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認識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一、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1、語文課程的工具性
語文是中小學的一門基礎學科。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包含兩個層次的涵義。(1)單就語文課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是指語文本身是一種工具,表現在三方面。第一,就個體而言,人們使用語言表達思想感情,進行思維活動。以語言為工具的思維,是思維的最主要的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態;同樣,人的聯想和想像也是通過語言作觸媒才生發和展開的。一個人的思維、想像能力與其語言駕馭能力總是成正比的。第二,就人際而言,通過語言人們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語言不僅是人類表達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人類憑借語言實現了交流、開闊了視野、拓展了生活空間,形成人與人之間的廣泛聯系。第三,就人類總體而言,語言是文化得以積淀和傳承的載體。人類幾千年來匯聚而成的文化,一般都是以語言的文字形式表現、記載和傳承。(2)就整個課程系統而言,語文課程的工具性還表現在,語文的學習還有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葉聖陶說「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
(3)各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聽說讀寫等語文的基本功。
由此可見,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指語文本身是表情達意、思維交際的工具,可以幫助學好其他學科;同時語文可以傳承文化、傳達社會價值觀以維系社會的正常運作。
2、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語文當然是一種交際工具,但是,語文是因為人的交際而存在,離開了人,離開了人的交際,語文會是什麼?語言當然是一種思維工具,但是,語言離開了人,離開了人的思維,語文將會是什麼?語文當然是文化的載體,但是離開了人,離開了人的文化,語文又將是什麼?恩格斯說過:「語言是從勞動中並和勞動一起產生的。」語言作為一種符號系統,是一種可以感知的直觀形式,然而語言的形式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是人類思想內涵的物質外殼,當語言作用於人的感官時,人的反映並不是停留在它的符號形式上,而是由此及彼地反映至它所表示的精神內涵上。因此語言是與人緊密相聯系的,是與人的社會歷史文化緊密相聯系的,是與人的具體生命活動緊密相聯系的。所以我們說,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在特定的時空中、一群特殊的人——教師和學生雙向的積極的生命運動,是因為生命運動才使得語言及語言文化有今天這般的絢爛多姿。
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尊重人,尊重具體的人的生命價值,尊重具體人的文化及其多樣性,是指語文學習過程是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激發人創造力與生命力的過程。通過語文學習,學生將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的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豐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類文化的營養,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學生還將在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等方面獲得陶冶和培養,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工具性不僅強調了語文本身是工具,同時強調了語文課程的各種外在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培養人的工具理性。人文性則強調了語文課程對於實現人的夢想、價值和追求的意義,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文精神。
二、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必要性
關於語文課程性質,長期爭論不斷。概括起來,主要有工具說、工具性與思想性說、空泛的人文說、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說等。實踐證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片面強調工具性或者人文性都存在著明顯的弊端。
2001
年頒布的《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指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關鍵在二者的統一上。因此在對語文課程性質的認識上,明確工具性與人文性二者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系
第一,
工具性不能脫離人文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在語文教學中要落實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的目標時,不可能是單純的語言文字教學。我們知道,語言文字都是存在於文本之中,依賴於一定的語境。要做到對語言文字的准確理解就不能脫離語境,同樣要正確地掌握字、詞、句,也不能脫離它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例1:這個人很
------ ( A 直率 B
坦誠),在這兩個近義詞中選哪個更吻合,要與上下文所描述的語境(即思想內容)一致。另一方面在閱讀教學中,作為語文能力之一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要求不僅是了解文本中的語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過語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內容,在與文本的對話中產生情感共鳴。所以在語文教學中,知識與能力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對文本所蘊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讀與剖析。
第二,
人文性不能脫離工具性。語文課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脫離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的教學,即不能脫離文本來抽象、孤立地進行人文性教育。表現在兩方面,第一,我們知道,任何人文性的內容都孕育於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的文本中,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不能脫離語言文字的學習來了解文本的思想內容。例如:在學習《阿
Q 正傳》時,學生體會阿 Q
的性格特徵,就必須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研究來理解。第二,因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不能自成體系,所以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簡單說教、抽象說理、機械灌輸的方式進行的,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的閱讀來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義,通過感悟、熏陶來潛移默化地發揮作用、產生影響。
綜上所述,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猶如一頁紙的正反面、一個人的左右手,是緊密相連、無法分割的,它們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的辨證統一的關系。
2、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意義
把工具性與人文性作為兩個對稱的范疇放在一起,我們可以發現:如果說,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著重指明學生「應學什麼、怎麼學」,那麼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則重在揭示學生「為什麼而學」以及「將會怎樣去學」。這幾個問題是語文課程的基本問題。所以語文課程必須落實、加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其深刻的意義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第一,
與素質教育相輔相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即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指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必須遵循語文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實行;語文課程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經驗,並有助於學生與語文課程文本的互動。素質教育是一種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性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基本理念與素質教育的根本性質是相輔相成的。
第二,
適合語文教育本身的特點。語文教材涉及了大量豐富多彩的人文性的內容,文本的表達方式也多種多樣、富有感染力,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與作者產生心與心的交流,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文學作品不僅要求學生理解生字詞,掌握寫作技巧、表達方式等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並且鼓勵個性化的見解和創造性的思維。語文是一門充滿感受和體驗的學科,只有當學生的心靈為墨韻書香所浸染,與作品產生情感交流,將語文知識予以積累、消化、內化為自主的學識時,才能真正提高語文素養。
3、新課標凸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要求
隨著人們對語文課程性質認識的逐漸發展,最終將其定位於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我們知道,課程性質決定課程標准,那麼新課標是如何凸現工具性與人性的統一的?
首先,從語文課程的目標看,三維目標既包含了知識與能力維度的工具性目標,又包含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維度的人文性目標。明確要求在語文課程的整個實施過程中,兩者不能顧此失彼,否則偏廢任何一個目標都將阻礙語文教育任務的全方位實現。
其次,從語文教學內容看,根據語文課程標准編定的多套新教材存在一個顯著的共同點:文本難度降低了,文體界限淡化了,隨筆小品文的數量增加了等等。在語文教學的對話過程中,學生不僅是傾聽的一方,也是對話的參與者;不僅重視基本知識的習得,也將自己的感受、思想向對話的另一方(文本、老師、同學等)傾訴、表達。
第三,
從語文學習方式看,語文課程標准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力求避免對教科書的盲從與迷信,鼓勵學生用獨立的意識、批判性的思維和團結合作的精神與文本對話,在對話中探索語文教學的豐富底蘊。無疑,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將會促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第四,
從語文評價標准看,課程標准規定評價機制必須將過程性評價和終極性評價相結合。批判一卷定終生的考試評價體制,要求評價內容不僅關注知識、技能的積累,同時還要慎重考查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促進學生發展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公民。
語文課程的性質——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滲透在語文課程標準的方方面面,這是語文學科新課改的一面旗幟,是我國語文教育的最高宗旨。
三、在語文教學中落實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課程的性質——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整個語文教學活動的總綱領。研究表明:語文課程「先實現工具性目標,後補充人文性目標」或「首先突出人文性,而後加強工具性」是兩種錯誤的觀念。那麼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該如何落實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防止將二者人為地割裂開來呢?
1、 在識字和寫字教學中,注重准確識字、寫字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關注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的情感、態度以及識字的方法的嘗試和探索。例如,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不僅要求學生能認識
3500 個左右的常用漢字,會寫其中的 3000
個字,而且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培養主動識字的願望和主動識字的習慣,使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學生一旦具有識字的主動性和寫字的美感意識,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和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不僅對於識字、寫字,對於學好語文,而且對於終身學習,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所以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應當注意三個問題:第一,在教學過程中,要因地、因人制宜,識字數量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使廣大學生都能達標,使學有餘力的學生學得更多、更好。第二,教師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重引導發現,使學生漸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適合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獨立識字能力。第三,「識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識字。」
(2)
在課上,教師要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可以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如掛圖、多媒體、表演,幫助學生識字、寫字,了解字詞的意思。在課下,教師要引導學生日常生活中做識字的有心人,見到什麼字,就認什麼字,並自覺和同學交流識字成果。
3、在閱讀教學中,掌握課文的重點字詞、文章的寫作技巧、文本的思想內容固然是教學的基本任務,然而,第一、二、三、四學段的目標都體現了學生學習品質的差異性。表現在:對課文的內容的理解不在於概括是否全面、正確,而應該注重讓學生去體驗和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體驗和領會的過程比單純地記住幾句冷冰冰、硬邦邦的結論更重要。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當注意以下三點:第一,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多重對話關系,這些關系為學生的個體閱讀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但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
,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第二,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既然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就應該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如對文本中自己特別喜歡的部分作出反應,確認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問題,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進行比較,為文本的內容和表達另作設計等。在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標准答案」。第三,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也是閱讀中的對話者之一。一般來說,教師的思想深度、文化水準、審美水平要高於學生,他可以起到向導的作用,但絕對不能取代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師的講解永遠無法代替學生對作品直接的感知和具體的體驗。
4、在寫作教學中,提倡先放後收、多作勤改的學習方式。不要施加過多的約束和規矩,盡量讓學生敞開心扉、放開手腳、放飛心靈。避免為了作文而作文的消極現象——假話、空話、大話、套話泛濫成災。注重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信心,掌握適合自己的寫作技巧;為學生創造自由表達的機會,力求學生寫真話、實話、心裡話。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應當注意以下四點:第一,熟練掌握各種體裁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學生能夠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第二,激發寫作興趣和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盡人皆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教育家主張對學生作文的內容和形式不加過多限制,順乎自然,讓學生寫自己喜歡寫的東西。當學生把作文看作一種需要時,那麼對他們作文的長進還有什麼疑問呢?第三,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運用聯想和想像來作文。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情感在想像中如同煉鋼爐中的燃料,沒有它,就不能熔煉出優質的合金。二是要有豐富的記憶表象儲藏。記憶表象如同想像的原料,正如貴重的合金需要有各種貴金屬作為原料一樣。第四,注重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步發展。忽視思維能力的培養,一味地在語言形式上下功夫——離開社會生活,離開學生的思想情感,離開文章的中心,大搞孤立的、繁瑣的、機械的字、詞、句的訓練,其結果只會是語言能力難以真正提高,作文能力更是止步不前。
5、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的知識。所以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應注意以下教學策略。第一,精心創設交際情境。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這種言語交際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行。創設與實際生活相符的交際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興趣和主動性。口語交際情境創設的方式很多,如:陳設相關的實物、繪制有關情景的圖畫、展播錄象節目,播放錄音來渲染氣氛等。第二,多給學生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形成的。《語文標准》中強調以貼近生活的話題或情境來展開口語交際活動,重視日常生活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傳授口語交際知識。
關於語文綜合性學習,《語文標准》不僅強調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的實踐能力,也包含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內容,如: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學習辨別是非善惡;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等。所以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重探究,重應用。培養學生對世界事物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是綜合性學習的前提。另外學生在課內學到的東西到實際生活中馬上能用,獲得了鍛煉機會,也能增強學習的興趣。第二,重過程,重參與。「綜合性學習」的課程目標一般不是指向某種知識或能力的達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學習的活動及其要求,主要指向過程。關注過程就應該關注學生對學習活動參與度。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是綜合性學習的保證。第三,重方法,重體驗。在「綜合性學習」中,要求學生掌握的方法主要在於各種知識和能力的「整合」、課內外學習的「結合」、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結合」,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學生掌握這些方法的途徑主要是通過點撥、示例,在實踐中體驗,而不是講授一套又一套有關方法的道理。
總而言之,在語文課程中落實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教育邁向成功的關鍵。這就要求在整個語文教學中,一方面要注重具體的字、詞、句、章等語文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積累,一方面要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將實踐與體會融為一體。
四、結語
2001
年新課程標准出台以來,這期間每個地方、每個學校都在嘗試課改,努力實施新課標。在推行課改的大浪潮中,由於每個學校所付出的努力不同,所取得的成績也就不盡相同。一部分實驗學校結合自身的辦學條件,有著一套獨特的課改方案,它們立足長遠,力求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的關愛、最充分的發展,在師生真誠互愛的平等合作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以機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並且反對傳統教學中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的師生對話。可以說,這些實驗學校已經將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理念真正融入到了語文教學。然而,由於升學壓力,依然有太多的學校只關注學生對書本知識條條框框的記憶,仍然推崇標准答案的唯一性,給學生的討論也是空洞的,學生思考所得的結論在教師的總結性發言中顯得蒼白無力。
課程標準是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凝結著教育家和工作在一線的優秀教師的智慧,反映著時代的要求,是一套適合我國現狀的教育理念。任何實踐活動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語文教學同樣如此,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課程標準的引領。
我們要明白:新課程的根本關注是生命,即還教育的生命意義,要順乎生命與發展生命,體現在我們語文課程上的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我們要將各種理念內化為切實可行的實踐准則,讓知識在對話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組,在共享中倍增,真正做到將工具性與人文性融為一體。
㈡ 語文教學怎樣堅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一、正確認識工具性。語文的工具性是由語言的功能決定的,正如列寧所說:「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自然也是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語文如果脫離工具性,「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那就更談不上「受到文化、文學、思想、情感的熏陶」,「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也將成為一句華而不實的口號。可見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將是不變的教學內容與任務。也就是說語文教學應該以語文知識教學為本,以語文技能訓練為主,在教學的過程中兼顧人文精神,潛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二、正確認識人文性。語文雖具有工具性,但它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翻看教材中一篇篇題材不同,體裁各異的文章無一不具有自己的思想主題,即使是作為語言材料的詞彙、句子也無一不帶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語文課程所具有的人文教育優勢理所當然地要求它應發揮陶冶情操,培養高尚審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的積極作用。如教《最後一課》,不能只側重於語言的樸素自然,也應使學生體會文中高尚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教《皇帝的新裝》,不能只著眼於情節的曲折、離奇,也應使學生把握文中蘊含的生活哲理。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是什麼?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價值,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樣性。通過語文學習,學生將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豐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類文化的營養,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學生還將在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等方面獲得陶冶和培養,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三、正確認識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辨證統一關系盡管新課標一再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才是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但是關於兩者之間的關系,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操作上卻一直存在著爭議。出現了以下兩種爭議 1、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學習語言文字、寫法上,對於文本的人文性視而不見。因為這部分教師的認為語文的工具性是語文的主要內容,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掌握語言文字,教學就要為實現這個工具性而努力。 2、為了開掘文本的人文價值,強化人文的感悟,教師在教學一篇課文教學時,把大部分精力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上,而置文章的語言文字與不顧,還謂之曰:「這是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張揚其個性。」其實,這兩種做法都是片面的理解了語文的性質,它們將一個整體截然地分裂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載體,「皮之不附,毛將附焉」,沒有了工具性又哪來的人文性?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華。沒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會因失去了靈魂而黯然失色。語文的工具性昭示著語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融合著人文性的工具;語文的人文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文性,它是負載在語文的工具性之上的。因而,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恪守語文姓「語」不動搖,切不可丟掉語言文字這個本體,忽視對文本語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積累和運用;也不可置人文性的感悟於一邊,忽視對文本的豐富多彩的人文性的體驗。要讓學生在品味文本語言的過程中給學生以人文關照,讓學生在獲得言語智慧的同時,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養,從而把人文性落實在工具性上面,使兩者相得益彰,同生共構,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只有在人文情感的語境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與思維,獲得審美的情感熏陶,整體把握,不斷積累,螺旋式漸進,逐步沉澱,包括語言材料、結構樣式、人生體驗、情感態度緊緊結合在了一起,才可以說是真正的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同一! 因此,把語言學習作為本體的學習,讓學生在這種掌握和提高語言文字能力的過程中,使他們的精神世界、審美情趣、創造能力、道德情操等人文素養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滋生,從而使學生的人文關懷落到實處,又將工具掌握在手。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當前實踐課標的過程同樣也要我們要特別注意已經出現的人文性的泛化,用人文性涵蓋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而忽視工具性。人文性的泛化與工具性的泛化後果一樣,都會嚴重影響語文素養的形成,都會導致語文素養的「營養不良」。那麼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該如何落實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防止將二者人為地割裂開來呢?第一,把握尺度,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中超越語言文字訓練和個性化感悟好比語文天平的兩個托盤,重了一頭,天平必然要傾斜。不管鍾情語言文字訓練,還是痴迷文章感悟,偏重一個勢必會造成語文能力的失衡。新課程改革的指揮棒讓我們關注人文,重視感悟,於是我們的課堂開始虛了,學生得意卻忘言了。僅在詞語方面的掌握就出現了以下這樣的問題; 課標對低年級提出的是「了解」詞語的意思,「了解」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弄明白,懂得很清楚。真正做到明白、清楚就必須能夠用語言來表達,現在提倡感悟,老師們錯誤地認為,了解詞語的意思只要意會就可以了不必言傳,這不言傳,教師就不能把握學生了解的程度。有時學生甚至對課文中的個別詞語不知所雲。中年級要「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課堂教學中的感悟出現了得意妄言的現象,學生對課文只有一個整體感受,浮在表面。至於這種感受是從哪個詞中傳遞出來的,老師沒有引領學生捕捉這樣的詞語,也就談不上體會詞語對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了,對詞語的理解、揣摩不到位。正是因為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即便是學生將一些詞語記住背下來了也不能准確地應用。 其次,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造句的訓練,特別是關聯詞語的運用。雖然說造句有生拉硬拽之嫌,但是不經過大腦苦思冥想就不會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用時自然產生不了相應的了聯想,於是,學生在說話、寫話中就出現瞭然後…然後…,完了…完了…的連接,學生不清楚自己前言後語之間的關系。 因此,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以語言實踐活動為憑借,著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生成,在訓練語文能力的過程中滲透人文性,讓學生在感悟、理解、欣賞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的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第二,緊扣語文本體,關注言語形式的教學語文本體就是語言文字。學語文就是學習語言,能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組織、指導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培養學生的聽讀說寫能力。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就必須充分重視語言形式,從語言入手,去理解思想內容,以及領悟思想內容是如何表達的。語文教學,老師的責任就是引導學生完成從關注言語內容到關注言語形式的過渡,理解言語形式,才能深刻理解言語內容,才能真正學會閱讀。 四、正確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崔巒曾經說過: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表與里、皮與毛、血與肉的關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載體,人文性是靈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鮮活的生命。首先必須打破單一、沉悶的課堂,改革以往語文教學把內容分解成上百個知識點、能力點,圍繞知識點、能力點以老師講解代替學生問答,以老師分析代替學生思考的單一做法。本人認為改革這一教學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學習目標的改變,學習目標的制定既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情和運用,又要注重陶冶情操,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如在設計《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的教學時,我緊緊抓住「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又實在太容易破碎了」這句話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學習文章優美生動的語言和精彩的描寫,了解地球的浩瀚與美麗,這一學習目標通過生動朗讀,驚現場面再現(多媒體),精彩片斷仿寫等步驟實現;讓學生真正理解體會地球的可愛。二是發動和引導學生通過查資料、上網、收集有關地球的資料圖片以及調查整理人們對地球的破壞程度,從而使學生能從自己獲得的第一手資料中感受到地球將面臨的危機,這樣讓學生了解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的特點及地球上有限的資源。了解人類的開發對地球產生的危害,加強了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同時進一步使學生懂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要保護好地球。 第二,從生活中挖掘豐富多彩的語文課程資源,讓學生更廣泛地接觸到豐富、活潑的語言材料,受到更形象、直觀的思想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在闡述課程的基本理念時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應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從生活中學,在生活中運用、提高是語文工具性的直接體現,而人文教育在語文課程教學中也體現為追求語文教學的社會化、人格化、與個性化,所以語文課堂不僅是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場所,也是學生體驗人生的地方,語文課應實現知、情、意的統一。我們教師要恰當地把握新課標的精神,在指導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過程中,在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積累語言、積淀文化的過程中,吸收人文內涵,培植人文精神。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中,我們對語文性質要有更准確、更成熟的認識與把握,然而要在語文教學中真正貫徹落實新課標內容還需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的努力付出。我想只要我們堅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一指導思想,我們一定能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教育目的。
㈢ 如何把握好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如何把握好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如下:
1.首先,有效課堂交往的前提就面向全體學生,師生在交往中互為主體的關系使穗唯教師特別是學生始終處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
2.其次,交往內容的豐富會讓學生在交往過程中切實掌握語文的基本技能,從而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3.最後,有效課堂交往及時、有效的反饋和科學的評價體系,使得師生一直處於積極的情感體驗中,這有利於學生在交往過程猜纖培中情感、態度和生活的體驗。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還必須寓教於文:
葉聖陶先生說:「只有作為文章去學習,理解章句間的法則的時候,才算做語文教材。所應著豎鬥眼的是生字難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攝取。」這就是語文課程區別於其他課程的本質屬性。
其他文科課程教學的著眼點主要是語言內容,而語文課程教學的著眼點是語言內容與語言形式的有機統一,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寓教於文。
總之在有效課堂交往過程中,學生會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學習方式,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完善健康的心理品質和人格,會形成終生學習的能力,從真正意義上的實現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㈣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怎樣的「統一」
1、二者的統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語文教學不僅僅同各科一樣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務,而進行人文教育是語文學科本質屬性決定的個性任務。通過語文教學培育學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視的。
但是語言的性質既有語言形式,又有語言內涵,語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內涵是一個統一體,所以語文教學歷來講求文道統一,即語言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2、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必須寓教於文。凡是語言規范、內容科學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為語文教材,作為語文教材必須要加以精選教學時,其著眼點是在語文形式;而其他學科如歷史、地理、社會、思品等,教學的著眼點是在語言內容。
語文教學著眼於語文形式,但是並不是拋棄內容,語言所載負的人文、思想、情感內涵,是寓於語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須寓教於文;在理解、感悟語言的同時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體現語文教學特色。
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教會學生使用語言。
1、要使學生學會理解和自我表達語言。一個嬰兒從生下來就要呀呀學語,學會用口頭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達,還要會聽懂別人說的話;
長到人小學就要識字、閱讀,學習人家的思想和人類文化,學會理解書面語言,學會閱讀;學會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學會作文。
2、學會用語言進行交際。語言最主要的功能是進行交際作用,任何人都離不開口語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會,更離不開書面語言的交流。學習語文就是要學得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的能力。
3、學會積累語言。語言具有記憶功能,以語言為媒介助人記憶信息;學生學習靠語言記憶,沒有語言的記憶,就沒有語言的積累,也就沒有學習語言的成果,更談不到人類文化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