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3種禁止捕魚的工具分別是什麼
摘要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⑵ 古代釣魚具的種類有哪些
釣漁具也是歷史悠久、使用廣泛的捕魚工具。
陝西省半坡、山東省大汶口、黑龍江省新開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湖北省宜昌等地新石器時期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就出土有相當數量的魚鉤,其形制有內逆刺、外逆刺、無逆刺和卡釣等,其質地有骨或牙、貝等,製作精緻。
銅質魚鉤也已在早商時期的文化遺存中發現;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冶鐵業的進步和鐵制技術的提高,鐵質魚鉤得到了更為廣泛的使用。
我國古代釣漁具的形式主要有手釣類、竿釣類和網釣類。手釣類出現最早。竿釣在《詩經》中也已出現。晉代人說到釣車和唐代人又說到釣筒這兩個重要部件。
釣筒,一般截竹而成,作為標漂用,俗稱「浮子」,使魚鉤在水域中保持一定的深度。宋代竿釣漁具已具備了竿、綸、浮、沉、鉤、餌6個部件,在結構上已趨於完備。
綱釣類即繩釣。以長繩作為綱,綱上每隔適當距離系一支線,支線上系以魚鉤,鉤上著餌,使魚呑餌遭捕。
綱釣法最遲在清代中期前已出現,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已記述其在海洋釣捕帶魚的情況。
箔筌漁具是用竹竿或篾片、藤條、蘆稈或樹木枝條等所製成,廣泛分布於南北各地,其形式和功能也多種多樣,有的起源也很早。如笱在原始社會文化遺址中已有發現。罩、罶、椮等在先秦漢代文獻中時有記載。
箔筌漁具按其結構特點和使用方法大致分為柵箔類、籠箅類兩種。
柵箔類是以竹木及其製品編織成柵簾狀揷在水域中攔捕魚類的一種漁具。柵箔始自魚梁。魚梁也是以攔截方式捕魚的,但魚梁主要以土或石築成,工程難度大、耗費多而且效果不佳。唐代稱柵箔類漁具為篊、滬或籪。
籠箅類以竹篾藤條等編織成小型陷阱、潛藏處所或作盛貯水產品的漁具,以及作為捕撈用的笱、罶、簍、笭箵等通常設置在江河緩流處,湖、海近岸淺水場所或雜草邊緣,使魚蝦入內。
根據捕撈對象的特性,有的在籠內放置芳香物、重膻味的餌料;有的以彩色,陰影等引誘;也有的將魚籠編成細長狀,口成喇叭形,口頸部裝有逆須,放在河流魚蝦通道上攔截,導其就範,入不敷出。
雜漁具則是除上述種類之外的許多結構各異、功用不一的漁具,如獵捕刺射用的、抓耙水底用的和窩誘用的漁具等。
在釣魚方面,創造出網罩釣梁筌叉射滬椮等,不管什麼水域,什麼水層,都能展現身手。在古代條件下,創造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漁業生產。
從歷史上看,古代單人釣魚主要有無鉤釣、直鉤釣、鐵魚鉤、車釣、拖釣和滾鉤釣等多種方法。
無鉤釣的歷史至少有5000年。在西安半坡遺址之中曾經出土過骨魚鉤。當然,半坡遺址中出土的也不是最早的釣魚方法。最早的釣魚方法應該是無鉤釣。
在無鉤釣之後,經歷過一個直鉤釣的階段。所謂直鉤釣是一種魚卡,它用獸骨磨製,成棒形,兩端尖利,中間鑽孔穿線。魚兒呑之,會卡於口鰓。
魚卡出現於新石器時代。而魚卡、骨魚鉤與無繩釣也共同存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後來發明了銅器鑄造,又與上述三種釣魚方法共存。
鐵魚鉤出現於春秋時期,至西漢時期完成大換代。在鉤、線、餌竿等方面已經掌握了相當先進的技藝。
車釣出現於晉代,主要產生於長江流域。先人制一釣車,將長線纏繞於車上,魚兒上鉤膈,用釣車收線取魚。這種車釣,是線輪的始祖。
還有一種筒釣,出現於唐代。它截竹為筒,不系線和釣鉤;釣時定置於適當水域,無人看守,隔一定時間收線取魚。
唐代詩人韓偓詩寫道:「盡日風扉從自掩,無人筒釣是誰拋?」描寫的就是這種筒釣。
拖釣出現在北宋時期南海海域。北宋時期地理學家朱彧在《萍洲可談》中描述南海海域的拖釣:「漁人用大鉤如臂,縛一雞鵝為餌,俟大魚呑之;隨行半日方困,稍近之;又半日方可取,忽遇風則棄之。取得之魚不可食,剖腹求所呑小魚,小魚一腹不下數十條、數十斤。」
由此可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宋代的釣魚出現大的飛躍。一是釣具走向完善;另一方面,則是可在海上捕獲大魚。
滾鉤釣是在一根竿上附結許多支線,支線再結大量釣鉤,通常用於江海底層大魚。這種釣法創於南宋時期,盛於明代。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鱣出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無鱗大魚也……漁人以小鉤近千沉而取之。一鉤著身,動而護痛,諸鉤皆著。」
⑶ 想知道用什麼捕魚
捕魚可以用漁網、釣箏、魚籠、釣竿。
1、漁網捕魚法
這種釣魚方法適合那些有足夠空閑時間的人,因為這種方法耗時特別大。農村的人們最喜歡用釣竿釣鯽魚和鯉魚。
⑷ 捕魚的25種方法
捕魚的方法包括:拉網,花籃,是一種小型捕魚工具。框架用竹子製作,外面裹著聚乙烯,兩頭有進口和回須,魚進去就出不來,捕魚方法是於前一天傍晚將每個花籃放入水中,並向籃中投放誘餌,第二天早上將其收起取魚。
拉網即根據存塘魚估產及擬捕撈上市量,在池塘兩邊的某一處放下拉網,進行捕撈成魚。此操作方法適宜100畝以下的池塘,根據需要靈活選擇下網處,且捕獲的品種較全,尤其是活躍性較強的鰱鱅上層魚。
怎麼抓更多的魚
在魚塘,要是沒有人管的話,費點事,准備個長柄的網兜、還有魚食(饅頭也可以)。撒了魚食,將網放到下方然後等魚來。網在水裡不要離水面上的魚食太近。 大家都知道的釣魚。那時魚鉤是我們自己製作的。
用家裡的縫衣針,放在火上烤,而後用鐵鉗將其折彎,拴在線上,就是魚鉤。記得有次,在村北邊上的水塘邊,坐在塘邊的山崖上釣魚,感覺很重,抬手,但提不起來,不知是大魚還是魚鉤被水草掛上,經過幾次搖擺,最後還真的釣上一條大魚,現在想來有半斤左右。
那時水很清澈,河裡有很多魚,都不大,偶爾看到大的,就在岸邊上拍手。拍手將讓水震動,魚能感到微小的震動,害怕後就會鑽到石頭下面。因為是一直在岸上盯著這條魚,看到進了哪個石頭,就下河,用手從兩邊掐進去,經常就抓住了一條魚。
⑸ 13種禁止捕魚的工具分別是什麼
四川省天然水域最小網目尺寸和禁止使用的漁具及禁用捕撈方法規定如下:
一、用於天然水域捕撈作業的刺網內網的網目不得小於6厘米;單層網的網目不得小於4厘米。
二、禁止在天然水域使用的漁具:拖網、圍網、滾鉤、罾網、迷魂陣、花籃、魚樁、豪網、鋪蓋網、地籠網。
三、不能用禁止使用的漁具進行捕撈作業。
(5)捕魚有哪些工具擴展閱讀
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正式進入「十年禁漁期」。重慶市境內,除已於2020年1月1日0時起實行全面禁捕的水生生物保護區外,全市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以及其他重點水域,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至2030年12月31日24時止,實行全面禁捕。
在此,警方提醒廣大群眾及釣魚愛好者,在長江幹流以及一級、二級支流水域捕撈作業已違反漁業法律法規,如採用電、毒、炸等方式捕撈作業的,更是觸犯刑法構成犯罪,相關人員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垂釣工具越來越先進,大家不要以投機方式,採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可視錨魚器、延繩釣、空鉤延繩釣、敷網、密眼網等非法漁具進行垂釣或捕撈,否則一旦構成非法捕撈水品罪,將追悔莫及、得不償失。
⑹ 古代用於捕魚的竹製工具有哪些
古代用於捕魚的竹製工具有箔筌漁具、罾和筌。
1、箔筌漁具
箔筌漁具是用竹竿或篾片、藤條、蘆稈或樹木枝條等所製成,廣泛分布於南北各地,其形式和功能也多種多樣。箔筌漁具按其結構特點和使用方法大致分為:柵箔類、籠箅類兩種。柵箔類是以竹木及其製品編織成柵簾狀揷在水域中攔捕魚類的一種漁具。籠箅類以竹篾藤條等編織成小型陷阱、潛藏處所或作盛貯水產品的漁具,以及作捕撈用的笱、罶、簍、笭箵等通常設置在江河緩流處,湖、海近岸淺水場所或雜草邊緣,使魚蝦入內。
2、罾
古代一種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魚網。
3、筌
古代捕魚器,竹製,有逆向鉤刺。
⑺ 捕魚工具有哪幾種
魚竿,魚斗,加上手
⑻ 我國古代有哪些捕魚方法
漁業是人類最早的生產活動之一。據考古工作者證實,舊石器時期山西汾河流域的「丁村人」,能夠捕撈到青魚、草魚、鯉魚和螺蚌等;舊石器晚期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知道采捕魚、蚌,這說明我國祖先的捕撈能力。至新石器時期,捕魚技術和能力已有一定的發展。
在我國出土的古代文物中,從南至北都有魚鉤、魚叉、魚標、石網墜等各種捕魚工具。據考古實物和有關資料考證,我國古代已經有多種捕魚方法。
原始人時期,有一種長臂人,最善於用手捕魚,可以單手捕捉魚類,上岸時能兩手各抓一條大魚。這種長臂人捕魚的本領,無疑是長期實踐練就的。
魚是一種很難用手抓到的動物,在水中游動迅速,且魚體非常光滑,徒手去摸魚,捉到魚的幾率很小。為了捕到更多的魚,隨著經驗的不斷總結和發展,人們便想出了「竭澤而漁」的辦法。
「竭澤而漁」是原始的捕魚方法。就是把小的水坑、水溝弄乾,把魚一舉捉盡。單從方法上講,這是一個飛躍。如果不是靠「竭澤而漁」的辦法,原始人是不可能一次捕到好多魚的。在最初,這種「竭澤而漁」很可能是一種相當普遍採用的方法。
原始人定居以後,對於「竭澤而漁」的後果逐漸引起了注意:周圍小型水體被弄乾,魚無生息之處了,昨天還是魚香滿口,今天連魚味也聞不到了。
古人終於明白取之不留餘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的害處。提倡適度開發、可持續發展,反對追求竭澤而漁式的短期利益,我們的祖先早已具備了這樣的生存智慧。
古代捕魚還有以棍棒擊魚的方法。在沒有木刀的情況下,也用棍棒打魚。後來,在滇川交界的瀘湖畔,每當早春三月,岸柳垂綠,桃花盛開之際,當地的普朱族和納西族仍利用魚群游到淺灘產卵的機會,用木刀砍魚,刀不虛發,每擊必中,使魚昏浮在水面。
箭射捕魚是秦漢以前捕撈較大魚類的主要方法之一。史記載,公元前210年,徐福入海求仙葯時,帶有眾多弓箭手,見鮫魚則「連駑射之」。明代人們常用帶索槍射魚。
少數民族箭射捕魚也很常見。鄂倫春族、高山族常用弓箭或魚鏢射捕魚,當魚浮出水面,或舉弓射擊,或用魚鏢叉魚。
以獸骨或角磨製的魚鏢有多種形式,多具有倒鉤,有的一邊具倒鉤,有的兩邊具倒鉤。魚鏢尾柄凸節或凹槽,可以固定在鏢柄上,或拴以繩索,插於鏢柄前端的夾縫中,成為帶索魚鏢,魚被刺中後掙扎,魚鏢柄脫離,可以持鏢柄拉繩取魚。
最古老的釣魚方法不用魚鉤,這就是無鉤釣具。這一捕魚的方法甚至沿襲至近代。
過去,雲南有些苦聰人和芒人婦女釣魚時,一般仍用一根竿頭拴一根野麻繩的釣竿,釣魚時,先把竹竿斜插在河岸上,繩端拴一條蚯蚓,然後把繩頭置入水裡,待魚群見餌而來爭食蚯蚓,把竹竿拉得左右搖動之時,釣者猛拉魚竿,准確地把魚甩在竹簍里。
有鉤釣具捕魚比較普遍。有一件6000多年前的骨魚鉤,倒鉤至今還甚鋒利。這是在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可以與現在的釣鉤相媲美。在骨器釣鉤之前,有以樹的棘刺、鳥類的爪子釣魚。
古代的釣魚方法很多,有竿釣、下卧釣、甩竿和滾鉤釣等。不同的季節,釣魚的地點也有差別,故有「春釣邊,秋釣灘,夏季釣中間」的漁諺。
用網捕魚是一種古老的方法。漁網的發明很早,據有關史料記載,網是伏羲氏看見蜘蛛結網後受到啟發而製作的。《易?系辭下》載,伏羲氏「做結繩而為網罟」。
最初的網既用於捕鳥獸,又能捕魚。自從有文字以來,就有關於網的記載。在最初的象形文字中,就有用網捕魚的字形。在秦漢以前的古籍中,已經提到多種網具和網的結構,據載有的網具已有很長的網綱,有的相當於後來的大拉網。
古代勞動人民曾經發明以假魚引誘真魚的方法。這種以形象引誘的方法,比餌誘法經濟得多。過去東南沿海地區捕撈墨魚的時候,漁民多在潮水到來之前,先劃船入海,以長繩牽引數十個魚簍,每個魚簍里盛一個牝墨魚,潮水淹沒後,牝墨魚發出嗚叫,墨魚聞聲而至,潮水退後,再收簍取魚。這種誘法是利用物異性相吸而發明的。
古代燈光誘魚也經常採用,一般在捕魚、捉蟹,都點燃火把為號,魚、蟹見光而至。這是利用魚、蟹的趨光性,用光引誘的方法捕魚。
魚筌捕魚也是古人使用的方法之一。魚筌是以竹編制的,呈圓錐形,尖端封死,開口處裝有一個倒須的漏斗。使用時,將其放置在水溝分岔處,魚可順水而入,但因倒須阻攔,而不能出來。
魚筌起源很早,在浙江杭州水田畈遺址就出土一件魚筌。說明幾千年前,長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經開始運用魚筌捕魚了。
西南地區有些少數民族捕捉鱔魚、泥鰍時,多砍取一些竹筒,一端由原來的竹隔膜封死,一端裝一個有倒須的漏斗,夜間放在田壟之間,魚能進不能出,天明取回竹筒。
陷阱捕魚也被採用過。陷阱是以籬笆或土石築成的,各民族普遍使用。東北鄂倫春族的「擋亮子」就是這種方法。
鄂倫春人根據魚類「春上秋下」的游動規律,在小河岔口處築一個開口,然後安置一個較大的口小腹大籃筐,無論是魚順流而下,還是逆流而上,都能進入,有進無出,人們可以「瓮中捉鱉」,一次能捕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的魚。這類方法流傳的時間長,採用的人多。
把野生的鸕鶿加以馴化,用來捕魚,以我國為最早。據我國文獻記載,在《爾雅》及東漢楊孚撰寫的《異物志》里,均有鸕鶿能入水捕魚,而湖沼近旁之居民多養之,使之捕魚的記載。
據古書記載,馴養鸕鶿捕魚,大概起源於秦嶺以南河源地區,此地三國以後開始推廣鸕鶿捕魚。這要比日本於5世紀始用鸕鶿捕魚的記載要早得多。
綜上所述,人類的捕魚技術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魚生活在水中,捕撈難度大,所以捕捉的方式不管如何千變萬化,都是盡力斷絕其生存條件。
因此,捕魚方法既採取了若干狩獵方法,也有不少新的發明創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是人類征服自然的記載。
⑼ 冬天打魚撈魚的工具叫什麼
冬天打魚撈魚的工具叫網抄子,學名抄網。
抄網是在釣到較大的魚後,撈魚上岸所必不可少的釣具。它是用多股尼龍線編織而成,有大、中、小型之分。常見的抄網有圓形、三角形、梯形三種形狀。圓形抄網入水後不受水體角度所限制,使用方便、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