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会计新手-成本做错了怎么办
就个人经验来看,收入的控制很重要。
成本算错没关系,下月调整就可以。
但是,收入一定要控制好。
收入的高低,一个是影响当月的所得税计算,一个是影响到增值税的缴纳。
如果因为开票的原因,某一个月收入很高,这个结果我就不用多说了,你就等着拿着钱去交所得税和增值税吧。----所得税一般是按季度结算。
楼主的企业,不存在所得税的问题,所以注意好增值税的抵扣就可以了。
从实际经营来讲,每个月的销售收入是不能调整的。但是做帐的时候,收入确认一般是按照销售发票的开具来确认的。
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开票来控制收入。
就增值税来讲,如果某个月的进项很多,可以多开点儿票,如果某个月的进项少,可以少开票。
当然,这样做,只是可以适当调节增值税的缴纳,并不是要偷税漏税。
B. 上月收入多记了,本月如何冲销
冲上月多计提的工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工资(差额红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差额红字)
(1)冲销以前提取凭证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工资(原全额红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原全额红字)
(2)再做正确提取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工资(正确的全额蓝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正确的全额蓝字)
冲上月多计提的工资会计分录
(2)当月收入成本做错了如何冲掉扩展阅读: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冲以前年度多计提收入,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应收账款等相关科目
同时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冲以前年度多计提收入,直接冲减本期收入即可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红数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
贷:应收账款等相关科目
C. 关于收入、成本冲减的问题
如果对方同意的话可以这样做,因为是连续供货,如果当月用红字发票太麻烦了,上月或以前的退货冲减当期供货完全可以。这是简单易行的操作办法,对大批量多品种的公司来讲只能这样操作,也曾与税局探讨过。可行!
D. 如何冲减跨年度收入和成本 (具体分录)
冲减跨年度收入和成本的分录
1、冲减收入:
借:应收账款(红字);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红字)。
2、冲回成本: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红字);贷:库存商品—***(红字)
3、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转到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大概逻辑就是:借是销售收入,贷是销售成本。如果是退货造成的,对应的成本也要冲减。如果是售出商品有质量问题或有扣款扣重这类的,只需冲减收入,不用冲减成本。
按财务规定,当月发出的产品,当月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当出现跨月时,须经税务局申请同意,开具红字发票,冲减以前的开具的发票,并相应冲减收入、成本。即将前期的利润在本月调整。若跨年度,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调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业企业向货物供应方收取的部分费用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136号)文件规定:“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且一律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按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方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而购买方应按折扣后的余额计算进项税额。销售返利如采用在销售发票直接扣减方式,性质上类同销售折让,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商品折让购销的会计处理一样。
支付销售返利方收入按照扣减销售返利后的净额计入销售收入;收到销售返利方成本按照扣减销售返利后净额计入采购成本。如果将返利额另开发票,对于直接冲抵货款的形式来兑现的返利,在开具发票后发生的返还费用,或者需要在期后才能明确返利额,销售方据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开出红字发票冲销收入,并相应冲减销项税额。由此可见,单独返点可以计入业务收入,如果返点与购进商品开在一张发票上,需冲减商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