是因為人類的主觀能動性。

在遇到不會使用工具,工具阻礙了自己前進等情況時,我們,人,是不是應該放下埋怨,去思考和行動呢?

B. 古代工具的資料

司馬遷在《中記》中寫到大禹治水時有這樣一段話:「(禹)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攆,左准繩,右規矩,載四行,以開九州,通九道」。在這里,司馬遷給我們展現了禹帶領測量隊治水的生動畫卷。你看,禹帶著測量人員,肩扛測量儀器,准、繩、規、矩樣樣具備。他們有時在陸地坐車行進,有時在水上乘船破浪,有時在泥濘的沼澤地里坐著木橇,有時穿著帶鐵釘的鞋登山。由此可見,「准、規、矩」是古代使用的測量工具。

「准」是古代用的水準器。這在《漢書》上就有記載。「繩」是一種測量距離、引畫直線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長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禹治水時,「左准繩」就是用「准」和「繩」來測量地勢的高低,比較地勢之間高低的差別。「規」是校正圓形的用具。「矩」是古代畫方形的用具,也就是曲尺。古人總結了「矩」的多種測繪功能,既可以定水平、測高、測深、測遠,還可以畫圓畫方。一個結構簡單的「矩」,由於使用時安放的位置不同,便能測定物體的高低遠近及大小,它的廣泛用途,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的無窮智慧。

然而,「准、繩、規、矩」還不是最早的測量工具。1952年,人們在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村發現了一處距今約六七千年的氏族村落遺址。在這個遺址中,有完整的住宅區,其中有四十六座圓形的或方形的房子,門都是朝南開的。由此可以斷定,氏旅人是能准確地辨別方向的。他們用什麼辦法來辨認方向呢?據推測,他們是觀察太陽、星星來辨別方向的。

一般的物體,如樹木、房屋等,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都會投射出影子來,人們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常常觀察這些影子,慢慢地,人們發現這些影子不僅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著,而且還發現這些影子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立竿見影」便是我國古老的測量工作。古人們用「立竿見影」來確立方向,測定時刻,或者測定節氣乃至回歸年的長度等等。由此可以說,中國最古老、最簡單的測量工具是「表」,也就是普通的竹竿、木竿或者石柱等物。人們從遠古研究「竿影」不知有多少千萬年了。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人們通過「竿影」的丈量和推導,創造出一套「測量高遠術」來,「立竿見影」成了漢語中的一句成語。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准確到刻(15分鍾)。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