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燒酒的燒酒鍋
1975年12月,青龍縣西山嘴村(現更名為水泉村)一處金代遺址隨著河道開掘被發現,一件沉睡了800多年的金代燒酒鍋面世,從而揭開了金代燒酒的神秘面紗。此鍋高41.6厘米,上下兩個分體套合組成,青銅材質,經專家和學者鑒定、考證,為金代蒸餾造酒器皿。歷史追溯到800多年前。自阿骨打建立金政權以後,統治者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發展農業生產。大金國首推行猛安謀克制。這是一種兼軍事和農業生產於一體的制度,每個猛安謀克戶平素耕田種地,當戰事發生的時候立刻變民成兵加入戰斗,此舉既鞏固了國防,又發展了當時農業生產。隨著疆域的不斷擴張,女真族逐漸佔領了北部中國。大批的猛安謀克戶被遷往中原地區。……凡屯田之所,自燕之南,淮隴之北,俱有之,多至五六萬人,皆築壘於村落間(《大金國志》卷十二)。遷徙後的猛安謀克戶和漢人計口授田,自行播種,自充口食。金國在攻克北宋汴京時,還擄獲了大批宋人和物品北還,不僅把北宋的先進農耕文明帶到北方,也把北宋的釀造酒和酒匠帶到北方。這種南北的互相遷徙行為在鞏固了金的統治同時,也促進了當時金人與漢人在農業方面的交流,加速了女真民族的漢化進程。而一般的猛安謀克戶在強行兼並、掠奪土地後,是不習慣農耕生活的,大多數是將土地租給漢族農民耕種,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女真人作物品種少、食物缺乏的現狀。加之一系列的減稅、免稅、抗旱和政府組織捕蝗等積極措施,更加刺激了當時的農業發展,糧食作物不僅有麥、稷、稻、菽和蕎麥,更重要的是高粱和穀物得到了規模的種植。燕山東部南麓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雨量充沛,土質肥厚,日照時間長,十分適宜農耕,尤其是適合高粱和穀物的生長。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徵決定這里能生產質量優良的高粱和穀物,上好的高粱、穀物又是釀出美酒的最佳原料。
銅器製造業是金代僅次於冶鐵業的手工業,主要以製作青銅為主。初期,盡管銅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但金境內銅礦還是很貧乏的。正隆二年(1157年),海陵王於冬十月初禁銅越外界,懸罪賞格。括民間銅器,陝西、南京者輸京兆,他路悉輸中都(《金史·食貨三》),大興括銅之法。世宗即位後,更加積極籌措銅源,分別鑄出大量的正隆通寶和大定通寶。大定27年(1187年),代州、曲陽兩監歲鑄錢已達14萬余貫。28年,上謂宰臣奏曰:今者外路見錢其數甚多,聞有六千餘萬貫,皆在僻處積貯,既不流散,公私無益,與無等爾(《金史》卷四十八食貨志)。由此判斷,錢幣鑄造數量已足夠當時社會流通,且後來章宗推行交鈔與錢同行,可見到後來積累和採掘的大量的銅,只為鑄錢已綽綽有餘。有意無意中,鑄錢的匠人們已有將余銅用作他途的非份之想。 我們再來看燒酒鍋的前身。在宋金時期,人們已使用蒸餾器蒸取花露水。南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卷五描述了當時民間用蒸餾器蒸取花露水的情況:錫為小甑,實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於香。竅甑之旁,以泄汗液。以器貯之。畢則徹甑去花,以液漬香。這種蒸餾花露水的甑與發現的金代燒酒鍋外形極為相似,原理相同,應該就是金代燒酒鍋的前身。在日復一日的花露水蒸餾使用過程中,時人不難積累出關於液體蒸發冷凝的知識,並從中得到啟發:如果用銅鑄造蒸餾器,溫度會不會比錫質的還要高?如果將製造出來的鍋用於蒸酒,芳香會不會比花露水還要濃?正是這些當然之想與非份之想的巧妙結合,於是匠人們設計、鑄造出了青銅燒酒鍋。
當必要的造酒原料具備,當青銅蒸餾器獨運的匠心與廣納漢人文明的女真人智慧相撞,當蒸餾花露水的技術與蒸餾酒的靈感擦出火花,就會放射出燦爛的光芒,發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金人造出了中國最早的燒酒,金人從以糜釀酒時代跨進了白酒時代。
這件事應該發生在金北京中路的一個部落,也就是今天燒酒鍋的出土地。這里的女真人依山而居,聯木為柵,山半腰一眼清泉,泉水甘洌,經年不衰,深情地哺育著這里的子民。充足的日照,肥沃的土壤,200多天的無霜期,生長的高粱和穀物穗大粒飽,富含澱粉而微酸。得天獨厚的山泉水,質地上乘的造酒原料,彌足珍貴的燒酒鍋……難怪金人要選擇在這里繁衍生息,難怪中國白酒要最先在這里飄香。
辛辣、濃烈、醇香的燒酒很快就得到了女真人的推寵和喜愛。酒的清香,酒的易燃,酒對人類神經的麻醉,更加給燒酒披上了神秘和神聖的外衣,甚至女真人認為它是一種人神可以共享的飲品。北國冬季的寒冷早已讓這里的居民飽嘗風霜之苦,且遼金時代中國大陸氣候正處於近五千年氣候變遷中的第三寒冷期,燒酒一經問世,即刻風行全國,香飄萬里。《會編·政室上帙卷三》記載:當時的人飲酒無算,只用一木勺子,自上而下循環酌之。每逢節慶、祭祀、聘娶、圍獵、宴飲賓客,必以酒助興。女真人追求酒味皆珍美,懷面滿春風的感覺,甚至嗜酒好客,酒行無算,必醉或逃才已,此種古風至今尚在這個地方留存。金的詩人元好問在《中州集》中也寫道:青蕪平野四圍山,山郭依依柴翠間,林遠路長人去少,一竿斜日酒旗閑,好一幅和平、安逸、田園的畫面! 那麼能不能說青龍是最先造出白酒的地方呢?
我們從出土的燒酒鍋尋找答案。首先我們從時間上分析,已經在中國出土的燒酒器具中沒有一件比青龍的還早,這一點毋庸置疑,可以說,這口鍋是中國第一燒酒鍋。有人會這樣問,上海博物館不也珍藏一件東漢的蒸餾器嗎?時間不比金代更久遠?是的,該館是有這樣一件藏品。但是幾乎沒有任何一位學者認為它是一件造酒器,普遍認為它是一件蒸餾器。這里需要做一下說明:白酒的燒制必須經過蒸餾器蒸餾這道工序,但是經過蒸餾器蒸餾的卻不一定是白酒(比如用蒸餾器蒸餾花露水)。更主要的是,現有文字中沒有任何關於東漢蒸餾器用作造酒的記載。我們基本可以這樣認為,在青龍出土的這口燒酒鍋,是中國目前出土文物中最早的燒酒鍋,在沒有另一口比它年歲更大的鍋出土前,它無疑是該行業的龍頭老大。一個淺顯的道理:最先有電視機的地方最先看上了電視節目,最先製造出飛船的國家最先登上了月球,同理,最先造出燒酒鍋的地方也最先喝到了白酒。
其次我們從空間上分析。林榮貴先生的所著的《金代蒸餾器考略》(《考古》,1980年第5期)一文中詳細寫道:挖土時在見到第三層灰土後露出窖口,窖口以下半米處見到蒸餾器……此外,挖土時從同一文化層灰土中出土的六鋬耳鐵鍋、曲把鐵鋤和小銅佛像各一件,以及銅錢一百多斤,專家們考證,這里是一處遼金代的文化層。在該鍋出土的西北500米左右,一戶農民在挖掘菜窖時挖出一件黑色陶罐,此罐的形狀與描述當時的儲酒器十分相似,相當於現代的酒瓶子。在瓮西的山腳下,也有金人活動的遺跡(出土了一口普通銅鍋),而北部不遠的山腰就是那眼水泉。從酒鍋、酒罐、銅鍋、泉水大三角形分布的空間位置上分析、判斷,此處方圓幾里內皆為造酒之所,且酒坊成片,產量可觀(酒罐能容二百餘斤酒)。當燒酒的產量形成規模後,必然形成酒的市場。燒酒鍋周圍出土的五十多公斤銅錢,在酒罐里發現的十數枚銅錢,及當時出土的比丘佛,都見證著這里當時酒交易的繁榮,人民生活的富庶,而且此處酒市的繁榮也輻射了周邊,離此不遠的干溝,一直都是一個大榷場,很有可能就是當時造酒原料和成品酒交易的集散地。 燒酒,即用高粱、大麥等穀物經蒸餾釀 制的白酒,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 也。因其釀造原料的不同,可分為高粱 燒、麥燒、玫瑰燒、茵陳燒等。醫治關節 炎、頗具療效的虎骨燒, 蓋取燒酒用虎骨 煎之,為正陽門外樂家葯鋪(即同仁堂)專 門之物。燒酒以干燒為最,其含酒精度數 高。在瓷杯內傾入少許,引火點燃,可燃燒干凈,故又名干酒,白乾酒。通常,燒酒多按其產地命名,如長樂燒、衡水老白乾、南路燒酒等等。清代時,北方所產的燒酒以南路燒酒最為著名。南路燒酒的主要產地在北京大興縣黃村、禮賢、采育三鎮。其名稱源於清北京順天府南路同知。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在北京近郊分設東、西、南、北四路 同知,分管順天府二十四州縣。南路廳駐大 興縣黃村鎮,設巡檢司,俗稱南路飛虎 廳,管轄霸州和固安、永清、東安、文 安、大城、保定六縣。當時,黃村鎮內的幾家燒鍋釀制的燒酒,其味辛而甘,醇香濃 郁,尤以位於海子角的裕興燒鍋(今大興制 酒廠)所釀燒酒為佳,運銷京師,獲利甚 豐,聲名大振,遂得名為南路燒酒。
南路燒酒是大興縣重要物產之一。據統計,1932年大興縣黃村、禮賢、采育尚 有6個制酒作坊。民國末期,大興縣造酒業奄奄一息, 南路燒酒已名存實亡。1949 年,河北省任丘縣溢泉涌酒廠遷至黃村 鎮,在裕興燒鍋舊址建起了黃村酒廠。1958 年正式改名為國營北京大興酒廠。
② 烤白酒在什麼季節最好一般都需要些什麼工具設備新烤出來的酒要用什麼工具來裝才能保持好的口感呢
烤白酒除了夏季氣溫高,不適宜釀酒,需要停排三個月之外,其他全年任何時候都可以釀酒。
一般需要:原料:高粱、小麥、谷殼
工具:桶、瓢、鐵杴、蒸餾鍋、冷卻器、涼床、吹風機、膠水管等
新烤出來的酒,可以用陶罐、不銹鋼罐等容器來裝。
關於烤酒的書籍,省級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附近的標准化發行書店有行業專業用圖書,各省的酒業協會也有此類書,每年還定期培訓白酒操作工和品酒員。你可以聯系一下,協會和培訓班歡迎新學員參加,但培訓班是收費培訓。
轉載一篇,供你參考。
白酒的製作方法:
所用設備:
1.原料處理及運送設備。有粉碎機、皮帶輸送機、斗式提升機、螺旋式輸送機、送風設備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卻設備。有潤料槽、拌料槽、絞龍、連續蒸煮機(大廠使用)、甑桶(小廠使用)、晾渣機、通風晾渣設備。
3.發酵設備。水泥發酵池(大廠用)、陶缸(小廠用)等。
4.蒸酒設備。蒸酒機(大廠用)、甑桶(小廠用)等。
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發酵的大麴、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佔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
製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於便於蒸煮,使澱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佔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澱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澱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鬆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澱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澱粉糊化。有利於澱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鍾。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將原料和發酵後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後,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採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後,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麴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於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後,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並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澱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並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8、原酒儲存一段時間,勾兌成品,符合國家相關標准就可以出售了。
③ 古代的酒是怎麼製作的,需要什工具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源於中國,且唯中國有之,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黃酒產地較廣,品種很多,著名的有山東即墨老酒、江西吉安固江冬酒,無錫惠泉酒、紹興狀元紅、紹興女兒紅、張家港的沙洲優黃、吳江的吳宮老酒、百花漾等桃源黃酒;上海老酒、鶴壁豫鶴雙黃、福建閩安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蘇白蒲黃酒(水明樓)、江蘇金壇和丹陽的封缸酒、河南雙黃酒、廣東客家娘酒、張家口北宗黃酒和紹興加飯酒(花雕酒等)、廣東珍珠紅酒等。
黃酒以大米、黍米、粟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黃酒是中國的漢族特產,屬於釀造酒。在世界四大釀造酒(白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佔有重要的一席。釀酒技術獨樹一幟,成為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④ 古代中國喝酒的器皿叫什麼
中國歷代酒器的演進發展史
酒是一種特殊的液體,先人有了液體的酒,為了要飲用它,軌必須有一種載體,容器用來飲酒。早期的人在生活中長期利用獵獸後的角,用作取水飲水,同時也用作飲酒,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漸漸地改進了酒的載器。考古家證明近代出土之陶器製品中,已有了專用的酒器,系屬龍山文化晚期,而該時期與夏禹時代儀狄造酒傳說的時期,極為相近,當可說明中國酒器,早在上古時代已與酒同時存在了。
酒之器皿隨著酒的產生與發展及沿著我國歷史遞傳,在文化、經濟、生產力、藝術水準等不同的背景下,求新求變。中國的酒器有其傳統的獨特風格與造形,酒器的發展過程正是研究中華文化最寶貴的歷史鑒證。
酒器是與酒文化有關的器具總稱。其中應包含了造酒釀酒之器、盛酒之器、溫酒之器、冰酒之器、貯酒之器和飲用之器等。本文所介紹之酒器則以狹義的盛酒、溫酒與飲酒為范疇。
一、酒器種類
我國酒器之多,種類之繁,造形之美,確具世界之冠,以下按其材質與用途分類來說。
(一)、以酒器材質區分
以製品材料來講,常用的可分為陶製品酒器、青銅製品酒器、漆製品酒器、玉石製品酒器、瓷製品酒器、金銀銅錫製品酒器、水晶玻璃製品酒器、動植物製品酒器、塑膠製品酒器以及紙質製品酒器等。
(二)、以酒器用途區分
以酒器用途來講,大致可分為三類,即盛酒之器、溫酒之器及飲酒之器。
1盛酒之器
我國古代盛酒酒器,是非常考究的,不僅名目,型類,花式繁多,而飲者對象也有嚴格之區別,如吉酒器中之「尊」、「爵」是一種典禮時或君王賜酒於臣下用之酒器,堪為歷代王朝之珍品,迄今仍可保留國寶的價值,據不完全統計,從名稱來講,經發掘出土文物中,證實者有尊、觚、彝、罍、瓿、斝、鹵、盉、壺等。由於造型獨特,表面雕有精緻花紋圖案,極富藝術性。故酒的感器不僅是盛酒之用,也是藝術飾品,可作陳設欣賞之用。到了近代由於酒的供應普及民間大眾,產量大增,感器也隨著改造為容量較大者的桶、壇、瓶所替代。
2溫酒之器
在古代出土文物中出現並不多。但一般來講有斝與盉兩種,這兩種器皿是一物兼二用,既是溫酒酒器,也是盛酒酒器,到後來就把盛酒酒器中的壺,用作溫酒之器,但是古代酒壺與現代酒壺並不完全相同,現在酒壺多是瓷製或錫製品,形狀也簡單,使用方便,所謂現在的溫酒酒器就是今天燙酒的酒壺。
3飲酒之器
在古代有爵、角、觥、觶、觚等器皿,它的造型和工藝大致與盛酒酒器,溫酒酒器相類似。也都保有珍藏價值,自早期的陶製品、青銅製品、瓷製品、貴重金玉製品等。發展至今,早已用玻璃、塑膠勺一般瓷品取而代之,一切以實用、經濟、便利為取向。
二、酒器發展史概述
(一)、上古時代的酒器:最早人類系利用獸之空角來飲酒,繼以用石器來盛飲,人類漸漸嫌石器粗拙笨重,為了要釀酒及飲酒的方便,遂創造了陶器器皿。這可從距今六、七千年前的老官台文化遺址及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有陶罐、陶盆用以煮食或釀造酒,陶瓶裝釀好的酒,陶碗是飲用的工具。新石器晚期,夏朝大禹以後時期,陶器已有很大的進步。兼具燒成技術與造形之講究了。
在龍山文化時期的出土遺物中,發現有冶鋼製品,包括了酒器,證明夏朝時也已有青銅製品的酒器,至殷商時期,是我國青銅器大發展之時期,在商代文化遺址中,如鄭州的商城,黃坡的盤龍城和安陽小屯的殷墟中,都發現了青銅酒器,如觚、爵、觶、斝、尊、卣、壺、觥、罍、盉等。
漆制酒器據文獻記載,在大禹祭祀時已有使用,但至漢朝,漆器的工藝成就,已達到鼎盛階段。
(二)、中古時代的酒器:我國中古時代酒器的特徵,已進入以瓷製品酒器為主的新歷史時期,經歷了隋、唐、五代、宋、遼、金、元等王朝。由於各王朝經濟、文化發展之不平衡,因而每一朝代瓷製等酒器,都有其獨特風格,這是我國瓷製品酒器,方興未艾的發展時期,在工藝上講求瓷器的花紋圖案。當時以青瓷、白釉藍花為時尚。
隋唐以後,我國瓷器產品出現了多樣化,在以前青瓷發展的基礎上,又出現了白釉瓷、綠彩黃油瓷、黑釉瓷等,其中尤以醬黃、乳白、蔥綠三種柚色組成,稱之「唐三彩」達到頂峰結晶,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因而唐代地出現丁著名「唐三彩酒盅」中庸時期李適之在「春夜別友人」詩中提到,「銀燭吐清煙,金尊對綺筵」。那時使用的酒器又邁入另一階段,發展到用貴重的金銀翠玉來鑲制酒器,極盡豪華。當時的貴族豪門不但講究飲酒之風,也要求相得益彰的載酒之器,以示炫耀與虛榮。遂有以金銀玉石及瑪瑙等珍貴的酒器出現。古都西安發現了唐代的地窖中,埋有許多極其珍貴的寶物,其中有一鑲金牛頭的瑪瑙酒杯,一隻唐代鎏金舞馬御林銀壺等,另不久前在內蒙出土約有「瑪瑙酒盅」、「提鏈水晶杯」,據鑒定為遼金元時期的酒器等,都是罕世瑰寶。
(三)、近代酒器:在我國明清時期,是瓷製酒器發展的最高峰。當時有以藍色為主的 「景泰藍」工藝,就是明朝景泰年間問世享名中外,但多為貴族富豪所欣賞收藏。
清代後期的瓷器酒器,逐漸走向大規模手工藝生產,如江西景德鎮,廣州石灣的陶瓷器工廠,規模設備甚大,產品遍銷全國各地區,甚至可遠銷國外。這時瓷器除「青花」、「豐彩」、「冬青」等彩外,並有「粉彩」、「琺琅」、「軟彩」、「硬彩」、「古銅彩」等之改進。
(四)、現代酒器:古代種種酒器,除了為世代繼承而發展品種之外,絕大多數雖是破土而生,但都二時過境遷,它們歷史任務都告結束,唯有供人們欣賞和文化研究的價值,它們不但沒有消逝,反而身價百倍,越古越珍貴,有的成為國寶,價值連城,成了珍世文物。
接踵而來的現代酒器發展,只求經濟,實用、方便為目的,材質上採用陶瓷、玻璃、塑膠,甚至紙質等低廉成本的酒器與大量生產。型式雖多,但力求簡單,為配合大眾化潮流,隨用隨棄,現代人飲酒時,已無當時閑情兼賞酒器精緻之美,造形之美。
⑤ 中國的哪裡有韓國燒酒賣!!
很多外貿食品店都有,比如七滋八味,良品鋪子啊,還有一些大型的超市都有的
⑥ 誰能告訴我開辦一個白酒加工廠都需要什麼設備
1、 對輥粉碎機
2、 大麴粉碎機
3、 甑鍋
4、 甑蓋
5、 曲塊成型機
6、 曲塊拌料機
7、 串堆打涼茬機
8、 發酵池
9、 冷凝器
10、接酒器
11、通氣連接器
12、電加熱鍋爐
13、冷風機
14、不銹鋼支架
15、配套通風鏈
16、加長溫度計
17、磅秤
18、道軌
(6)中國燒酒的工具哪裡有賣擴展閱讀:
做白酒設備的企業很多,大型設備企業有廣東廣富設備有限公司、山東普瑞特設備有限公司、江蘇牧羊設備有限公司。做的釀酒設備都非常不錯,可以根據客戶需要進行改進。
通過各方面綜合考慮和評估,我們可重點選擇1 2個廠家做為考察對象。這時,對比設備價格就要提上日程。
但在對比清楚公司各方面的綜合實力之前,我不建議大家先對比價格,而到了這個階段,則需要很認真的考察設備價格了,即在公司綜合實力、設備質量、釀酒技術培訓、售後服務、設備價格等方面找到一個平衡點。
⑦ 白酒的酒精度怎麼測量,到哪裡買測量儀器啊
白酒的酒精度是指20攝氏度時候的酒精濃度,因此就要通過測定酒精的濃度和溫度,然後換算而來!
測定方法通常是用1000毫升量筒盛裝酒液,然後用濃度計放入其中,通過濃度計顯示的濃度來記錄後,放入溫度計,讀取相應的溫度後,對照濃度溫度表查的到標准酒精度!20攝氏度時候,往往溫度升三度,酒精度降一度,溫度降三度,酒精度升一度。
相應的儀器淘寶上都可以買得到。
(7)中國燒酒的工具哪裡有賣擴展閱讀:
國際公認的酒後駕車的限定有兩種,一種是「酒後駕車」,一種是「酒醉駕車」。根據我國2003年的修訂規定,當駕駛者每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於或等於0.2mg 時,就會被交警認定為「酒後駕車」;大於或等於0.8mg時,則會被認定為「醉酒駕車」。這兩者都算違規駕駛,這並不是說,一定要等到駕駛者已醉到意識模糊的程度,才算觸犯了交通法規。
當人飲酒時,酒精被吸收,但並不會被消化,一部分酒精揮發出去,經過肺泡,重新被人呼出體外。經測定,這種呼出氣體中的酒精濃度和血液中酒精濃度的比例是1:2100,也就是說,每2100 ml 呼出氣體中含有的酒精,和1ml血液中含有的酒精,在量上是相等的。
一種簡易的酒精檢測儀就是利用這樣的原理,酒精濃度和血液中酒精濃度會呈現出一定比例關系的原理,通過測定駕駛者的呼氣,很快計算出受測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參考資料:
網路-酒精濃度
⑧ 沈陽哪裡有賣燒酒工具的
陶瓷城就有賣的。
⑨ 白酒釀酒工具有哪些
白酒設備主要有:
1、糧食、大麴粉碎的設備:粉碎機
2、發酵過程使用的地缸(清香白酒)、瓷磚窖池(清香白酒)、泥窖(濃香)、石頭窖池(醬香);操作場地有甑鍋、冷卻器、攤涼設備等。
3、白酒蒸餾的動力是蒸汽,需要一個蒸汽鍋爐。
⑩ 燒酒在哪裡買
一般煙酒專賣店的價格都是統一的,沒有劃算與不劃算之分,建議不要買低價劣質酒,以防工業乙醇中毒。白酒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