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收稻穀要哪些工具
擴展閱讀
現在如何找視頻資源 2024-07-05 22:09:15

收稻穀要哪些工具

發布時間: 2024-07-03 12:14:38

① 這些農耕工具,你還認識幾個

在農村的傳統生產生活中,人們為了滿足生活生產的需要,通常會就地取材,製作一些簡單實用的工具。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工藝,雖然沒有過大的藝術價值,但是在早期的農村,卻是非常實用,特別是現在機械化進入農村以後, 這些工具將逐漸被取代,這項手工藝也會慢慢失傳,它們將慢慢退出這個歷史舞台。

那麼,就讓我給大家盤點一下我們這代人曾見過的農村工具,可惜我們無法傳承,在以後也用不到了,能保留至今的也不多了。

1、籮筐

用竹篾編制的圓形篾製品,中間是空的,主要用於從地里收糧食回家或用來盛裝所需晾曬的糧食。籮筐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使用,尤其以西南地區為盛。形狀大小也都不一樣,有的可以用來背,有的可以用手提,有的也能用扁擔來跳,這是農村生活中的必備工具,背東西, 記得小時候我們還坐在裡面讓爸媽背著去山上。如今部分地區還保留著,只是用的人越來越少了。

2、竹籃

顧名思義,竹籃就是用竹子編成的籃子,叫做竹籃或竹籃子。是多種用途的籃子的總稱。

竹籃的應用相當廣泛,可用來裝菜,洗衣,盛物件。在古裝電視裡面我們是不是經常看見有人用這個竹籃裝著飯菜送去給別人吃,這是比較常見的了,而且也是從很早以前就流傳下來了, 如今竹籃的應用更加廣泛,除了傳統的用途外還可以作為各種產品的外包裝。只不過製作工藝已經不同於手工了,以此替代傳統的紙盒包裝,即環保又時尚 ,產品使用完畢後還可作為家居裝飾物品和收納盒,可以說是包裝的一次革命。如今越來越多的商家選擇竹籃作為產品的外包裝以此吸引消費者眼球,效果明顯。

3、簸箕

有兩種物品被稱作簸箕,一是一種鏟狀器具,用來搬運稻穀等雜糧。二是用藤條或去皮的柳條,竹篾編成的大撮子,揚米去糠的器具。編織簸箕用料極其考究,做工十分精細。簸箕種類繁多,用途廣泛。 它的優點是窩深、掌平,簸箕不撒糧食和簸物。掌平利於播出雜物,不留殘渣,好使換。 在農家,簸箕是家庭生活的必備之物,一張簸箕用得愛惜點可以用人老幾輩子,最少也可用十幾年。

4、蓑衣,斗笠

最早的時候,農村沒有雨傘之類的東西,下雨了怎麼辦,那麼這個蓑衣斗笠就是必須品了,這個歷史沿革也比較久,斗笠是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沿,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棕絲等編織而成。在江南農村一帶,幾乎每家每戶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們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頭上。成了自己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唐·柳宗元《江雪》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小時候在農村,經常看到村子裡的老人穿著這套裝備上山下地,當時看了覺得非常帥氣,有種世外高人的感覺。自己也親自嘗試的穿了一下,蓑衣很沉,蓑草有些扎人,戴上斗笠,有種威風凜凜的氣派,可惜這個東西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穿了~

5、稻桶

稻桶 是一種用來脫粒的傳統農具,半個世紀以前,在早稻、晚稻收割時節,總能看到有農民輪流用稻桶甩打稻穀,身居農村孩提時的我也曾經體驗過用稻桶甩打稻穀的農活。在我記憶中,稻桶,呈圓形,齊腰高,桶口略大於底。有的底部裝有H型的很粗的平行竹檔,稱「稻桶拔」或稱「泥拖」,目的是方便在水稻田裡拖行;如果稻田乾枯,就不需要「稻桶拔」,用手一拉,稻桶拖行也較輕松。

由於稻桶體積較大,顯得笨重,要搬運也不易。農民就把稻桶倒扣過來,往桶內斜撐一條扁擔或木棍、竹棍,這樣稻桶就穩穩當當地扛在人的肩上了。人被罩在桶里,遠遠看去就像一隻碩大的蘑菇在移動。 到了田頭把稻桶安放停當,裡面放上稻桶梯。

6、扇車

扇車主要用於清除穀物顆粒中的糠秕,由車架、外殼、風扇、喂料斗及調節門等構成。工作時將糧食放進上邊的喂料斗,手搖風扇,喂料斗下邊就有風吹過,開啟調節門,穀物在重力作用下會緩緩落下,密度小的谷殼及輕雜物被風力吹出機外,而密度大飽滿的穀物,直接流出在下邊出料口。這樣,就把糠秕與穀物分開。

小時候非常喜歡搖風扇,忽快忽慢,看著谷殼從出風口被吹出,興奮的不得了。那種歡喜是現在這種小孩子所不能理解的。

7、木犁

以牛牽引用於翻土,犁鏵、犁壁為鐵制,余皆木製。80年代後,平原多以機耕,山區尚有少量使用。用於農田或旱地的耕作。2000多年以前西漢的農具圖譜,便有的犁的記載。那時中國農民製造的木犁,已經達到了相當完善的高水平。 一張犁鏵,由犁尖、犁鏡、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組成,再配上一個橫8形的犁轅,無論是入土角度,還是翻土曲線的牽引點的選擇,完全符合力學原則。 當今,世界各國製造了幾百種機引犁,而它們的主要結構、基本設計,也跳不出西漢木犁的基本原理。

8、竹耙

用竹子做的耙子,前面的耙齒用火烤使之尖部彎曲,冷卻就會固定。過去農村家家種稻穀,大家會挑一個好天氣,在村子的寬闊地上用竹耙把稻穀攤平,讓稻穀充分曬干。場面非常龐大,稻穀攤在地上,黃燦燦一片,十分壯觀。

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這些傳統的農用工具已經伴隨著人類走過幾千年,但是如今社會的飛速發展,新的工具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工具, 這些流傳了幾千年的工具,也將慢慢的淡出我們的視線,這是人類文明的進步,也是傳統文化的消亡,如今能用這些東西的地方已經不多,一些少數民族的部落,還依然流傳著, 只是大多數人已經忘記了,甚至連它們的名字都叫不出來了。而新一代的人們更是對這些東西覺得很好奇。

② 農耕工具有哪些

農耕工具有哪些?
牛:苦力

耒:翻土的

耬車:播種的

犁耙:犁地的

扁擔:挑東西的

鐮刀:割稻穀的

簸箕:裝東西的

鋤頭:鋤地的

鐵耙:耙地的

翻車:灌溉的

水桶:裝水的
我國古代有哪些農耕用具
(耒耜)傳說最古老的工具,大約在炎帝時期。(翻土農具)

(钁) 最早出現商代,春秋戰國時較多。(似鎬的刨土工具)

(銅鏟)商代(青銅器。鏟土除草用的農具)

(牛耕)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腳踏耕具)

(犁耕)漢代。(翻土農具)

(都勻犁)春秋戰國。(翻土農具)

(鏹犁)又寫作「槍犁」或「戧犁」,時間不詳,產自山西。(翻土農具)

(曲轅犁)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東江地區。(翻土農具)

(耦犁)西漢。(二牛三人一組耕地)

(鐴土 鐵鏵)秦漢時期。(鐵鏵為耕犁破土的鋒刃,鐴土是耕犁的翻土器)

(犁錧) 戰國時期。(翻土農具)

(犁鑱) 周朝。(翻土農具)

(竹莜)也叫「竹爬」 出現於西漢。(翻土農具)

(銍)戰國。(翻土農具)

(鐮)周朝。(除草工具)

(疀)沒有出土文物,大約時間在春秋戰國。()

(劐子)戰國。(翻土農具)

(耨)秦代。(鋤草的農具)

(鋤)西周時代。(翻土農具)

(耰)先秦。(弄碎土塊,平整田地用)

(耰鉬)先秦。(用來平田鬆土的農具, 鋤把)

(鐙鋤)元代有記載,具體出現時間不詳。(翻土農具)

(桔槔)春秋時期。(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

(渠疏)漢代。(灌溉)

(櫝櫨)秦,漢代較為普遍。(翻土農具)

(翻車)東漢。(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

(水車)東漢造出雛形,完善於三國。(農業灌溉工具)

(水轉筒車)隋朝興盛於唐。(農業灌溉工具)

(浙碓)大約元代。(翻土農具)

(代耕架)源於唐代,改進於明。(人力牽引的耕地機械)

(孔明車)東漢造出雛形,完善於三國。(農業灌溉工具)

(龍骨水車)始於東漢,三國改進。(排水灌溉的機械)

(鍤)漢朝。(掘土的工具)

(鐵鍬)戰國出現鐵,杴於西漢。(耕地,鏟土的農具)

(三腳耬)戰國時期就已有一腳耬車,西漢出現三腳耬。(播種機的一種)

(六爪犁)漢朝文獻有記載,隋朝把「六爪犁」 注釋成 「楎」。()

(耙)北魏。(翻地農具)

(連枷)戰國、秦漢時代。(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條構成,用來拍打穀物、小麥、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來)

(簸颺)最早大約於戰國,最晚大約於漢朝。(簸萁)

(杵臼)西周。(臼 舂搗糧食或葯物等的工具)

(石磨)漢代以後才稱為磨,漢前稱「磑」。(把米、麥、豆等糧食加工成粉、漿的一種機械)

(踏碓)發明於西漢。(去秕、脫殼的糧食加工用具)

(風車)漢代。(機械灌溉)

(颺扇)大約源於西漢。(揚谷器,揚除糠秕的一種風力機械)

(耩)北魏有記載。(用耬播種或施肥)

(竅瓠)北魏。(播種農具)

(耘杷)元代《農器圖譜》記載。(翻地農具)

(耘盪)元代。(水田中除草松泥的農具)

(耘爪)元代。(除草和鬆土用)

(秧馬)北宋。(插秧和拔秧的工具)

(長鑱)唐已出現。(踏田農具)

(踏犁)唐代。(翻土農具)

(犁刀)「犁頭」戰國已經出現。(翻土農具)

(蹚頭)考古挖掘,出土最早的蹚頭是北宋時期。(疏鬆兩側的土壤,清除兩側的雜草)

(推鐮)也叫「青銅耨」,春秋戰國時期。(翻土農具)

(麥釤)元代。(割麥刀)

(麥綽)元代。(收麥工具)

(麥籠)元代。(收麥工具)

(水碓)魏末晉初時期。(灌溉)

(水碾)魏晉南北朝。(靠水力推動的碾子)

(船磨)元朝。(搗米器具) (碓機) 西漢末年。(搗米器具)

(跖鏵)元朝有記載。(翻土農具)...
中國古代有哪幾種重要的農業耕種工具?
1. 耒。古代的一種翻土、開溝渠農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頭,用以鬆土,可看作犁的前身。《周易·系辭》說神農氏「揉木為耒」,而《世本》則以為黃帝時「始作耒」。現在所知,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已發現有保留於黃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畫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雙齒之上有一橫木,表明使用時以腳踏之,以利於耒齒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說的「跖耒而耕」。耒在戰國文獻中也很常見,據《考工記》,耒通高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青銅耒是從木耒發展而來的,後來又發展到鐵耒,並演化到犁。

2. 耜。曲柄起土的農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銅耜出現於商代晚期,實際出土的都是耜頭。形制為扁狀尖頭,後部有銎,用以裝在厚實的長條木板上。木板肩部連接彎曲而前傾的長柄。柄與耜頭連接處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橫木。使用時,手執橫木,腳踩耜頭短木,使耜頭入土起土。

《國語·周語》所引《周制》,其中有「民無懸耜」之語。春秋戰國時仍繼續沿用,《孟子·滕文公》:「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呂氏春秋·孟春紀》說每年之春,天子要親載「耒耜」而來到籍田。《周禮》中還談到製作木耜的情況,《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以時入之」,即選擇較小的樹木以作為耜材之用。《呂氏春秋·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畝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可見耜之通高和耒相近。「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寬度,而《考工記·匠人》則說「耜廣五寸」,則耜刃的寬度似隨地而異。

戰國時耜也稱為臿,故《說文》雲:「耜,臿也。」當時將臿和耒連在一起,如《韓非子·五蠹》說:「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由於方言關系,象東齊一帶稱臿為梩,如《孟子·滕文公》:「蓋歸反虆梩而掩之。」趙岐註:「虆梩,籠臿之屬。」

在鐵器出現之後,木耜也和木耒一樣,開始套上鐵制的刃口。戰國之後,這種農具開始被淘汰。

3. 耒耜。耒為上部,耜為下部,把耒和耜兩種農具連在一起,形似現在的鏟,但作用是用來翻地的。比如雙齒耒耜。

4. 鏟。鏟土、耘苗、除草和松碎表土的農具,現在還在使用。

5. 錛。開墾土地的農具,也用於砍伐樹木。最早是石制的。青銅錛不僅用於農業,而且也是平土的主要工具。後來還用於木工,古代沒有刨子,要使木料平整不是用刨,而是用錛。

6. 斧。砍伐工具。斧同錛的區別在於:

(1)安柄的方式不同,斧:柄線同刃口線平行;錛:刃口線同柄線垂直;

(2)刃的區別,斧:雙面刃;錛:單面刃(偏刃);

(3)磨石痕不同,斧:斜向;錛:垂直方向。

這個就不多說了,現在還在用。

7. 鐮。割莊稼或草的農具:由刀片和木把構成,有的刀片上帶有小鋸齒鐮刀,也就是鐮刀,現在還在用。《說文》:「鐮,鍥也。」

8. 耨。古代鋤草的農具,形似鋤。《呂氏春秋》:「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緩。」

9. 鍤。就是鍬,掘土的工具。「鍤,插也,插地起土也」。可見它是一種起土、穿土、培土等主要的農業生產工具。

10. 杵,和臼一樣,是搗谷用的工具。據說,是由伏羲發明的,也有說是由黃帝的臣下雍父製造的。杵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在「版築」這種中國傳統土木建築施工法中,通過把土搗實,來修築牆壁或打基礎。而杵就是把土搗實的工具。《說文》:「杵,舂杵也。」《易·系辭》:「斷木為杵,掘地為臼。」

11. 钁。一種形似鎬的刨土農具。《資治通鑒·唐紀》:「钁其城為坎。」

12. 鋤。一種長柄農具,其刀身平薄而橫裝,專用於中耕、除草、疏鬆植株周圍的土壤。有大鋤、小鋤之分,又有叉形和鏟形之分。青銅......
歷代農耕用具,
(耒耜)傳說最古老的工具,大約在炎帝時期。(翻土農具)

(钁) 最早出現商代,春秋戰國時較多。(似鎬的刨土工具)

(銅鏟)商代(青銅器。鏟土除草用的農具)

(牛耕)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腳踏耕具)

(犁耕)漢代。(翻土農具)

(都勻犁)春秋戰國。(翻土農具)

(鏹犁)又寫作「槍犁」或「戧犁」,時間不詳,產自山西。(翻土農具)

(曲轅犁)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東江地區。(翻土農具)

(耦犁)西漢。(二牛三人一組耕地)

(鐴土 鐵鏵)秦漢時期。(鐵鏵為耕犁破土的鋒刃,鐴土是耕犁的翻土器)

(犁錧) 戰國時期。(翻土農具)

(犁鑱) 周朝。(翻土農具)

(竹莜)也叫「竹爬」 出現於西漢。(翻土農具)

(銍)戰國。(翻土農具)

(鐮)周朝。(除草工具)

(疀)沒有出土文物,大約時間在春秋戰國。()

(劐子)戰國。(翻土農具)

(耨)秦代。(鋤草的農具)

(鋤)西周時代。(翻土農具)

(耰)先秦。(弄碎土塊,平整田地用)

(耰鉬)先秦。(用來平田鬆土的農具, 鋤把)

(鐙鋤)元代有記載,具體出現時間不詳。(翻土農具)

(桔槔)春秋時期。(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

(渠疏)漢代。(灌溉)

(櫝櫨)秦,漢代較為普遍。(翻土農具)

(翻車)東漢。(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

(水車)東漢造出雛形,完善於三國。(農業灌溉工具)

(水轉筒車)隋朝興盛於唐。(農業灌溉工具)

(浙碓)大約元代。(翻土農具)

(代耕架)源於唐代,改進於明。(人力牽引的耕地機械)

(孔明車)東漢造出雛形,完善於三國。(農業灌溉工具)

(龍骨水車)始於東漢,三國改進。(排水灌溉的機械)

(鍤)漢朝。(掘土的工具)

(鐵鍬)戰國出現鐵,杴於西漢。(耕地,鏟土的農具)

(三腳耬)戰國時期就已有一腳耬車,西漢出現三腳耬。(播種機的一種)

(六爪犁)漢朝文獻有記載,隋朝把「六爪犁」 注釋成 「楎」。()

(耙)北魏。(翻地農具)

(連枷)戰國、秦漢時代。(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條構成,用來拍打穀物、小麥、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來)

(簸颺)最早大約於戰國,最晚大約於漢朝。(簸萁)

(杵臼)西周。(臼 舂搗糧食或葯物等的工具)

(石磨)漢代以後才稱為磨,漢前稱「磑」。(把米、麥、豆等糧食加工成粉、漿的一種機械)

(踏碓)發明於西漢。(去秕、脫殼的糧食加工用具)

(風車)漢代。(機械灌溉)

(颺扇)大約源於西漢。(揚谷器,揚除糠秕的一種風力機械)

(耩)北魏有記載。(用耬播種或施肥)

(竅瓠)北魏。(播種農具)

(耘杷)元代《農器圖譜》記載。(翻地農具)

(耘盪)元代。(水田中除草松泥的農具)

(耘爪)元代。(除草和鬆土用)

(秧馬)北宋。(插秧和拔秧的工具)

(長鑱)唐已出現。(踏田農具)

(踏犁)唐代。(翻土農具)

(犁刀)「犁頭」戰國已經出現。(翻土農具)

(蹚頭)考古挖掘,出土最早的蹚頭是北宋時期。(疏鬆兩側的土壤,清除兩側的雜草)

(推鐮)也叫「青銅耨」,春秋戰國時期。(翻土農具)

(麥釤)元代。(割麥刀)

(麥綽)元代。(收麥工具)

(麥籠)元代。(收麥工具)

(水碓)魏末晉初時期。(灌溉)

(水碾)魏晉南北朝。(靠水力推動的碾子)

(船磨)元朝。(搗米器具) (碓機) 西漢末年。(搗米器具)

(跖鏵)元朝有記載。(翻土農具)...
急!!!現在農耕生產工具包括有哪些?其名稱、及其用途、使用方法? 5分
哥,啊、、、、一看你就城市的孩子啊,只跟你說一個【犁】它是用來耕地的。
梯田農耕使用什麼工具造出來的呢?有木有造?
先平整一塊地,將靠上邊的土向下推試著一塊土地變平就行了
在農耕社會人們種地用什麼工具?
和現在的外形差不多,不過就是缺乏鋼鐵,是木頭或者木頭包點鐵皮,鐵的都沒 ,哪有現代的鋼鐵工具,鋒利省力,所以也效率很低,你用木的挖地,就知道痛苦了

③ 木犁、耙、耬、鋤頭、鐮刀有啥用處

都是農具,用於農田或旱地的耕作.

1、木犁:木犁以牛牽引用於翻土,犁鏵、犁壁為鐵制,余皆木製。

【(3)收稻穀要哪些工具擴展閱讀】:

2000多年以前西漢的農具圖譜,便有的犁的記載.那時中國農民製造的木犁,已經達到了相當完善的高水平.一張犁鏵,由犁尖、犁鏡、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組成,再配上一個橫8形的犁轅,無論是入土角度,還是翻土曲線的牽引點的選擇,完全符合力學原則.當今,世界各國製造了幾百種機引犁,而它們的主要結構、基本設計,也跳不出西漢木犁的基本原理.木犁一般分旱犁和水犁兩種,旱犁的俗名為「箭犁」,粗大牢固,有一個形狀為「箭」的構件,因此而得名;水犁的構造簡單、輕便,俗名叫「獨犁」.
耙 用於耕後碎土,呈長方形,木架鐵齒,耙架上裝10餘把鐵刀片,以刀片滾動切碎泥塊.

【參考資料】:網路--農具

④ 鏅掔ɑ璋鋒椂錛屾敹紼昏胺閭e伐鍏峰彨浠涔堬紝鍍忚欙紝浣嗘病鏈夐嬌

鏅掔ɑ璋鋒椂鐢ㄧ殑宸ュ叿涔嬩竴錛屽儚鑰欎笉鍙鑰欑殑搴旇ュ彨鏉褲傚皢綺椋熷綊鍫嗙敤鐨勬澘鏈変袱縐嶏細
涓縐嶆槸鍙屼粠鐢ㄧ殑澶ф澘鍙鎺ㄦ澘錛屾瘮杈冨ぇ錛屼竴浜烘帉鎻$潃澶ф澘鐨勬妸鎵嬶紝鍙﹀栨湁浜哄湪鍓嶉潰鎷夈
鍙︿竴縐嶆槸鍗曚漢鐢ㄧ殑鍙鑰ワ紙tang錛屼竴澹般傛柟璦鍙h璇存垚鍥涘0錛氱儷錛夋澘銆傚皬闀挎柟褰㈡湪鏉誇腑闂存湁涓鐪礆紝涓鏍歸暱鏈ㄦ妸鐨勭矖絝絀胯繘鏉誇腑闂寸殑鐪間腑鍥哄畾銆
鍖哄埆鏄錛氬ぇ灝忎笉鍚屻佹妸鏉嗕笉鍚屻佸彲浣跨敤鐨勮竟涓嶅悓銆傛帹鏉誇粎鍙涓涓杈圭潃鍦頒嬌鐢錛岃岃ユ澘錛堝皬鏉匡級鐨勫洓涓杈歸兘鍙浠ヤ嬌鐢ㄣ

⑤ 收割水稻時,從田裡把水稻挑上岸來的用的那個工具叫什麼

收割水稻時,從田裡把水稻挑上岸來的用的那個工具叫
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