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贸中成本利润率计算公式中的成本是采购成本还是实际成本
需要的,实际采购成本=含税成本-退税收入
退税收入=含税成本X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
实际采购成本=含税成本[1-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
例如:某产品每单位的购货成本是28元人民币,其中包括17%的增值税,若该产品出口有13%的退税,那么该产品每单位的实际采购成本=含税成本[1-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28[1-13%(1+17%)]=24.89元人民币/单位。
㈡ 国际贸易的换汇成本和盈亏率的计算
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出口外汇净收入(外币),其中,出口外汇净收入为FOB净收入(扣除佣金、运保费等劳务费用后的外汇净收入)。 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100% 。
换汇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换回一单位外汇需多少元本国货币(人民币)成本。换言之,即用多少元人民币的"出口总成本"可换回单位外币的"净收入外汇"。换汇成本控制在5至8间,换汇成本如高于银行外汇牌价,出口为亏损,反之则为盈利。
换汇成本反映了出口商品的盈亏情况是考察出口企业有无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其衡量的标准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如果换汇成本高于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则该商品的出口为亏损,虽然有创汇,但出口本身却无经济效益,换汇成本越高,亏损越大。因此,要避免亏损,必须准确测算换汇成本。
外贸企业在申报出口退税时,退税部门将出口企业出口退税申报数据经过审核系统审核后,经常会出现换汇成本过高或过低的疑点,退税人员在审核调整疑点时,核实换汇成本高于合理上限或低于合理下限的原因多种多样,出口企业办税或业务人员感到审核系统计算的出口退税换汇成本和出口企业自己计算的换汇成本不完全一致。因此退税人员在核实换汇成本的高或低时或企业办税人员在配合退税人员核实疑点的原因之前,必须从财务和业务的角度真正了解购进货物的成本、所发生的费用、出口退税的换汇成本、出口企业的换汇成本、外汇牌价等之间的关系,只有把这些基础常识理解,才能对各种情况的疑点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㈢ 外贸物流怎么核算成本
1、首先,外贸物流核算是根据企业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采用相适应的成本计算方法。
2、其次,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出各物流环节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最后,将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相加即可得到总的成本。
㈣ 外贸出口的成本换算怎么算
出口商品总成本=原料成本+生产加工费+加工损耗费+管理费用+机器损耗费+国内运费+税金+杂费-出口退税
㈤ 外贸报价公式到底是怎么计算的
1. 增票金额= 【(外汇×汇率)-所有费用】×1.17/(1.17-退税率)
分析:增票金额的计算公式常用于外贸代理公司与工厂最后的结算,即外贸代理打给工厂多少钱(工厂收到钱后开具相应金额的增票)。
2. 退税额= 增票金额/1.17×产品退税率
分析:增票金额是含税货物的价格,除以1.17即货物的不含税价格,货物不含税价格乘以该货物的退税率便是最后可以得到的退税额。
3. 换汇成本: 5 <(增票金额-退税)/ FOB美金价格 < 8
分析:换汇成本是海关衡量每笔外贸交易为国家创造多少外汇收益的标准。“5-8”的范围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8的时候定的(现在尚未修改)。当换汇成本小于“5”时说明这笔外贸交易赚钱太多,而大于“8”时则说明这笔外贸交易亏本在做(按照现在的汇率应该是大于“6.6”就亏本在做了)。无论哪种情况(大于“8”或小于“5”),海关都不会进行退税。
4. 买断汇率= (汇率-每美元所收人民币的代理费用)×1.17/(1.17-退税率)
分析:买断汇率也是外贸代理常用的代理费结算的方式,只适用于开增票方(通常是工厂)的代理委托,全部利润开进增票。
一、出口报价核算
(一)报价数量核算
在国际货物运输中,经常使用的是20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20英尺集装箱的有效容积为25立方米,40英尺集装箱的有效容积为55立方米。出口商在做报价核算时,建议按照集装箱可容纳的最大包装数量来计算报价数量,以节省 海运 费。
根据产品的体积、包装单位、销售单位、规格描述来计算报价数量:
例1:商品03001(三色戴帽熊)的包装单位是CARTON(箱),销售单位是PC(只),规格描述是每箱装60只,每箱体积为0.164立方米,试分别计算该商品用20英尺、40英尺集装箱运输出口时的最大包装数量和报价数量。
解:每20英尺集装箱:
包装数量=25÷0.164=152.439,取整152箱
报价数量=152×60=9120只
每40英尺集装箱:
包装数量=55÷0.164=335.365,取整335箱
报价数量=335×60=20100只
例2:商品01006(蓝莓罐头)的包装单位是CARTON(箱),销售单位是CARTON(箱),每箱体积为0.0095立方米,试分别计算该商品用20英尺、40英尺集装箱运输出口时的最大包装数量和报价数量。
解:每20英尺集装箱:
包装数量=25÷0.0095=2631.578,取整2631箱
报价数量=2631箱
每40英尺集装箱:
包装数量=55÷0.0095=5789.473,取整5789箱
报价数量=5789箱
注意:由于该商品的包装单位和销售单位相同,故此例的报价数量=包装数量。
(二)采购成本核算
通过邮件和供应商联络,询问采购价格,用以成本核算。
例如:商品03001\"三色戴帽熊\",供应商报价为每只6元,求采购9120只的成本?
解:采购成本=6×9120=54720元
(三) 出口退税 收入核算
先查询产品的\" 海关 编码\",可知道增值税率和 出口退税 率。
例如:查到商品03001\"填充的毛绒动物玩具\"的 海关 编码是95034100,可查出增值税率为17%、 出口退税 率为15%。已从供应商处得知供货价为每只6元(含增值税17%),试算9120只三色戴帽熊的出口退税收入?
解:退税收入=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6×9120÷(1+17%)×15%
=7015.38元
(四)国内费用核算
国内费用包括:内陆运费、 报检 费、报关费、核销费、公司综合业务费、快递费。
已知内陆运费为每立方米100元, 报检 费120元,报关费150元,核销费100元,公司综合业务费3000元,DHL费100元。
其中:内陆运费=出口货物的总体积×100
总体积=报价数量÷每箱包装数量×每箱体积
例如:商品03001的描述为\"每箱5打,每打12个\",表示每箱可装60个,每箱体积0.164立方米,求报价数量为9120只的内陆运费是多少?
解:总体积=9120÷60×0.164=24.928立方米
内陆运费=24.928×100=2492.8元
(五) 海运 费核算
出口交易中,采用 CFR 、 CIF 贸易 术语 成交的条件下,出口商需核算 海运 费。
在出口交易中,集装箱类型的选用,货物的装箱方法对于出口商减少运费开支起着很大的作用。货物外包装箱的尺码、重量,货物在集装箱内的配装、排放以及堆叠都有一定的讲究,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SimTrade根据货物的体积来计算运费。我们以一个理论算法来规定20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装箱数量的计算:20英尺集装箱的有效容积为25立方米,40英尺集装箱的有效容积为55立方米。
在核算海运费时,出口商首先要根据报价数量算出产品体积,与货代核实该批货物目的港的运价。如果报价数量正好够装整箱(20英尺或40英尺),则直接取其运价为海运费;如果不够装整箱,则用产品总体积×拼箱的价格来算出海运费。由于运价都以美元显示,在核算完海运费后,应根据当天汇率换算成人民币。
㈥ 外贸出口价格应该怎么计算
外贸出口价格计算:
CIF价=出口成本+国内费用(+佣金)+国外运费+国外保费+出口利润;
CFR价=出口成本+国内费用(+佣金)+国外运费+出口利润;
FOB价=出口成本+国内费用(+佣金)+出口利润。
出口成本=采购成本_出口退税额 =采购成本(含税价)_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拓展资料:
一 、进出口贸易方式:
1、一般贸易,是与 加工贸易相对而言的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是指中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贸易。
2、补偿贸易,国际贸易中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 。它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是指外商提供全部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承接方加工单位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
4、进料加工贸易,是指我方用外汇购买进口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销出口的交易形式。
5、寄售、代销贸易,是指寄售人把货物运交事先约定的代销人,由代销 人按照事先约定或根据寄售代销协议规定的条件,在当地市场代为销售。
二、外贸出口的成交方式主要包括
1、EXW(EX works):工厂交货(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将货物从工厂(或仓库)交付给买方,除非另有规定,卖方不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安排的车或船上,也不办理出口报关手续。买方负担自卖方工厂交付后至最终目的地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2、FOB(Free On Board):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该术语规定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3、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以及负责租船订舱,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三、外贸出口流程主要包括:
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报检、报关、装船、提单、交单、结汇。用几个字来简单概括的话,就是“约-货-款-运-单”。和国内贸易相比,多了或更强调“单”即运输单据,比如发票、装箱单和提单等,其中海运提单是货权凭证,一定意义上提单就是货也是款,这是由国际贸易的政策、运输、货币等特殊性决定的。
㈦ 外贸企业换汇成本如何计算
换汇成本=(不含税价+不能退税的税额)/FOB美元价
该票成本=(100元X1000只X1.04)/(7600-2300-7600X1.1X0.6%)=19.81
成本超出规定范围,
即10万的货物只卖3.3万(FOBUSD5300左右X6.35)
㈧ 国际贸易中出口总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出口总成本(退税后)= 商品本身的成本 + 国内总费用 - 出口退税收入
上式中的各项说明如下:
1、商品本身的成本
货物本身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加工成本和采购成本三种类型。
国内总费用
国内总费用是指货物出口时所发生的除货物购进价(或生产成本)和国外费用(国际货物运费及其保险费等)之外的所有费用。
国内总费用通常包括:
1)货物附加费用
如包装费用(未包括在货价中的);预计损耗(耗损、短损、漏损、破损、变质等);加工整体费用等。
2)国内储运费用
国内运输费用(卡车运输费、内河运输费、路桥费、过境费及装卸费、港区杂费);保管费等。
3)办证费
出口商办证出口许可、配额、产地证明及其他证明和手续所支付的费用,如商检费、公证费、领事签证费、产地证费、许可证费、报关单费、核销费用等。
4)税金
国家对出口商品征收、代收的有关税费,通常有出口关税、增值税等。
5)利息和银行费用
包括垫款利息、远期收款利息和银行费用等。
6)业务费用
出口商在经营中发生的有关费用,如通讯费、交通费、交际费、广告费等。
2、出口退税收入 = [ 出口商品购进价(含增值税) /(1 + 增值税率)] * 退税率
(8)外贸成本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出口换汇成本=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FOB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
说明:
1.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出口商品购进价格(含增值税)+定额费用-出口退税收入
2.定额费用:出口商品购进价格×费用定额率(5%-10%不等,由各外贸公司按不同的出口商品实际经验情况自行核定。
定额费用一般包括银行利息、工资支出、邮电通讯费用、交通费用、仓储费用、码头费用以及其他的管理费用)
3.退税收入=出口商品购进价(含增值税)÷(1+增值税率)×退税率
出口盈亏额=(FOB出口外汇净收入×银行外汇买入价)-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