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主营业务成本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
主营业务成本
”属于
成本类科目
。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
直接成本
,主要包括原材料、
人工成本
(工资)和
固定资产折旧
等。“主营业务成本”
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
让渡资产使用权
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
实际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下应
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
明细账
,进行
明细核算
。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
本年利润
”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账务处理
:
(一)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
贷记
“
库存商品
”、“
劳务成本
”科目。
采用
计划成本
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
营业成本
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
产品成本差异
或
商品进销差价
。
企业以库存商品进行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
商业实质
且
公允价值
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或
债务重组
,应按照该用于交换或抵债的库存商品的
账面余额
,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已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
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二)企业本期发生的
销售退回
,一般可以直接从本月的销售商品数量中减去,也可以单独计算本月销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根据
建造合同
准则确认
合同收入
时,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
主营业务收入
”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
合同毛利
”科目。
合同完工时,还应按相关建造合同已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❷ 什么科目,会计科目,管理费用是什么类科目
会计科目里的费用类科目有:
一、费用类账户包括在会计实务中两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1、成本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对成本费用和支出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和研发支出。
2、损益类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二、企业损益类科目包括:
1、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2、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3、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处置损益。
4、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处置损益。
所以管理费用属于损益类中的费用类科目。
(2)成本比利润高计入什么科目扩展阅读: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以及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研究费用等其他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
期末,应将“管理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管理费用在会计核算上是作为期间费用核算的,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并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账核算。期末"管理费用"科目的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
❸ 会计的成本类科目,如制造费用等,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哪列示
月末结转成本时,制造费用等成本类科目结转到了生产成本中,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结转如库存商品,未完工的列示于存货中,都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科目中。
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
(3)成本比利润高计入什么科目扩展阅读:
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1、购入的存货
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挑选整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数量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
2、自制的存货
包括自制原材料、自制包装物、自制低值易耗、自制半成品及库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各项实际支出。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
包括加工后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它的成本包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加工的往返运输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
4、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
❹ 开发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应计入哪个科目
一、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计入利润表,不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二、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四、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五、期末,应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无余额。
❺ 成本类科目跟损益类科目有什么区别成本类科目是否具有一定的资产性质
一、区别:
1.成本科目期末可以有余额,损益科目由于会结转,期末一定没有余额。
2.损益类科目有收入、销售成本、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成本类科目主要是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研发支出等。
3.损益各个科目最后会形成利润。但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可能有余额可能没余额
二、成本类科目主要是生产成本,他最后反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这一项内容里,从这个方面说似乎是有资产性质,但从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看的话,不能说成本属于资产。
(5)成本比利润高计入什么科目扩展阅读:
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对成本费用和支出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和工程施工。
损益类科目,会计科目的一种,这类科目是为核算“本年利润”服务的,具体包括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这类科目累计余额需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这些账户的余额应为零。
❻ 生产成本科目和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区别
生产成本是成本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是损益类科目。
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利润表”上的项目,反映的业务内容是当期已实现销售的产品或劳务所对应的实际成本;本科目应该和主营业务收入相配比,不得人为的多结转或少结转成本而操纵利润。
“生产成本”是反映生产车间当期实际发生的与产品有关的各项支出的科目,为生产领用原材料、工人工资、水电费、折旧等成本费用都计入该科目借方,一般月末完工产品成本由“生产成本”贷方结转至“产成品”,未完工产品成本仍在生产成本内反映,月末该科目结存余额即为“半成品”余额;“产成品”科目待产品实际销售后再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即在当期利润表中体现(尚未销售产品成本不得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