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怎麼提高工具類用戶留存
擴展閱讀
模擬人生怎麼消除鑽石 2025-02-11 09:20:24
買房怎麼找客戶談價格 2025-02-11 09:20:20
王者榮耀裝備價格怎麼買 2025-02-11 09:17:20

怎麼提高工具類用戶留存

發布時間: 2025-02-10 20:05:20

1. 怎麼做推送

消息推送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好消息推送可以有效幫助APP提升活躍、留存等重要指標。如果運用不當,則有可能引起用戶的反感,導致用戶流失。要做好消息推送,APP可以從以下四個方向著手:
1.推送時間
首先盡量選擇用戶空閑時間推送。推送的目的是引導用戶點擊激活APP,只有當用戶有時間去查看你的推送內容的時候,才有可能去點擊。一般推送的時間可以選擇在早上上班途中、午飯後的午休時間、傍晚下班途中、晚飯後睡覺前。其次,不同類型的APP用戶使用時間段是不同的,運營可根據APP類型定製推送時間。比如我們發現社交類的APP用戶在早上9-10點以及晚上10點之後會比較活躍;電商類APP用戶活躍時間在中午12點和晚上10點會比較集中;資訊類APP用戶的用戶活躍一般集中在早上7點至10點;直播類APP用戶在晚上10點至12點活躍度最高,選擇在自身用戶活躍較高的時間段內推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還可以通過用戶畫像輔助精細化推送時間。

2.控制推送頻率
一是根據APP類型來決定推送頻率,比如工具類APP用戶一天只會打開1~2次,推送次數控制在2次以內最佳。社交、直播和資訊類的APP每天被打開的頻次較多,如果一天只推一條消息,可能會導致用戶流失。因此控制好推送頻率對提高用戶粘性來說是很關鍵的。二是控制前後兩次推送的時間間隔:如果你每天需要推多條消息,應注意推送的時間間隔,時間間隔太短會造成打擾,非時效性的消息,一般前後兩條消息推送間隔控制在兩個小時以上。

3.推送文案
1)用戶口吻的推送內容:推送的文案是影響點擊轉化的最直接因素,優質的文案可以很大程度提升推送的轉化率。什麼是用戶口吻的推送內容?舉個例子,一款社交類型的APP,當用戶長期不使用時,可能會給用戶推送這樣一條文案:「呀!原來你也在這里,我們來聊聊吧」用戶點進去之後會發現這條消息其實只是某個人關注了你,系統自動生成的提示語而已。但是在收到此類消息的情況下,用戶大概率會去點擊,這抓住了人好奇的天性。
2)運用熱門關鍵詞:可以在內容中植入帶有名人、數字、地域、熱門事件等關鍵詞,吸引用戶關注,激發他們的點擊欲。比如「月入5k的人都去哪裡玩?」和「窮游去哪裡?」一般來說,第一條的點擊率會遠高於第二條。
3)獨特的提示音:一般APP的提示音都是系統默認的,隨著推送的廣泛運用,很多用戶即使知道有推送過來了也不會去關注。對此,APP在開發過程中就可以去修改推送提示音。如果你的推送提示音是很有辨識度的,用戶只要聽到聲音就知道是你的推送,那麼TA去關注推送的概率就會提升。
4)富媒體推送:如果你的推送內容中適當運用圖片、視頻、音頻等富媒體內容,也會讓文案增色不少。

4.用戶分組
用戶分組的原則是將合適的消息推給合適的人群,怎樣判斷什麼是合適的人群呢?①可以通過自身APP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數據,比如電商類的APP,肯定有用戶購物喜好的數據,A人群喜歡運動裝,那麼有運動裝的促銷就可以推給A人群。②通過跟個推消息推送這樣的第三方合作,實現精細化用戶分組。個推消息推送提供數千種用戶畫像標簽,包含用戶屬性、興趣偏好等維度標簽,針對新注冊、沉默、活躍等目標用戶進行分層精細化推送。

如果您對個推消息推送感興趣,歡迎前往個推開發者中心免費注冊體驗。

個推消息推送功能

2. 怎樣提高互聯網產品留存率

在互聯網行業當中,因為拉新或推廣的活動把客戶引過來,用戶開始使用我們的產品,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可能就會有一部分客戶逐漸流失了。那些留下來的人或者是經常回訪我們產品的人就稱為留存。

其實留存率是一個泛指的概念,在真正進行數據分析的時候,是需要結合具體的目標,細化留存率進行分析和比較。細分的留存率有:新用戶留存,老用戶留存,活躍用戶留存,產品核心功能留存,用戶行為留存等,留存按照時間維度又分為:次留,7留,30日留存等,沒有目的的分析留存率都很難以為某款互聯網產品做出正確的分析結果。下面大致說一下常見的幾種可以促進留存的方式。


一、獎勵促進留存

做積分商城或者說積分體系,是目前最常見的獎勵留人手段,有很多不錯的APP在積分商城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先例,簡單的抽獎、免費試用等實質性的獎勵,對用戶的吸引還是非常大的。

二、功能促進留存

創造出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工具高效、內容有料、社區熱鬧」,做好產品的更新迭代,運營方面除了需要做好產品的用戶體驗度,還需要讓用戶了解產品的實時更新情況。

三、內容促進留存

內容促進留存就要做到在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持續不斷為用戶提供或者推薦「剛需、時效性、娛樂八卦、絕對價值」的優質內容。

四、用戶本身促進留存

很多人的郵箱應該都類似「***給你發私信了,****給你評論了,****關注了你」的郵件,因為對於新用戶以及登入潛水的用戶來說,產品需要給我們推薦產品內優質活躍的用戶,做好推薦系統讓我們快速形成更多的好友關系連接。對長期未登入的用戶,發出與其有關的好友動態進行郵件召回是對即將流失用戶的一種用戶留人策略。

3. 工具類APP存亡如何觀察

每一個族群有每一個族群最愛的app,工具型的那種。



對於模特張美熒來說,「等」字,曾經是她每天最常見的關鍵詞。過去每次為了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獨家美照,她總是要等,等攝影師有空,等天公作美或攝影棚方便;拍完之後,繼續等攝影師得空修片……往往這么一輪等待下來,一組新片,往往要一個月的周期才能折騰好。

現在,不用等了。和其他朋友沒事吃個飯就拿美顏相機秀進朋友圈不一樣,張美熒則是典型的美圖手機和美拍雙料粉,每天從衣櫃里選擇幾件衣服混搭一下,就拿美圖手機架好,調個定時,就能從容的自拍一番,效果並不比大片差。順便再用美拍將自己的准備工作和拍片花絮錄下來,分享在社區里,享受著粉絲們的傳播……


工具類app,真的不可或缺了嗎?


在美熒的生活里,工具類app已經成為了一個必須,甚至超過了微信、微博這些社交應用。


每天的日程,365日歷上都規劃好了,而且定時提醒自己,哪些閨蜜生日了,攝影師正在趕往拍攝點路上;每月的哪幾天,大姨嗎不僅提前會告警禁忌事宜,而且還有各種護膚美顏和塑身的小知識分享;出門遛彎的時候,萬能鑰匙WiFi會幫忙省流量,墨跡天氣能夠給出穿衣指南;有時候與好友在家小聚,想要秀下手藝,沒啥「廚師」經驗的美熒就會通過好豆菜譜來「偷師」一番。


各種工具類app成為了諸如美熒這樣的手機新人類的生活必須,只是每一個族群的需求不一樣,如美熒的最愛是美拍,而對總在四處奔波的銷售經理朱偉基來說,卻變成了WPS,通過共享辦公,他和正在其他地方開展業務天的小夥伴們實時在修訂著原定的銷售計劃、營銷方案……


工具類app就如同當年商務通的廣告一般深刻的植入到了億萬手機用戶的生活,可在另一方面,看似不可或缺的它們,卻一個個的經歷著生死劫。


潘石屹曾說過,現在做的一大堆幾萬個、幾十萬個app,80%是泡沫。這一點在工具類app身上尤為明顯。因為,面對龐大的用戶數和高活躍度,工具類app卻無法有一個完整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故事,而且因為工具性往往較容易復制,使得從2013年app熱開始降溫後,大部分投資人都不再看好工具類app。

更准確的表述是,當下活在我們手機中的這些工具類app,其實都是從數以百十計的同質化產品中殺出來的黑馬。


死亡陰影下,社交+內容不是活下去的保障


艾瑞發布的報告顯示,國內app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十個月,應用程序的留存率僅有5%。


95%當中,甚至包括了許多一度大紅大紫的工具app。而諸如臉萌、魔漫相機、足記之類的曾引發朋友圈刷屏狂潮的現象級產品,盡管它們還活著,但今日的地位卻和他們昔日受到的關注度嚴重不符。


一個並不太為人所知的案例是一款名為火柴盒的app,2014年初問世後,它只用一年多時間,就積累80萬用戶,曾闖入iPhone 音樂類應用前十名,一度力壓蝦米、豆瓣FM等著名的app產品。然而,這個聽聽歌、讀讀詩、看看文章的文藝類小清新工具,後來卻沒有繼續迸發什麼輝煌業績了,只是留存在小眾用戶之中……


幾乎所有活下來的工具類app都開始嘗試跨界。在app世界裡,除開游戲外,其實就可以大體區分為工具和內容兩大類。而社交與內容,則是工具類app的主流突圍方向。


如WiFi萬能鑰匙,在去年末就開始嘗試將自身app的億級流量引入到內容之中,通過在app內建設內容頻道,吸引自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內容資源入駐,來完成流量變現。


另一款以幫助大學生查閱各個大學的課程信息的工具類應用超級課程表,在2012年推出後,盡管因為創始人余佳文曾因為上央視的《青年中國說》而備受關注,並拿下阿里、紅杉等資本大佬的投資,但僅靠工具雖然有人氣卻無財氣,因此時下也開始走向校園社交,並試圖通過跳蚤市場、線下活動等方式尋找利潤藍海。


而那些無法轉換為社交或內容的工具類app則選擇更加垂直的方向尋找生機,如擁有5千萬用戶的知名記賬app隨手記,就因找不到社交切入點,而開始選擇面向企業市場進行挖掘。


但僅僅是這樣選擇社交或內容的方案,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工具類app們的生死劫,尤其是在社交大佬微信、陌陌,內容服務商如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的擠壓下,跨界的結果並沒有獲得真正的成功。

工具類app的成功玩法?


5月16日上午,蘋果公司CEO庫克現身北京,美圖公司創始人兼CEO吳欣鴻參加蘋果舉辦的中國開發者討論時表示,目前美圖移動端產品全球覆蓋設備數已經超過10億台,在iOS平台已有超過5億用戶。

吳欣鴻的美圖系此刻已經擁有了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美拍、潮自拍等一眾app,並推出美圖手機這樣的智能硬體產品。盡管表面上看來,走顏值路線的美圖,依然是走著社交+內容的路線,通過用戶UGC的方式,製造粉絲經濟的大潮。


美圖的成功,其實也蘊含了工具類app的另一條出路:在社交+內容的基礎上,加入自己領先的技術,讓競品們難以短時間內「山寨」。如美圖秀秀最早將PC上復雜的PS變成手機上的一鍵變美;美圖手機早早加入智能手機戰爭;美拍率先推出短視頻MV特效,且近期又站到了網紅經濟的風口上,玩美顏+直播等,每一步都為自己的發展贏得了窗口期,搶先獲取了用戶和市場。


美圖的玩法,其實是工具類app的一種成功玩法:社交+內容+技術+前瞻性。以此打造一種與微信、陌陌的泛交友、泛內容差別化的垂直社交和垂直內容。


另一種玩法則是跳出線上,走向線下。如日活躍用戶4500萬的墨跡天氣,除了通過「時景」功能,鼓勵用戶通過拍攝自己所在位置的實景天氣,與其他用戶分享交流這種競爭力並不太強悍的社交切入外,早在2013年它就推出測試PM2.5、獲得百萬訂單的智能硬體「空氣果」,將自己在天氣預報上的優勢和硬體技術進行了一次結合。而在近期,它則開始將天氣這一賣點和洗車服務連在一起,將內容做到了O2O的實用范疇之上。這依然是一種技術上的跨界破襲。


此外,還有合作式的玩法。如一些看似純工具的流量管理app,近期在探索用自身的技術進入其他市場,並與其它app進行合作的機會,尤其是在4G時代,流量管理的需求變大之時,如歐朋流量寶、平安WiFi就開始做起贈送流量的生意,不再試圖讓用戶社交或創造內容,而是針對移動互聯網時代入口碎片化的特徵,試圖通過流量這一人人渴求的資源,把自己變成入口,通過定向流量為合作app進行有效導流,形成一個區別於應用商店這一前置入口的後發入口。


顯然,對工具app來說,社交+內容不足以支撐工具類app真正遠離死亡的陰影,通過市場前瞻和技術加持,將自己在垂直領域的獨特優勢,變成用戶實實在在能夠感知的利好,或許將是更好、也是更實在的活路。


而對於模特張美熒來說,下載過的幾百款工具app,最後能留在手機里的,就是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