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业的成本管理与建议
成本管理的一些建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成本的科学管理,把成本控制在最佳状态,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将置身于世界市场的竞争,降低成本对企业来说是既有一定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那么,企业究竟怎样才能降低成本?
转变成本管理观念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这是一种狭隘观念。市场经济下,追求效益位大化才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应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只要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即使企业的近期成本有所增加,这种成本增加也是符合成本效益观念的。
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重视生产成本的管理,忽视其他方面的成本管理,这种成本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一方面,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应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对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地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等等。再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时这些管理决策成本范畴的研究分析,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为保证企业作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实践证明,除驱动成本的客观因素外,企业成本也受到人为的主观因素的驱动,人为的主观动因素也应该是驱动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因而也可将其视为成本的驱动因素。
从成本控制角度看,人为的主观动因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时成本主观动因的研究分析,可进一步启发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些新思路、新观念。如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尽的,在企业内部形成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
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㈡ 如何评价企业成本管理的质量水平
一般来讲,质量成本诸要素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比如,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预防鉴定成本随着增加,而内外部损失成本则减少。如果预防鉴定成本过少,将导致内外部损失成本剧增,利润急剧下降。从理论上讲,最佳质量水平应是内外部损失成本曲线与预防鉴定成本曲线的交点。如图所示当投入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为0时,合格品率几近于0;而逐步增加投入时,合格品率就迅速上升,损失成本则急剧下降,而总运行质量成本(投入加损失)也迅速下降。在a点时,如再降低不合格率,则需投入的成本就开始迅速增加,总成本也随之上升。因此,合格品率为a时所对应的总成本即为最适宜的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㈢ 分析一个企业的成本管理有问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或许这个问题表述为“分析一个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从哪些方面入手”更好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方法如下:
确定企业的成本构成——所有成本项目;
明确变动成本项目的消耗定额及实际消耗情况;
确认固定成本项目支出与占用的合理性;
基于上述成本管理工作基础数据和实际情况,对成本项目进行专项分析。例如:量本利分析、资金占用与流动性分析、管理费用支出分析、财务费用分析等等。技术性分析方法建议参考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书籍和资料;比较分析一般来自对同类产品或者同行业的平均成本水平的了解及对比。成本管理问题由此发现,并基于此制定管理对策。
㈣ 急求企业成本管理成功案例 !
有一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学历不高,也没有技术。他在公司的工作连小孩也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了,焊接剂便自动滴落下来,沿着盖子回转一圈,作业就算结束。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
没几天,他便开始对这项工作厌烦了,他很想改行,但一时又没有更好的工作,更何况工作并不好找。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更加专注于这项工作,并在工作时更加仔细地观察这焊接工作。
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工作就结束了。他努力思考: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
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节省成本?
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究出“37滴型”焊接机。但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不实用。他没有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个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它的评价很高。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这“一滴”却使公司每年可节约一笔十分可观的支出。
这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㈤ 如何判断一个企业成本管理的水平高低
摘要 一般来讲,质量成本诸要素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比如,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预防鉴定成本随着增加,而内外部损失成本则减少。如果预防鉴定成本过少,将导致内外部损失成本剧增,利润急剧下降。从理论上讲,最佳质量水平应是内外部损失成本曲线与预防鉴定成本曲线的交点。如图所示当投入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为0时,合格品率几近于0;而逐步增加投入时,合格品率就迅速上升,损失成本则急剧下降,而总运行质量成本(投入加损失)也迅速下降。在a点时,如再降低不合格率,则需投入的成本就开始迅速增加,总成本也随之上升。因此,合格品率为a时所对应的总成本即为最适宜的质量成本。
㈥ 新到公司做成本管理如何着手
要根据企业本身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泛泛的讲
一是目标成本,给相关车间部门下指标
二是责任成本。成本费用指标分解到个人
三是标准成本按BOM计算的可控成本
最重要的是奖罚机制及人的要素
㈦ 企业成本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及怎么解决
(一)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每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质及其适应的经济环境的特色,构建出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一方面,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应将视野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及产品的设计,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由此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
(二)引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现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多变,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企业开始重视制定竞争战略,并依据顾客需求与竞争者情况的变动随时调整举措,这样就进入了战略成本管理阶段。战略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对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三)培养全员成本管理意识。目前,由于大多企业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懂成本,因而对他们所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制定的计划及采取的措施,会对产品成本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影响,一般无以估量。因此,加强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培训班,借以提高他们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并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四)做好成本管理基础工作。一是制订科学合理的消耗定额。参照行业和本部门的实际状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消耗定额作为核算及考核的参照依据,为准确核算打好基础。二是严格落实资金定额,控制规模和额度。资金占用通常涉及到储备资金定额、生产金额、成本资金定额及流动资金定额等步骤,在成本管理中严格落实资金定额有助于企业资金战略的统筹使用和合理规划,以保证单位资金的运用自如、生产经营的井然有序。三是原始记录和凭证的完整性。涉及产品产量的传票、台账、劳动时间及个人考勤簿,原料的领料单等相关消耗单等原始记录要划分责任部门保管,按规定的时间交回财务部门进行归集整理。四是内部价格的制订和执行。原材料计划价格的制订、产成品库存的模拟计价等应保持响应的稳定性,以便成本计算、考核的一致性。
(五)搞好企业成本性价比。成本是附属于产品之上的价值形态,其主体必须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适宜顾客的使用价值需求,并不是越低越好。制造成本降低不能以偷工减料为手段,更不能擅自降低质量标准,损害顾客利益。运用价值工程管理成本,就是要搞好成本的性价比,树立正确的成本效益观念,不能一味地盯着可比产品的数字,要具体辨证、量比地分析和验证。
㈧ 中小型企业成本管理如今是什么样的
1、成本参与意识有待加强
当前在成本管理中存在一种认识误区:将成本管理仅仅看作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降低成本似乎是公司管理者的责任,与普通员工无关。一线员工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执行工作程序与规则,没有主动参与进来。这种方式无疑会割裂财务与生产的关系,导致管理成本的员工不懂技术,懂技术的员工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参与意识不强。员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了全员参与,难以取得较大成效。
2、成本管理理念有待更新
目前在成本管理上缺乏全局观念。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特别是认为降低成本只存在于生产制造过程中,没有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不善于从公司整体方面来进行成本管理。在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只注重成本核算,只重视成本报表,利用报表中的数字去管理成本,这种做法虽然对降低成本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归根结底成本核算还是事后控制,对成本没有做到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另外,成本管理还仅仅局限于降低成本,却很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的方式。提起成本管理、挖潜增效,一般只会想到对成本项目的控制,如采购环节的原材料价格,管理费用中的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而对那些不易被抓住和不易“看见”的成本降低途径,则很少考虑,如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等。这种片面追求成本降低,忽视效益的行为难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3、成本管理方法有待改进
现行成本核算方法采用的还是实际成本核算模式,主要是品种法,这种方法不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口径和成本费用分配原则和方法不统一,不利于进行成本分析。在成本管理职能上,只注重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忽视成本预测与决策。在成本管理手段上,受信息水平的制约,成本管理人员的大部分日常工作都停留在成本核算上,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成本管理上,信息水平的滞后制约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4、成本控制力有待提高
由于缺乏有效的成本考核机制,造成当前成本控制执行力不强,削弱了成本控制的效果。在成本考核中,顾虑较多,习惯于“中庸之道”,不能将成本控制目标完成情况与考核政策实现有效衔接,且考核力度不大,难以有效调动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在成本责任界定上,不够清晰,有些内部结算价格制定不合理,不能真实地反映各责任中心的经营成果,抑制了各责任中心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成本控制的效果。
㈨ 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好写吗
懂了就好些,不懂的话,就需要借助资料。通常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如下:
一、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成本管理观念的束缚
建国来,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已建立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比如:编制成本计划时,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采取测算法;采用定额成本管理法,进行材料、工资、费用等方面的控制;实行成本技术经济分析,推行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等。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加上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管理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经营过程,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有时甚至出现连编制成本报表的人也难以解释自己的“产品”成本构成的尴尬局面,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二)在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方面缺乏市场观念
企业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我国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因此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三)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内容僵化
在成本管理制度方面,有些企业没有建立起内部成本控制制度,甚至原始记录、资产盘点、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等基础管理制度都不完善;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只求形式,不讲实效;有些企业对制度的执行缺乏全面监督、考核,没有将考核指标切实落实到个人,达不到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目的。
(四)缺乏现代化成本管理手段
在成本管理方法方面,过分依赖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无法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传统成本会计系统局限于提供产品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由于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二、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推行全面成本管理
全面成本管理就是从产品的开发、研究、设计、试制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不仅注重成本的事中与事后管理,更要注重事前的预测和决策。
1.成本管理组织合理化。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要按照成本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决策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
2.成本管理人才专业化。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成本现代化早日实现。
(二)成本管理由单一的机构管理向全员管理转变
长期以来,企业一直把成本管理作为财会部门或少数管理人员的职责,广大职工成本意识淡漠,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但事实上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各层次、各部门、各员工的活动密切相关,他们都应对职责范围内的成本负有管理与控制的责任,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是难以真正取得成效的。
(三)提倡战略成本管理
1.价值链分析。价值链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联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创造价值的活动集合。价值链分析主要是分析从原材料供应商起直至最终产品消费者的相关活动的整合,是从战略角度分析如何控制成本。
2.战略定位。战略定位是指企业在赖以生存的市场上如何选择竞争武器以对抗竞争者。在战略管理中,首先应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即是以产品差异战略取胜,还是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
3.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战略成本管理所强调的成本动因可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大类。结构性成本动因与执行性成本动因都是更高层次上的成本动因,而且很多是非量化的动因,但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大、更持久,因而也更应予以重视。
(四)有效进行成本控制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成本控制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此外,还必须兼顾产品的创新,特别是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五)建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在这个系统中,不仅可以对数据进行及时地处理、传递、提高决策的效率与效果,而且可以与外界进行交互式的沟通,尤其是在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深入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建立现代化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就更为重大。
㈩ 公司的成本管理具体需要注意哪些如何进行成本管理,希望高手说的详细一点
这个问题真是问得好,很难回答的。
我的心得:
1、首先要掌握公司各成本要素的分布,也就是说会涉及到哪些成本要素以及各成本要素的的占比,比如说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成本、各项管理、营销费用成本,材料成本里面还要区分主件料成本,各项制造成本和费用成本里面又有哪些是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变动成本和不变成本,将这些成本要素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你才能知道你做出来的成本是否准确;
2、要掌握上述成本要素,必须要熟悉生产、营销、管理等公司营运的各项环节流程及成本的影响数,这样,在日常核算时,才能快速发觉成本是否发生异常,详细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提供成本异常的报告,使公司决策层能快速对成本异常状况做出反应;
3、在做好第1、2项工作后,就是要提升成本核算的职能了,也就是成本控制,通过对各年度的成本数据以及各项不同的产品成本之间的比对,运用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查找现行成本存在的问题,比如成本核算方法是否合理,存货库存是否合理,资产是否闲置,各成本大项(占比较大的费用)是否有合理的控制,成本审核的流程是否合理等,将这些问题找出后再进行分析并找到合适的改进方法,若没有做好1、2项的工作,此项的工作就是空谈。
一般做好上述1、2项不是很困难,困难在于第3项.
注意事项:
1、各成本核算流程一定要符合公司的营运状况,不能完全照搬以前的工作流程,可能这个流程在这家公司挺合适的,但是在另一家公司会出问题,要做适当的修改,每个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方式和策略都会不同,只能尽量利用现有的人力和物力去配合公司完善核算流程,没有核算流程的,一定要想办法制定,这是成本核算的基础;
2、成本的各项数据一定要准确,也就是说成本工作要严谨,各项成本数据要经得起推敲,否则当决策层根据成本人员提供的报表决策时会出偏差,每次做出来以后,都要核查一遍,最好是做一份标准成本表,将做出来的成本与标准成本核对,凡是有差异的地方都要找到差异原因,这样你才好确定你做出来的成本是否准确;
3、因为我们本身只是财务人员,而成本控制是公司营运的重点,需要公司所有人员的积极参于,所以需要公司决策层在这个方面大力支持才能实施,没有决策层的支持,成本人员只能做到核算这一步,其他的就无能为力了。
4、日常的成本工作要做细致,不要怕麻烦,一个是为了应对决策层的临时需要,同时也是让自己快速掌握各项成本构成的很有效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