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年級低碳小發明比橡皮簡單的東西怎麼做
拾蛋器
我家是養鴨專業戶,爺爺每天要在水塘邊拾幾百隻鴨蛋.蹲下去,站起
來……把爺爺累得腰酸腿疼.為了減輕爺爺的勞動量,我經過好多次試驗,
設計了拾蛋器,爺爺不用貓腰,就可以把蛋拾起來,裝入籮筐里.
找一節長25厘米左右,直徑比鴨蛋直徑略大的竹筒,一端被竹節封死,
另一端鋸成斜口.沿著竹筒圓端面,把下部的1/4鋸掉.再把一個木柄裝在
竹筒側面.製作即完成了.
使用的時候,把竹筒平放在地面,斜口向著鴨蛋,把蛋撮入筒內.一次
可撮起五隻蛋,裝入筐內.
彭彩艷
自動喂雞器
在幫媽媽喂小雞的過程中,我發現給雞添飼料也是一門學問:添多了,
吃不完,雞會上去亂踩亂刨,浪費飼料;添少了,雞會挨餓.要是有自動添
食的食槽就好了,吃多少自動添多少,吃飽了就不添了.
根據這種設想,我設計了自動喂雞器(如圖):飼料放在上面長方形的
料箱里,料箱的底和食槽由一塊鐵皮彎成,料箱的底和前側板間有一條剛能
漏下糧食的縫隙.雞啄食的時候,食槽振動,飼料就從縫隙不斷落下,補充
食槽里的飼料.停止啄食,飼料也不往下漏了.
朱德鐫
自動喂水器
這種喂水器構造簡單,家禽,家畜喝水很方便.
像右圖那樣,在水槽邊上釘一根立柱,立柱上釘兩個鉛絲彎成的瓶夾子.
先往水槽里倒些水,再將瓶裝滿水,用手指堵住瓶口,把瓶子倒過來放在夾
子上,讓瓶口正好挨著槽里的水面.松開手指,瓶里的水並不會流出來,這
是大氣壓在起作用.小雞去喝水,槽里水面下降到脫離瓶口的時候,空氣就
會由瓶口進入水瓶,水就會流到槽里一些.當槽里的水面和瓶口齊平的時候,
水又不流了.這就是一個能自動添水的喂水器.
如果要給家畜喝水,可以像左圖那樣,制一個大的喂水器.但是要注意
的是,牆後的水桶蓋必須蓋嚴,不能有漏氣的地方.
王軍
自動虹吸管
給魚缸換水最方便的辦法是用虹吸管把舊水吸出,再注入新水.以前,
往虹吸管里注水要用口吸,或在虹吸管內加上活塞,這兩種方法都不方便.
於是,我設計了自動虹吸管.
自動虹吸管如圖所示.在一段乳膠管(或塑料管)的下端,裝一個用塑
料葯瓶改制的篩罩,管的上端裝上一個皮球改制的氣囊.皮球上有兩個孔,
一孔內裝自行車內胎上的氣門管,再把乳膠管套在氣門管上;另一孔作出水
孔.
使用時,先把出水孔用手指堵住,把皮球捏癟,把篩罩那端浸入水中,
慢慢放鬆皮球,等水吸滿乳膠管時,把出水孔一端下垂,水就自動流出來了.
李晨
磁性拌草棍
過去,生產隊有一頭牛病死了,從胃裡取出不少鐵東西.實行責任制後,
我家餵了一頭牛.每次喂牛,爸爸都要精篩細挑,把草料里的鐵釘,鐵絲,
鐵屑挑出來.
誤吃鐵東西有這么大危害,怎樣才能把它們很快撿干凈呢 我在拌草棍
的下端裝上一塊舌簧喇叭上的磁鐵,一邊拌草一邊就把草料中的鐵東西都吸
住了.我給它取名叫磁性拌草棍.
楊建安
讓貓狗怕小雞
我們隊里有幾戶人家養了貓和狗.它們一看見小雞就抓來吃.1981年有
一戶買了300多隻小雞,不到20天,全都被狗和貓吃掉了.我家也有小雞,
還養了貓和狗.貓和狗不吃小雞,還有點怕它們.這是為什麼呢
最初,媽媽買了小雞,也不敢放在地上,而是裝在籃子里,吊在高處的
鉤子上.我上學的時候,看到一群蜜蜂,就想:人比蜜蜂大,卻怕蜜蜂,就
是因為怕挨蟄.我們不會想個法子來嚇一下狗和貓,讓它們怕小雞嗎!
我右手抓起一隻小雞,讓雞頭從虎口伸出來,拇指和食指捏著一根針,
針尖比雞的嘴長一點點.然後把貓狗抓來,用藏在雞頭下的針去扎貓和狗的
嘴和鼻子,紮上十幾次,連續扎了三四天.哈!真有效!貓和狗看到小雞就
怕,不但不敢撲小雞,還給小雞讓路.貓和狗在吃食的時候,小雞去搶著吃,
貓和狗一見小雞來到碗前,就躲開了.
臧榮華
翻板捉鼠缸
經過多次試驗,我設計了一個捉拿老鼠的好方法.
找一個深一點的水缸(水桶也可以).用三合板或其他薄板,鋸成直徑
比水缸內徑小5毫米左右的圓片,圓片中線固定一根比水缸外徑長一些的細
棒,做為翻板.翻板的材料越輕越好.
翻板做好後,將細棒兩端頭搭在缸口,翻板的一邊也搭在缸口,使板面
與缸口平行.使翻板能在缸口翻動自如.
使用的時候,水缸里放少許水;翻板不搭在缸口上的那邊固定少許老鼠
愛吃的食物.只要貪食的老鼠踏上翻板,必定逃脫不了淹死的命運.
張逮湘
沉砂器
我們學校用水泵抽水,可是抽了一會兒就不上水了,我們科技小組把水
泵拆開一看,原來井水帶上來的砂子積在水泵里,把葉輪卡住不動了.
為了防止砂子流入水泵,我們在葉輪前裝一層紗罩.不料,抽了一會兒
水以後,又不上水了,原來是砂子把紗罩前邊的管道堵死了.
最後,我們在紗罩前邊裝上一根垂直向下的管子,管子下端用蓋子密封,
製成了這個沉砂器.隨水抽上來的砂子被紗罩擋住後,自動進入下邊的管子
里.這樣,水泵終於正常工作了.
崔成華
提水車
你們能提起一大桶水嗎
我能!找六根結實的木棍和兩只軸輪(其他輪子也可以),按圖裝輛提
水車.在車的頭部掛一隻鐵鉤.提水的時候,把水桶吊在鉤子上,用手推著
車子走就行.這種車還可以用來運煤或其他的東西,並不費力.
提水車利用了杠桿原理.
郭 灝
水位報警器
爸爸在苗圃地照管抽水機.抽水機房在坡下,水池在高坡上,離得遠遠
的.在機房根本看不見水池裡的水滿了沒有,所以常常要跑到水池邊去查看.
為了免得來回跑動,我幫爸爸設計了一個水位報答器.
如圖,把帶有觸片的方木固定在水池邊上,帶有電鈴,電源,電閘的木
板固定在機房裡.抽水的時候,合上閘刀,水抽到一定的水位,鐵絲上的觸
片隨著浮子的浮力上升,與固定的觸片相接,電路接通,機房裡的電鈴一響,
就知道水池裡的水滿了.
不抽水的時候,把閘刀拉開.
鍾永平
稻田灌水水位控制器
為了奪取水稻豐收,管水員常常要根據水田情況給稻田灌水.我們根據
浮力和杠桿原理,設計了這個水位自動控制裝置.把它裝在稻畦閘口的位置
上,只要打開閘門,根據需要的水位調好浮筒,就可以放心地放水了.等到
水位達到要求,它會自動關閉閘門,停止灌水.
裝置如圖所示,閘門用牽繩拉開,再把制動桿提起來別住活栓,就可以
灌水了.如水位達到預定高度,將浮筒托起,杠桿將制動桿向下壓,釋放活
栓,閘門就被橡筋拉下來,關住進水口.
江西省奉新縣城鎮小學科技小組
不沉的水桶
在我農村老家的門口有眼井.打水的時候,常常有人把水桶掉到井裡去,
費好大的勁才能撈上來.我想啊,想啊,有了!可以做一隻雙層底的水桶.
雙層底之間有個空間,使它不進水.這樣的桶掉在井裡,就能浮在水面上,
撈起來很方便.雙層底空間的大小,應該使水桶盛水重量大於鐵桶本身的重
量.
張曉歌
帶閥門的提水桶
打井水的時候,要擺動井繩使桶倒過來.有時候擺動半天桶也不倒,真
急人.
我想了一個辦法,在提水桶的桶底開一個比雞蛋大些的洞,洞口蓋一塊
較厚的膠皮,膠皮一邊用釘子固定.這樣,提水桶放到井裡,水從洞口涌進
桶.桶里水滿了,向上一提,水的壓力把膠皮壓了下去,蓋住洞口,就好比
在桶底裝了閥門一樣.
這種水桶專門作提水用,省時又省力.
沈文華
磁鐵找桶
水桶掉在深井裡,很難打撈.
如果水桶是鐵的,可以用繩子拴一塊磁鐵放下井去,轉上幾圈,就可以
碰到鐵桶,然後吸在桶上.根據磁鐵指示的位置,再把撈鉤放下去,就可以
大大縮小搜尋的范圍,很容易就把桶撈上來了.
鄭阿濤
保險轆轤
用轆轤搖水,萬一脫手,轆轤把很容易打傷手臂.
我給轆轤裝上了圖示的防倒轉齒牙,就不會倒轉了.放水斗時,只要把
絆牙搬上去就可以了.
田永麗
風車繞線
我媽媽在家裡做手工,常常要繞線.把一大軸"寶塔線"繞到木軸上,
真不容易啊.我看到把房間里的前後門都打開,穿堂風很大,又看到《中國
少年報》介紹了一個風力小製作,於是,我就做了一個利用穿堂風的繞線機.
做法請大家看圖.
吳象樞
塑料粘合器
塑料袋或塑料薄膜用品壞了,可以自己動手修補一下.我根據塑料受熱
熔化,加壓粘合的道理,設計成一個簡單的粘合烙鐵.使用效果較好.
拿一個銅幣(或小圓鐵片),在圓心鑽一小孔.找一段金屬管(長度自
定),一端按銅幣半徑為深度開一條槽,槽端鑽一對小孔.把銅幣放進槽內,
圓心孔對准小孔,用鐵絲作軸,穿過小孔,把銅幣固定在金屬管槽端.注意
銅幣必須能在槽內滾動自如.在金屬管的另一端套一段塑料管或竹管,作為
手柄.
粘補的時候,先把要修補的塑料薄膜放在桌上,上面墊一張玻璃紙,把
粘合器加熱到攝氏一網路左右,用適當的壓力從玻璃紙上滾過.溫度高,滾
動速度要快,壓力可以小一些;溫度低,滾動速度要慢,壓力大一點.
朱清楊
聚光屏
家裡燈光暗,晚上看書做作業容易把眼睛看壞.我設計了一種聚光屏,
可以增加看書地方的亮度.
取三塊大小適量的薄木板(硬紙板也行),用鉸鏈連起來.一面貼上包
香煙的錫紙.晚上看書的時候,拉開來立在桌子上.光線經過錫紙反射,就
能較集中地聚集在放書的地方.
用三面鏡子像上面那樣圍起來,也能起到聚光作用.
鄭郴
雙用拐杖
我的一條腿有毛病,走路要藉助拐杖.可是等車,排隊站立的時候很累.
我想,別的殘廢人恐怕也有這種苦衷.怎麼辦呢 要是能隨身帶上折疊椅又
不加重我們的負擔就好了.於是,我在自己的拐杖上琢磨開了.
經過反復考慮,畫圖,實驗,終於設計出輕巧實用的雙用拐杖(如圖).
在拐杖的中間加上一塊坐板,上邊用合頁與拐杖的雙柱連接,下邊用合頁與
拐杖的單柱連接.疊起來是一支單拐,架起來又是一把折疊椅.
曹萬渝
三腿多用梯
這架梯子只有三條腿,卻有雙梯,單梯和手推車等多種用途.
三腿分立,掛上下面的挺鉤,就與四腿梯一樣,成為雙梯.將第三條腿
沿中間的合頁翻上去,插上插銷固定,就可以把兩節梯子接起來,成了二腿
單梯.將中間合頁的軸抽掉,把第三條腿拆下來,剩下的二腿梯又成為一輛
小手推車.這樣設計用料省,用途多,比較充分地發揮了一件工具的潛力.
張中東
簡易顯微鏡
我設計了一台簡易顯微鏡,用的全部是廢品.找一支空牙膏殼,剪下頸
部以上的那一部分,洗干凈.剪一小片透明膠紙貼在牙膏殼管口上,它就是
載物台.
找一隻錐子在牙膏殼蓋頂正中鑽一個小孔.將一隻廢小電珠輕輕敲碎,
取出頭部的聚光玻璃球,把它嵌到小孔里,就成了目鏡.把需要觀察的標本
(例如蜘蛛腳)放在載物台上,蓋上牙膏殼,旋動蓋子(就是調整焦距),
直到可以清楚地看見物像為止.
陳平
手電筒顯微鏡
用硬紙板或卡片剪一個與手電筒玻璃一樣大小的圓片,中心鑲一個聚光
電珠中的玻璃球作鏡頭.像圖示那樣,把被觀察物放在手電筒玻璃片中心,
再把一個小彈簧放在玻璃片上,上面放帶鏡頭的圓紙片,再一起裝在手電筒
頭上,顯微鏡就做好了.
擰動手電筒頭的螺絲圈,就可以調整鏡頭與物體的距離.手電筒燈光可
以作照明用.
李偉賢
兩用墊板
做功課的時候,常常找不到尺.我想了一個辦法,向同學借一把尺來,
按照尺上的刻度畫在墊板上,標上數字.哈!我有了一塊兩用墊板了.同學
們,請你們試試看吧!
郭越峰
兩用橡皮擦
做作業的時候,寫錯了字,做錯了題,都得用橡皮擦.擦完之後,總會
留下一些橡皮渣和紙毛,只得放下筆,用手把它們拍去,挺煩人的.
"要是有把刷子多好."對!自己可以動手做塊兩用橡皮.把廢毛筆頭
拆下來,洗干凈,粘到橡皮的一端.一端擦字,一端掃橡皮渣,紙毛,多好
呀.
陳曉瑜
紙 夾
老師經常印發一些講義和復習資料,零零散散的,不但容易丟失,撕破,
而且搞得書包里亂糟糟的.
後來,我做了兩種紙夾.一種是削兩片薄薄的木片或竹片,中間開槽並
鑽兩個孔.把紙夾在木(竹)片之間,對齊木片上的孔在紙上也鑽好孔,從
孔里繫上橡筋或細繩就行(右圖).
另一種是用鐵絲彎個架子,兩頭用鐵皮加固,裝上橡筋和按扣.使用的
時候,中間夾紙,套上按扣,就成了挺好的講義夾(左圖).
揚冬群
"書 夾"
買來一本新書,平攤在桌上看,看著看著,書就自動合上了.我用墨水
瓶去壓著攤開的書頁,不一會兒,墨水瓶又滑了下來.
我找來四五根橡皮筋,結成一長條,大約是書高的一倍半,再用鐵絲彎
個小鉤子,用它來套住攤開的書頁.攤開的書,再不會自動合上了.書合上
以後,我也知道已經看到了第幾頁.
蘇尚來
黑板上掛圖好辦法
上課的時候,看見有的老師掛圖十分困難,也非常費勁.我就在黑板上
做了一個簡單的掛圖器.
找兩個線軸,一個固定在黑板的右上角,一個固定在黑板上方.在黑板
的右側,一高一低分別釘上兩個釘子(位置自定),下邊一個釘子為第一掛
點,上邊一個釘子為第二掛點.
取2米左右長的細繩(或結實的線)一根,一端拴一個小鐵鉤,一端拴
一條長約18厘米,寬約5厘米,厚約0.5厘米的木條,線要拴在木條的中間.
木條的兩邊等距離地各固定一把夾子.
用的時候,把細繩繞過兩個線軸.鐵鉤先掛在第二掛點,使帶有夾子的
木條降下來,把要掛的圖夾好.然後,把鐵鉤掛在第一掛點.同學們就能清
楚地看到黑板上掛起的圖了.
徐海 王祥
黑板上的線尺
我是學校黑板報的抄寫員,每次出黑板報,最頭痛的事要算畫線打格子.
我琢磨出一種簡便畫線法.
在黑板四個角的牆上釘四枚小釘子,拿細鐵絲(或粗一點的線)繞鐵釘
圍成長方形,用幾根白線把鐵絲上下,左右連結起來(如圖).橫著抄寫的
時候,把左右兩邊鐵絲上的連線上下移動;豎著抄寫的時候,把上下兩邊鐵
絲上的連線左右移動.如果在黑板四周邊沿(或鐵絲上),對稱地淡淡地標
上長度(不要影響美觀),就更好了.
抄好黑板報以後,把線分別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移到盡頭,
以備下次再用.
康健
簡易打格尺
小學生寫字離不開打格.可是打格很麻煩,又往往打不勻,要是打方格,
就更費事了.
我設計的簡易打格尺如圖所示.一次擺好尺子,能畫許多線,又快又勻.
還能打方格,長方格,田字格,用起來很方便.字母格排筆
我看到姐姐做英語練習的時候,要自己打字母格.她用尺子比著,劃四
條橫線才能組成一行字母格.我給姐姐想了一個辦法:找了四支圓珠筆芯,
每一支用膠布纏一圈,把它們排齊,用一塊很平的竹片或鐵片襯在里邊,裹
上三四層膠布,做成一個方便的排筆,用排筆打字母格,又快又准.使用時,
變換拿排筆的角度,還可以調整格子的寬度.
把筆的距離加寬還可以打橫格,方格;用五支筆芯的排筆還可以畫五線
譜格.
滕小楠
自製圓規
找兩支用過的圓珠筆芯(其中一支是可以寫字的),三根斷鋸條,一根
縫紉機針,可以自己做一隻小圓規.
三根斷鋸條放在砂輪上磨成左圖的形狀,取一根寫不出字的圓珠筆芯,
放在微火上略烘一下,拔去銅頭,把縫紉機針的大頭插進去,使它固定.照
右圖把兩根長的鋼鋸條分別插到兩支圓珠筆芯尾部.最後用螺絲把三根鋸條
的圓洞固定在一起.不要固定得太死,能夠靈活地扳動而又不松動為適宜.
將短的那根鋸條扳到上面做把手,長的兩根鋸條就是圓規的兩只腳.
樊建江
自製"橢圓規"
通常畫橢圓,都是先在橢圓的兩個焦點上各釘一根釘子,把一根線的兩
端纏在釘子上,然後用筆畫,這樣很麻煩.我做了一個橢圓規,使用起來較
方便.
找兩根廢的圓珠筆芯,把筆尖的小圓珠捅掉,在筆芯的下端鑽一小孔.
取一些薄鐵皮,按圖做成橢圓規的"腳"和"頭".腳捲成圓筒形,裡面嵌
圓珠筆芯.用螺釘把它們固定好.
用長約50厘米的光滑,結實的細線,分別從圓珠筆芯筆頭的細眼裡穿進
去,再從筆下端的小孔中引出.找兩個小夾子,分別夾在橢圓規腳上.把線
頭繞在夾子上.
畫橢圓的時候,先在紙上定出焦點F1,F2,把橢圓規的兩只腳壓在兩焦
點上,根據橢圓的大小,調整細線的長度,用筆綳緊細線,就能畫出橢圓.
用圓珠筆畫橢圓的話,為了防止線從筆端滑出,可以剪下一小段圓珠筆
芯塑料管,套在筆尖上.
陳東
用彩色粉筆制蠟筆
有一次停電,我點燃一支紅蠟燭,在燭光下做作業.不小心把蠟燭碰倒
了,蠟油灑在桌子上,我隨手拿起一截粉筆,像用粉筆吸墨水那樣,去蘸掉
倒在桌上的蠟油.
第二天,我無意中用這截蘸了紅蠟油的粉筆頭在紙上一畫,哎,顏色鮮
艷極了,比紅蠟筆還好用.我想:是不是可以用粉筆浸上蠟油做蠟筆呢 我
把蠟燭放在鐵碗里煮化,把粉筆放在蠟油里浸泡一下.晾涼後一試,果然很
好.可是蠟油只浸透了粉筆的表面.怎麼辦呢 乾脆,我把粉筆放在60多度
的蠟油中用小火煮,直到粉筆不再冒氣泡為止,蠟果然浸透了.
粉蠟筆非常好用,和一般蠟筆比較,它具有色彩鮮艷,塗層均勻,不易
折斷,造價低廉,製作方便等優點.
張文魁
墨水輸送管
從大瓶往小瓶里倒墨水,要做到一滴不漏,該怎麼辦呢
取一個與大瓶瓶口直徑一樣大的木塞(或橡皮塞).在塞子上鑽兩個孔,
分別插上兩根細塑料管(其他的細管子也行),其中一根管子短一些,一端
高於液面,一端作吹氣用;另一根管子長一些,一端深深地插入墨水底部,
一端彎過來伸向小瓶瓶口,作為出水管.
這樣,只要向吹氣管吹氣,墨水便能經出水管輸送到小瓶子里去,一滴
也不會浪費.吹氣管最好比出水管粗一些,這樣既省力,出水又足.
趙來軍
自製小量杯和小漏斗
我們科技小組做實驗的時候,經常用到小量杯和小漏斗.要是我也有小
量杯小漏斗多好,在家裡也可以做小實驗了.
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帶刻度的塑料葯瓶,啊,它的上部多像倒扣著的小
漏斗!
我用小刀把瓶子割開,哈哈,下半段正好是一個小量杯.
我又找來一個軟木塞,中間開一個眼,插上一段硬塑料管,把軟木塞裝
在瓶口上,小漏斗就更好用了.
陳曉武
方形漏斗
漏斗的下端一般都是圓形的.用這種漏斗往瓶子里灌水或其他液體,常
常要提起漏斗,使漏斗與瓶口之間有一個空隙.否則,就會"噗噗"地直冒
氣泡,液體流得很慢,甚至流不下去.
如果把漏斗下端改成方形(如圖),往瓶里灌液體的時候,瓶里的氣體
會沿著瓶口的空隙跑出來,不必再提漏鬥了.
方黎
拉鏈的改進
普通拉鏈有一個缺點:拉動的時候,鎖扣的入口處常把衣服邊夾住,不
僅拉動困難,還容易損壞衣服和拉鏈.經過多次的實驗和研究,我找到了一
種改進方法.
在鎖扣入口處的上下兩邊,各焊上一片橢圓形的金屬片(即圖中的上下
推片).拉動鎖扣的時候,金屬片先把兩邊的衣服邊推開,讓鎖扣順利通過,
再也夾不住衣服了.
蔣自非
穿針器
媽媽做衣服,常常為穿針耽誤了時間,特別是用小號針的時候,針細孔
也小,穿針更困難.縫紉機上的針孔又不正對著眼睛,穿針也不方便.
我想用鉤花邊的辦法引線,可惜鉤針太粗,伸不進針孔里.我想,要是
有一個細小的鉤針該有多好.一天,我發現自行車飛輪里的細鋼絲又細又硬,
就用油石把它的一頭磨尖,用小鑷子夾出一個小鉤針.為了拿著方便,把細
鋼絲繞一個環,另一端留個引導桿就行了.
穿針的辦法請看圖.
李麗珍
頭發絲穿針器
做針線活最頭痛的是穿針.我自製了一隻穿針器,大家可以試試.
找一張硬紙板,剪成左上圖形狀.在紙板左上方用針尖扎一個很小的小
孔.取一根頭發絲,雙折以後,將雙頭從孔里穿過去,在背面打上死結.將
圓頭並緊留在紙板正面.
穿針的時候,左手握紙板,拇指壓住並緊的頭發絲.右手把針按在紙板
上,使針孔對准頭發絲,慢慢地向左推.由於頭發絲比較硬,可以很容易地
穿過針孔.再將線穿進頭發絲,把針向右移動,使頭發絲脫出,線就穿進了
針孔.用細銅絲代替頭發絲,照上法做一個穿針器也行.
梁敏
雙尖綉花針
一般綉花針,針孔都在針的一頭.穿上線以後,針總要反復翻轉(使針
尖朝向布面),這樣在布上穿梭,才能縫成功.這樣綉花相當麻煩.
我受到織魚網的梭子的啟發,發明出一種來回都能綉花的雙尖綉花針.
雙尖綉花針的針孔在針的中間,兩頭是針尖.綉花時,針不必在布上來回翻
轉.把線穿在孔中,只要在布上用兩頭針尖來回穿就行,十分方便.
王帆
防風的火柴盒
在風里劃火柴很不容易劃著.我設計了一種能防風的火柴盒.
我把火柴盒上劃火柴的磷麵皮剝下來,粘在火柴盒內盒的兩端面外側兩
面(如圖).
使用的時候,把內盒推出一小半,取火柴在縮進外盒的內盒側面的磷皮
上劃火柴.因為有外盒擋風,火柴不容易滅.建議火柴廠生產這樣的火柴.
朱志平
防風火柴盒套
刮風的時候,在野外劃火柴很難劃著.只要做一個鐵皮火柴盒套,就能
夠把火柴劃著.
找一張白鐵片,按圖中的尺寸,量出長,寬,高來.劃好線以後,沿實
線剪開,再接虛線折90°.在火柴盒面上,正對插扣的地方,各劃一道縫,
把插扣插入縫中,彎折過來,鐵皮盒就做好了.
使用的時候,把火柴盒放進鐵皮盒套,但是要留出較大的空隙.一隻手
拿住鐵皮盒套,一隻手拿火柴梗在火柴盒的磷面劃一下,劃著了火,由於有
鐵皮盒套保護,就不容易被風吹滅.
王偉東
充氣雨衣
雨衣穿在身上,底邊總要往腿上貼,雨水順著雨衣淋濕褲腿和鞋襪.大
概因為這個,人們喜歡用雨傘而不愛穿雨衣.可是打著傘,搬運或攜帶東西
又不方便.
我想了個主意:在雨衣的底邊裝一個可以充氣的塑料管,穿的時候吹足
氣,雨衣下半截就像雨傘一樣撐開了.雨衣不會貼在腿上,褲腿也不會淋濕
了.不用的時候把氣放掉,可以折疊存放.
林恆韜
帶扣的衣架
曬衣服時,衣架很容易被風吹掉.怎麼辦呢 做一個帶扣的衣架就行了.
在衣架的掛鉤上彎一個小圈,掛鉤底部安一根橡皮筋,橡皮筋一頭綁一
個小鐵圈.把衣架掛在繩上後,把兩個小圈套在一起,衣架就不會掉了.
杭曉東
自動收衣
家裡沒有人,衣服在外面的繩子上晾著,要是下雨怎麼辦 我用鐵絲彎
成一個有點像彈弓那樣的直角彎鉤,彎鉤的一端是平的,另一端將兩根鐵絲
各繞成一個小環.平端插在釘在樹幹上的鐵絲環里.另一端的兩個小環,一
環拴著橡筋,掛在樹枝上;另一環拴著紙繩,牽在樹干偏下的鐵釘上.曬衣
繩的一端拴在窗前雨搭下面的釘子上,另一端拴在鐵絲彎鉤有環的那一端.
調整紙繩和橡筋的拉力,使橡筋拉緊,曬衣繩平衡.下雨時,紙繩濕斷,橡
筋將曬衣繩向上拉起,曬衣繩上的衣架就會帶著衣服向低的一端滑去,滑到
雨搭的下面.紙繩的上面可以裝一個漏斗.
王躍平
防雨晾衣架
在離牆四五米遠的地方,立一根竹竿.用一段細鐵絲,一頭拴在竹竿頂
端,一頭拴在牆上.竹竿頂端系一個滑輪或線軲轆.找兩根細繩子,一根繩
子的一端系在竹竿頂部,一端系個小鐵鉤,繞過滑輪;另一根繩子的一端纏
根猴皮筋,系在牆上,一端系個小鐵鉤,中間打幾個圈扣.防雨晾衣架做好
了.
晴天,人在家裡的時候,將兩個鐵絲鉤掛上,衣架套過繩圈,掛在鐵絲
上就可以晾衣服了.
有時候人要外出,怕下雨淋濕衣服.在兩鐵絲鉤之間加一段紙帶(衛生
棉紙擰幾下就行).只要一下雨,紙淋雨斷開(或風大掙斷紙帶),衣服就
會沿著鐵絲滑到屋檐下面去.為了防止衣服弄臟,在衣服滑下去靠牆的地方,
糊一張紙,或者放一塊木板就更好了.
王建軍
清潔氣筒
氣筒活塞桿上有潤滑油,不但容易粘上塵土,還容易弄臟衣服.為了克
服這個缺點,我想了一個辦法:在活塞桿上套一根折疊式防油軟管.管的兩
端分別裝在手柄和氣筒上端.壓下手柄軟管可以折疊縮短,提起手柄軟管可
隨著展開伸長.這樣就可以把活塞桿封閉在軟管里了.
田穎慧
自行車刮泥板
在泥濘的路上騎自行車,輪胎粘起的泥巴會粘在車輪和擋泥板中間,騎
行困難.為了隨時把輪胎粘帶的泥巴刮掉,我設計了刮泥板.
刮泥板是用鐵皮製成的(如圖),分刮泥板和插板兩部分,中間用兩根
鉛絲連接.使用時,把插板插入擋泥板下端,稍稍彎一下連接鉛絲,使刮泥
板盡量挨近輪胎,就可以隨時把泥巴鏟刮下來.不用時,拔下來就行了.
王鏑
有兩個光照區的車燈
我晚上騎車回家,買了個車燈.這個車燈里有一個普通燈珠,照不遠,
光照面積也小.我發現不經反射鏡反射而直接從燈前射出的光線由於擴散面
大,起不了照路的作用,都浪費了.為了利用這部分光線,我找了一個透鏡
偏在一邊的聚光燈珠安在車燈里,這樣充分利用了燈泡發出的光,在車前形
成兩個光區,一個遠,一個近,很適合晚上騎車用.
劉德福
刷棚不滴漿的毛刷
粉刷天花板及房屋頂棚時,毛刷往往要往下流漿,弄得人身上和滿地都
是.
我設計了一種毛刷,外面套了一個塑料套,刷頂棚時,漿掉下來,落在
套里,這樣就不會往外滴了.套里的漿裝滿了,倒回漿桶中,還可以使用,
這樣可以一舉兩得.
塑料套可以用廢塑料瓶製作,將瓶底剪掉,瓶口套入刷柄,用鐵絲扎住
即可.
李存柱
引水線
下雨的時候,屋檐水不僅妨礙我們出入,還會把屋門濺濕.把水引開有
多好啊!我找了十來根細繩,一端拴上小石頭,放在瓦槽里,鉤住瓦檐,垂
下來的繩頭拉向兩邊,屋檐水就引開了.
黎亞莉
豆芽床
家庭里生豆芽,要經常淋水,水多了要爛,水少了會老,實在麻煩.我
經過反復實驗,製成了自動吸水的豆芽床,能向豆芽供應合適的水分.
在普通的豆芽床底鋪一層脫脂棉,棉花上鋪一層布,布上撒綠豆.脫脂
棉下壓一些布條,使布條通過床底的小孔,下垂到盛水的桶中.由於毛細管
作用,水沿著布條升到棉花里,把綠豆浸濕,豆芽就會很快長起來.
丁偉文
② 科技小發明製作方法(簡單的),急!!!
拾蛋器
我家是養鴨專業戶,爺爺每天要在水塘邊拾幾百隻鴨蛋.蹲下去,站起
來……把爺爺累得腰酸腿疼.為了減輕爺爺的勞動量,我經過好多次試驗,
設計了拾蛋器,爺爺不用貓腰,就可以把蛋拾起來,裝入籮筐里.
找一節長25厘米左右,直徑比鴨蛋直徑略大的竹筒,一端被竹節封死,
另一端鋸成斜口.沿著竹筒圓端面,把下部的1/4鋸掉.再把一個木柄裝在
竹筒側面.製作即完成了.
使用的時候,把竹筒平放在地面,斜口向著鴨蛋,把蛋撮入筒內.一次
可撮起五隻蛋,裝入筐內.
彭彩艷
自動喂雞器
在幫媽媽喂小雞的過程中,我發現給雞添飼料也是一門學問:添多了,
吃不完,雞會上去亂踩亂刨,浪費飼料;添少了,雞會挨餓.要是有自動添
食的食槽就好了,吃多少自動添多少,吃飽了就不添了.
根據這種設想,我設計了自動喂雞器(如圖):飼料放在上面長方形的
料箱里,料箱的底和食槽由一塊鐵皮彎成,料箱的底和前側板間有一條剛能
漏下糧食的縫隙.雞啄食的時候,食槽振動,飼料就從縫隙不斷落下,補充
食槽里的飼料.停止啄食,飼料也不往下漏了.
朱德鐫
自動喂水器
這種喂水器構造簡單,家禽,家畜喝水很方便.
像右圖那樣,在水槽邊上釘一根立柱,立柱上釘兩個鉛絲彎成的瓶夾子.
先往水槽里倒些水,再將瓶裝滿水,用手指堵住瓶口,把瓶子倒過來放在夾
子上,讓瓶口正好挨著槽里的水面.松開手指,瓶里的水並不會流出來,這
是大氣壓在起作用.小雞去喝水,槽里水面下降到脫離瓶口的時候,空氣就
會由瓶口進入水瓶,水就會流到槽里一些.當槽里的水面和瓶口齊平的時候,
水又不流了.這就是一個能自動添水的喂水器.
如果要給家畜喝水,可以像左圖那樣,制一個大的喂水器.但是要注意
的是,牆後的水桶蓋必須蓋嚴,不能有漏氣的地方.
王軍
自動虹吸管
給魚缸換水最方便的辦法是用虹吸管把舊水吸出,再注入新水.以前,
往虹吸管里注水要用口吸,或在虹吸管內加上活塞,這兩種方法都不方便.
於是,我設計了自動虹吸管.
自動虹吸管如圖所示.在一段乳膠管(或塑料管)的下端,裝一個用塑
料葯瓶改制的篩罩,管的上端裝上一個皮球改制的氣囊.皮球上有兩個孔,
一孔內裝自行車內胎上的氣門管,再把乳膠管套在氣門管上;另一孔作出水
孔.
使用時,先把出水孔用手指堵住,把皮球捏癟,把篩罩那端浸入水中,
慢慢放鬆皮球,等水吸滿乳膠管時,把出水孔一端下垂,水就自動流出來了.
李晨
磁性拌草棍
過去,生產隊有一頭牛病死了,從胃裡取出不少鐵東西.實行責任制後,
我家餵了一頭牛.每次喂牛,爸爸都要精篩細挑,把草料里的鐵釘,鐵絲,
鐵屑挑出來.
誤吃鐵東西有這么大危害,怎樣才能把它們很快撿干凈呢 我在拌草棍
的下端裝上一塊舌簧喇叭上的磁鐵,一邊拌草一邊就把草料中的鐵東西都吸
住了.我給它取名叫磁性拌草棍.
楊建安
讓貓狗怕小雞
我們隊里有幾戶人家養了貓和狗.它們一看見小雞就抓來吃.1981年有
一戶買了300多隻小雞,不到20天,全都被狗和貓吃掉了.我家也有小雞,
還養了貓和狗.貓和狗不吃小雞,還有點怕它們.這是為什麼呢
最初,媽媽買了小雞,也不敢放在地上,而是裝在籃子里,吊在高處的
鉤子上.我上學的時候,看到一群蜜蜂,就想:人比蜜蜂大,卻怕蜜蜂,就
是因為怕挨蟄.我們不會想個法子來嚇一下狗和貓,讓它們怕小雞嗎!
我右手抓起一隻小雞,讓雞頭從虎口伸出來,拇指和食指捏著一根針,
針尖比雞的嘴長一點點.然後把貓狗抓來,用藏在雞頭下的針去扎貓和狗的
嘴和鼻子,紮上十幾次,連續扎了三四天.哈!真有效!貓和狗看到小雞就
怕,不但不敢撲小雞,還給小雞讓路.貓和狗在吃食的時候,小雞去搶著吃,
貓和狗一見小雞來到碗前,就躲開了.
臧榮華
翻板捉鼠缸
經過多次試驗,我設計了一個捉拿老鼠的好方法.
找一個深一點的水缸(水桶也可以).用三合板或其他薄板,鋸成直徑
比水缸內徑小5毫米左右的圓片,圓片中線固定一根比水缸外徑長一些的細
棒,做為翻板.翻板的材料越輕越好.
翻板做好後,將細棒兩端頭搭在缸口,翻板的一邊也搭在缸口,使板面
與缸口平行.使翻板能在缸口翻動自如.
使用的時候,水缸里放少許水;翻板不搭在缸口上的那邊固定少許老鼠
愛吃的食物.只要貪食的老鼠踏上翻板,必定逃脫不了淹死的命運.
張逮湘
沉砂器
我們學校用水泵抽水,可是抽了一會兒就不上水了,我們科技小組把水
泵拆開一看,原來井水帶上來的砂子積在水泵里,把葉輪卡住不動了.
為了防止砂子流入水泵,我們在葉輪前裝一層紗罩.不料,抽了一會兒
水以後,又不上水了,原來是砂子把紗罩前邊的管道堵死了.
最後,我們在紗罩前邊裝上一根垂直向下的管子,管子下端用蓋子密封,
製成了這個沉砂器.隨水抽上來的砂子被紗罩擋住後,自動進入下邊的管子
里.這樣,水泵終於正常工作了.
崔成華
提水車
你們能提起一大桶水嗎
我能!找六根結實的木棍和兩只軸輪(其他輪子也可以),按圖裝輛提
水車.在車的頭部掛一隻鐵鉤.提水的時候,把水桶吊在鉤子上,用手推著
車子走就行.這種車還可以用來運煤或其他的東西,並不費力.
提水車利用了杠桿原理.
郭 灝
水位報警器
爸爸在苗圃地照管抽水機.抽水機房在坡下,水池在高坡上,離得遠遠
的.在機房根本看不見水池裡的水滿了沒有,所以常常要跑到水池邊去查看.
為了免得來回跑動,我幫爸爸設計了一個水位報答器.
如圖,把帶有觸片的方木固定在水池邊上,帶有電鈴,電源,電閘的木
板固定在機房裡.抽水的時候,合上閘刀,水抽到一定的水位,鐵絲上的觸
片隨著浮子的浮力上升,與固定的觸片相接,電路接通,機房裡的電鈴一響,
就知道水池裡的水滿了.
不抽水的時候,把閘刀拉開.
鍾永平
稻田灌水水位控制器
為了奪取水稻豐收,管水員常常要根據水田情況給稻田灌水.我們根據
浮力和杠桿原理,設計了這個水位自動控制裝置.把它裝在稻畦閘口的位置
上,只要打開閘門,根據需要的水位調好浮筒,就可以放心地放水了.等到
水位達到要求,它會自動關閉閘門,停止灌水.
裝置如圖所示,閘門用牽繩拉開,再把制動桿提起來別住活栓,就可以
灌水了.如水位達到預定高度,將浮筒托起,杠桿將制動桿向下壓,釋放活
栓,閘門就被橡筋拉下來,關住進水口.
江西省奉新縣城鎮小學科技小組
不沉的水桶
在我農村老家的門口有眼井.打水的時候,常常有人把水桶掉到井裡去,
費好大的勁才能撈上來.我想啊,想啊,有了!可以做一隻雙層底的水桶.
雙層底之間有個空間,使它不進水.這樣的桶掉在井裡,就能浮在水面上,
撈起來很方便.雙層底空間的大小,應該使水桶盛水重量大於鐵桶本身的重
量.
張曉歌
帶閥門的提水桶
打井水的時候,要擺動井繩使桶倒過來.有時候擺動半天桶也不倒,真
急人.
我想了一個辦法,在提水桶的桶底開一個比雞蛋大些的洞,洞口蓋一塊
較厚的膠皮,膠皮一邊用釘子固定.這樣,提水桶放到井裡,水從洞口涌進
桶.桶里水滿了,向上一提,水的壓力把膠皮壓了下去,蓋住洞口,就好比
在桶底裝了閥門一樣.
這種水桶專門作提水用,省時又省力.
沈文華
磁鐵找桶
水桶掉在深井裡,很難打撈.
如果水桶是鐵的,可以用繩子拴一塊磁鐵放下井去,轉上幾圈,就可以
碰到鐵桶,然後吸在桶上.根據磁鐵指示的位置,再把撈鉤放下去,就可以
大大縮小搜尋的范圍,很容易就把桶撈上來了.
鄭阿濤
保險轆轤
用轆轤搖水,萬一脫手,轆轤把很容易打傷手臂.
我給轆轤裝上了圖示的防倒轉齒牙,就不會倒轉了.放水斗時,只要把
絆牙搬上去就可以了.
田永麗
風車繞線
我媽媽在家裡做手工,常常要繞線.把一大軸"寶塔線"繞到木軸上,
真不容易啊.我看到把房間里的前後門都打開,穿堂風很大,又看到《中國
少年報》介紹了一個風力小製作,於是,我就做了一個利用穿堂風的繞線機.
做法請大家看圖.
吳象樞
塑料粘合器
塑料袋或塑料薄膜用品壞了,可以自己動手修補一下.我根據塑料受熱
熔化,加壓粘合的道理,設計成一個簡單的粘合烙鐵.使用效果較好.
拿一個銅幣(或小圓鐵片),在圓心鑽一小孔.找一段金屬管(長度自
定),一端按銅幣半徑為深度開一條槽,槽端鑽一對小孔.把銅幣放進槽內,
圓心孔對准小孔,用鐵絲作軸,穿過小孔,把銅幣固定在金屬管槽端.注意
銅幣必須能在槽內滾動自如.在金屬管的另一端套一段塑料管或竹管,作為
手柄.
粘補的時候,先把要修補的塑料薄膜放在桌上,上面墊一張玻璃紙,把
粘合器加熱到攝氏一網路左右,用適當的壓力從玻璃紙上滾過.溫度高,滾
動速度要快,壓力可以小一些;溫度低,滾動速度要慢,壓力大一點.
朱清楊
聚光屏
家裡燈光暗,晚上看書做作業容易把眼睛看壞.我設計了一種聚光屏,
可以增加看書地方的亮度.
取三塊大小適量的薄木板(硬紙板也行),用鉸鏈連起來.一面貼上包
香煙的錫紙.晚上看書的時候,拉開來立在桌子上.光線經過錫紙反射,就
能較集中地聚集在放書的地方.
用三面鏡子像上面那樣圍起來,也能起到聚光作用.
鄭郴
雙用拐杖
我的一條腿有毛病,走路要藉助拐杖.可是等車,排隊站立的時候很累.
我想,別的殘廢人恐怕也有這種苦衷.怎麼辦呢 要是能隨身帶上折疊椅又
不加重我們的負擔就好了.於是,我在自己的拐杖上琢磨開了.
經過反復考慮,畫圖,實驗,終於設計出輕巧實用的雙用拐杖(如圖).
在拐杖的中間加上一塊坐板,上邊用合頁與拐杖的雙柱連接,下邊用合頁與
拐杖的單柱連接.疊起來是一支單拐,架起來又是一把折疊椅.
曹萬渝
三腿多用梯
這架梯子只有三條腿,卻有雙梯,單梯和手推車等多種用途.
三腿分立,掛上下面的挺鉤,就與四腿梯一樣,成為雙梯.將第三條腿
沿中間的合頁翻上去,插上插銷固定,就可以把兩節梯子接起來,成了二腿
單梯.將中間合頁的軸抽掉,把第三條腿拆下來,剩下的二腿梯又成為一輛
小手推車.這樣設計用料省,用途多,比較充分地發揮了一件工具的潛力.
張中東
簡易顯微鏡
我設計了一台簡易顯微鏡,用的全部是廢品.找一支空牙膏殼,剪下頸
部以上的那一部分,洗干凈.剪一小片透明膠紙貼在牙膏殼管口上,它就是
載物台.
找一隻錐子在牙膏殼蓋頂正中鑽一個小孔.將一隻廢小電珠輕輕敲碎,
取出頭部的聚光玻璃球,把它嵌到小孔里,就成了目鏡.把需要觀察的標本
(例如蜘蛛腳)放在載物台上,蓋上牙膏殼,旋動蓋子(就是調整焦距),
直到可以清楚地看見物像為止.
陳平
手電筒顯微鏡
用硬紙板或卡片剪一個與手電筒玻璃一樣大小的圓片,中心鑲一個聚光
電珠中的玻璃球作鏡頭.像圖示那樣,把被觀察物放在手電筒玻璃片中心,
再把一個小彈簧放在玻璃片上,上面放帶鏡頭的圓紙片,再一起裝在手電筒
頭上,顯微鏡就做好了.
擰動手電筒頭的螺絲圈,就可以調整鏡頭與物體的距離.手電筒燈光可
以作照明用.
李偉賢
兩用墊板
做功課的時候,常常找不到尺.我想了一個辦法,向同學借一把尺來,
按照尺上的刻度畫在墊板上,標上數字.哈!我有了一塊兩用墊板了.同學
們,請你們試試看吧!
郭越峰
兩用橡皮擦
做作業的時候,寫錯了字,做錯了題,都得用橡皮擦.擦完之後,總會
留下一些橡皮渣和紙毛,只得放下筆,用手把它們拍去,挺煩人的.
"要是有把刷子多好."對!自己可以動手做塊兩用橡皮.把廢毛筆頭
拆下來,洗干凈,粘到橡皮的一端.一端擦字,一端掃橡皮渣,紙毛,多好
呀.
陳曉瑜
紙 夾
老師經常印發一些講義和復習資料,零零散散的,不但容易丟失,撕破,
而且搞得書包里亂糟糟的.
後來,我做了兩種紙夾.一種是削兩片薄薄的木片或竹片,中間開槽並
鑽兩個孔.把紙夾在木(竹)片之間,對齊木片上的孔在紙上也鑽好孔,從
孔里繫上橡筋或細繩就行(右圖).
另一種是用鐵絲彎個架子,兩頭用鐵皮加固,裝上橡筋和按扣.使用的
時候,中間夾紙,套上按扣,就成了挺好的講義夾(左圖).
揚冬群
"書 夾"
買來一本新書,平攤在桌上看,看著看著,書就自動合上了.我用墨水
瓶去壓著攤開的書頁,不一會兒,墨水瓶又滑了下來.
我找來四五根橡皮筋,結成一長條,大約是書高的一倍半,再用鐵絲彎
個小鉤子,用它來套住攤開的書頁.攤開的書,再不會自動合上了.書合上
以後,我也知道已經看到了第幾頁.
蘇尚來
黑板上掛圖好辦法
上課的時候,看見有的老師掛圖十分困難,也非常費勁.我就在黑板上
做了一個簡單的掛圖器.
找兩個線軸,一個固定在黑板的右上角,一個固定在黑板上方.在黑板
的右側,一高一低分別釘上兩個釘子(位置自定),下邊一個釘子為第一掛
點,上邊一個釘子為第二掛點.
取2米左右長的細繩(或結實的線)一根,一端拴一個小鐵鉤,一端拴
一條長約18厘米,寬約5厘米,厚約0.5厘米的木條,線要拴在木條的中間.
木條的兩邊等距離地各固定一把夾子.
用的時候,把細繩繞過兩個線軸.鐵鉤先掛在第二掛點,使帶有夾子的
木條降下來,把要掛的圖夾好.然後,把鐵鉤掛在第一掛點.同學們就能清
楚地看到黑板上掛起的圖了.
徐海 王祥
黑板上的線尺
我是學校黑板報的抄寫員,每次出黑板報,最頭痛的事要算畫線打格子.
我琢磨出一種簡便畫線法.
在黑板四個角的牆上釘四枚小釘子,拿細鐵絲(或粗一點的線)繞鐵釘
圍成長方形,用幾根白線把鐵絲上下,左右連結起來(如圖).橫著抄寫的
時候,把左右兩邊鐵絲上的連線上下移動;豎著抄寫的時候,把上下兩邊鐵
絲上的連線左右移動.如果在黑板四周邊沿(或鐵絲上),對稱地淡淡地標
上長度(不要影響美觀),就更好了.
抄好黑板報以後,把線分別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移到盡頭,
以備下次再用.
康健
簡易打格尺
小學生寫字離不開打格.可是打格很麻煩,又往往打不勻,要是打方格,
就更費事了.
我設計的簡易打格尺如圖所示.一次擺好尺子,能畫許多線,又快又勻.
還能打方格,長方格,田字格,用起來很方便.字母格排筆
我看到姐姐做英語練習的時候,要自己打字母格.她用尺子比著,劃四
條橫線才能組成一行字母格.我給姐姐想了一個辦法:找了四支圓珠筆芯,
每一支用膠布纏一圈,把它們排齊,用一塊很平的竹片或鐵片襯在里邊,裹
上三四層膠布,做成一個方便的排筆,用排筆打字母格,又快又准.使用時,
變換拿排筆的角度,還可以調整格子的寬度.
把筆的距離加寬還可以打橫格,方格;用五支筆芯的排筆還可以畫五線
譜格.
滕小楠
自製圓規
找兩支用過的圓珠筆芯(其中一支是可以寫字的),三根斷鋸條,一根
縫紉機針,可以自己做一隻小圓規.
三根斷鋸條放在砂輪上磨成左圖的形狀,取一根寫不出字的圓珠筆芯,
放在微火上略烘一下,拔去銅頭,把縫紉機針的大頭插進去,使它固定.照
右圖把兩根長的鋼鋸條分別插到兩支圓珠筆芯尾部.最後用螺絲把三根鋸條
的圓洞固定在一起.不要固定得太死,能夠靈活地扳動而又不松動為適宜.
將短的那根鋸條扳到上面做把手,長的兩根鋸條就是圓規的兩只腳.
樊建江
自製"橢圓規"
通常畫橢圓,都是先在橢圓的兩個焦點上各釘一根釘子,把一根線的兩
端纏在釘子上,然後用筆畫,這樣很麻煩.我做了一個橢圓規,使用起來較
方便.
找兩根廢的圓珠筆芯,把筆尖的小圓珠捅掉,在筆芯的下端鑽一小孔.
取一些薄鐵皮,按圖做成橢圓規的"腳"和"頭".腳捲成圓筒形,裡面嵌
圓珠筆芯.用螺釘把它們固定好.
用長約50厘米的光滑,結實的細線,分別從圓珠筆芯筆頭的細眼裡穿進
去,再從筆下端的小孔中引出.找兩個小夾子,分別夾在橢圓規腳上.把線
頭繞在夾子上.
畫橢圓的時候,先在紙上定出焦點F1,F2,把橢圓規的兩只腳壓在兩焦
點上,根據橢圓的大小,調整細線的長度,用筆綳緊細線,就能畫出橢圓.
用圓珠筆畫橢圓的話,為了防止線從筆端滑出,可以剪下一小段圓珠筆
芯塑料管,套在筆尖上.
陳東
用彩色粉筆制蠟筆
有一次停電,我點燃一支紅蠟燭,在燭光下做作業.不小心把蠟燭碰倒
了,蠟油灑在桌子上,我隨手拿起一截粉筆,像用粉筆吸墨水那樣,去蘸掉
倒在桌上的蠟油.
第二天,我無意中用這截蘸了紅蠟油的粉筆頭在紙上一畫,哎,顏色鮮
艷極了,比紅蠟筆還好用.我想:是不是可以用粉筆浸上蠟油做蠟筆呢 我
把蠟燭放在鐵碗里煮化,把粉筆放在蠟油里浸泡一下.晾涼後一試,果然很
好.可是蠟油只浸透了粉筆的表面.怎麼辦呢 乾脆,我把粉筆放在60多度
的蠟油中用小火煮,直到粉筆不再冒氣泡為止,蠟果然浸透了.
粉蠟筆非常好用,和一般蠟筆比較,它具有色彩鮮艷,塗層均勻,不易
折斷,造價低廉,製作方便等優點.
張文魁
墨水輸送管
從大瓶往小瓶里倒墨水,要做到一滴不漏,該怎麼辦呢
取一個與大瓶瓶口直徑一樣大的木塞(或橡皮塞).在塞子上鑽兩個孔,
分別插上兩根細塑料管(其他的細管子也行),其中一根管子短一些,一端
高於液面,一端作吹氣用;另一根管子長一些,一端深深地插入墨水底部,
一端彎過來伸向小瓶瓶口,作為出水管.
這樣,只要向吹氣管吹氣,墨水便能經出水管輸送到小瓶子里去,一滴
也不會浪費.吹氣管最好比出水管粗一些,這樣既省力,出水又足.
趙來軍
自製小量杯和小漏斗
我們科技小組做實驗的時候,經常用到小量杯和小漏斗.要是我也有小
量杯小漏斗多好,在家裡也可以做小實驗了.
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帶刻度的塑料葯瓶,啊,它的上部多像倒扣著的小
漏斗!
我用小刀把瓶子割開,哈哈,下半段正好是一個小量杯.
我又找來一個軟木塞,中間開一個眼,插上一段硬塑料管,把軟木塞裝
在瓶口上,小漏斗就更好用了.
陳曉武
方形漏斗
漏斗的下端一般都是圓形的.用這種漏斗往瓶子里灌水或其他液體,常
常要提起漏斗,使漏斗與瓶口之間有一個空隙.否則,就會"噗噗"地直冒
氣泡,液體流得很慢,甚至流不下去.
如果把漏斗下端改成方形(如圖),往瓶里灌液體的時候,瓶里的氣體
會沿著瓶口的空隙跑出來,不必再提漏鬥了.
方黎
③ 你去地里撿過麥穗嗎是交給集體呢還是拿回家
撿過,那時小學星期三下午只有一節勞動課。農村收割的時候學校會組織學生到田裡幫農民伯伯撿收割時掉下的麥穗。去的時候還會帶上家裡燒過的煤灰,這樣工具也有了。
小時候撿過稻穗,都自己拿回家了。
打懂事起,我們這地方就把集體或他人收獲完後丟棄不要的東西,統稱"野東西"。這到底是集體的時候才有,還是古已有之,沒去查證。
大集體的時候,農歷七月,生產隊把地里的花生撥了,收獲干凈了,地里的花生便叫"野落盤(野花生)",孩子們,老人們便掮著耙泥(四個齒的耙子)去地里挖落下的花生,去搜尋花生藤上遺留的花生,運氣好,一個下午便可撿到一小簍子野花生。
此外,農歷九、十月可撿野番薯,撿野禾索,十月撿野茶籽,十二月捉野魚子。
這撿野禾索,便是撿生產隊收獲過後,落在稻田裡的稻穗。
早稻收獲後,一般沒人撿,那是雙搶,人人有活干,人人得幹活,屋裡沒閑人。那叫搶時間,爭速度,搶收早稻,搶插晚稻。
遲禾(一季稻)的稻穗就有人撿了,遲禾收割一般在八月十五中秋節前後,如果最收割糯谷則在中秋節後。這時已進入農閑,我們鄉下孩子一般是上午上學,下午回家放牛。於是,下午背個小背簍或小布袋去撿禾索。這禾索,一般紮好的稈把子上有,用打禾機脫了粒的地方有,牛吃過的禾芯(再生稻)上有,還有沒割到的,散落在地上的…,運氣好,一下午可撿到一兩升。撿禾索是沒有人干涉的,更沒有莫言先生所說的打人了。
堅持撿幾天,那便積有一大堆,放到竹盤曬干,用擂米杵(洗衣的棒槌)捶打脫粒,用風車風干凈,石臼中一舂,便是雪白的糯米,摘來籬笆上的新鮮扁豆,來點豬油,煏出來的新米糯米飯,那是一個香。可飽食三碗。
二季晚稻的禾索也有人去撿,主要是用以補充口糧的不足。集體的時候,補充口糧不足,主要以紅薯。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用紅薯刨成細條,我們叫"番薯索索",曬干,蒸飯時參入米飯中,這飯甜甜的,別有風味。
白駒過隙,逝者如斯。過去了的時光一去不復返,過去雖然苦點,累點,但生活壓力也小點。並非像某些作家寫的那麼不堪,那麼讓人充滿仇恨。
我是那個時代的過來人,1969年,我6歲,可以去撿禾索了,我們都是撿了就拿回家,從沒有遇到打人、罵人的事。
若是認為我所寫不實,你以事實駁斥,但不喜勿噴。
我撿過麥穗!那時十二三歲。
由生產隊組織,我小姑帶領我們年令相當的一群小孩,等收割後的小麥裝車拉走後,尾隨其後開始撿拾,時間三個小時左右,一天按半個工記分,管午飯和晚飯。
說實話參加撿麥穗主要是奔著管飯去的,我不知其它小朋友怎樣想的,當時我是這樣想的,因為大鍋飯比家裡吃得好,吃得飽。
午飯是面卷子,有豆的玉米粥或高粱粥,稀稠有度,蘿卜鹹菜。晚飯是白高粱面和黃豆面加工成的窩窩頭,其它和午飯一致。吃得那個香啊,想想現在都流口水。
管飯的待遇不是時時都存在,只是秋收秋種那幾天。那幾天生產隊組織的活動我都參加,不為別的,只為那可口的飯,那時的我就是這樣想的。
凡是農家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六七十年代誰不下田地撿稻穗麥穗。只是與莫言筆下的撿麥穗不同的是,先由生產隊組織的,撿後統一交隊按斤量計工分。隊里撿過後,收工了允許私自撿了拿回家。
小時候,家住膠東半島的農村,村莊不大,半面是山,半面是平原,不到200戶人家。
我村的地理位置,正好處在周圍村子的中間。於是學校便成為聯中,設有小學、初中和高中部。
很多老師是住在學校的,學校有食堂,我村派專人負責給老師們做飯。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每年夏天,社員們把麥子收割完後,老師都要帶領我們去麥地撿拾遺落在地里的麥穗。
一大片麥地里,全是一到五年級的小學生,一人一個從家裡帶來的小簍子,一邊撿拾麥穗,一邊說笑著,還互相交流著搓麥穗的技巧。
從地上撿起一個麥穗,放兩個手掌里來回搓揉(有技巧的能一下搓兩個麥穗)然後嘴貼兩個相對的手掌,用力一吹,麥皮輕飄飄地就飛走了,把剩下的麥粒放嘴裡咀嚼,軟糯香甜,回味無窮。
等老師查看了地里沒有了麥穗時,我們便排著隊把麥穗交給老師,老師再和生產隊怎樣算賬,就不得而知了。
只知道,撿拾麥穗是件歡樂無比的事情,總是盼望著夏天麥子快成熟,快收割...
撿過!撿的麥穗交給隊上按斤計工分,只有在隊上宣布「放開了「(不再看管)了時才歸自己。那時人們都自覺遵守隊上規定,在隊上未宣布之前撿的麥穗拿回家,就會被認為是偷,很丟人。
直白的說,我是當時農村鎮上居民,每年學恔都要在農忙時組織支農,生產隊管頓飯,幫生產隊收割,加撿穩。也有放學後撿麥穗拿回家的,那時我們地方,生產隊是不準撿地里糧食的,只有等他們社員把麥穗桿收走後,才能進地,不然叫偷盜。我們撿穗主要是桔桿堆里好撿,地里也有。明知是不對,只能偷偷摸摸,也被社員收繳過小背簍。也知道是占據了大家的利益,但自私心那時占據了高尚。
六七十年代,生產力低下。莊稼收種管理,全是人力、人工。
小麥收獲正處於三夏大忙季節,是一年中農民最忙的季節,搶收,搶種,中耕除草,可以說社員們加班加點,干不完的活。
那時學生放忙假支援農業,生產隊的男女老少,從十一二歲的少年兒童,到六七十歲的老人,那怕是小腳女人,也沒有人閑著。
生產隊組織少年兒童撿麥穗,我曾經參加過三四年。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珍惜糧食,我們深知糧食的金貴。我們少年兒童每個人撿麥穗都非常認真,都努力做到顆粒歸倉,可以說,撿過去的麥地,後面基本上沒有麥穗,只有麥粒。
六七十歲的老人干一些拔草,白天看場之類的輕活,看場是防止麻雀之類(那時麻雀之類的鳥兒挺多的)的鳥兒與人爭食,或者是防止極個別不自覺的裝病的人(這樣的人極少,幾乎沒有)偷撿公家的未顆粒歸倉麥穗之類的東西。
這些不自覺的裝病的人是很精明的,她們的膽子挺大的。她們根本就不去收割後未放風的麥地偷撿麥穗,這樣即費功費時,又撿不了多少東西,時間長了,又增加了被逮住的危險。
她們要麼是去收割後沒運走的麥棵堆上抱一捆就走,或者是去打好的糧食堆上偷半袋就跑,這樣即省工省時,又減少了被逮住的風險,只要眼裡行事就行了。如果被逮住,她們有很多辦法能化險為夷。(逮住她們的人,深知這樣的人難纏,只要把東西放下,也就自己知道,省事避無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基本上沒有挨打的,除非自己找打,惹怒逮住她的人!
反正那時我們這里撿麥穗都是歸公的,三夏大忙季節除了真有重大疾病和極個別裝病的人,是沒有閑人的。不知道其他地方和我們這里一樣否?或許有的地方特殊,要不咋有人說撿個麥穗就被逮住揍得鼻青眼腫的呢?難道這些人是瞪眼說瞎話?!
古今對吃穿燒都重視,越是困難越金貴。大集體時期,撿麥或其它糧食,還有地瓜花生之類的,是以大方地為准,收拉撿過後,選合適的時間大家都來拾撿或掏出。目的是人人有份。不適時是有人看管的,一般選放工時間,當時稱放行,男女老少齊上陣誰家撿了誰家要。
若沒放行是不準個別人撿的,怕影響勞動人員收割。當時麥茬也是按人口按壠分的,分後各收各的。當時吃燒穿都緊張。
你去地里撿過麥穗嗎?是交給集體還是拿回家?在六七十年代大集體時期,在農村每個家庭除了有少量的自留地用作種菜以外,所有的田地都歸集體所有。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小時候撿麥穗、撿稻穗那是絕對經歷過的事情。
我的老家農村是個深山區,水田都是那種順著山勢山形建造的梯田,幾乎都是月牙形狀,水田面積都不是很大。地也是坡地,幾乎沒有平地。夏季麥子割完曬干,就要捆紮挑回,一般在捆紮過程中,生產隊會安排年齡比較大的婦女們將地里那些漏掉的麥穗撿回來,送到生產隊堆積麥穗的稻場上。而在收工後再去地里撿到的麥穗,一般都會把他拿回家。當然,前面已經安排有人撿過一回,過後再去撿也只有零星的一點點,就算你去撿也不會有很多,我撿回來的麥穗大多都是拿回家,一般用於喂雞。
到了秋季,稻子收割完曬干後,也會捆紮挑回到生產隊的稻場里,跟收麥子一樣,在捆紮稻穀的過程中生產隊也會安排那些年齡大的人把那些漏掉的稻穗撿回來,上工期間撿麥穗、撿稻穗,都歸集體所有,都要交給集體,既然是上工,當然生產隊就會給你記工分。
六七十年代,國家還是非常的貧窮和落後,農民就更不用說了,糧食不夠吃,油料更是奇缺,在農村那些吃飯人多的家庭,一年有好幾個月要靠吃雜糧,有些農民還會在山上去挖葛根,拿回來加工出葛根粉,以彌補糧食不足。到了七十年後,國家開始有了定銷糧,農民口糧問題才得到實質性的緩解。
所以,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別說撿麥穗、撿稻穗,就是掉在地上的麥粒、稻粒都有人把他撿回來,不只是粒粒皆辛苦,而是粒粒皆可貴!
想想過去農民是何等的珍惜糧食!再看現在,我們每每到酒店飯店去就餐,倒掉的飯菜比吃掉的還要多,那場景真是讓人觸目驚心!既讓人心寒,也讓人心酸。一個有十四億多人口的國家,每天需要多少糧食?每年我們又能生產多少糧食?看到如今人們對糧食的漠視和浪費,真是讓人擔憂!當年國家曾經就浪費提出過這樣的口號: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正是因此,人們才會呼喚《餐飲法》的盡快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