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什麼是心理工具
擴展閱讀
放生牛奶成本多少錢 2025-01-11 01:23:51
人力資源如何舉報 2025-01-11 01:23:00

什麼是心理工具

發布時間: 2024-10-27 01:15:24

⑴ 什麼是心理學工具 ..

用法:將你日常所做的事情,分別劃分到這兩個圈中,影響圈顧名思義是你能產生影響和價值的那些事情,往往是你擅長和專研的領域;關注圈,指的是一切你所參與的事情,包括抽煙、喝咖啡等;

對影響圈的事情做加法,可以擴大影響圈;對關注圈做減法,縮小關注圈。

提示:我是從《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了解到關注圈和影響圈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廣泛和精通之間的關系,在一個領域專研的越深,你所能涉獵的范圍 便越窄,你關注的事情越多,你真正擅長的事情卻很少。我們看到很多朋友什麼事情都能侃侃而談,不過你不必期待他在每個領域都非常精通。

我印象深刻的現象有兩個:

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要領先,體育也好,藝術也要過各種等級,很多孩子因此而不快樂很辛苦;

自從我的一個朋友熱衷於參加各種聚會,享受各種娛樂生活之後,專業上不僅沒有進步,反而以前擅長的簡單技術都要依靠別人。

對於成年人而言,一種有益的做法是對影響圈做加法,關注圈做減法,生活會因此而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一天24小時,時間都去哪兒了?

為什麼說這4個心理學工具能夠讓你更好成長?

工具2:《時間管理分類圖》

用法:簡單的時間管理方法,是按照事情的緊急性和重要性維度進行分類,重要的事情堅持做,緊急的事情高效做。

這里的要點有三:

1.學會判斷事情的重要性,千萬不要忽略某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計劃、學習、與重要的人保持溝通);

2.學會依靠,有些事情不必要全部自己做,依靠他人、依靠代理,依靠團隊;

3.學會拒絕,許多人總是陷入各種緊急的事情中,原因在於過分承擔了所有對他的期待(這樣的生活太累了)。

你可以從哪裡改善你的親密關系?

為什麼說這4個心理學工具能夠讓你更好成長?

工具3:《親密關系要素圖》

用法:審視你當下的親密關系,或將來的親密關系,分析它在各個成分的「含量」,激情更多的是字面意思,指那些激動人心、美好的即刻體驗,它是親密關系的動力因素;承諾,指的是一種保障,責任和安全感;親密,更多的是相處相知相適應所帶來的默契和諧。

提示:這是經典的愛情三元理論,完美的愛情有三個元素溝通(激情、親密和承諾),少了任何一個元素都不完整。不過,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往往因為激情而結合沖;往往因為承諾而結合,委屈。勇敢做自己,才能應對自己的頭腦發熱以及世俗的期待,找到接近完美的愛情。如果你已然已然處於關系中,可以通過 「補不足」的方式來促進關系的健康發展。

工具4:《生命線》

為什麼說這4個心理學工具能夠讓你更好成長?

用法:綠色的先代表時間線,點代表一個個記憶深刻的生命事件,這些點距離時間線的垂直距離表示記憶的深刻程度(也可以理解為情緒的強度),時間線上面的是積極的事件,時間線下方的是消極的事件。

最後,用連線分別把這些時間連起來,便是你的生命線,當然,你也可以給它一個主題。

提示:繪制生命線的過程,建議定期做(比如每年),每次20分鍾-1個小時,不宜太短。 其實不用過多的分析,當你學會去描繪自己的生命旅程,讓那些對你產生重要影響的時間變得清晰,慢慢的沉澱,內在自然得到整合。那些壓抑的情緒得到釋放,積累的怨恨化為原諒。

面對困境時,你如何獲得啟發?

為什麼說這4個心理學工具能夠讓你更好成長?

工具5:《換個角度看問題》

用法:我們常常會面臨各種兩難的選擇,比如一個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母親,在要不要離婚的問題上,一方面自己希望能擺脫傷害,另外一方面希望孩子有個 完整的家,同時還懷有期待有一天這個男人會幡然悔悟。換個角度審視問題,「如果有一天,你的女兒也陷入同樣的婚姻處境,你會給她什麼建議呢?」

同樣,我們在面臨困境中,最好的換位是用長輩視角、晚輩視角或未來視角,比如「如果我是父母,...」,「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我是領導,...」,「如果三十年後的我,會怎麼辦?」。

提示:換位之所以有效,在於當我們長期困在自己的視角中,我們會消耗,變得無力,當換一個積極的視角更有力量的視角,你會想到更多的方法,調動更多的資源。

⑵ 維果斯基的三大理論是什麼

1、兩種心理機能:低級機能 高級機能

低級心理機能是個體作為動物而產生的進化結果,是個體早期以直接的方式與外界相互作用時表現出來的特徵,如基本的知覺加工和自動化過程;

高級心理機能是作為歷史產物的進化結果,即以符號系統為中介的心理機能,如記憶的精細加工系統。高級心理機能是人類在本質上區別於動物的特徵。

2、高級心理機能的社會起源— —心理工具

維果茨基認為最重要的心理工具是語言,他認為兒童使用語言不僅限於社會交往,而且也是以一種自我管理的方式計劃、指導和監控自己的行為。自我管理的語言被稱為「內在言語」或「個人言語」。3-7歲,兒童出現了由外部語言向內部語言過程的表現--自言自語。

維果茨基於皮亞傑對兒童語言發展的不同看法

3、心理機能的中介結構— —歷史文化

兒童的認知能力的發展始於社會關系和文化,兒童的記憶、注意、推理能力的發展都和學習使用社會的創造發明有關。如語言、數學體系和記憶方法,在一種文化背景中,會包含學習如何藉助電腦進行計算;而在另一種文化背景中,會包含用自己的手指或珠子計數。

(2)什麼是心理工具擴展閱讀

⑴維果斯基心理機能的發展是起源於社會文化歷史的發展,受社會規律的制約;

⑵維果斯基從個體發展來看,兒童在與成人交往過程中通過掌握高級心理機能的工具--語言、符號系統,從而在低級的心理機能基礎上形成了各種新質的心理機能;

⑶維果斯基高級心理機能是外部活動不斷內化的結果。

⑶ 維果斯基在工具性的基礎上發表了什麼理論

維果斯基的主要理論概述
1.維果茨基的心理發展觀
維果茨基在心理的種系發展和個體發展上都做了研究,特別是他關於人類心理的社會起源的學說,關於兒童心理發展對教育、教學的依賴關系的學說,作了深入的探討。
(1)文化——歷史發展理論
維果茨基創立的「文化——歷史發展理論」用以解釋人類心理本質上與動物不同的那些高級的心理機能。
維果茨基認為,由於工具(tools)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適應方式,即物質生產的間接方式,而不是像動物那樣是以身體的直接方式來適應自然。在人的工具生產中凝結著人類的間接經驗,即社會文化知識經驗,這就使人類的心理發展規律不再受生物進化規律所制約,而受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所制約。
當然,工具本身並不屬於心理的領域,也不加入心理的結構,只是由於這種間接的「物質生產的工具」,就導致了人類的心理上出現了「精神生產的工具」,即人類社會所特有的語言和符號。生產工具和語言符號的類似性就在於它們使間接的勝利活動得以產生和發展。所不同的是,生產工具指向於外部,他引起客體的變化,符號指向於內部,它不引起客體的變化,而是影響人的行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為是相互聯系的,因為人在改造自然時也改變著人的自身的性質。
(2)文化——歷史發展觀
維果茨基探討了「發展」的實質,提出了文化——歷史的發展觀。他認為就心理學家看來,發展是指心理的發展。所謂心理的發展就是指:一個人的心理(從出生到成年),是在環境與教育影響下,在低級心理機能的基礎上,逐漸向高級的心理機能轉化的過程。
維果茨基將心理機能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標志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心理活動的隨意機能;二是,心理活動的抽象——概括機能,也就是各種機能由於思維(主要指抽象邏輯思維)的參與而高級化;三是,各種心理機能之間的關系不斷地變化、組合,形成間接的、以符號或詞為中介的心理結構;四是,心理活動的個性化。
維果茨基在分析心理機能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原因時總結了三點:一是,起源於社會文化——歷史的發展,是受社會規律所制約的;二是,從個體發展來看,兒童在與成人交往過程中通過掌握高級的心理機能工具——語言、符號這一中介(mediation)環節,使其在低級的心理機能基礎上形成了各種新質的心理機能;三是,高級心理機能是不斷內化的結果。
由此可見,維果茨基的心理發展觀是與他的文化——歷史發展觀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他強調,心理發展的高級機能是人類物質產生過程中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社會文化——歷史發展的產物;心理發展過程是一個質變的過程,並為這個變化過程確定了一系列的指標。
(3)教學與發展的關系
維果茨基提出了教學與發展,特別是教學與智力發展的關系的思想。
在教學與發展的關繫上,維果茨基提出了三個重要的問題:一個是「最近發展區」思想;一個是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一個是關於學習的最佳期限問題。
維果茨基認為,教學創造「最近發展區」。他認為,至少要確定兩種發展的水平。第一種水平是現有發展水平:這是指由於一定的已經完成的發展系統的結果而形成的心理機能的發展水平。第二種是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別人的幫助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也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這樣在智力活動中,對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原有獨立活動之間可能有差異,由於教學,而在別人的幫助下消除這種差異,這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創造「最近發展區」,第一個發展水平與第二個發展水平之間的動力狀態是由教學決定的。
根據上述思想,維果茨基提出「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這是他對教學與發展關系問題的最主要的理論。也就是說,教學「可以定義為人為的發展」,教學決定著智力的發展,這種決定作用既表現在智力發展的內容、水平和智力活動的特點上,也表現在智力發展的速度上。
怎樣發揮教學的最大作用,維果茨基強調了「學習的最佳期限」。如果脫離了學習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齡,從發展的觀點看來都是不利的,它會造成兒童智力發展的障礙。因此,開始某一種教學,必須以成熟與發育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學必須首先建立在正在開始形成的心理機能的基礎上,走在心理機能形成的前面。
(4)「內化」學說——工具理論
在兒童思維發生學的研究中,國際不少心理學家提出了外部動作「內化」為智力活動的理論。維果茨基是「內化」學說最早推出人之一。他指出,教學的最重要的特徵便是教學創造著最近發展區這一事實,也就是教學激起與推動學生一系列內部的發展過程。從而使學生通過教學而掌握全人類的經驗內化為兒童自身的內部財富。維果茨基的內化學說的基礎就是他的工具理論。他認為,人類的精神生產工具或「心理工具」,就是各種符號。運用符號就使心理活動得到改造,這種改造轉化不僅在人類發展中,而且也在個體的發展中進行著。學生早年還不能使用語言這個工具來組織自己的心理活動,心理活動的形式是「直接的和不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