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文中記錄兩地間距離是如何測定的
我國古代是藉助太陽進行超視距的遠距離測量的。我國古人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方法,即利用日影的長短變化進行遠距離測量。具體方法是:在同一天(如夏至)的中午,在南北方向上的兩地分別豎起同高的表桿,然後測量表桿的影,並根據日影差一寸實地相距千里的原則推算兩地距離。「寸影千里」成了最早的遠距離測量原則,如左圖所示(圖註:AE、BF為同高的表桿,按影長AC與BD的差「寸影千里」推算AB兩地的距離)。
漢代以前,人們一直遵循「寸影千里」這一定則。南朝時,科學家在進行陽城(河南登封縣境內)和交州(今越南境內)的聯測時,發現了「寸影千里」的不準確性。唐代一行高僧等在河南平原上成功地進行了子午線長度測量和緯度測量後,才最終否定了「寸影千里」的測量定則。這一定則雖然被否定了,但它借天量地的思路是值得稱道的,曾經是克服山川湖海障礙進行遠距離測量的有效辦法,在中國測繪史上具有啟迪意義。
㈡ 古代測量長度的工具有哪些
1、布手知尺
最直接、簡單、粗暴的辦法——人的身體。不過「布手知尺」限於男子,女子的手小怎麼辦呢?古代人管女人拇指指尖到食指指尖的長度為「咫尺」。
2、舉足為跬
先秦時商鞅規定「舉足為跬,倍跬為步」,即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賣出為「步」。跬是早期社會中,土地面積測量的最小單位。秦代曾規定「六尺為步」相當於現在的1.4米。商鞅說,舉足為跬,倍跬為步。也就是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邁出為步。
3、掬手成升
掬手成升,也是用手來測量。兩手合盛就是掬,一隻手盛的就是「溢」。人們採用「掬手成升」的原始計量方法使生活中的商品交易等變得有據可依。《小爾雅·廣量》曰,「掬四渭之豆」,即4掬=1豆;《左傳·昭公三年》說,「四升為豆」,即4升=1豆。
我國度量衡歷史悠久。據古書記載:自夏代以來,不僅有了度量衡器具,而且還建立了度量衡制度。春秋戰國時期,度量衡單位制度混亂。
中國度制
漢以後為分、寸、尺、丈、引5級,皆10進位。清代以前,長度、面積、體積3種單位通用一種名稱。清初,在長度名稱前加一「方」字,作為面積或體積單位名稱。清末,用「方」稱面積,用「立方」稱體積。度,作為角度單位的名稱。60分為1度。
清咸豐八年(1858) 海關始用海關尺。海關尺簡稱「關尺」,1關尺=0.358米=14.1英寸。近代,米突 (法文metre的譯音) 制傳入中國。米突尺即「公尺」。
代號「m」。在公制中,以通過巴黎子午線全長的1/4000萬為1米。在國際單位制中,以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運行路程的長度為1米。
㈢ 古代用來測量的儀器有那些
我國古代使用的的天體測量儀器主要有渾儀、簡儀等;表演天體視運動的儀器主要是渾象等。
渾天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重要宇宙理論,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蛋丸,地如雞中黃",天內充滿了水,天靠氣支撐著,地則浮在水面上。天的大圓分為365.25度,渾天旋軸兩端分別稱為南極、北極,赤道垂直於天極,黃道斜交著天的大圓,黃赤道交角為24度。
渾儀正是以此為基礎而設計的。我國渾儀的發明大約是在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之間(即戰國中期至秦漢時期)。早期的渾儀比較簡單,經過歷代天文學家的改進,到了唐代,由天文學家李淳風設計了一架比較精密完善的渾天黃道儀。整個儀器分為三層,外層叫六合儀,包括地平圈、子午圈和赤道圈。中層叫三辰儀,是由白道環、黃道環和赤道環構成。里層叫四游儀,包括一個四游環和窺管。現存明制渾儀基本就是這種結構,所不同的是取消了三辰儀中的白道環,而加上了二分環和二至環。由於渾儀的圈環過於復雜,遮掩天區,影響觀測,所以元代的天文學家郭守敬將其簡化,創制了簡儀。
(2)簡儀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於公元1276年創制的一種測量天體位置的儀器。因將結構繁復的唐宋渾儀加以革新簡化而成,故稱簡儀。它包括相互獨立的赤道裝置和地平裝置,以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 365.25 日分度。簡儀的赤道裝置用於測量天體的去極度和入宿度(赤道坐標),與現代望遠鏡中廣泛應用的天圖式赤道裝置的基本結構相同。它由北高南低兩個支架,托著正南北方向的極軸,圍繞極軸旋轉的是四游雙環,四游環上的窺管兩端安有十字絲,這是後世望遠鏡中十字絲的鼻祖。極軸南端重迭放置固定的百刻環和游旋的赤道環。為了減少百刻環與赤道環之間的摩擦,郭守敬在兩環之間安裝了四個小圓柱體,這種結構與近代"滾柱軸承"減少摩擦阻力的原理相同。簡儀的地平裝置稱為立運儀,它與近代的地平經緯儀基本相似。它包括一個固定的陰緯環和一個直立的、可以繞鉛垂線旋轉的立運環,並有窺管和界衡各一。這個裝置可以測量天體的地平方位和地平高度。簡儀的底座架中裝有正方案,用來校正儀器的南北方向。在明制簡儀中正方案改為日晷。
簡儀的創制,是我國天文儀器製造史上的一大飛躍,是當時世界上的一項先進技術。歐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後的1598年才由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發明與之類似的裝置
㈣ 古代人用什麼測量距離
在古代,人類為了測
量田地等就已經進行長度測量,最初是以人的手、足等作為長度的單位。但人的手、足大小
不一,在商品交換中遇到了困難,於是便出現了以物體作為測量單位,如公元前2400年出現
的古埃及腕尺,中國商朝出現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製造的新莽銅卡尺等。
數學明珠
古代埃及的丈量師與長度的測量
在5000多年以前,古埃及尼羅河每年都要洪水泛濫,淹沒大片的田地,洪水帶來的泥土覆蓋在
田地上,使原有的田地界限無法辨認,所以每當洪水退去以後,人們就要重新丈量土地,於是產生了最
早的幾何學.幾何學的願意是」土地丈量」
測量長度的方法有很多,用手掌,腳步等.但是這些方法在測量結果不需要很精確下使用.目前,
世界上主要用各種量尺來測量長度.常見的量尺有直尺,捲尺游標卡尺和測量器等.游標卡尺適合測量
一般尺難以測量的圓形物品,零件的孔徑,厚薄等.精密度較高.
長度的計量單位是米,記作M.1978年,法國規定:以地球北極與南極之間相距長度的千萬分
之一為一米.這項規定經過推廣,現已作為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
我們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長度單位的由來
我國已經統一使用米製作為長度單位.人類為了找到一個適用的長度單位,費了不少周
折.人們很早就想找到一種可靠的,不變的尺度,作為量度距離大小的統一標准.最初是以人體作為標
准.從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紙草書中,發現了人前臂的圖形.用人的前臂作為長度單位叫」腕尺」.
埃及著名的胡夫的前臂作為腕尺建造的,塔高為280腕尺.公元9世紀撒克遜王朝亨利一世規定,
他的手臂向前平伸,從鼻尖到指尖的距離定為」1碼」.10世紀英國國王埃德加,把他
的拇指關節之間的長度定為」1寸」
相傳我國古代大禹治水時,曾用自己的身體長度作為長度標准進行治水工程的測量.
唐太宗李世民規定,以他的雙步,也就是左右腳各一步作為長度單位,叫做」步」.並
規定一步為五尺,三百步為一里;後來又規定把人手中指的當中一節定為」1寸」.
到了公元18世紀,人們開始感受到這種用人身體作為長度標准缺點很多,由於人的高
矮不同,形成長度單位的長短不同,非常混亂.人們迫切希望找到一種長度固定的度量單位,
終於想起了地球.當時認為地球的大小和長度不會變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離作為長度
單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變的度量單位.
我國清朝的康熙皇帝,於1709-1710年在東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測量.由
於當時的長度單位不統一,康熙皇帝規定去地球子午線1度為200里,每里為1800尺.
1789年,法國科學院的著名數學家達蘭貝爾和海謝茵進行實地測量,得出1米等於
0.512074督亞士(法國古尺).米尺採用十進制,長度固定,使用方便,因此很快
得到其他國家的承認.1875年,17個國家的代表在法國簽署了<米制公約>,正式
確定米尺為國際公用尺,並用鉑金做成長1020毫米,寬和高各為20毫米的X型標准尺,
在尺的中間面的兩端各刻三條線,在0攝氏度時,其中兩條線的距離恰好為1米.隨著科學
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也在變化,因此米尺也不夠准確;另外,國際米
尺原型在刻畫上也存在著缺陷,影響了米尺的准確性.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大會上,決
議廢除1889年以來所沿用的國際米尺原型,把同位素氣體放電時產生的一種橙色光譜波
長的1650763.73倍作為米.這種光米.尺精確度很高,誤差只有十億分之二。
㈤ 古代人用什麼做測量工具
司馬遷在《中記》中寫到大禹治水時有這樣一段話:「(禹)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攆,左准繩,右規矩,載四行,以開九州,通九道」。在這里,司馬遷給我們展現了禹帶領測量隊治水的生動畫卷。你看,禹帶著測量人員,肩扛測量儀器,准、繩、規、矩樣樣具備。他們有時在陸地坐車行進,有時在水上乘船破浪,有時在泥濘的沼澤地里坐著木橇,有時穿著帶鐵釘的鞋登山。由此可見,「准、規、矩」是古代使用的測量工具。 「准」是古代用的水準器。這在《漢書》上就有記載。「繩」是一種測量距離、引畫直線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長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禹治水時,「左准繩」就是用「准」和「繩」來測量地勢的高低,比較地勢之間高低的差別。「規」是校正圓形的用具。「矩」是古代畫方形的用具,也就是曲尺。古人總結了「矩」的多種測繪功能,既可以定水平、測高、測深、測遠,還可以畫圓畫方。一個結構簡單的「矩」,由於使用時安放的位置不同,便能測定物體的高低遠近及大小,它的廣泛用途,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的無窮智慧。 然而,「准、繩、規、矩」還不是最早的測量工具。1952年,人們在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村發現了一處距今約六七千年的氏族村落遺址。在這個遺址中,有完整的住宅區,其中有四十六座圓形的或方形的房子,門都是朝南開的。由此可以斷定,氏旅人是能准確地辨別方向的。他們用什麼辦法來辨認方向呢?據推測,他們是觀察太陽、星星來辨別方向的。 一般的物體,如樹木、房屋等,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都會投射出影子來,人們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常常觀察這些影子,慢慢地,人們發現這些影子不僅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著,而且還發現這些影子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立竿見影」便是我國古老的測量工作。古人們用「立竿見影」來確立方向,測定時刻,或者測定節氣乃至回歸年的長度等等。由此可以說,中國最古老、最簡單的測量工具是「表」,也就是普通的竹竿、木竿或者石柱等物。人們從遠古研究「竿影」不知有多少千萬年了。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人們通過「竿影」的丈量和推導,創造出一套「測量高遠術」來,「立竿見影」成了漢語中的一句成語。 參考資料:<史記>
㈥ 古代測量周長的工具是什麼
(1)古時候,還沒有發明尺的時候,人們就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測量長度。比如帶一根繩子在身上,需要的時候就用它來比較長短。古埃及人使用繩子丈量土地。職業結繩者的工作,就是在測量用的繩子上打出等間隔的繩結。
(2)有的人想出,可以用身體的一部分來做測量工具。
(3)在古代埃及,主要的長度單位是腕尺,它是自肘到中指尖的長度。小一些的單位有:掌尺,它等於1/7腕尺;指尺,它等於1/4掌尺。因為那時候的埃及人,理解分數的意義非常費勁,所在這些小單位很有用。今天,盡管人們熟悉了分數,大家還一樣喜歡用小單位。
(4)有的人用腳的長度作為長度的單位,一隻腳的長度稱為一尺。在中國石代丈量土地的時候,也經常用步數來計算。
步測是測量兩地之間距離的一種方法。用步用「尺」,雖然很方便,但也有缺陷,那就是每個人的步都不一樣長,他們的「尺」也就不一樣了。不同的人同步測量同樣的長度,會得到各種各樣的結果。
英國政府以女王的腳作為標准,把它的長度定為一「尺」。再按這個標准單位製作一定長度的木條或者金屬條,作為大家通用的度量工具。所以真到今天,英語中的「尺」還是「腳」的意思。這就是最早的尺子。
現在,國際上通用的長度標準是「米」,人們用不易伸縮的金屬材料製造了一把長度為一米的標準的米尺,藏在博物館里。世界上所有米尺,都是按照這個標准長度製造的。每個人用的尺都一樣了,就可以進行長度比較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還發明了很多先進的尺。有的「尺」可以測量很短的距離,如頭發絲的粗細;也有的「尺」可以測量很長很長的距離,如地球和太陽之間距離。
㈦ 古代是用什麼東西計量長度
1、布手知尺
《孔子家語》:「布手知尺、布指知寸,舒肘知尋,斯不遠之則也。」大意是:中指節上一橫紋,叫一 寸;拇指同中指一叉相距為一尺;兩臂伸長,叫一尋。
咱們的祖先首先拿什麼東西測量呢?最直接、簡單、粗暴的辦法——人的身體。不過「布手知尺」限於男子,女子的手小怎麼辦呢?古代人管女人拇指指尖到食指指尖的長度為「咫尺」。
2、舉足為跬
先秦時商鞅規定「舉足為跬,倍跬為步」,即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賣出為「步」。跬是早期社會中,土地面積測量的最小單位。秦代曾規定「六尺為步」相當於現在的1.4米。商鞅說,舉足為跬,倍跬為步。也就是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邁出為步。
3、掬手成升
掬手成升,也是用手來測量。兩手合盛就是掬,一隻手盛的就是「溢」。人們採用「掬手成升」的原始計量方法使生活中的商品交易等變得有據可依。《小爾雅·廣量》曰,「掬四渭之豆」,即4掬=1豆;《左傳·昭公三年》說,「四升為豆」,即4升=1豆。
我國度量衡歷史悠久。據古書記載:自夏代以來,不僅有了度量衡器具,而且還建立了度量衡制度。春秋戰國時期,度量衡單位制度混亂。
(7)古人是如何測量距離的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古代是用計量長度即古代的容量、長度或者重量單位等。常見容量單位有石、豆和斛;常見重量單位有石、鈞;常見長度單位有:跬、仞、舍和尋。
1、跬:長度單位,半步為跬。
2、仞:長度單位,古代以七尺或者八尺為一仞。
3、舍:長度單位,古代行軍時以三十里為一舍。
4、尋: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古代容量單位:
1、石:古代的容量或者重量單位。十斗為一石,一百二十斤為一石。
2、豆:容量單位。
3、斛:容量單位,五斗為一斛。
4、鈞: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
㈧ 中國古代用什麼工具測量長度
1、布手知尺
最直接、簡單、粗暴的辦法——人的身體。不過「布手知尺」限於男子,女子的手小怎麼辦呢?古代人管女人拇指指尖到食指指尖的長度為「咫尺」。
2、舉足為跬
先秦時商鞅規定「舉足為跬,倍跬為步」,即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賣出為「步」。跬是早期社會中,土地面積測量的最小單位。秦代曾規定「六尺為步」相當於現在的1.4米。商鞅說,舉足為跬,倍跬為步。也就是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邁出為步。
3、掬手成升
掬手成升,也是用手來測量。兩手合盛就是掬,一隻手盛的就是「溢」。人們採用「掬手成升」的原始計量方法使生活中的商品交易等變得有據可依。《小爾雅·廣量》曰,「掬四渭之豆」,即4掬=1豆;《左傳·昭公三年》說,「四升為豆」,即4升=1豆。
我國度量衡歷史悠久。據古書記載:自夏代以來,不僅有了度量衡器具,而且還建立了度量衡制度。春秋戰國時期,度量衡單位制度混亂。
(8)古人是如何測量距離的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歷史時期。
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
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並最終開始步入了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參考資料:網路-古代度量單位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度制
㈨ 古代人是怎樣測量物體長度的
用自己的身體作為丈量標准,測量離不開數和量,因此必須有記數和計量的辦法。治水這樣大規模的測量必定要有統一的計量標准,這個標準是怎樣建立的呢?《史記》給出了答案:「(禹)身為度,稱以出。」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以禹的身長和體重定出長度、重量的單位。有了單位和標准,並把它復制到木棍、矩尺和准繩上,測量長度時就可以直接讀數和計算了。治水工程即使在不同地區也就可以復現和傳遞這個量了。
王嘉在他所撰志怪小說《拾遺記》中說:禹因得到神的幫助而獲得丈量工具,他在開鑿龍門而進入一個深數十里的岩洞時,「幽暗不可復行」,出來一頭如豕(豬)的怪獸,口銜明珠在前面引路,至一開豁明亮處,只見九河神女華胥之子,蛇身人面的伏羲端坐在前。
伏羲交給禹一支長一尺二寸的玉簡,使量度天地。禹即用此簡評定水土。大禹治水的傳說盡管帶有許多神話色彩,但它總還是一種歷史事實的反映。無論是伏羲的玉簡,還是《史記》所說的禹身為度,都說明了治水是離不開度量衡的。
(9)古人是如何測量距離的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魯班尺,全稱「魯班營造尺」,亦作「魯班尺」,為建造房宅時所用的測量工具,類今工匠所用的曲尺。魯班尺長約42.9厘米,相傳為春秋魯國公輸班所作,後經風水界加入八字。
以丈量房宅吉凶,並呼之為「門公尺」。又稱「角尺」,主要用來校驗刨削後的板、枋材以及結構之間是否垂直和邊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
1市尺=0.8魯班尺。魯班尺產生不久即融合了丁蘭尺,後又融入寸、厘米。是度量、矯正的重要工具。由於其特殊的功能,在風水文化、建築文化中表現最為廣泛。
㈩ 古代沒有尺子的時候, 怎麼測量長度﹖
古代沒有尺子的時候,用的是古代衡器來測量長度。
衡器是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容量和重量的器具,在中國統稱為「度量衡」。中國很早就發明了衡器這個稱重計量工具。中國古代衡器紮根於歷史文化之中,其發展史本身就是一幅濃縮的古代社會的生活畫卷。
中國很早就發明了衡器這個稱重計量工具。中國衡制起源於何時已無從稽考了。黃帝造做器物之說雖不免有傳說的色彩,但如果從社會發展史的角度看,中國的度量衡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應該是不成的問題的。
(10)古人是如何測量距離的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政府議定的衡器有五種:計有庫天平、商用天平、桿秤、戥秤、磅秤等。當時議定各秤的使用期限為:官用秤二年一換,商用秤十年一換。但由於國政廢弛,財政困難,直至清亡也未實行。
中華民國初年,著手改革度量衡的時候,許多人都希望順應世界潮流,直接採用國際標准,但鑒於中國傳統衡器使用過久,在人民心目中根深蒂固,加上民眾的保守性和社會的惰性一時不容易改變,於是就採用雙重標准。全部制度分為甲乙兩種,甲種即中國舊制,乙種為國際公制,於中華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一月六日公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