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计算薪酬成本公式
计算薪酬成本是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必须了解的。以下是计算薪酬成本的步骤:
1.确定员工工资:首先要计算员工的基本工资、津贴和补贴等。
2.计算社会保险费:计算员工应交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
3.计算住房公积金:根据国家规定,员工应交的住房公积金按照员工的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虚告胡计算。
4.计算税费:员工的工资收入超过一定额度后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国家规定计算个税。
5.其他费用:包括员工的培训费、差旅费、通讯费和福利等。
6.计算总成本:将上述费用加起友顷来即为员工的薪酬成本。
7.计算单位薪酬成本:将员工的薪酬成本除以员工的工作小时数或工差拦作日数,即可计算单位薪酬成本。
以上是计算薪酬成本的一般步骤,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到各种税费规定和政策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⑵ 成本差异分析采用(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是什么?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包括: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变动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公式:
价差=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Q实( P实-P标)
量差=(实际数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Q实-Q标)P标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2)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总人工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成本
(1)价差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工资率标准)×实际人工工时
(2)量差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工资率标准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1)价差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量差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二)变动成本差异责任归属的分析
(三)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1、二差异分析法
(1)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2)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
(1)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
(2)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3)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供参考。
⑶ 成本差异的分析公式是什么
(1)直接材料成本分析:
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
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价差)=(实际价格-计划价格)× 实际数量。
(2)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单位产品所耗用工时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每小时计划工资成本;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影响(价差)=(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实际工时。
⑷ 什么是成本差异怎样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2.什么是盈亏临界点
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单位应对各种产品分别制定标准成本,有了标准成本,月末就可以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了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两者相加就是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为工资率差异和人工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两者相加就是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两者相加就是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三者相加就是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⑸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总差异=实际产量下的人工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人工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工资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⑹ 如何分析生产成本,如何分析生产工人工资成本
成本分析的具体方法
成本分析的具体方法通常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连环替代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为例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两者相加就是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为工资率差异和人工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两者相加就是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两者相加就是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三者相加就是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例:假设某企业有关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及材料费用总额资料如下:
项目 计量单位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 件 90 10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公斤 7 6
材料单价 元 4 5
材料费用总额 元 2520 3000
要求:采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
答案:
材料费用总额计划指标:90×7×4=2520(元) (1)
第一次替代: 100×7×4=2800(元) (2)
第二次替代: 100×6×4=2400(元) (3)
第三次替代(实际指标):100×6×5=3000(元) (4)
(2)-(1)=2800-2520=280(元) 产量增加的影响
(3)-(2)=2400-2800=-400(元) 材料单位消耗的节约的影响
(4)-(3)=3000-2400=600(元) 材料单价提高的影响
280-400+600=480(元) 全部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